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4 09: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目标阐释]1.认识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2.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3.会分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2.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区域经济合作。
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①东部地区的对口帮扶:输出资金、技术、管理。
②西部地区招商引资: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合作交流: 2012年4月9日,第十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曲江落幕。本届西洽会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是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成功举办的一次推进东西部互动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投资贸易盛会。
据了解,本界西洽会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总投资117.23亿元美,比上届增长15.1%;签订省际间合作项目合同总投资7 138.64亿元,比上届增长24.9%;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合同额24.52亿元,比上届增长32.7%;内贸合同成交总额476.52亿元,比上届增长8.3%;外贸合同成交额11.57亿美元,比上届增长12.1%。
本届西洽会促进活动求专求精、分流有序,实现了互动合作的新突破。48项投资贸易促进活动重点突出,会期,20多场项目对接活动,吸引了包括沃尔玛、中国水电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500强企业参会,参会企业650多家,参会人数超过1 000人;甘肃、浙江、江苏、福建、山西、湖北、广西、宁夏、新疆、新疆建设兵团等代表团分别举办多场投资促进活动,取得了双赢多赢合作实效。
西洽会已成为健全东、中、西部合作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交流沟通、以投资洽谈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性品牌展会。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答案 一是对口帮扶成效明显;二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三是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四是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二、资源跨区域调配1.南水北调
总体布局:南水北调规划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输送到天津烟台等地。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输送到北京、天津。
西线: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南北东西京杭大运河向北、东南北北方地形京杭大运河三峡工程2.西气东输
(1)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铺设管线到上海。此外西气东输工程还包括从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天然气输送工程。
(2)意义:对于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3.西电东送
(1)含义:是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2)意义:给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合作交流:材料:“引渤入疆”的建议于2010年11月初在乌鲁木齐举行的“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上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到达海拔1 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在新疆分为北、中、南三支,北支进入艾比湖,中支进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支进入罗布泊盆地。按照设想,源源不断的海水不仅能“镇压”沙漠,还能依靠西北丰富的太阳能自然蒸发,作为水汽供应源来增加降雨。不幸的是,这一“浪漫提议”一出炉,立即引发了质疑。有人说这是异想天开,而有人则认为是人定胜天,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资源调配设想的?答案 资源调配工程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方可判定其可行性。此设想若实施,成本过高,对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海水淡化技术”是一个国际化难题,因此“引渤入疆”只是一个“美好的想法”。1.歌诀法记忆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特点
对口帮扶显成效,居民收入步步高。招商引资发展快,重
大项目开工好。
科技、信息和人才,联系密切东部帮。合作双赢促发展,西部资源利用了。
2.数字法记忆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状况:即“三、三得九”,其中
“三”——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三”——西电东送共分为南、中、北三条输送通道。
“九”——西气东输管线跨越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九省区。。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一系列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西部地带今后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是(  )。
                  
A.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
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
C.西部大开发并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3.读“我国部分地区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地名: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试从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分布、市场消费、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3)图中A是__________省;该省的最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
(4)A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试分析“西电东送”对该省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的意义。轮南 上海 (2)西部地区天然气储量大,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贫乏;西部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能源消费量小,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有利于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山西煤炭(4)有利于缓解该省的交通压力;把部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