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了世界新秩序,建立了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三国同盟 C.三国协约 D.共产主义者同盟
2.(本题3分)威尔逊认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
A.放弃中立,参加一战 B.召开华盛顿会议
C.签订凡尔赛和约 D.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
3.(本题3分)1913年,威尔逊在当选总统时演说:“……一个忙于争战的政府根本没有进展和改变的机会。”该言表达的意图是
A.美国应该立即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B.持续的和平是社会发展的最好动力
C.只有战争才可以加速政治制度变革
D.如果加入战争美国必须改变政治制度
4.(本题3分)巴黎和会上,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这说明委任统治( )
A.解决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符合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要求
C.是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的新方式 D.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5.(本题3分)1919年1月,在欧洲召开了一次和平会议,主导和会进程的是
A.英法俄
B.德奥意
C.英法美
D.苏美英
6.(本题3分)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次年签订了《中德通商条约》。其中关于关税税则的规定为:“两缔约国约明,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该规定( )
A.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 B.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
C.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7.(本题3分)以下是美国、德国和英国劳动力人口失业率变化对比表。这表明
——摘自罗伯特·W·斯特雷耶《世界之道:一部基于资源的简明全球史》
A.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失业率持续下降 B.德国在1932年以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C.英国没有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三国均有效遏制了法西斯主义势力
8.(本题3分)1917年,中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一战。英招华工几乎全部被投放到前线,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但凡战争所需,几乎无处不往、无所不为。……法国军队总司令福煦也曾在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写道:“(华工)是非常好的劳工,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士兵……”这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显著特点是
华工在战场上紧急修复被炸毁的铁路
A.“以工代战”
B.文明出征
C.不参与战务
D.民间自发
9.(本题3分)1915年,奥匈帝国讽刺作家卡尔·克劳斯创作的戏剧《人类的末日》中,引用了大量战时政客演讲及其他史料,来嘲讽大战前夕各参战国政要和贵族的傲慢冷漠、军事机构的浅薄无能,以及参战国公民的愚昧盲从。他们听信政客的诱导走向了大战。由此可知( )
A.人们对战争缺乏理性认识 B.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C.作品唤起了人们反战情绪 D.政客的煽动是一战的根源
10.(本题3分)1904年,一家德国报纸写道:“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日耳曼民族的德意志帝国……先是建立一个从北海、即的海到亚得里亚海,从柏林到巴格达的‘大德意志帝国’,然后以此为基地从欧洲向全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材料可以说明德国
A.已有充分战争准备 B.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的苗头
C.军国主义开始泛滥 D.制定了瓜分世界的基本国策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战线
欧洲战场 对峙形势
战线 西线 与德军对阵(决定性战场)
东线 德奥联军与俄军厮杀
南线 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争斗
战争方式
12.(本题3分)一战结束:俄国在 后退出一战。
13.(本题3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 与 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内容:处置 及其盟国;承认 、 等国独立;限制 、 、 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 主权;将“门户开放” 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成立 等。
一战的影响:(1)削弱了 和 力量,动摇了 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 、要求 的运动日益高涨。
14.(本题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 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
15.(本题3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进程
主要战线 第一阶段(1914年) 第二阶段(1915一1916年) 第三阶段(1917一1918年)
西线英法军队—德军)(决定性战场) (1)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 (2)9月.双方在 激战。德军失败(德军“速决战”破产) (1)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 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 ”和“地狱” (2)1916年,英德在 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1)1917年, 和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2)1918年11月11日德、奥(匈)投降
东线(德奥联军—俄军)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 俄军在 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南线(奥军、俄军、塞军)
战局演变(总体态势) 德军失败标志其 破产 “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未能摆脱 的困境 同盟国走向失败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17.(本题2分)国际联盟实行“大国一致”原则,有效制裁侵略行为;( )
18.(本题2分)国际联盟实行“大国一致”原则,是强权政治的产物;( )
19.(本题2分)马恩河战役德军的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
20.(本题2分)国际联盟的建立,体现了战后国际政治秩序。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使得欧洲霸权开始削弱,这一过程在第世界大战之后宣告完成。1914年以前,欧洲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这些投资每年都能产生大量的回报。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战争的浩劫也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在受到怀疑和挑战。此外,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种人的威信,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革命思想还因为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得到传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削弱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影响。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局面。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试图借参战之机,整军治武,统一中国……1917年2月3日美国在与德国绝交后,向中立国发出通知,希望它们能与美国采取同样步骤。一方面,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奉命怂恿北京政府追随美国行动。他向亲美的黎元洪表示,中国参战后,美国一定设法援助中国。另一方面,亲日派段祺瑞就中国参战问题征询日本人的意见,日本同意中国追随美国的态度。于是北洋军阀政府最后下定了参战决心。
——摘编自董继民、董俊霞《论一战外交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只是在协约国再次进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和约。和约刚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材料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出于战争的需要,征用了埃及150多万人、2/3的牲畜和大量运输工具。战争结束后,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爆发了反英起义,最终迫使英国有保留地承认埃及独立。
(1)材料一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
(2)材料二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
(3)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评价凡尔赛体系的作用。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材料“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A项正确;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一战前德意奥和英法俄组成的军事同盟,排除BC项;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排除D项。故选A项。
2.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 “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史实体现这一愿望的是 “十四点原则”。故选D。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十四点原则
3.B
【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13年可知,当时一战逼近,威尔逊的言论表明其反对政府介入战争,认为和平会给政府带来进展和改变的机会,选项B正确;此时一战尚未爆发,选项A排除;选项C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4.C
【详解】根据材料: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可知委任统治是战胜国瓜分殖民地的一种更为隐蔽的殖民统治方式,C项正确;这种隐蔽的殖民统治方式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并未完全解决,排除A项;委任统治并非真正为了殖民地的文明发展,排除B、D。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1月,在欧洲召开了一次和平会议”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巴黎和会,参会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中国等27个独立国家,其中英国、法国和美国为主要的主导国家,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有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苏俄没有受到邀请,故A选项错误;巴黎和会上德国等战败国被拒之门外,故B选项错误;巴黎和会上苏俄没有受到邀请,故D选项错误。
6.B
【详解】根据材料“1920年,,德国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关于关税税则的规定为:‘两缔约国约明,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及所学知识,可得知德国之所以派遣使节到华商谈恢复通商事宜,是因为一战中德国和中国分别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方,且德国战败,所以《中德通商条约》中“关税税则等事件,完全由各该国之内法律令规定”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中国主权,该规定体现出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的影响,B项正确;《中德通商条约》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命运,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便利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排除C项;《中德通商条约》的签订并不能代表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表格显示德国从1932年失业率逐渐下降,说明就业率开始上升,B正确;罗斯福新政是1933年,失业率仍然上升,A错误;英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受到经济危机打击,C错误;德国没有遏制法西斯势力,D错误。
8.A
【详解】根据材料,在一战期间中国派出了大量劳工去做战争中的后勤保障,支援一战,故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明出征,B排除。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等也是参与战务的,C选项排除。中国参战是政府行为,而非民间自发,D选项排除。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5年(欧洲)。从材料来看,无论是政客还是公民,对战争都缺乏冷静客观的审视,说明人们并没有理性看待战争,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在说明一战爆发的必然性,而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认识缺乏理性,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该作品的反响,排除C项;一战爆发的根源是列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企图重新瓜分世界,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日耳曼民族的德意志帝国……然后以此为基地从欧洲向全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可以看出,当时德国国内出现了完全以德国为中心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并想借此对外扩张,故反映出当时德国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的苗头,B项正确;从材料出无法看出有战争 的准备,排除A;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C;材料中并没有制定基本国策,排除D。
11. 英法军队 阵地战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将主力置于西线。西线从北海伸延到瑞士边境,长700千米。①西线主要是英、法、比三国军队对德作战;②战争方式主要是阵地战,阵地战是军队依托阵地的地形和工事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
12.十月革命
【详解】根据所学,俄国在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
13. 巴黎和会 华盛顿 《九国公约》 德国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美 英 日 山东 “机会均等” 国际联盟 帝国主义 殖民主义 欧洲 欧洲 战争 和平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① 巴黎和会与②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③ 《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内容包括处置④德国及其盟国;承认⑤ 波兰 、⑥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独立;限制⑦美、⑧英、⑨日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⑩山东主权;将“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成立 国际联盟等。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影响包括削弱了 帝国主义和 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美国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 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 战争、要求 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14.东线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
15. 马恩河 索姆河 绞肉机 日德兰 美国 中国 十月革命 速决战 东西两线作战
【详解】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阶段(1914年):(1)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2)9月双方在①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德军“速决战”破产);德军失败标志其⑧速决战破产。第二阶段(1915一1916年):(1)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②索姆河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大战役分别被称为“③绞肉机”和“地狱”(2)1916年,英德在④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战争处于胶着状态,德奥未能摆脱⑨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第三阶段(1917一1918年):(1)1917年,⑤美国和⑥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2)1918年11月11日德、奥(匈)投降;俄军在⑦十月革命 后,于1918年退出战争。
16.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而不是结束了,故材料说法错误。
17.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选错误。
18.错误
【详解】国际联盟实行“集体一致”原则,是强权政治的产物;故错误。
19.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马恩河战役德军的战败使德国集中兵力迅速占领巴黎、打败法国的计划落空,标志其“速决战”破产,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正确。
20.正确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属于一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题干正确。
21.(1)表现:海外投资减少;欧洲人失去信心;白人威信下降;殖民地民族和反抗意识增强;欧洲综合实力削弱。
(2)影响:第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作用;一战期间列强忙于相互厮杀,客观上为亚非拉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之机,使其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社会力量。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的欧洲。表现:根据材料“第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可概括出海外投资减少;根据材料“战争的浩劫也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种人的威信”可概括出欧洲人失去信心;白人威信下降;根据材料“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革命思想还因为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得到传播”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殖民地民族和反抗意识增强及欧洲综合实力削弱。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影响:根据材料“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种人的威信,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革命思想还因为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得到传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世界的所有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深刻的政治结果”并结合所学可知,可从削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及为亚非拉地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之机等角度进行分析。
22.(1)原因:美国和日本参战对中国政府的影响;段祺瑞政府意欲借参战扩大势力;德国势力在中国遭到严重削弱。
(2)影响:便利了美日列强对中国的渗透与控制;为中国收回被德国掠夺的山东权益提供了机遇;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一战的进程。
【详解】(1)根据材料“段祺瑞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试图借参战之机,整军治武,统一中国”可知段祺瑞政府意欲借参战扩大势力;根据材料“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奉命怂恿北京政府追随美国行动。他向亲美的黎元洪表示,中国参战后,美国一定设法援助中国”“亲日派段祺瑞就中国参战问题征询日本人的意见,日本同意中国追随美国的态度”可知美国和日本参战对中国政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德国势力在中国遭到严重削弱方面回答。
(2)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便利美日列强对中国的渗透与控制、为中国收回被德国掠夺的山东权益提供了机遇、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等方面分析中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3.(1)矛盾:凡尔赛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主义情绪。
(2)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作用:积极作用:凡尔赛体系是一个以维护战胜国和平为目标的体系。在凡尔赛体系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消极作用:但该体系并未消除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激化,故该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固的。
【详解】(1)矛盾:根据材料一“ 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可知,凡尔赛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主义情绪。
(2)矛盾:根据材料二“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爆发了反英起义”可知,凡尔赛体系使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激化。
(3)作用:根据两则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回答。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从凡尔赛体系维护战胜国和平的目标、20世纪20年代,欧洲基本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方面回答;局限性:根据材料一、二内容可知,凡尔赛体系并未消除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激化,故该体系是脆弱的、不稳固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