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专题一
朝花夕拾
1
作品综述
2
内容梳理
3
备考演练
目录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以“鲁迅”为笔名。代表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
【教材出处】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56~61
【主要内容】原名《旧事重提》,后更名为《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录了鲁迅十篇散文,其中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作者以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艺术特色】①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②擅长攫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③对比和反讽手法巧妙运用。④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个性。
作品解读
第一类:怀念故人师长
通过对不同人生阶段熟识的保姆阿长、日本教师藤野先生和至交好友范爱农的典型事迹的追忆,着力表现他们朴实、善良、高尚的人格。叙述真切感人,又有机地糅合了大量的描写、抒情和议论,文笔优美清新。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阿长与<山海经>》(七下第10课) 长妈妈、福橘、长毛、“三哼经”、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通过记叙“我”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但善良、朴实、乐于助人的旧社会劳动妇女形象。 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怀念和祝愿之情。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藤野先生》(八上第6课) 东京、仙台、樱花、讲义、解剖、裹脚、跳舞、“胶菜” 文章回忆了“我”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学医时解剖学老师藤野先生对“我”的教诲,并记述了“我”因受日本学生的歧视、侮辱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重点记述了藤野先生严谨认真、和蔼可亲、不拘小节、没有民族偏见、平等待人的高尚品格。 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与敬佩之情。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范爱农》 范爱农、电报、绍兴光复、报馆案 追叙“我”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觉醒的知识分子范爱农倔强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的形象。 表达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第二类:追忆旧时生活
通过对自己曾经生活片段的回顾,既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某些不良现象的反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五猖会》 (七上“名著导读”) 迎神赛会、《陶庵梦忆》、背书、看会、东关、《鉴略》 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我”笑着跳着,兴奋不已。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了。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 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无常》 迎神赛会、活无常、城隍庙、东岳庙、“阴司间”、吊死鬼、科场鬼 文章介绍了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儿的鬼,他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用阴间讽刺人间,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上第9课) 何首乌、赤练蛇、美女蛇、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文章由两部分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展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前部分写“我”在百草园里的生活, 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上第9课) 何首乌、赤练蛇、美女蛇、百草园、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 回忆了百草园的景物、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我”跟闰土父亲学捕鸟,乐趣无穷;后部分选取行礼拜师、问“怪哉”虫、大声读书三个片段来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乏味中也有乐趣。 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琐记》 衍太太、吃冰、打旋子、首饰、中西学堂、《天演论》、 中国袜 主要回忆了作者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文章先写邻居衍太太表面对别人家的孩子很好,其实是暗中使坏,她鼓励孩子们吃冰,还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卖钱并散布流言。 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琐记》 衍太太、吃冰、打旋子、首饰、中西学堂、《天演论》、 中国袜 后写作者到南京求学时,看到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弊端和自己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还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 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第三类:讽刺丑恶现象
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展示旧道德秩序之下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揭露和批判了反动、守旧势力,表达了对封建旧制度、旧道德的憎恶和讽刺。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狗·猫· 鼠》 仇猫、落水狗、隐鼠 首先回击了有人利用“我”“仇猫”对“我”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说明自己“仇猫”的原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通过对童年往事的追叙,交代自己“仇猫”的起因是以为自己饲养的隐鼠被猫吃掉(其实是被长妈妈一脚踏死的)。 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二十四 孝图>》 《二十四孝图》、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述中国古代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作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这本书的感受入手,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以幽默的笔法对封建孝道的虚伪进行了讽刺。 形象地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怜。
篇目名称 辨识关键词 内 容 主 题
《父亲的病》 名医、陈莲河、药引、“蟋蟀一对”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是和S城一个“名医”叶天士周旋过两年,然后请了“名医”陈莲河,父亲却因被庸医陈莲河耽误而去世。庸医的出诊费100元,开滑稽的药方,四处招摇撞骗。 揭示了所谓“名医”实为庸医的真相,批判了他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丑恶本质。
人物分析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长妈妈 (阿长) (《狗·猫· 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称呼:阿长、长妈妈 身份:保姆 外貌:黄胖而矮 ①夏天睡觉摆“大”字。(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豪放、不拘小节。
②为“我”买来《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淳朴、善良、热心。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长妈妈 (阿长) (《狗·猫· 鼠》《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称呼:阿长、长妈妈 身份:保姆 外貌:黄胖而矮 ③喜欢切切察察,讲许多“我”不耐烦的规矩礼节。 唠叨。
④正月初一吃福橘。 愚昧、迷信。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衍太太 (《父亲的病》《琐记》) 吃冰、偷首饰、散布流言 ①怂恿别人家孩子吃冰。(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②鼓励孩子们“打旋子”,孩子摔倒了又推卸责任。 自私自利、喜欢使坏、表里不一。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衍太太 (《父亲的病》《琐记》) 吃冰、偷首饰、散布流言 ③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散布流言。(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 心术不正、爱搬弄是非、多嘴
多舌。
④怂恿“我”在父亲临终时大声喊叫父亲。 坏心眼、迷信、愚昧。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身份:老师 外貌: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①细心添改“我”的讲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关心学生、认真负责。
②纠正“我”的解剖图。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③关心“我”的解剖实验。 关心学生、没有民族偏见。
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认真求实、注重调查。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范爱农 (《范爱农》) 身份:学生 外貌: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 ①同乡会与“我”发生争执。(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耿直、愤世嫉俗、有责任心。
②酒楼叙旧。 苦闷。
③报馆案风波。 失望、困惑。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寿镜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身份:老师 外貌:高而瘦、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 ①循序渐进地教“我”读书。 ②“怪哉”虫事件。 ③学生们跑到书屋后面的园里玩耍,耽误了上课时间,他并没有严厉斥责。 方正、质朴、博学,对学生要求严格,宽容、慈祥。
主要人物 人物 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S城名医(叶天士)、陈莲河 (《父亲的病》) 身份:医生 外貌:叶天士脸圆而胖,陈莲河脸长而胖 ①叶天士的奇特药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 ②陈莲河的药引方子: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 道貌岸然、故弄玄虚、草菅人命。
③陈莲河:出诊费一元四角。 勒索钱财、贪婪。
④陈莲河:四处招摇撞骗。 贪婪、故弄玄虚。
主要人物 人物辨识 相关情节及语段 性格特征
无常 (《无常》) 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心地善良,有人情味。
1.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B )
A.《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B.鲁迅在长妈妈的影响下,做了一件令自己终身不能释怀的事:在父亲临死的时候大声喊父亲的名字。
C.《<二十四孝图>》批判了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封建孝道。
D.《狗·猫·鼠》中,鲁迅借动物喻人,表现了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
B
2. [朋友圈]小明在阅读《朝花夕拾》后,以“迅哥儿”为网名,为童年鲁迅做了一个朋友圈(如下图),留言区分别有不同的评论。
② 寿镜吾(先生) :这书可不好,什么“刑天”“帝江”,不就是“怪哉”之流么?!
③ 父亲 :还是回去背《鉴略》吧!
寿镜吾(先生)
父亲
根据《朝花夕拾》的内容,写出评论相对应的人物名。① 长妈妈 :迅哥儿,“三哼经”,还不错吧!
长妈妈
3.(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为了救治像父亲那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毅然到日本学医,想学医救国。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他深刻认识到国民的麻木,于是决定弃医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