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同步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2 15: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共18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面是1990年绘制在柏林墙残留墙体上的一幅涂鸦作品(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这反映了
A.作者对世界秩序重构的想法 B.两极格局与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C.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D.柏林围墙成为阻碍民主的藩篱
2.根据表格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1976——1989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
A.赫鲁晓夫的改革效果较为明显
B.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成效不大
C.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不断滑坡,生活水平下降
D.经济停滞不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3.为了解决苏联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力图摆脱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是
A.苏联 B.捷克斯洛伐克 C.中国 D.南斯拉夫
5.1990-1992年间,世界各地许多出版商感觉跟不上形势。他们发现有20多万个地名索引不得不去掉重排,有数百万张地图都已过时,而地图出版也不得不由五年一版改为一年一版。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A.东欧剧变引起的变动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C.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动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6.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
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 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
7.苏共中央九月全会(1953年)和七月全会(1955年)决议的核心是力求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次序,使劳动成果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刺激因素起作用。这表明苏联
A.决定废除实物配给制
B.决定纠正斯大林体制弊端
C.生产动力不足已显现
D.暂时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8.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9.莫斯科大学扬吉耶夫教授回忆说,“那段日子……大多数苏联人民都依靠‘强大的苏联’这个意识支撑着自己,他们为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根据这段材料,你可以判断出当时苏联的领导人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10.下表为1953~1985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76~1982年经济发展
速度放缓的原因主要是
年 份 1953~1963 1964~1975 1976~1982 1981~1985
国民收入 4.8 4.4 4.3 3.0
劳动生产率 6.8 5.1 3.4 3.1
国民生产总值 7.2 5.2 4.1 3.1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勃列日涅夫时期军备竞赛加剧
C.赫鲁晓夫改革失败 D.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二、判断题
11.赫鲁晓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最终失败。
12.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13.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上台进行改革,政治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经济领域,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
14.请将左边的经济政策与下边其相对应的领导人名字进行连线
15.犹豫和徘徊,是探索和开创过程中难免的甚至是必然的现象。赫鲁晓夫改革也有犹豫与徘徊,但毕竟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三、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蕴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种信息。
世界形势风云变化,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
17.二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稳中有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材料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材料一反映美国二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
(2)材料二中“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指的是哪些力量的崛起 这些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是什么 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案 请谈谈你对这一方案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
——摘编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价值新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材料二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苏联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规定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等。但是,“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概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动向“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加速战略”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结合中苏80年代改革谈谈你的认识。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莫斯科、中国、任何地方、柏林”体现的是柏林墙外的世界,故图片反映出在东欧巨变、两极格局受到冲击时期人们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与期盼,故A项正确;两极格局正式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故B项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是在“冷战”之后,故C项错误;柏林墙是美苏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阻碍了世界政治民主化,但体现不出1990年柏林墙上图画的内涵,故D项错误。
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在1953-1964年,与题干信息不符,符合题意,选择A项;1976-1989年苏联执政的最高领导人是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表格中的数据说明,苏联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总体成效不大,没有推动苏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停滞不前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BC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3.B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困难,摆脱斯大林体制的弊端,B项正确;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排除A项;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排除C项;由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二战后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采取苏联模式,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了经济,但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南斯拉夫率先改革,从1950年实行自治经济制度开始,走上了社会主义自治的道路,故D项正确;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着手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晚于南斯拉夫改革,故A项错误;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开始改革,这晚于南斯拉夫改革,故B项错误;中国改革开始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晚于南斯拉夫改革,故C项错误。
5.C
【详解】1990-1992年间正值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动,因此世界地图也不得不重新调整,C正确;A概括不全,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地图调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主力要力量并未发生大的变动,而且这一趋势是在冷战结束后加强的,因此其不构成世界地图的调整,排除D。
6.C
【详解】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提高了农民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益大增,说明这一举措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允许“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政治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A在题干中不体现。斯大林体制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以计划代替市场,题干中不涉及纠正斯大林体制,所以B项错误。改变经济发展的先后顺序并不是要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错误。以物质刺激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是生产动力不足的体现,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赫鲁晓夫改革
【名师点睛】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D项正确;“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排除A项;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三人的改革都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没有突破旧的所有制结构,排除B项;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发生在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排除C项。 故选D项。
9.C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苏联人民”“本国在航天和军工业”中可知这段时间是勃列日涅夫时期;斯大林时期没有航天事业;赫鲁晓夫时期注重农业的发展;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所以答案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
10.B
【详解】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70年代苏联的速度放缓,这与勃列日涅夫时期军备竞赛加剧有关,故B项正确。
11.错误
【详解】1985 年,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错误。
12.正确
【详解】据所学知识,斯大林模式是指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赫鲁晓夫能比较清楚地看到斯大林模式造成的一些弊病,在政治改革中注意扩大各地和基层组织的权力,限制中央某些方面的过分集权。但是,他的认识是不深刻的,没有深入揭露产生这些弊病的原因,而是把这些弊病归结于领导的个人性格,这样也就不可能针对过分集权的政治领导体制的缺陷,提出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采取相应的根本性改革措施。因此,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专断的同时,逐步集党政大权于一身,走上了个人专断的老路。所以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模式的“守墓人”。故题干说法正确。
13.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改革,经济改革困难重重,转而将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葬送了苏联社会主义。题干表述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错误。
14.DCBAFE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余粮征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列宁时期;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大规模种植玉米的是苏联的赫鲁晓夫;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是美国罗斯福;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是中国的毛泽东;坚持自由放任政策的是美国的胡佛总统。故答案为DCBAFE。
15.正确
【详解】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但是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因此题文正确。
16.信息一: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由凡尔赛体系到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一战后建立了英法为主导,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凡尔赛体系。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
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代替了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
信息二: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扩展到多国。
一战后,苏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这样,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
捷克斯洛伐特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详解】信息及其说明:信息一:依据图1、图2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图1反映了凡尔赛体系,图2反映了雅尔塔体系或两极格局。然后结合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和实质、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实质进行分析说明。即一战后建立了英法为主导,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凡尔赛体系。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这样,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代替了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信息二:依据图1、图2中的信息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扩展到多国。图1中社会主义国家只有苏俄一国,图2中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多国。然后结合十月革命的影响、二战后东欧、亚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说明,即一战后,苏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这样,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特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17.(1)意图:称霸世界。
(2)力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影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曲折发展。
(3)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方案: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倡议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必然趋势;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详解】(1)意图:根据材料一中“(二战的)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可知,二战后美国的战略意图是称霸世界。
(2)力量:根据材料二中“(1971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欧共体建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冲击了两极格局,导致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曲折发展。
(3)标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的标志为,1991年苏联解体。方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从必要性、可能性、本质及及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和人类文明发展等方面分析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倡议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反映了世界各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必然趋势,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8.(1)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为中国市场经济和经济转型提供了经验。
举措: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主要因素:斯大林模式日渐僵化;“加速战略"准备仓促,存在阻力较大:缺乏企业改革配套措施。认识:改革要敢于创新: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改革要重视国情。
【详解】(1)根据材料一“……在社会主义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本身就是个新生事物。邓小平反复强调:‘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借助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活动自主权,经济特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是: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根据材料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5大经济特区,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全局性问题--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型贡献了经验”,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为中国市场经济和经济转型提供了经验。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一步推动向“外向型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有:1984年开放14个沿可知,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加速战略”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是:斯大林模式日渐僵化;根据材料二“……‘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可知,导致“加速战略”效果不佳的主要因素是:“加速战略”准备仓促,存在阻力较大;缺乏企业改革配套措施。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敢于创新;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改革要重视国情等方面谈对中苏80年代改革的认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