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称职(chèn) 契约(qì) 屏息敛声(liǎn)
B.偏僻(pì) 嬉闹(xī) 伤痕累累(lěi)
C.瘦削(xuē) 粗犷(guǎng) 诲人不倦(huì)
D.要塞(sài) 欺侮(wǔ) 间不容发(fā)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诘难 蒙昧 提心掉胆 消声匿迹
B. 联结 推崇 富丽堂皇 人情世故
C. 衰悼 濡养 千均之力 相辅相成
D. 愧赧 统畴 摩肩接踵 言不及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是否加入校排球队,他和父母的意见大相径庭,无法达成共识。
B.看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C.朱光潜在创作《无言之美》时,从各种艺术中信手拈来许多生动的实例,显示出他在美学领域的深厚造诣。
D.瞿秋白一生历经风浪和生死考验,却始终初心不改,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探寻和开辟“一条光明的路”。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严厉打击违规竞赛,切实减少学生的负担,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B.成都欢乐谷游乐设施故障后,景区对同类设备进行隐患排查,防止类似故障不再发生。
C.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采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D.四川游客接待量之所以领先,是因为这里除了丰富的文旅大餐,还有更多的门票优惠。
5、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②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做梦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我非常重视先圣先贤的榜样力量,通过鲜活形象传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达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斗的精神品性。
④如果学生能够学习这样的榜样、从小在心中树立这样的偶像,必然胸有大天地、大格局。
⑤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
①②③④⑤ B. ①⑤③②④ C. ⑤③①②④ D. ③①②④⑤
请将下面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秀丽景色:晴川历历汉阳树,(1) 。(崔颢《黄鹤楼》)
(2) ,清流见底。(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坚定信念:报君黄金台上意,(3) 。(李贺《雁门太守行》)
(4)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人生情怀: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大爱情怀的句子是:(5) ,(6) 。
7、名著阅读
在“成长意味着什么”演讲活动中,李华写了一篇演讲稿,其中有这样一段:
同学们,成长意味着什么?在《朝花夕拾》的记叙中,少年① 离开家乡,去往南京,东渡日本,成长对于他,意味着追求理想;在《②》中,延安的红小鬼们,在抗战的年代,做勤务兵,司号员,甚至参加战斗,成长对于他们,意味着坚持信仰;③ 。
请你完成①、②处的填空,并结合所学名著,将③补充完整。
近年来,“国潮”已成为年轻人文化消费的热门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边。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明内涵 展自信
(1)下面是一段关于“国潮”的主持词,需要在语段中补写下面四个句子,请你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当今科技创新、民族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潮的关注度也急剧上升。 , , , 。其彰显的不仅是年轻一代对国潮消费品的认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更是涵养在骨子里的那份文化自信。现在,让我们走进国潮,解读国潮。
①也是国力之潮 ②它不仅是国货之潮
③国潮是中国的文化潮流、消费潮流 ④更是国运之潮
正确序号:
任务二:做调查 明现状
(2)结合两张图表提供的信息,将下面语段补充完整,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连贯。
近几年形成的国潮之风开始 ① ,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文化的故事。国潮将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结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消费和时尚潮流,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据调查,在全行业国潮品牌消费者年龄分布中, ② ,00后次之。同时,中国也打开了全球市场,从2018年到2021年, ③ 。非遗国潮为何能够抓住年轻人,又将如何持续强大吸引力?在专家看来,国潮的核心是“国”,底蕴在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④ ——是结合当下新人群、新需求、新技术、新场景后产生的新事物,以及新的展现方式。
任务三:宣国潮 抒感怀
(3)古人常借对联来寄情抒怀,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为“国潮”写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感受。
示例,岳阳楼: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国潮:
二、阅读理解
(一)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诗歌的首联叙事,“ ”“行舟”点明诗人离乡远游,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景,“平”“阔”二字凝练地写出船上所见之景 的特点: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特点,让人感慨时序匆匆交替的同时,也启示人们 的道理。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对偶写诗人泛舟于绿水上、青山前,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颈联中“生”“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正浓的江南美景。
C.这首诗情景交融,选取的主要景物有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与归雁。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孥一小舟 孥:撑(船)
B.拥毳衣炉火 拥:裹、围
C.惟长堤一痕 痕:痕迹
D.是金陵人,客此 客:客人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3、 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作者写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他仍然使用明朝的年号,表达了作者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
B. 作者选择在“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不顾天寒地冻前往湖心亭赏雪,表现出他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是作者崇尚“冰雪人格”的体现。
C. 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作者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变小,让人产生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D. 作者以精炼的笔墨、清秀的文笔描写的雪夜湖景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明白晓畅,虽然不足二百字,表现力却极强。
【乙】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节选自张岱《于园》)
14、对文中画线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B.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C.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D.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15、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实”有以下解释:①实际;②没有空隙;③的确。文中“以实奇”中“实”的含义是以上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已成为创新产品和优化游客体验的核心动力,不仅提升了游客出游的舒适度,还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全新体验,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旅领域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公布了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和20个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2023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30个“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在为期3年的试点期内,这些单位将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确保可持续运营,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旅游产品。
(摘编自《中国文化报》2024年1月17日)
【材料二】 ①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旅游领域,数字化的应用不仅提供了更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还推动了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数字化技术对文化旅游产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首先,数字化技术丰富了文化旅游的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游客可以在不同地点进行虚拟参观,体验不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场景。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解读和导览,增加游客对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了解和兴趣。其次,数字化技术提升了文化旅游的便利性和可达性。数字化技术既可以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旅程,又可以方便游客了解文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预订门票和交通工具,使得文化旅游更加个性化和便利。此外,数字化技术拓宽了文化旅游的市场规模。通过数字化平台,文化旅游目的地可以直接与游客进行互动和沟通,提供定 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 网易伏羲2024年2月1日,有删改)
【材料三】 ①数字技术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创造出更多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消费体验需求,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②一是数字化使文旅场景更加智能化。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打破文旅体验的时间、空间及资源限制,创造新的场景。例如,依托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全景展示等技术,营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场景。
③二是数字化催生众多新兴业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催生在线文旅平台、数字文创、云旅游、云展览、文旅电商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文化、旅游、科技、体育、娱乐、影视演艺等领域深度融合,丰富文旅产业的内涵和形式,促进产业生态进行全过程、多角度重构。
④三是数字化推动文旅模式创新。数字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文旅产业主要依赖线下实体景点服务的模式,让线上个性化预订、线下需求与服务无缝对接。游客可通过数字化平台随时了解掌握准确全面的海量信息,享受便捷的一站式预订服务。数字化技术可打破传统文旅资源地域、时空、数量等方面的局限。
(摘编自《中国旅游报》2024年4月2日)
16、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的应用将成为创新产品、优化游客体验、生成文化旅游消费新增长点的核心动力。
B. 游客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地点进行虚拟参观,充分展现了数字化作用下的文化旅游便利性和可达性特点。
C. 随着数字化催生出的文旅新模式的出现,主要依赖线下实体景点服务的文旅产业传统模式不再被游客所关注。
D. 公众的消费体验需求随着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领域创造出的更多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得到更大化的满足。
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中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举措体现出了相关部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发展方面的力度。
B. 材料二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对文化旅游的积极影响,体现出数字化技术对文旅产业的助推作用。
C. 材料三告诉我们,数字化技术创造出的旅游新场景能够更积极地促进文旅产业生态进行全过程、多角度重构。
D. 三则材料从不同层面体现出数字化与文旅融合能赋予文化旅游产业新的活力,推动文化旅游领域高质量发展。
18、你所在的学校拟开展数字文旅研学实践活动,需要你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游客提供一条贴心服务,请谈谈你的想法或设计。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非宁静无以致远
①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道德经》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本,躁则失君”,大意是说,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容易丢失根本,浮躁容易丧失主导。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它启发我们,心有所志人自定,目标坚定人自静,自定、自静故能向着高远目标坚韧前行。
②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③浮躁之人多半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孟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师从著名棋手弈秋学习棋艺,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另一个人表面上听讲,实则心猿意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后,两个人的棋艺相差甚远。导致这样的结果,只因前者心态静定,后者心浮气躁。正所谓,“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现实生活中像第二个学棋艺者那样的人也不在少数,有的急功近利、沽名钓誉,有的见异思迁、朝秦暮楚,还有的浅尝辄止、投机取巧……浮躁心态若不及时祛除,终会阻碍一个人学知强能、干事创业。因此,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
④心浮气躁终误事,成功多从静中来。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一个“静”字,既是“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专注,也是“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镇静。史载,林则徐从小聪慧过人但脾气很大,堪称“愤怒才子”。其父写下“制怒”二字,悬于林则徐书房之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和洋人勾结破坏禁烟,林则徐知道后怒不可遏,而当他抬头看到高悬于堂上的“制怒”二字时,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之后,他若无其事,经过巧妙周旋,成功收缴豫坤贪占的财物。凡事沉住气,戒急戒躁、戒气戒怒,这是避免失误、赢得胜利的妙法。
⑤“静,谓心不妄动。”面对名之耀、利之诱、权之惑,尤需秉持淡泊心态,荡去尘世浊物,沉着冷静、保持定力,从长远角度看待当前形势,从全局高度看待未来目标,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干好自己的事。
(选自2022年5月18日报刊,有删改)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潜心静气方可行稳致远
D.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
2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认为,一个人如果浮躁,就必然会导致治学不恒、立志不坚、处事不稳、见利心动。
B.要学知强能、干事创业,要实现自我价值、走得更远,就需保持心态静定、祛除浮躁。
C.现实生活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之人不在少数,懂得宁静致远的道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D.文章认为,我们要自觉抵制名、利、权的诱惑,静心定神,扎扎实实干好自己的事。
21、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①段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的中心论点,然后引用《道德经》《诫子书》相关内容进行理论阐述。
B.第②段为总领段,下文③④段分别对“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与“性躁心粗者,往往一事无成”进行论述。
C.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成功多从静中来”的道理。
D.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写作,第①段总起,提出问题,第②③④段展开论述,最后一段联系实际作结。
22、下列材料中哪则材料可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春秋时期,晋国赵襄子向当时有名的驾车高手王子期学艺,初识技艺的赵襄子便迫不及待地与王子期比赛,结果是三次换马三次落后。王子期告诫赵襄子:驾车最重要的是用心指挥并调整马的方向和速度,而不能把全部心思全用在与人一较高低上,不能求胜心切,心浮气躁。
【材料二】
陈涉年少时曾慨叹:“苟富贵,无相忘。”众人笑话他一个佣耕者,哪来的富贵?他回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枕边书香 蒋子龙
①从小,自己是读杂书长大的。随着年龄增长,绝不向学生或青年人推荐,要读哪些文学作品。毕竟,每个人的性情、喜好与需求都不同,读书多了,自然能分出好坏。光吃精细食品,不利于健康,免疫力也不会好。常吃五谷杂粮,营养均衡,随着阅读量渐增,自然能分清哪些是精品哪些算垃圾了。
②阅读,当然有好恶。平心而论,我更愿读思想与历史类的图书,其中,当然隐含着利益关系,那就是涉猎文字的精神含量。我的写作是关注现实的,现实是历史的映象与遗留。倘若历史都搞不清楚,那么,现实就深刻不了。现实题材的生命,是真实,是中肯。可惜,这种奢求对任何作家而言,都不容易。现代人的记忆,消失得很快,甚至只记对自己有用的,任意隔断、涂改甚至编造历史。显然,这正是阅读与创作的一大门槛。
③年轻时,枕边放着很多喜欢的书,也喜欢躺着看书,有时,看得昏天黑地,读武侠小说以及西方的福楼拜、莫泊桑与托尔斯泰等,都是整夜整夜地读,特别上瘾。等到古稀之年,对“枕边书”就愈加挑剔了。那些好看的、拿起来放不下的,不会放在枕边。极其重要、须认真阅读、还会做笔记的,也不能丢在枕边,那些精品,需在写字台前坐着读。
④最近,“枕边书”是王东岳的随笔集《知鱼之乐》。此外,还有刘泽华的《先秦政治思想史》等。其实,枕边的一部书,足以精心阅读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其中,当然包含着自身的艺术追求与广阔的思想欣赏,因此,枕边书香,更容易碰到知音,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⑤凡优秀的作品,任何人都会喜欢。与之相对,绝不喜欢卖弄做作、华而不实的文字,只要一眼看出有假或败笔,立刻丢掉不看了。特别喜欢阅读古人在一些书上的批注。比如,金圣叹在《西厢记》《杜工部集》上的批注,还有《女仙外史》每一章后面诸多名家的批注等等。品评名著,读者有权畅谈个人心得,即便是吹捧,也非泛泛而论,每种看法都与众不同。
⑥毋庸置疑,任何有深度的阅读,既可鉴赏,也需比较。唯其如此,才能从各种读物当中,遴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我非常欣赏法国作家雨果先生。不过,他有两点令人好奇:一,雨果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矛盾冲突异常强烈,并富戏剧性,人物有浓郁的传奇色彩,风格接近《水浒传》与《三国演义》,更适合改编成戏曲或者电影。有趣的是,读完《雨果论文学》之后,反倒更摸不着贴切的答案。二,七十多岁时,雨果先生用半年时间,写出了长篇小说《九三年》,当然不是“水货”,这部作品笔力依旧,锐气不钝,堪称上乘力作。雨果先生著作等身,他当过官,逃过难。总想弄清楚,为什么熬到老年,他还有这等脑力与体力呢?难道一个普通的读书人,自身的智力、知识、经验与创造力,必须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才能转换为艺术与思想的创作灵感吗?看来,古今中外,每部名著背后都隐藏着作家们彼此不同的创作历程。即便中国人珍爱的“枕边书”,也跳不出这个奇特的圈子。说实话,创作与阅读,都属一种很有趣却不轻松的过程。
(刊载于2023.2.3,有删改)
23、本文标题为“枕边书香”,在作者看来,枕边书“香”在何处?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
24、“必读社”网站将本文推送给读者,评论区留言中,小锦和小蓉就第③段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小锦:我认为第③段段首可以加上民谚“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
小蓉:这句民谚加在这里,除了为文章增加文学色彩外,没有其他作用,有些累赘。
小锦:我不这样认为,
25、本文提到作者喜欢阅读古人在书上的批注。下面是小锦对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做的批注,请你另选角度,也对其做一个批注。
光吃精细食品,不利于健康,免疫力也不会好。
批注:照应了前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我”不向学生或青年人推荐要读哪些文学作品的原因。
我的批注:
26、作者认为“创作与阅读,都属一种很有趣却不轻松的过程”。阅读全文,分析并简述作者说“有趣”和“不轻松”的原因。
三、写作
27、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初中毕业后,你即将升入高一级学校。那是一片新的天地,在那里,你将会拥有更多机会,面临更大挑战,获得更快成长。
请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讲述未来三年你在学校里一次可能的经历,分享你所憧憬的多彩青春。
[提示和要求]
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答案
1、D 2、B 3、B 4、C 5.B
6、(1)芳草萋萋鹦鹉洲 (2)高峰入云 (3)提携玉龙为君死 (4)九万里风鹏正举 (5)安得广厦千万间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 ①鲁迅 ②《红星照耀中国》 (《西行漫记》) ③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面对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有病痛的折磨,都没有倒下,成长对于他,意味着勇敢不屈。
8、(1)③②①④ (2)①从国内“吹”向国外 ②90后是国潮品牌市场的消费主力 ③中国全球品牌50强在发达国家市场中的知名度逐年上升 ④而表现形式则是“潮” (3)示例一:传播千年传统文化独特艺术魅力 领略中华民族历史不朽荣光风华 示例二:乘百舸争流之势 续中华民族之魂
9、客路 开阔(壮阔) 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10、B
11、D
12、(1)(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13、C 本文的视野是由远及近,先写远处的长堤和湖心亭,再写近处舟上的人。
14、B
15、文中“以实奇”的“实”的含义为第②种,即“没有空隙”。根据文章内容可知,前屋前面的斜坡上栽种有果子松、牡丹、芍药,满满当当,人无法上去。
16、D
17、C
18、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分析游客的兴趣、爱好等,制定出个性化旅游线路;或指导游客通过数字化技术了解历史遗迹的背景故事,提升旅游体验感等。(认可学生个性化解答,言之有理即可)
19、C
20、A 21、D
22、材料一可作为文章第③段的论据。初识技艺的赵襄子求胜心切,心浮气躁,三次换马三次落后,这个事例能从反面证明第③段“要实现自我价值,要想走得更远,就需避开社会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心的浮躁”的观点
23、①文字有精神含量,能让读者带着艺术追求和思想欣赏精心阅读,碰到知音;②阅读时,可以从鉴赏与比较中遴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③阅读优秀的作品时可以感悟作品背后隐藏的作家创作历程。 24、示例:①民谚中的“饺子”即最喜爱的食物,第③段中的“枕边书”指作者很喜欢的书,二者有对应关系;②“倒着”即躺着,这与作者喜欢躺着看书的行为相对应。 25、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将“经人精选推荐的书”比作“精细食品”,将“辨别、挑选好书,抵制不良读物的能力”比作“免疫力”,说明了只读经人精选推荐的书,不利于精神健康发展,辨别、挑选好书及抵制不良读物的能力也不会增强的道理。 26、①有趣:优秀的文学作品包含着自身的艺术追求与广阔的思想欣赏。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与读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思想上产生共鸣。②不轻松:阅读与创作是有门槛的。阅读不仅要根据个人的性情、喜好与需求去选择书籍,还要注意营养均衡;文字是有其精神含量的,作者认为要创作出真实、中肯地反映现实与历史的作品是不容易的。
2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