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
1.20世纪世纪80年代开始索马里海盗活动日渐猖獗,东非吸引了世界的关注。早在15世纪末殖民者掠夺的脚步就曾踏上这里。这位殖民者是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2.香料是中世纪后期西欧最贵重的物品之一,其消费者主要是西欧贵族和教会。当时,人们常用古老的法国谚语“贵如胡椒”来描述某件商品很贵重,有钱人被戏称为“胡椒袋”。价值最高时,香料甚至与黄金同价,可以充当货币,用于交税、交租、还债等。这一历史现象( )
A.进一步提升教会和贵族权威 B.表明欧亚陆路贸易通道不畅
C.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反映了欧洲城市经济的活跃
3.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萄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
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
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
4.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他身边的亲兵卫队中有一支纯粹的黑人军团和一支葡萄牙人火枪队。在赤嵌城和台湾城围困荷军主力的作战中,手下的黑人士兵同荷军中的“乌番兵”(黑人士兵)进行联络,最终策动他们投降。据此可知
A.葡萄牙参与支持反清复明的斗争
B.黑人士兵是收复台湾战争的主力
C.殖民活动扩大了人们生活的范围
D.荷兰武器装备的水平不及葡萄牙
5.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世界人口在1500年约4.25亿,到1600年前后增长到5.4亿,到1750年前后,达到了7.2亿。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是( )
A.各大洲之间人口迁移的增多 B.农作物在新旧大陆间的交流
C.工业革命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D.近代生命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6.“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汽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阅读下表:“达·伽马首航印度的旗舰圣加布里埃尔号人员构成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 )
身份 舰队 长/总 船长 船长 舵手 副舵手 大副 水手长 一等水手 普通水手 侍童 教士/神甫 黑奴
人数(人) 1 1 1 1 1 1 20 10 2 1 2
身份 炮长 炮手 号手 事务长 保管 法官 理发匠/外科医生 翻译 各类工匠 侍者 罪犯
人数(人) 1 8 4 1 1 1 3 2 6 10 2
A.葡萄牙航海组织能力较强 B.殖民印度是首航的主要目的
C.大西洋“三角贸易”兴盛 D.达·伽马船队军事装备先进
8.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人侵爱尔兰,捣毁庄稼,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主要说明农作物的交流( )
A.有利于当地社会的稳定 B.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
C.改变了当地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9.“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带来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新航路的开辟 D.立体交通时代的到来
10.外来饮食文化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不断地进入百姓饭桌,
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从美洲带到中国的是
A.马铃薯、玉米 B.烟草、小麦
C.葡萄、土豆 D.甘蔗、水稻
二、填空题
11.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 到达非洲东海岸。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 及其同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12.条件
(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也不断提高。
13.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由 沿岸转移到 沿岸。
14.意义:
(1)加强了欧洲同世界等地的联系,世界通过 日益成为一个 。
(2)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
①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广泛的物种交流,美洲的农作物传到其他地区,东西方贸易发展,丝绸香料茶叶等东方商品量销往欧洲。
②大西洋商贸圈(侧重殖民和人口贸易)太平洋商贸圈(欧洲处于入超)形成。
(3)引发商业革命:(注:商业革命实际上从13-14世纪就开始酝酿,在地中海沿的意大利诸邦,各种商业关系的发展已接近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契机: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
①促进了 形成与贸易规模急剧扩大。追求 成为商业原动力。
②创新了商业组织形式。贸易规模的扩大推动了高效率商业组织形式的出现。合伙制、股份制、特许公司(东印度公司)等新形式兴起。
③国际商业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西、荷、英、法崛起。
(4)引发了西欧价格革命, 大量流入引发通货膨胀现象,新式农场主和工商业者壮大,城乡劳动者贫困,推动了 的解体和 的发展。
(5)引发了早期殖民扩张
①16世纪是葡萄牙垄断了 ,控制东西方贸易;而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帝国,掠夺 。
②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垄断 。通过组建了 (如东印度公司)对外进行殖民统治,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金银市场。
③18、19世纪是 的世纪:英国与西荷法商业战争后,成为了 。19世纪工业革命后,成为 。
④早期贸易利润率高的原因:特权经营和缺乏竞争
15.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王室支持: 和 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地理知识:人们相信大地是 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 知识日益丰富。
(3)技术方面:航海技术和 技术也不断提高,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判断题
16.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7.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某位航海家的事迹,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他是达 伽马。( )
18.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9.连线题
达﹒伽马 发现美洲
哥伦布 完成环球航行
麦哲伦及其船队 到达好望角
迪亚士 开辟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20.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四、材料分析题
21.胡椒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香料。围绕小小胡椒,一部纷繁的全球贸易史就此展开,胡椒的全球史既是一部经济史,又是一部血泪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99年7月10日上午,达·伽马的船队返航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下跌一半,胡椒商纷纷宣告破产。据研究,葡萄牙胡椒贸易的利润高达150%。“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组成了‘帝国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田汝康《郑和海外航行与胡椒运销》
材料二 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成为最早航至印度的欧洲人,在其后的一百年间,他们一直企图控制胡椒贸易,但未能如愿。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这两家罪恶的殖民主义性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密不可分。荷兰人将鸦片当作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生产胡椒的货款,也催生了罪恶的鸦片贸易。所以伏尔泰说,自1500年后,在印度取得的胡椒没有“未被血染红的”。
——摘编自【美】玛乔丽·谢弗《胡椒的全球史:财富、冒险与殖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社会条件及其对葡萄牙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胡椒贸易全球化”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面临者不同的挑战。在关洲,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掠夺新大陆的自然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黄金和白银。后来又让美洲为欧洲市场生产高价值的农作物,如烟草、蔗糖、咖啡等。而在亚洲,欧洲列强的第一个目标是拉制部分亚洲贸易,包括来自印尼群岛的香料、来自印度的棉织物、来自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欧洲、关洲和亚洲断的全球范围的贸易也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的诞生。
——摘编自【关】杰弗里·萨克斯(全球化简史)
材料二:大帆船贸易的庞大规模让马德里感到惊恐:流出了太多的白银,又流入了太多的丝绸和瓷器。虽不可能计算得出具体数字,但美洲银矿的产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输往了中国。白银不是唯一被贸易所驱动而横渡太平洋的,“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
——摘编自【美】查尔斯·受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列强在美洲和亚洲扩张的不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全球资本主义”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3.甘薯(番薯)的传入
材料一番薯种出海外吕宋(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告诉)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碗确(土地坚硬瘠薄)之地遍行栽播。
——陈世元(陈振龙六世孙)《金薯传习录》(1776年)
材料二万历庚辰(1580年),客有泛舟之安南(古越南)者,公(名陈益,广东东莞凤冈人)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遗嘱岁祀以薯荐食,历代遵之。
——清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风冈陈氏族谱》
材料三万历中,闽人(又)得之外国。……闽海而南有吕宋国,……闽人多贾吕宋焉。其国有朱薯(即番薯),被野连山而是……。中国人截取其蔓尺许,挟小盖中以来,于是入吾闽十余年矣。
——何乔远(明)《闽书》卷150《南产志·番薯》(成书于1600年前后)
材料四篁村、河田(均属于广东东莞地区)甘薯,白、紫二薯,动连千倾,随其土宜以为货,多致末富。
——屈大钧(明末清初)《广东新语》
材料五我到陈益家乡东莞虎门公社北栅大队调查访问,父老们纷纷讲述关于陈益引种番薯的种种传说,陈益的后裔说:直至解放初,每年祭祀或扫墓,必用红皮番薯为祭品,并写上“红薯一对,富胜千箱”八字,这是祖宗遗制。
——华南农学院杨宝霖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甘薯传入中国的两条路线。依据上述材料,这两条路线是否可信 说明你的理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绘制甘薯从原产地传入中国的路线示意图。简述甘薯传入中国的影响。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索马里海盗活动区域位于东非海岸, 1497年达 伽马的船队进入了在欧洲航海纪录上仍是空白的水域(东非沿岸),沿印度洋到达印度,故C项正确。迪亚士到达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好望角,与材料不符,排除A。哥伦布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与索马里活动区域不符,排除B。麦哲伦经过索马里海域时已属于16世纪初,排除D。
2.B
【详解】由材料“人们常用古老的法国谚语‘贵如胡椒’来描述某件商品很贵重,有钱人被戏称为‘胡椒袋’”“价值最高时,香料甚至与黄金同价,可以充当货币”可知,中世纪的西欧香料奇缺,价格昂贵,而香料的来源主要是东方,说明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不畅,B项正确;材料表明由于东西方商路不畅,造成西欧香料奇缺,与提升教会和贵族权威无关,排除A项;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不畅,推动了西欧探险家开辟新航路,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表明由于东西方商路不畅,造成西欧香料奇缺,没有反映欧洲城市经济的活跃,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西班牙强迫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明显是把拉丁美洲变成西班牙的原料产地,成为其经济附庸,故选C;西班牙要把拉丁美洲变成原料产地,不是商品市场,排除A;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西班牙没有成为全球商业中心,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
4.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成功亲兵卫队中的黑人军团和葡萄牙人火枪队,是因早期殖民扩张来到中国,并被郑成功收编。由此可知,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人们生活的范围,故C正确;一支葡萄牙人火枪队不能说明葡萄牙参与支持反清复明的斗争,故A错误;收复台湾战争的主力是中国人,故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荷兰武器装备的水平如何,故D错误。
5.B
【详解】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之后,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世界人口却在增长……”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虽然屠杀与病毒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由于其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动植物交流,养活了更多人口,因此人口迅速增长,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口迁移,而是人口增长,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自“1500---1750年前后”,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人口增长,与近代生命科学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航路开辟,所以这一变化是源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①②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扩张,给美洲和非洲的原住民带来了灾难,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汽船的发明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之后,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据材料可知,达·伽马首航印度,其人员构成复杂,涵盖多个职业,如此众多的人数和职业,说明当时葡萄牙航海组织能力较强,A项正确;殖民印度是首航的主要目的,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B项;达·伽马首航印度,而非在大西洋经营“三角贸易”,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对比,无法判定是否装备先进,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16至17世纪(世界)。根据材料可知,来自美洲的甘薯、马铃薯帮助中国和爱尔兰人度过了饥荒,避免了社会严重动荡,这说明物种交流有利于当代社会的稳定,A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关于土地使用效率,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饮食习惯的变化并无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来物种对于当地人度过饥荒的意义,而非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使“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C项正确;郑和下西洋、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和20世纪以来开始的立体交通时代,均与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不符,ABD三项错误。
10.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自美洲的马铃薯、玉米被从美洲带入中国,A项正确;小麦是中国古代就有的农业种植物;葡萄来自欧洲;水稻来自东南亚。排除BCD项。故选A项。
11. 达伽马 麦哲伦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①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②麦哲伦及其同伴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12.造船技术
【详解】新航路开辟的主客观条件
(1)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西欧人在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
13. 地中海 大西洋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14.新航路开辟后的商贸往来;统一的整体;世界市场的;财富;金银;封建生产关系;工商业;到东方的跨洋运输;财富;东西方贸易;大型商业公司;英国;海上霸主;世界工厂。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世界等地的联系,世界通过新航路开辟后的商贸往来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贸易规模急剧扩大。追求财富成为商业原动力。引发了西欧价格革命,金银大量流入引发通货膨胀现象,新式农场主和工商业者壮大,城乡劳动者贫困,推动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解体和工商业的发展。16世纪是葡萄牙垄断了到东方的跨洋运输,控制东西方贸易;而西班牙在美洲建立殖民帝国,掠夺财富。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垄断东西方贸易。通过组建了大型商业公司(如东印度公司)对外进行殖民统治,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和金银市场。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与西荷法商业战争后,成为了海上霸主。19世纪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工厂。故填空1.新航路开辟后的商贸往来;2.统一的整体;3.世界市场的;4.财富;5.金银;6.封建生产关系;7.工商业;8.到东方的跨洋运输;9.财富;10.东西方贸易;11.大型商业公司;12.英国;13.海上霸主;14.世界工厂。
15. 西班牙 葡萄牙 球状 地理 造船
【详解】(1)王室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
(2)地理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相信大地是球状的,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3)技术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也不断提高,为远洋航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6.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社会转型。
17.错误
【详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达·伽马到达的是印度。所以题意表述错误。
18.错误
【详解】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黄金和白银,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本题错误。
19.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迪亚士从非洲西海岸到达了好望角;达﹒伽马随之通过好望角到达了东方的印度;哥伦布往西航行,发现了美洲;麦哲伦及其船队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20.错误
【详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错误。
21.(1)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促使里斯本的胡椒价格迅速下跌,胡椒商纷纷破产;胡椒贸易的高额利润,奠定了葡萄牙帝国经济的基础,促进了葡萄牙帝国的崛起。
(2)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全球贸易的发展;胡椒贸易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催生了罪恶的鸦片贸易,打断了被掠夺地区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胡椒贸易的丰厚利润,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1499年7月10日上午,达·伽马的船队返航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消息到处风传……”,并结合所学可知,“大批胡椒从海上到达”的社会条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影响:根据材料一“……里斯本的胡椒价格当天下午即下跌一半,胡椒商纷纷宣告破产……”,可得出,促使里斯本的胡椒价格迅速下跌,胡椒商纷纷破产;根据材料一“……西非的黄金,加上亚洲的胡椒和香料,实际上到1506年已构成葡萄牙国家收入的一半以上,组成了‘帝国经济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胡椒贸易的高额利润,奠定了葡萄牙帝国经济的基础,促进了葡萄牙帝国的崛起。
(2)影响:根据材料二“胡椒的流通见证了大航海时代帝国的崛起与世界贸易的发展……”,并结合实行可得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和全球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二“……17、18世纪,荷兰人和英国人也想要取得掌控权,黑胡椒的历史和这两家罪恶的殖民主义性质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密不可分……也催生了罪恶的鸦片贸易……”,并结合实行可得出,胡椒贸易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催生了罪恶的鸦片贸易,打断了被掠夺地区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可知,胡椒贸易的丰厚利润,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2.(1)目标:在美洲,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种植园经济;在亚洲,控制(香料、丝绸、瓷器)贸易。
含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资本主义占据主导。(答出2点)
(2)影响: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刺激人口增长。
【详解】(1)目标:根据材料“后来又让美洲为欧洲市场生产高价值的农作物,如烟草、蔗糖、咖啡等”可知,在美洲,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种植园经济;根据材料“而在亚洲,欧洲列强的第一个目标是拉制部分亚洲贸易,包括来自印尼群岛的香料、来自印度的棉织物、来自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可知,在亚洲,控制(香料、丝绸、瓷器)贸易。含义:根据材料“欧洲、关洲和亚洲断的全球范围的贸易也标志着全球资本主义的诞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资本主义占据主导。
(2)影响:根据材料“但美洲银矿的产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都输往了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根据材料“没有哪个大规模的人类群体比中国人更快地接纳了美洲的粮食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刺激人口增长。
23.(1)路线:材料一是甘薯由商人陈振龙引进中国;材料二是由东莞人陈益曾从安南引进中国。
材料一可信,《金薯传习录》是清代陈世元撰科学史料汇编,是一部珍贵的科学史文献,是一部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甘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汇编,具有重大史料价值。材料二可信,这是关于番薯引进的最早的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人,所以番薯首先在东莞得到推广种植,陈益的后代仍遵循祖宗遗制,每年祭祀都用红皮番薯作为祭品。故番薯传入中国并得以普及是多人多次引进的结果,番薯传入中国有很多途径,有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主要是从菲律宾和越南两国传入福建和广东两省。
(2)示意图:从越南引进广东;从菲律宾引进福建。
影响:促进荒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粮食压力;番薯在饥荒时起到救荒作用;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番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改变粮食作物结构;番薯产量高,价格便宜,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人口增加造成了严重环境压力。
【详解】(1)路线:根据材料一“番薯种出海外吕宋(菲律宾)。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得出,材料一是甘薯由商人陈振龙引进中国;根据材料二“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番薯’云。”得出材料是由东莞人陈益曾从安南引进中国。是否可信及理由:根据材料一“陈世元(陈振龙六世孙)《金薯传习录》(1776年)”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可信,《金薯传习录》是清代陈世元撰科学史料汇编,是一部珍贵的科学史文献,是一部引种、推广、种植和传播甘薯的农业科学史料汇编,具有重大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清同治八年(1869年)刻本《风冈陈氏族谱》”“遗嘱岁祀以薯荐食,历代遵之”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可信,这是关于番薯引进的最早的记载,陈益是广东东莞人,所以番薯首先在东莞得到推广种植,陈益的后代仍遵循祖宗遗制,每年祭祀都用红皮番薯作为祭品。综合可知,番薯传入中国并得以普及是多人多次引进的结果,番薯传入中国有很多途径,有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主要是从菲律宾和越南两国传入福建和广东两省。
(2)根据材料“甘薯传入中国路线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绘制甘薯从原产地传入中国的路线示意图,主要是从越南引进广东;从菲律宾引进福建,在图中描绘即可。关于甘薯传入中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振龙子经纶白(告诉)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碗确(土地坚硬瘠薄)之地遍行栽播”和所学知识可知,促进荒地开发,增加耕地面积,缓解粮食压力;根据材料四“随其土宜以为货,多致末富”和所学知识可知,番薯产量高,价格便宜,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番薯在饥荒时起到救荒作用;有利于人口的增加;番薯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改变粮食作物结构;人口增加造成了严重环境压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