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 ——欧洲联盟
2.(本题3分)“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上述材料反映出正确信息有:
①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③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④经济的多极化加速着政治多极化进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本题3分)扫码支付给中国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的机场、出租车等也推出了扫码支付方式,这大大提升了顾客的消费体验,方便了群众生活。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中国开始主导全球化
C.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建立 D.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
4.(本题3分)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最能说明世界贸易组织( )
A.推动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
C.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 D.使缔约国丧失了立法的自主权
5.(本题3分)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经济交流、合作与发展,我国于1991年加入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6.(本题3分)20世纪70年代称得上是中国外交的“春天”。下列哪个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日邦交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7.(本题3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它强调经济全球化
A.是一把“双刃剑” B.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C.对发达国家利大于弊 D.带来了严重的国际问题
8.(本题3分)1910年,英国某作家认为:由于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战争行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即使对于胜利国来说也得不偿失,因为通过战争掠夺的有限战利品和领土,远远无法抵消商贸信用的毁灭。他的观点
A.认为全球化抑制了国家间的冲突 B.被第一次世界大战证明是错误的
C.符合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的判断 D.忽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9.(本题3分)《世界不是平的》的作者尖锐地指出:“技术进步并不能决定全球化,因为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全球化并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全球化也并不是一条单行线。”作者意在说明
A.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无法持续 B.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的新思维
C.科技进步是全球化发展动力 D.经济多元化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10.(本题3分)1947~1961年,GATT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有33个主要成员,在1986年开 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时发展到124个参与方,它们共同推动了WTO (世界贸 易组织)的正式形成;到2008年,WTO成员达到153个。2011年,俄罗斯正式成为WTO的第156名成员。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A.国际经济格局由此形成 B.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
C.西方国家丧失主导地位 D.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社会信息化
(1)含义: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 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影响: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如何保卫自己的 ,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2.(本题3分)影响:改变了全球 市场结构。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发展中国家的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3.(本题3分)第三阶段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原因:
(1) 体制的广泛建立;
(2)国际金融和 蓬勃发展;
(3) 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动力),知识经济的兴起;新式沟通方式和交通方式的进步;
(4) 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5) 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世界银行等 机制不断加强。
14.(本题3分)多极力量的成长
(1)表现
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 ”的追求
社会主义阵 营开始瓦解 ①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 ②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
中国崛起 ①标志事件:拥有“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第三世界 的兴起 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 ,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
(2)影响:对 造成了有力冲击。
15.(本题3分)文化多样性
(1)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
(2)各国的做法: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3)中国的态度: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17.(本题2分)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大大缩小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距。
18.(本题2分)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19.(本题2分)20世纪下半叶,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
20.(本题2分)1993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王子涵《“历史解释”素养下对新政的再认识》
材料四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五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A”是哪个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是哪个国家?这一国家通过哪一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这一改革对“它”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措施是哪一次改革实施的?概括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4)根据材料四,概括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并据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2.(本题15分)当代欧美关系是全球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次大战后,美国……以“大救星”的面貌拯救了欧洲。这时欧洲也的的确确需要美国。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尚未从二战期间的“恐德症”中恢复过来的西欧又患上了“恐苏症”,谁能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这个使命“历史地”落到了山姆大叔的肩上,应该说,这时的西欧急需美国为它“壮胆”。
——摘编自苏惠民《解剖美欧关系》
材料二 对两极世界第一次直接的攻击来自戴高乐总统领导下的法国。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戴高乐独立的原因是他不满于美国和苏联领导人所规定的国际秩序,他尤其认为屈从于美国的权威和无限制地支持美国的全球目标是无法忍受的。……法国不顾美国的掣肘,于1960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于同年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又于1964年与中国建交。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和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三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它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和发展。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间内,欧洲仍然是两个联盟共存的欧洲。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摘编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大国战略》
(1)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法国“攻击”两极世界的表现。
(3)材料三中的“两个联盟”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欧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23.(本题15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这场变局更为波谲云诡。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是一个关乎各国共同利益、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跨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他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1500年以前到18世纪末世界贸易呈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2)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叙述其有序发展的历程。
材料三 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
——《求是》2020年第24期《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面临着哪些不足与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球化诸多问题的解决途径。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亚太经合组织采取会员制的管理方式,强调开放、渐进、自愿、协商、发展、互利与共同利益的原则,故C项符合题意;A是欧盟,B是北美自由贸易区,D是上海合作组织,故排除ABD项。
2.A
【详解】材料“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体现的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材料“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体现的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和经济的多极化加速着政治多极化进程,因此①②③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选项错误,排除。
3.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政策传播了中国的发展成果,说明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D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合作共赢的关系尚未建立,C排除。故选D。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世贸组织要求各缔约方的法律不能与组织的法律相冲突,体现了国际规范的重要性,促进了国际贸易法制化的进程,A项正确;材料中的“缔约方”并不单指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材料强调缔约方的反倾销法不能与世贸组织的规定相抵触,与贸易自由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缔约方的反倾销法不能与世贸组织的规定相抵触,并没有使缔约国丧失立法的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1991年,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故C符合题意;我国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的经济组织,故A不符合题意;欧盟吸纳欧洲国家参加,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囊括了北美国家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故BD不符合题意。
6.D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D项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均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开始走向正常化,也是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材料“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严重的国际问题,D正确;材料未涉及益处,A排除;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有有利的一面,B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8.A
【详解】材料信息“由于全球化,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战争行为已经变得‘无利可图’”说明该作家认为全球化抑制了国家间的冲突,故A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证明此观点具有合理性,故B错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故C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能说明该作家忽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故D错误。
9.B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全球化不是单行线,不能仅仅靠技术解决,继续推进全球化需要全球治理的新思维,故B项正确;全球化仍在进行中,A项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无关,故A排除;科技进步是全球化发展动力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排除;题干材料不涉及经济多元化及全球进程等相关信息无,故D排除。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47~1961年(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是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成员国不断增多,说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深,B项正确;国际经济新秩序正在形成中,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趋势加速了国际经济体系的重构,排除A项;西方国家在现有经济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项;加入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国家数量增多,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智能化工具 信息安全
【详解】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可知,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并转型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但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2. 劳动力 知识精英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改变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公共服务业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13. 市场经济 跨国公司 科技 生产关系 冷战 国际协调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动力),知识经济的兴起;新式沟通方式和交通方式的进步;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冷战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世界银行等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故①应填市场经济;②应填跨国公司;③应填科技;④应填生产关系;⑤应填冷战;⑥应填国际协调。
14. 政治大国 民族利己主义 两弹一星 不结盟运动 美苏两极格局
【详解】(1)二战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迫切地希望成为“政治大国”,在国际舞台希望发挥更大的作用;由于苏联奉行大国沙文主义、霸权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导致东欧国家反对苏联的控制和中苏关系的严重恶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拥有了“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影响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三世界崛起,其中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故①②③④分别填为:政治大国、民族利己主义、两弹一星、不结盟运动。
(2)西方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等无不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⑤应填为:美苏两极格局。
15.文化多样性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本题考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多样性,各国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以及中国在面对本民族文化和世界多样性文明的态度,是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错误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使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世界形势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故错误。
17.错误
【详解】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故答案为:错误。
18.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成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所以,材料说法正确。
19.正确
【详解】据所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正确。
20.错误
【详解】第(4)问,1993年欧盟成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1989年。故错误。
21.(1)蒸汽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日本。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1933年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国家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求同存异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故“A”是蒸汽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可知,“它”指日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于19世纪中期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日本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第三问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第一问依据材料关键词《全国工业复兴法》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国家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开放性题目,根据材料五可以概括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2.(1)美苏冷战,欧洲安全的需要(应对苏联威胁);西欧衰落。(任答两点即可)
(2)坚持发展核力量(原子弹)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缓和法苏关系、法中建交);推动法德和解和欲洲联合。(任答两点即可)
(3)“两个联盟”欧盟(或欧共体)、北约。
理解:两极对峙格局下,北约在资本主义阵营内发挥主导作用;
欧盟成立后,欧洲从经济合作向政治经济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4)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美国和苏联迅速陷入冷战”,“保护虚弱不堪的西欧”等信息,从欧洲经济衰败、美苏冷战或欧洲安全等方面,分析二战后欧洲需要美国“拯救”的原因。
(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法国不顾美国的掣肘,于1960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又于1964年与中国建交”,“戴高乐梦想欧洲成为世界事务中的第三种力量”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国坚持研制核武、推行独立自由外交、促进法德和解和推动欧洲合作等方面,概括指出战后法国“攻击”两极世界的表现。
(3)联盟:根据材料三中“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联盟”分别指的是欧盟(或欧共体)、北约。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进入21世纪,世界格局变化、多极化趋势下影响世界力量分化组合的主要因素等方面,分析“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4)因素: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与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欧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实力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国家利益等。
23.(1)变化:贸易种类增加;贸易规模扩大;贸易路线由亚欧大陆发展为全球贸易网;贸易方式从以和平方式为主向以殖民掠夺为主转变。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
(2)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形成了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期关贸总协定等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3)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反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主义抬头等。途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挥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如加强WTO的作用以调节国际间的贸易冲击等。
【解析】(1)
变化:根据“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得出贸易种类增加;根据“大规模贸易”得出贸易规模扩大;根据“在欧亚大陆从一个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商品”“跨大西洋贸易”得出贸易路线由亚欧大陆发展为全球贸易网;根据“贩运商品”“三角贸易”得出贸易方式从以和平方式为主向以殖民掠夺为主转变。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等进行总结。
(2)
根据图示和所学,可从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形成了国际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期关贸总协定等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推动了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等史实进行总结。
(3)
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得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根据“反全球化的呼声”得出反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还可从民族主义抬头等角度进行总结。途径:根据所学,可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发挥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