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12 18:5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题组一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按照构造原理,下列电子填入能级的顺序正确的是(  )
A.1s、2p、3d、4s B.1s、2s、3s、2p
C.2s、2p、3s、3p D.4p、3d、4s、3p
2.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质子数一定是18
B.它的原子和37Cl可能互为同位素
C.它的单质一定是强还原剂
D.可以确定该微粒为Ar
3.某元素的基态原子的M能层p能级上有4个电子,下列有关该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原子的N能层不含电子
B.该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
C.该原子的L能层有8个电子
D.该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
4.下列元素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中,前者一定是金属元素,后者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是(  )
A.[Ne]3s23p2 [Ne]3s2
B.[Ar]4s1  [Ne]3s23p4
C.[Ne]3s23p1 [Ar]4s2
D.[He]2s22p4 [Ne]3s23p5
5.(2023·山东泰安高二检测)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表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是(  )
A.[Ne]3s13p3 B.[Ar]3d64s1
C.[Ar]3d64s2 D.[Ne]3s23p63d5
题组二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6.对于1s轨道电子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点表示电子,小点多的地方电子的密度大
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
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D.1s轨道电子云图中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7.符号3px所代表的含义是(  )
A.px轨道上有3个电子
B.第三能层px轨道有3个伸展方向
C.px电子云有3个伸展方向
D.第三能层沿x轴方向伸展的p轨道
8.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2s轨道能量较3p轨道高
B.能层n=4的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16个电子
C.p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也在增多
D.锂原子的2s与5s轨道皆为球形
9.(2022·河南驻马店高二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与2s轨道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不同
B.3p与2p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形
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比s轨道电子能量大
D.电子云表示的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运动轨道
10.硫离子核外具有不同能量的电子有(  )
A.16种 B.18种 C.2种 D.5种
11.下列有关原子轨道的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
A.多电子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总是遵循ns<np<nd
B.同一原子中,原子轨道的能量:4s<3p
C.同一原子中,原子轨道形状相同的能级的能量一定相同
D.多电子原子中,每个能层上电子的能量一定不同
12.(2022·江西上饶高二检测)当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由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13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吸收能量
B.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释放能量
C.硅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低于基态时的能量
D.转化后硅原子与磷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13.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ns1、3s23p4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的是(  )
A.X2Y2Z3 B.X2YZ3
C.X2YZ4 D.XYZ3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能层s能级的原子轨道的形状相同,能层序数越大,轨道半径越大,电子能量越高
B.原子核外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后留下的痕迹
C.教材中说“核外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看起来像一片云雾,因而被形象地称作电子云”,这说明原子核外电子云是实际存在的
D.每个能层都有p能级,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
15.完成下列各题。
(1)基态Z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Fe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3)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
(4)基态S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为同周期元素,C、D为同主族元素。A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元素原子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外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C元素原子的M层p能级上有3个电子,E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为___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3)C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
(4)D为________。
(5)E为____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C [由构造原理可知,A项中电子填入能级的正确顺序应为1s、2p、4s、3d,错误;B项中电子填入能级的正确顺序应为1s、2s、2p、3s,错误;D项中电子填入能级的正确顺序应为3p、4s、3d、4p,错误。]
2.B [此微粒核外共有18个电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若为离子,可能为Ca2+、K+、S2-、Cl-、P3-等。]
3.D [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则该原子的L能层有8个电子,N能层不含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D项错误。]
4.B [A项,两种元素分别为Si、Mg,Si为非金属元素,Mg为金属元素;B项,两种元素分别为K、S,符合题意;C项,两种元素分别为Al、Ca,均为金属元素;D项,两种元素分别为O、Cl,均为非金属元素。]
5.C [[Ne]3s13p3表示3s能级中一个电子跃迁到3p能级上,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为[Ne]3s23p2,故A错误;电子先排满4s能级再排3d能级,应为[Ar]3d54s2,故B错误;根据构造原理,电子应优先排布在4s能级上,故D错误。]
6.D [电子云图中的小点不表示电子,而是1s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的形象描述。]
7.D [p能级有3个轨道,沿x、y、z轴三个不同的方向延伸,3px所代表的含义是第三能层沿x轴方向伸展的p轨道。]
8.D [H原子的2s轨道能量低于3p轨道,A错误;每个能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所以能层n=4的原子轨道最多可容纳32个电子,B错误;所有的p能级都含有3个轨道,所以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加,p能级原子轨道数不变,C错误;所有的s轨道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所以锂原子的2s与5s轨道皆为球形,D正确。]
9.B [每个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则1s、2s轨道最多容纳的电子数都是2,故A错误;不同能层的p轨道的形状和数目相同,则3p轨道和2p轨道都呈哑铃形,故B正确;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有关,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则p轨道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如2p小于3s,故C错误;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是无规则的,则电子云不能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运动轨道,故D错误。]
10.D [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核外有5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11.A [同一原子中,不同能层s轨道形状相同,但能量不同,能层越大其能量越高,如E(1s)<E(2s),C错误;同一能层的不同能级能量不同,且按s、p、d……规律依次增大,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这两个电子的能量完全相同,D错误。]
12.A [硅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这一过程吸收能量,A项正确,B项错误;激发态时的能量高于基态时的能量,C项错误;转化后硅原子与磷原子电子层结构不相同,因为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3,化学性质也不相同,D项错误。]
13.D [X2Y2Z3中Y的化合价为+2价,S元素有+2价,故A不符合题意;X2YZ3中Y的化合价为+4价,S元素有+4价,故B不符合题意;X2YZ4中Y的化合价为+6价,S元素有+6价,故C不符合题意;XYZ3中Y的化合价为+5价,S元素不存在+5价,故D符合题意。]
14.A [电子云表示的是电子在核外某处出现的概率,不是电子运动后留下的痕迹,故B错误;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实际不存在,故C错误;第一能层没有p能级,故D错误。]
15.(1)1s22s22p63s23p63d104s2(或[Ar]3d104s2)
(2)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3)3d104s24p2
(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或[Ar]3d104s24p4)
16.(1)Si 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 (2)Na [Ne]3s1 (3)P 3s23p3 (4)N (5)Fe 
解析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2,故A为Si元素;A、B、C为同周期元素,即均处于第三周期,B元素原子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外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则B为Na元素;C元素原子M层p能级上有3个电子,则其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3,故C为P元素;因C、D为同主族元素,故D为N元素;E是过渡元素,其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d64s2,故E为Fe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