(共36张PPT)
孔雀东南飞
年 级:高 二 学 科:语文(统编版)
1 梳理情节
填写框架,梳理情节
3 悲剧探源
分析原因,改编悲剧
孔雀东南飞
2 分析形象
品味对话,分析形象
4 悲剧启示
总结教训,获得启示
填写《孔雀东南飞》中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的释义。
预习任务:掌握特殊文言字词
作息:“昼夜勤作息”,偏指劳作。
公姥:“便可白公姥”,偏指婆婆。
父母:“我有亲父母”,偏指母亲。
弟兄:“逼迫兼弟兄”,偏指哥哥。
偏义复词
自由:“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教训:“本自无教训”,教养。
便利:“便利此月内”,以 为吉利。
交通:“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
古今异义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绝)
多谢后世人(告诉)
一词多义
见
渐见愁煎迫(被)
相见日常稀(见到)
府吏见叮咛(我)
一词多义
相
相见常日稀(互相)
及时相遣归(偏指一方,可译为“我”)
会不相从许(偏指一方,可译为“你”)
好自相扶将(偏指一方,可译为“她”)
一词多义
适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依照)
适得府君书(刚才)
一词多义
通读全文,梳理《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情节,填写结构框架。
任务一:梳理情节
开端: (从“ ”至“ ”)
发展: (从“ ”至“ ”)
再发展: (从“ ”至“ ”)
高潮: (从“ ”至“ ”)
尾声: (从“ ”至“ ”)
结构框架
兰芝被遣
十三能织素 及时相遣归
夫妻誓别
府吏得闻之 二情同依依
兰芝抗婚
入门上家堂 郁郁登郡门
双双殉情
阿母谓阿女 自挂东南枝
告诫后人
两家求合葬 戒之慎勿忘
以学习任务单上的几段文本为例,品味对话,分析主人公刘兰芝的人物形象,撰写舞台提示。
任务二:分析形象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人物形象:聪慧能干,多才多艺
舞台提示:痛苦悲伤地
夫妻对话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人物形象:刚强坚毅、敢于反抗
舞台提示:愤怒且倔强地
夫妻对话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人物形象:温柔体贴、自尊自强
舞台提示:委屈、痛苦又依依不舍地
夫妻对话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人物形象:善良、懂礼、不卑不亢
舞台提示:从容不迫、镇定地
婆媳对话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人物形象:情深意重、善良
舞台提示:忧愁、温柔地
姑嫂对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人物形象:忠贞不渝
舞台提示:坚决地
兰芝独白
同样是面对劝嫁,为何刘兰芝对母亲是“含泪答”,对兄长则是“仰头答”?
请结合刘兰芝所处的不同情境为演员做出解答。
演员提问
因为刘兰芝难忘焦仲卿的情义,不得不违背“汝可去应之”的母命,心怀愧疚。但她知道母亲能够体察自己的痛苦,同意自己的选择,所以真情流露。
“含泪答”
因为刘兰芝知道阿兄不会体谅自己的痛苦,更不会轻易放弃劝嫁。“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的劝告足以见得阿兄之见利忘义、趋炎附势。她不屑于哀求,而是“仰头答”假意听从,实际上心意已定,决心以死抗争。
“仰头答”
服装设计和妆容选择:合适的服装和妆容更能凸显出人物的形象特征,请找出《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外貌的详细描写,作为服装化妆筹备组的参考。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在封建时代,“被遣”对女子意味着极大的侮辱,然而刘兰芝辞别夫家时却精心打扮,这是否合理呢?
请你对此做出解释。
妆造筹备组提问
合理。刘兰芝勤俭持家,却无端被遣,理应深感委屈,但她没有哭闹,而是精心打扮,沉着冷静地离开婆家,这是对婆婆不动声色的反抗,体现出她性格中坚毅、自尊自爱的一面。
兰芝妆造
有人认为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结局过于悲伤,想要对剧本做出改编,请各位同学思考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悲剧,又该如何改编才能够阻止这场悲剧呢?
任务三:悲剧探源
我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是焦仲卿的软弱无能、不善沟通,他在母亲刁难兰芝时言辞卑怯,不能担当,缺乏情商,引起母怒;在夫妻重逢时又言辞激愤,刺激了兰芝。如果我来改编,我会让焦仲卿在矛盾出现时安抚母亲情绪,或是在母亲蛮不讲理时坚持抗衡。
同学1
我认为是焦母的专制、固执导致了悲剧,她利欲熏心、自以为是,认为只有东邻贤女符合她好媳妇的标准,全然不顾儿子儿媳的多次沟通,因此我认为可以让旁人去劝说焦母,化解婆媳矛盾。
同学2
我认为是刘兰芝自身性格的原因导致了悲剧。她过于刚强、不愿示弱,面对阿兄的劝嫁,她假意听从,内心却决定以死寻求解脱,稍显极端。因此我认为可以多用柔和的语言宽慰她。
同学3
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知识,在汉末建安年间的时代背景下,公认的好儿媳应该无条件地顺从婆婆,不能质疑、不能争辩,低声下气,而这样的封建礼教完全是对独立人格的摧残,刘兰芝自尊自强的性格在当时的社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我认为这场悲剧是必然的,无法避免。
同学4
焦仲卿、焦母、刘兰芝自身性格
兰芝兄长的不理解
兰芝对母亲的羞愧
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压迫
任务三:悲剧探源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诗歌在最后劝诫后世人要吸取教训,我们的话剧也应带给人启示,请说说你从悲剧中得到的启示。
任务四:悲剧启示
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让相爱之人命丧黄泉,这启示我们现代社会家长和子女之间应当平等对话,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同学1
兰芝抗争压迫、争取爱情自由的过程体现出自强自尊和独立的力量,启示我们应自尊自爱,面对不公要勇敢无畏。
同学2
焦仲卿沟通不当,加深了隔阂,启示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应换位思考,用合适的沟通方式表达心中所想。
同学3
《孔雀东南飞》是忠贞不渝的象征,可歌;又是封建礼教的缩影,可泣。
总结思考
课后学习任务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如琵琶女、祥林嫂、卫女、窦娥;请你选取一位感兴趣的女性形象,将其与刘兰芝进行对比,写一则文学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