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清代户部所属共二十四关,嘉庆十六年(1811年),粤海关的税收额约为117万两,其余二十三关税收总额是311万两;嘉庆十七年(1812年),粤海关的税收总额为135万两,二十三关税收总额为313万两;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粤海关的税收额达180万两。而嘉庆十七年(1812年),广东全省实征地丁银为105万两。这一时期( )
A.清朝海外贸易获得发展 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萌发 D.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2.(本题3分)有人认为,如果说1929年美国的金融风暴是场高烧的话,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此次经济危机集中在1929年
B.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
C.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D.美国政府无法克服此次经济危机
3.(本题3分)古埃及奴隶制经济是约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至公元6一7世纪的古埃及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下列有关古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
②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
③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④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本题3分)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5.(本题3分)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
A.进行殖民扩张 B.发展海外贸易 C.控制商业中心 D.开辟新的航道
6.(本题3分)《寅年令狐宠宠卖牛契》记载:“紫挞牛壹头,陆岁,并无印记。寅年正月廿日,令狐宠宠为无年粮种子,令将前件牛出卖与同部落武光辉,……如立契后在(三)日内牛有宿疾,不食水草,一任却还本主。三日以外,以契为定,不许休悔,如先悔者,罚麦伍硕,入不悔人。……保人宗广年五十二,保人趁日年四十、保人令狐小郎年卅九。”据此可知
①契约需要写明交易物品特征、交易双方人名、交易时间
②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
③契约明确规定所有权的转移与风险责任的承担、违约责任
④在契约的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保人的签名方可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本题3分)据《太函集》记载,明清时期,新安地区的盐商们注重奢侈享受,他们“入则击钟,出则连骑,暇则招客高会,四座尽欢,夜以继日”。此外,官场消费、科场消费和购置田产也是他们消费的重要方向。这种现象( )
A.导致社会风气的全面败坏 B.表明闭关锁国政策已失效
C.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D.有助于当地商品经济发展
8.(本题3分)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开始对来自南洋的洋船采用“文抽之例”,按船只的大小分等征税。清代以粤海关为例,虽然对本国出洋及沿海贸易的船只也征收船钞,但比外国船只要低得多,仅占同等外国船只船钞的19.3%。据此可知明清( )
A.废弃闭关锁国政策 B.已具有贸易保护意识
C.赋税制度全面革新 D.国内商品竞争力不足
9.(本题3分)1926年在莫斯科留学期间,邓小平认为,近5年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经济能更快地推动经济发展。1950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扶助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鼓励私人生产的积极性。”邓小平观点中的两个经济政策( )
A.前后相互矛盾 B.内容上基本一致 C.启发未来改革 D.适用于每个国家
10.(本题3分)自8世纪中叶起,中国瓷器经南海至西亚、非洲的海路大量外销,中国以“瓷国”享誉世界,这种外销一直持续到清代末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制瓷工艺的持续发展 B.海外市场的需求较大
C.历代政府的政策引导 D.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倡议设立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12.(本题3分)中国 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 等财产关系和 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 。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 。
13.(本题3分)21世纪时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 ,标志着中国 。
14.(本题3分)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 产生而兴起。
(2)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3)春秋战国时期:“ ”的格局被突破。
(4)信贷、商业契约
①信贷:春秋时期,实物借贷比较普遍,并出现货币信贷。
②契约:商周时期产生契约;汉朝以后,涉及各种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事宜都要订立契约。
15.(本题3分)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
(1)资本主义经济
特点 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 深入发展
条件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 、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与 的升级
局限 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世界经济的 、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
(2)社会主义国家
①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 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 ,1991年苏联解体。
②中国
新中国 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了 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改革开 放后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1世纪 以来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 ”国际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发展中国家
条件 将经济独立作为 ,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
特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经济
问题 经济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中国商朝出现商人、贝币、契约、信贷等商业行为。
17.(本题2分)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18.(本题2分)世界最早的货币是中国商朝的贝币
19.(本题2分)元明清时期,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
20.(本题2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兑换货币。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经济统计数据是重要的历史研究资料,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能反映不同的经济情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1)请对以上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至少得出2个历史研究结论。(要求:提出研究结论,运用以上数据并结合史实分析说明。)
(2)若要了解1873—1893年列强在广东经济势力的消长情况,你需要查找哪些统计数据?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丝路贸易重新兴盛。通过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元廷分别与欧洲、阿拉伯及小亚细亚建立了外贸联系。中西陆路交通线之复杂,商旅之频繁,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海港遍布东南沿海,尤以泉州、广州等七处为重。统治者在海港城市专设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使得舶来品的数量和品种都远超前代,且增长趋势明显。诚如时人所称:泉州的“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仅胡椒一项,数量非常可观”,“而运往亚历山大供应西方世界各地的胡椒,就相形见绌了,恐怕不过它的百分之一”。舶来物品输入沿海港口后,由商贩们贩运、销往全国各地。我国商舶东起高丽、日本,西抵非洲海岸,十分活跃。
——摘编自王珍曙《元时期对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加速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外贸法律相继出台、关税水平大幅降低等一系列改革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更鲜活的动力。其间,货物贸易规模以年均14%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张,200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是1978年的23倍,位列全球第七。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贸易商品中的占比将近90%。出口市场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经济体。对外贸易主体构成实现了多元化。外资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先进技术等与中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纷纷将中国作为生产与出口加工平台,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
——摘编自盛斌、魏方《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史启示。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内书、禹贡》记载,禹分近的王都其州人为其、青等九州,并且“相地宜所有以贡”,规定其他八州经各条水陆通过向王都冀州入贡,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以认为,贡路是中国商路的早期形态。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这些通道,有用商品特片命名的丝路、茶路、皮货路、药材经路;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还有以交道工具命名的骆驼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等等。商路上,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和城外各国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唐宋明各朝各代的茶马互市,延续古今的盐业专卖政策,大运河潜运等长途贩运史实,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使中国商路的历史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
材料二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就已在欧亚大陆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稠、香精等。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断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固为美洲种植生产了大量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及其他在欧洲销售的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这一时期全球性贸易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东、西欧之间的商品交换。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其主要原因是欧洲的纺织行业反对从亚洲各国进口棉纺织品,担心为支付外国棉纺织品而造成的金银流失会危及国家安全。第二个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商品。直到18世纪末,欧洲发展起动力机器时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相对于1500年以前世界贸易呈现的新变化。并从国际视角分析其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根据材料“嘉庆十七年(1812年),粤海关的税收总额为135万两,二十三关税收总额为313万两;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粤海关的税收额达180万两。而嘉庆十七年(1812年),广东全省实征地丁银为105万两。”可知,这一时期粤海关的税收额增长,说明清朝的对外贸易获得了一定发展,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走向解体,排除B项;洋务运动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萌发,故排除C项;这一时期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接下来的大萧条则是严重的慢性病”是说经济萧条时间较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1929年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较长,故选C;美国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间,故A不符合史实;B的说法符合史实,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美国政府通过罗斯福新政最终度过了危机,故D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
3.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约公元前4000年代后半叶至公元6一7世纪的古埃及。本题要求组合古埃及奴隶制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①公元前3000年左右,契约广泛使用;②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出现了较为完备的借贷合约,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④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①、②、④都属于古埃及经济发展史实,③公元前15一前14世纪,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是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③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D
【详解】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表明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D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出现在手工业领域,材料涉及的集市数量,无法推出广东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经济重心在南宋转移过程已经完成,排除B;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但无法推知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是否拉大,排除C。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外殖民扩张,占领和控制了大量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这些地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进行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A项正确;发展海外贸易、控制商业中心、开辟新的航道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途径,但不是主要途径,排除BCD项。故选A项。
6.B
【详解】由材料“紫挞牛壹头,陆岁,并无印记。寅年正月廿日,令狐宠宠为无年粮种子,令将前件牛出卖与同部落武光辉”可知,交易双方在契约中写明了交易物品的特征、交易双方人名和交易时间,①符合题意;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材料没有体现,②与题意不符;由材料“如立契后在(三)日内牛有宿疾,不食水草,一任却还本主。三日以外,以契为定,不许休悔,如先悔者,罚麦伍硕,入不悔人”可知,契约中明确规定了物品所有权的转移与风险责任的承担、违约责任,③符合题意;在契约的末尾必须有双方的盖章以及几位保人的签名方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的盖章”,④与题意不符。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新安地区的盐商们注重奢侈享受”“官场消费、科场消费和购置田产也是他们消费的重要方向”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的徽商以贩盐为主,他们获得的大量资金用于奢侈消费、培养子弟参加科举、购买田产,这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社会风气全面败坏的结论,表述有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闭关锁国政策的相关内容,鸦片战争后,标志着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走向破产,排除B项;盐商们购置田产的消费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朝开始对外国商船征税,清代对本国出洋船只征税要比外国船只低很多,这说明我国明清时期政府已具有贸易保护意识,B项正确;废弃闭关锁国政策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排除A项;材料仅为对进出贸易的国内外船只进行征税,不能说明赋税制度“全面”革新,排除C项;仅凭对外国船只征税不能说明国内商品竞争力不足,而且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中国商品是有竞争力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就能够说明,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1926年”“近5年来的苏联经济体制”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指的是新经济政策,1950年邓小平提出的“鼓励私人生产的积极性”与其有相似之处,都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这为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借鉴,C项正确,排除A项;“基本一致”说法错误,排除B项;这些政策同国情相适应,适用于每个国家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8世纪中叶起(中国)。根据材料“中国瓷器经南海至西亚、非洲的海路大量外销,中国以‘瓷国’享誉世界。”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瓷器远销国外主要是制造瓷器工艺较好,海外市场较为发达,同时造船业发达有利于海外贸易发展,历代政府政策的引导并不是主要原因,且明清时期实行海禁政策,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2009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12. 商周时期 买卖、租佃、借贷 收养、雇佣、立嗣 订立契约 更加广泛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①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契约。汉朝以后,凡是涉及②买卖、租佃、借贷等财产关系和③收养、雇佣、立嗣等人身关系的事宜,当事人之间几乎都要④订立契约。唐宋以后,契约的应用⑤更加广泛。
13. 世界贸易组织 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21世纪时期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①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②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4. 私有制 工商食官
【详解】根据所学,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社会分工、产品剩余、①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交换,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商业贸易。商朝就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商朝统治区域和周边地区,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春秋战国时期,“②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15. 经济全球化 货币政策 传统产业 不稳定性 官僚化管理 东欧剧变 社会主义革命 一带一路 首要目标 高速发展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资本主义经济,特点方面,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条件方面,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②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与③传统产业的升级。局限方面,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世界经济的④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2)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⑤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⑥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进行了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21世纪以来,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⑧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3)发展中国家,条件方面,将经济独立作为⑨首要目标,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特点方面,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经济⑩高速发展。
16.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商朝出现商人、贝币、契约,周朝才出现信贷,因此错误。
17.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商朝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但商业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贵族手里,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才被突破,因此正确。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世界最早的货币是中国商朝的贝币。题干说法正确。
19.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明清时期,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因此正确。
20.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元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兑换货币,因此正确。
21.(1)示例:中国经济结构逐渐半殖民地化。两次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清政府被迫开设一系列通商口岸,中国逐渐沦为洋货的倾销市场和列强的原材料产地。1873年、1893年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1%、8.4%,而消费资料均占91%以上,表明中国已成为列强的产品倾销市场;此时,中国出口商品中原料占比分别为2.6%、15.6%,表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市场。
(2) 示例: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对粤的进出口额(或各国对粤贸易额在广东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数据);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来粤的船舶数量及吨位;查找比较1873年、1893年列强在粤设立的公司数量及资本额。
【详解】(1)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1873年至1893年(中国)。首先,拟定论题。阅读材料,根据材料“1873-1893年中国进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进口商品(占进口总值百分比)”“出口商品(占出口总值百分比)”可知,中国经济结构逐渐半殖民地化。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中国经济结构逐渐半殖民地化。其次,结合史实论述。据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不仅同中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同时通过这些条约列强在中国获得更多特权,尤其是中国被迫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中国逐渐沦为洋货的倾销市场和列强的原材料产地。据材料可知,1873年、1893年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1%、8.4%,而消费资料均占91%以上,表明中国已成为列强的产品倾销市场;此时,中国出口商品中原料占比分别为2.6%、15.6%,表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市场。
(2)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73年至1893年(中国)。查找数据:根据所学可知,要了解1873--1893年列强在广东经济势力的消长情况,我们可以分别从1873年、1893年列强对粤的进出口额(或各国对粤贸易额在广东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数据):1873年、1893年列强来粤的船舶数量及吨位:1873年、1893年列强在粤设立的公司数量及资本额等方面说明。
22.(1)表现:水陆贸易繁荣;海港城市经济繁荣;有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输入输出商品种类丰富多样;对外贸易范围广。(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国家实现了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农业和工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水陆交通发达;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朝廷重视,推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答出四点即可)
(2)特点:重视营造贸易环境;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对外贸易主体构成多元化;对外贸易发展更为迅速。(答出三点即可)
意义: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答出四点即可)
(3)启示:对外贸易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外贸的良性运行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详解】(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时期。第一问表现,由材料“中西陆路交通线之复杂,商旅之频繁,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海港遍布东南沿海,尤以泉州、广州等七处为重”可得出水陆贸易繁荣;由材料“统治者在海港城市专设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使得舶来品的数量和品种都远超前代,且增长趋势明显”可得出海港城市经济繁荣;有机构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由材料“泉州的‘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仅胡椒一项,数量非常可观’,‘而运往亚历山大供应西方世界各地的胡椒,就相形见绌了,恐怕不过它的百分之一’”可得出输入输出商品种类丰富多样;由材料“我国商舶东起高丽、日本,西抵非洲海岸,十分活跃。”可得出对外贸易范围广。第二问原因,由材料“元朝在我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丝路贸易重新兴盛。通过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元廷分别与欧洲、阿拉伯及小亚细亚建立了外贸联系”及所学可得出国家实现了大一统,政局相对稳定;由材料“中西陆路交通线之复杂,商旅之频繁,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海港遍布东南沿海,尤以泉州、广州等七处为重”可得出水陆交通发达;由材料“统治者在海港城市专设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可得出朝廷重视,推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由材料“我国商舶东起高丽、日本,西抵非洲海岸,十分活跃”可得出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结合所学可得出元朝农业和工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第一问特点,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外贸法律相继出台、关税水平大幅降低等一系列改革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更鲜活的动力”可得出重视营造贸易环境;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由材料“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加速推进”可得出坚持市场调节为主;由材料“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贸易商品中的占比将近90%”可得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由材料“对外贸易主体构成实现了多元化”可得出对外贸易主体构成多元化;由材料“外资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先进技术等与中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纷纷将中国作为生产与出口加工平台,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可得出对外贸易发展更为迅速。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加速推进”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我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根据材料“货物贸易规模以年均14%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张,200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这有利于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根据材料“是1978年的23倍,位列全球第七”可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3)本题是启示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元朝至新中国。由材料“统治者在海港城市专设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贸易,使得舶来品的数量和品种都远超前代,且增长趋势明显”“200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是1978年的23倍,位列全球第七”可得出对外贸易政策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由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外贸法律相继出台、关税水平大幅降低等一系列改革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更鲜活的动力”可得出外贸的良性运行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材料“外资企业通过投入资金、先进技术等与中国劳动力要素相结合,纷纷将中国作为生产与出口加工平台,使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工厂’”可得出对外贸易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结合所学可知,对外贸易的繁荣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3.(1)特点: 商路种类多,区域广;商路形成时间早,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商路发展过程中朝贡色彩突出;商路发展与文化的交流推广相互交织。
(2)新变化:商品种类增多;由地域性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呈现出不平衡趋势,以欧洲为中心(三角贸易发展迅速);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兴起;从和平手段向以殖民侵略为主转变。
影响: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快国际分工大规模完成;促进了国际社会的交流(文化、物种交流)。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可分析出商路种类多,区域广;根据材料“夏王朝又以冀州物产加以赏赐”可分析出商路形成时间早,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根据材料“中央政府与周边民族和城外各国以进贡和回赐为特征的以物易物的朝贡贸易”可分析出在商路发展过程中朝贡色彩突出;根据材料“构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商贸历史文化遗产”可分析出商路发展与文化的交流推广相互交织。
(2)本题第一小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世界。根据材料“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烟草、蔗糖、咖啡、棉花”可分析出商品种类增多;根据材料“全球性贸易”可分析出由地域性贸易发展为全球贸易;根据材料“欧洲与亚洲的贸易比不上与南北美洲或与东欧的贸易”可分析出呈现出不平衡趋势,以欧洲为中心(三角贸易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分析出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兴起;结合在美洲的统治可分析出从和平手段向以殖民侵略为主转变。
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世纪世界。结合世界市场的发展可分析出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加快国际分工大规模完成;根据材料“西欧得到了种种原料,尤其是谷物。波兰、匈牙利和俄国等国得到了纺织品、武器、金属制品以及殖民地商品”可分析出促进了国际社会的交流(文化、物种交流)。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