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作者:李贺
李凭箜篌引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该诗的内容和描写音乐的艺术特色。
3、陶冶音乐情感,感受独特意境。
教学目标
壹
01
文学知识
作者简介
李贺(791-817)
字长吉,陇西成纪人。是没落的宗室后裔。李贺年少时便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唐代应试极重家讳,因其父名(李晋肃)中的“晋”和“进”(进士)同音,故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奉礼郎(九品)等一类小官。他终身抑郁不得志,27岁就去世了,被称为“诗鬼”。
①南山:终南山,在陕西长安城南。
②鬼雨:凄惨的冷雨。
③袅袅:树木在风中摇摆之貌。栎:树名,又名橡树或柞树,木材坚实但木理斜曲,古代多作炭薪。因其枝叶青翠,故称“青栎”。
④月午:月到中天。立:一作“无”。
⑤漆炬:鬼灯、鬼火。新人:新死的人,新鬼。
⑥萤:萤火虫,这里借指磷火。
李贺写死亡
鬼才,鬼蜮(yù)幽冥
创造力,背离常人逻辑。
李贺《感讽(其三)》
南山何其悲,鬼雨洒空草。
长安夜半秋,风前几人老。
低迷黄昏径,袅袅青栎道。
月午树立影,一山唯白晓。
漆炬迎新人,幽塘萤扰扰。
飞鹑chún:形容衣衫褴褛。
马如狗:形容马极瘦小。
临歧:面临岔路。
旗亭:此指酒肆。
贳shì:赊欠。
宜阳:地名,即福昌县,在今河南省。
填豗[huī]:豗,相击。填豗,就是填塞心胸的意思。
李贺写愁
《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
光:飞逝的光阴。
煎人寿:消损人的寿命。煎:煎熬,消磨。
“食熊”句:古人以熊掌和熊白(熊背上的脂肪)为珍肴,富贵者才能食之。
蛙:代指贫穷者吃的粗劣食品。
神君:汉时有长陵女子,死后被奉为神,称神君。汉武帝病时曾向她乞求长生。(参看《史记·封禅书》)
太一:天帝的别名,是天神中的尊贵者。战国宋玉《高唐赋》:“醮诸神,礼太一。”
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树名,东方日出之地有神木名扶桑,西方日落处有若木。
衔烛龙:传说中的神龙,住在天之西北,衔烛而游,能照亮幽冥无日之国。
服黄金、吞白玉:道教认为服食金玉可以长寿。
任公子:传说中骑驴升天的仙人,其事迹无考。
刘彻:汉武帝,信神仙,求长生,死后葬处名茂陵。
滞骨:残遗的白骨。
时光易逝,年命短促
如何解除“昼短”的痛苦
讥刺通过求仙获得长生者荒唐愚昧
李贺写时光
苦昼短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
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
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
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
李贺写战争
评价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推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 《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作者简介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坛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其作品继承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立意新奇,创作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八年间,李贺当时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
李凭当时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因善于弹奏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乐工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境界奇幻,艺术感染力很强。
贰
02
品读诗歌
古代西域传来的一种弦乐器,体制不一,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数种。饰有凤首的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箜篌
诵读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正面写乐声
侧面写乐声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
巧用对比,移情于物。“张”与“颓”形成对比,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而浮云为此凝滞不前,引发人的联想。
侧面描写,以虚写实。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入手。通过写“空山凝云”,以浮云堆积极力烘托箜篌声的神奇美妙。
化用典故,极力夸张。娥皇女英听了对竹挥泪,素女听了自愧不如,以此表现乐声精妙。
1.诗人是如何极力渲染李凭的出场的?有什么效果?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通感通过视觉写听觉
请按下列的格式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描述这两句诗:
乐声有时 ( ),像是昆仑玉石的碎裂;
有时( ),像是凤凰的鸣叫;
有时( ),像是带露的芙蓉花在哭泣;
有时( ),像是盛开的兰花在微笑。
清脆悦耳
清亮激越
凄伤哀怨
明朗欢快
《左传》 云:“凤凰于飞,和鸣锵锵”。 锵锵,形容凤凰这种神鸟的嘹亮的鸣叫声。锵锵作象声词时还有形容金石撞击发出的洪亮清越的声音等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鸟叫。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句子 角度 声音特点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表现琴声起伏多变,华丽悦耳
表现琴声或悲抑或欢快,感情丰富
以声写声
以形写声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诗各从什么角度写箜篌之声?分别表现了声音的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
效果
聆听到美妙的乐声,听众们都有什么反应?
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乐曲?有什么效果?
月光——整个长安城的月光都变的柔和;
紫皇——乐声使道教至高之深紫皇都心动;
女娲——听得入迷,忘了补天之责;
补天石——为之破裂,天受震惊,降下秋雨;
极尽夸张
①逗,招引逗引。一个“逗”字 ,乐声传到天上,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音乐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
②连秋雨都被招引逗引下来了,写出了音乐的强大魅力,和震撼力。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哪一个字最为传神?
“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铺天盖地的秋雨象征着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
听众——仿佛梦见李凭在教神女弹奏;
老鱼——年迈的老鱼听了也能腾跃;
痩蛟——瘦弱的蛟龙听了翩翩起舞;
吴刚——入迷地倚在桂树上,睡不着觉;
玉兔——全神贯注地聆听乐曲,被露水打湿。
极尽夸张
①运用反衬手法,“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追风逐浪、腾跃起舞。
②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无形美妙的箜篌声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感受到箜篌曲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老”“瘦”修饰“鱼”“蛟”有何妙处?
合作探究
虚实结合
“融冷光” “动紫皇” “逗秋雨” “老鱼跳波痩蛟舞” “吴质不眠” 等,将我们引入一个“艺术幻觉”的“真实”之中。
“紫皇”“女娲”“神妪”“吴刚”等,诗人活用典故,几乎不着痕迹地把它们化用在自己独造地奇峭句中。
活用典故
荣格曾经把艺术创作题材分为“心理型”与“幻觉型”。
心理型是人的意识生活的反映。幻觉型是人的集体无意识的反映。他认为,读幻觉型作品不会使人想起日常生活,而是记起我们所做的梦、黑夜间的恐惧以及那些时常使我们忧心如焚的疑虑。
无疑,李贺的诗歌是属于幻觉型的作品。他的诗歌主要表现的是神仙、鬼怪和梦幻三大超自然的境界,而对于这些境界的描写寄托着他的理想、反映着他的焦虑,以及他对于生与死的看法、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
叁
03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
回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风格迥异:
《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