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3 09:3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3单元)
一、选择题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
A.磁能→电能→动能 B.电能→磁能→动能 C.动能→磁能→电能
2.简易电动机中可以加快线圈转动速度的做法是( )。
A.改变电流方向 B.增加电池数量 C.改变磁铁的磁极
3.下列节气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
A.春节 B.立春 C.春分
4.将铁丝反复折弯,可以使( )。
A.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B.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5.下列现象中,( )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昼夜交替 B.月亮每天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6.通过实验发现,下列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是( )。
A.绕线方向 B.铁芯粗细 C.延展性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
A.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的匝数 B.线圈的匝数 C.电池的数量
8.人类照明工具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蜡烛——油灯——煤气灯——白炽灯 B.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C.油灯——煤气灯——蜡烛——白炽灯
9.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是( )。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萤火虫发光
10.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 )。
A.热带 B.温带 C.北极
11.电磁铁两端的磁性与( )有关。
A.电池的方向 B.线圈的缠绕方式 C.电池的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式
12.如图是模拟地球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画完成下列题目。图中a、b、c三个区域,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a B.b C.c
二、填空题
13.小脑主要维持 ,协调 。
14. 是电铃的主要元件,由 和 组成。
15.太阳能热水器是把 转化为 的装置。
16.电磁铁两端的极性与 、 等有关,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节数、 等有关。
17.白天,黑夜,白天……日复一日,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有规律的 现象。
18.观察以下物体的特征,分别需要哪些器官参与:①形状: 、 ;②粗糙: 、 ;③声音: ;④气味: ;⑤味道: ;⑥颜色: 。(可选填“眼、耳、鼻、舌、皮肤”)
三、判断题
19.物体的温度与接受太阳照射的角度没有关系。( )
20.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太阳运转,还在不停地自转。( )
21.电能可以转变光能,光能也可以转变电能。( )
22.电能在转换成动能的同时,是不能进行能量传递的。( )
23.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
24.我们的感觉器官越灵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迅速。( )
四、连线题
25.连线
取暖器 电能转换成热能 电动车
日光灯 电能转换成动能 挂烫机
扬声器 电能转换成声能 手电筒
电风扇 电能转换成光能 收音机
五、简答题
26.脑是我们身体上的重要器官,它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怎样保护我们的大脑?
27.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吗?电磁铁两端的极性与什么有关?
28.为什么每上完一节课要休息10分钟?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哪些好处?
29.感觉器官通过感知环境帮我们获得外界信息,做出有利于身体的反应。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感觉器官?(请最少写出3种方法)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依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知道电动机工作时的能量转换是电能→磁能→动能。
2.B
【详解】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增加电池的数量会增大电磁铁的磁力,从而加快线圈的转动速度。改变磁铁的磁极、改变电流方向影响线圈的转动方向,不影响转动速度。B符合题意。
3.A
【详解】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春分都是春季的节气,春节是传统节日,不是二十四节气。
4.A
【详解】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将铁丝反复弯折,铁丝可以使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5.C
【详解】由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这就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高不同,由于太阳高度的变化,造成气温周期性的变化,这便形成了四季。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月亮每天东升西落与地球公转无关。C符合题意。
6.A
【详解】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铁芯粗细有关。
7.A
【详解】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能够控制,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都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串联的电池节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产生的磁力更大,反之变小。A符合题意。
8.B
【详解】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照明工具是火把,而到了古代,人类的照明工具变成了煤油灯,使用蜡烛,慢慢的到了现代煤气灯,最后是白炽灯,咱们的照明工具已经变成了灯具,因此顺序是油灯--蜡烛--煤气灯--白炽灯。
9.A
【详解】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燃起篝火烘烤食物,物体燃烧,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太阳能热水器烧水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萤火虫发光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10.C
【详解】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地球上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北极圈以北地区和南极圈以南地区,也就是两极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是北极,所以C符合题意。
11.C
【详解】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控制,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向、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所以电磁铁两端的磁性与电池的方向和线圈的缠绕方式有关。
12.C
【详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中a、b、c三个区域,最先迎来黎明的是c区域;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13. 平衡 运动
【详解】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大脑控制着人体的大部分生命活动现象,如运动、语言、视觉、记忆、思维、情绪等,小脑协调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负责人体许多基本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脑干能够控制呼吸和心跳。
14. 电磁铁 线圈 铁芯
【详解】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装置。电铃、电话听筒等工具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电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15. 太阳能 热能
【详解】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开发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它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装置。
16. 电流方向 线圈缠绕方向 线圈匝数
【详解】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才有磁性。电磁铁两端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线圈缠绕方向等有关,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线圈匝数等有关,两个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点。
17.昼夜交替
【详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且地球不停自转,产生昼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所以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有规律的昼夜交替现象。
18. 眼 皮肤 眼 皮肤 耳 鼻 舌 眼
【详解】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五大感觉器官,我们通过它来感知周围的世界。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形状和粗糙程度,用皮肤摸感知物体的形状和粗糙程度。用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用鼻可以闻到气味,用舌可以感知味道,用眼睛可以观察到颜色。
19.×
【详解】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物体的温度与接受太阳照射的角度有关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0.√
【详解】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转,还在围着太阳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21.√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能可以转化成光能,光能也可以转化成电能,比如太阳能路灯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伴随着物体的运动、生物的活动、物质的变化、机器的运转,能量也在不断地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电可以让用电器工作,说明电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叫作电能。形形色色的用电器,可以方便地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多种能量形式,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电动机通电后,能够把电能转化成动能,同时也进行了能量的传递,题干说法错误。
23.×
【详解】白天和黑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是不一样,而且同一地点不同日期的昼夜长短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夏季白昼长,黑夜短,冬季白昼短,黑夜长。所以题目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嗅觉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能观察物体软硬、粗糙程度。我们的感觉器官越灵敏,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越迅速。
25.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取暖器、挂烫机是电能转换成热能;电风扇、电动车是电能转换成动能;日光灯、手电筒是电能转换成光能;扬声器、收音机是电能转换成声能。
26.大脑、小脑、脑干。
①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大脑产生疲劳。
②摄入足够的营养,健康饮食,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
③勤于用脑,要注意遇事多想多问,先想后问,这样能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使人的思维更敏捷,记忆更深刻。
④善于用脑,要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还要变换脑力活动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大脑的健康,并能延缓神经系统的衰老。
⑤不吸烟,远离毒品,避免有毒物质对身体和大脑的伤害。
【详解】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脑由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组成,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大脑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和氧气,所以在自然环境固定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大脑工作的能量充足,大脑电解质的运关需要大量的水来支持,大脑需要休息,多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不吸烟,远离毒品,避免有毒物质对身体和大脑的伤害等。
27.有。电磁铁两端的极性与线圈缠绕方向和电池正负极方向有关。
【详解】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或电池的正负极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8.为了更好的保护大脑,合理调节学习和休息时间,缓解疲劳,全身心投入下一节课。
【详解】在学习的时候,大脑某一区域的细胞工作着,处在兴奋状态。在活动的时候,大脑的另一部分细胞进入兴奋状态。由于大脑皮层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当某一样工作做久了,兴奋性就会减低,如果再持续进行这类工作,那么这些外界的刺激就不会使大脑皮层兴奋,甚至会引起抑制,出现疲劳。如果疲劳转为过度疲劳,就会对大脑皮层产生损害。要使大脑的功能一直保持旺盛,就要让大脑的兴奋区和抑制区经常轮换。因此在45分钟课后安排了10分钟的休息,就是让大脑皮层的某部分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以求用充沛的精力迎接下一节课。
29.不要近距离看电视长时间盯屏幕,不要在高分贝噪音的环境里呆着,看书习字一定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眼与书应保持三十厘米左右的距离,不要在开动的汽车上或在走路和躺光着时看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手揉眼,毛巾应保持清洁,洗脸用具要专用,不玩剪子、镊子、筷子等尖硬的东西,以防戳伤眼睛;不要挖耳朵,更不要用尖硬的东等等。
【详解】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主要靠人的感觉器官,要保护我们的感觉器官,如:避免将两个鼻孔同时捏住擤鼻子,不用硬物掏耳朵,不长时间看电视,有噪音捂住耳朵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