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五石之瓠》
庄子(约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河南商丘)人。曾做过宋国蒙地的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人。庄周自幼聪明好学,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楚威王曾厚礼聘任他为相国,被他拒绝,从此终身不仕。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
庄周梦蝶
子非鱼
逍遥游·北冥有鱼
???
庄周梦蝶
1、蝴蝶是我,我就是蝴蝶。
2、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3、人非草木,安知草木无情
4、你听到的,是鲲,鲲说,它愿以微薄身躯,换得一山生灵。
5、“美妙的长眠,值得高歌一曲,啦啦啦啦啦。”
庄周梦蝶
昔者(昔,通“夕”夜间),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通“愉”,愉快)适志(适志:合乎心意,心情愉快)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jué,醒来),则蘧蘧然周也。(蘧qú:蘧,原意为惊喜的样子,此处为惊疑动容的样子。)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区分、区别)矣,此之谓“物化”。(物化:事物自身的变化。此处意思为,外部事物都会与自身交合的,即,万事万物最后都是要合而为一的,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子·齐物论》)
翻译:
夜间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周鼓盆而歌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惠施)前往庄子家吊唁 ,只见庄子岔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一边敲打着瓦缶 fǒu一边唱着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身死你不哭泣也就算了,竟然敲着瓦缶唱歌,不觉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不对的,我妻子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仅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仅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气息。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她静静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随之而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达天命,于是就停止了哭泣。”(《庄子·至乐》)
死生看淡,生死是自然的运行
惠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17年)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是合纵抗秦的组织人,主张魏、齐和楚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惠子多出现于《庄子》之中,二人之间辩论居多,如鱼乐之辩。二人有不少交集,比如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就去吊唁,看见庄子鼓盆作歌还会批评两句;而庄子去魏国时,惠子会派出人寻找庄子,并试图杀他。惠子发达时来找庄子炫耀,而庄子也只是挥挥手很潇洒的说这不值得一提。后来惠子死了,庄子发现自己再也没有能和自己辩论的人了。
合纵: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合纵是战国苏秦提出的理念。本指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联盟战略。
连横: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与“合纵”对应,也作连衡。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也用来泛指结盟。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积累重点字句,学习《庄子》的相关文化常识。
2通过朗读、默读、圈点勾画,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翻译《五石之瓠》,感受惠子和庄子的形象和思想。
3结合历史背景和生活实际,理解庄子的“无用之用”。
任务一
疏通文言字词,互相口述《五石之瓠》的主要故事,并区分两个故事的层次。
升米恩,斗米仇
“五石”有多大?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①瓠(hù):葫芦
②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回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
③实:盛放,容纳。
④坚:形容词作名词,硬度。
⑤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⑥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⑦为:因为[ wèi]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赠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葫芦能装得下五石的东西。 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无法举起来。 把它剖开做成瓢,却因太宽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yí)我大瓠(hù)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huò)落无所容。非不呺(xiāo)然大也,吾为(wèi)其无用而掊(pǒu)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①大:形作名,大的东西。
②龟:同“皲”,皮肤冻裂 。
③洴(píng):浮。
④澼(pì):在水中漂洗。
⑤絖(kuàng):同“纩”,丝绵絮。
⑥方:药方。制成药冬天涂在手上,可防冻疮。
⑦鬻(yù)技:出售制药的秘方。
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发挥事物大的功用。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他家祖祖辈辈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为客人听说了这件事,请求用百金买下他的药方。他聚集全家人一起商议这件事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①以说:以(之)取悦。
②将:动词,带领(军队)。
③裂地:割地,划地。盛放,容纳。
④一:同一,同样的。
⑤或:有的人。
⑥以封:以(之)封,以,凭借。
⑦虑:古义:用绳结缀 今义:思考;担忧,发愁。
⑧樽:盛酒器。
客人得到药方,用它去说服吴王(用它来取悦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派他率领军队。冬天,(吴军)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分割土地封赏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方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只用它从事漂洗棉絮的职业,这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如今)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考虑)把它制成大樽,缚在身上,在江湖之上浮游,反而担忧它大得没有可以盛受的东西呢?看来你还存有不通达的见识啊!“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①<名>现在;如今。《廉颇蔺相如列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guàn),礼节甚倨。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上接见我,礼节甚倨。
②<名>现代;当代。《 吕氏春秋·览·慎大览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考察自己可以了解他人,考察今天可以知道昨天。
③<副>将要;将会。《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④<连>假如;如果。《庄暴见孟子》: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假如大王能和百姓们同乐,那就可以成就王业,统一天下。
今
笔记
《五石之瓠》主要讲了几个故事?简要概括并完成下表前三列。
人物 物品 用途 结果 隐含义
惠子
宋
客
庄子
《五石之瓠》主要讲了几个故事?简要概括并完成下表前三列。
人物 物品 用途 结果 隐含义
惠子 大葫芦 无用 掊之 只看到小利,看不到“
大用”
宋 不龟手之药 护手霜 世为洴澼絖 客 不龟手之药 用于军队打仗 裂地而封之 追求事物的功利价值。
庄子 大葫芦 大樽 浮乎江湖 超越功利价值,追求精神自由。
《五石之瓠》思维导图
结合表格和思维导图,思考:在《五石之瓠》中,庄子是怎样完成“有用”“无用”之辩的?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以和天倪。” 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从庄子开始。《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讲故事。庄子不直接作答,也没有具体阐述“无用之用”,而是对惠子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故事生动易懂,听着自然会悟出相应的道理,问题自然就得到了解答。这种手法类似于诗经中的“比”,庄子将其命名为“寓言”。
先秦诸子小本本
螳臂挡车:语出《庄子·人间世》说,螳螂“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意思是说,螳螂奋举前腿来挡住车子前进,不知道它的力量根本不胜任。 后用“螳臂挡车”比喻不自量力地去做办不到的事,必然失败。
东施效颦:《庄子·天运》载:美女西施因为心口疼,便经常手捂胸口,皱着眉头。邻家丑女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结果丑女更丑了。后人将这个丑女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
(东施:越国的丑女。效:模仿。颦:皱眉)。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任务二:感悟形象
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是《五石之瓠》的一
大特色,试结合文中人物语言说说惠子和庄子在文中的形象。
个人形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1、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3、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4、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5、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6、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参考思珞
惠子:拘泥,强调实用,不善变通,被外界和内心束缚;
庄子:灵活,放旷豁达,顺其自然,不拘于外物,有大智慧。
在惠子和其他所有的人看来,大葫芦是废物,日常生活中于我无益者都可以称之为废物。庄子思想的境界高在他逍遥的、天马行空的思绪,使他看问题超乎寻常,想到了人日常不做的“浮乎江湖”。
任务三
大葫芦和不龟手之药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庄子和惠子却用它们来说理,探究其深层的隐含义。
联系五三习题来看一下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chū。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1.拥肿:隆起而不平直。
2.规矩:古义:画圆形(圆规)和方形(直角)的两种工具。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今义:礼法;法度;一定的标准、成规;老老实实,恪守本分。
3.去:除掉、去掉,这里引申为舍弃。
(选自《庄子·逍遥游》)
资料拓展
“无用”“有用”之辩的本质是什么?结合文段展开讨论。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把它叫做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曲曲,不符合圆规和方矩取材的需要。虽然长在路边,木匠连看都不看它。现在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会舍弃它。”
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 pì,死于罔罟wǎng gǔ。今夫斄 [lí]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选自《庄子·逍遥游》)
资料拓展
1、狸狌[lí shēng]:野猫,一说野猫和黄鼠狼。
2、卑:低
3、敖:游玩,闲逛。这里引申为路过。
4、中:射中目标。
5、机辟:捕捉鸟兽的工具。
6、罔罟:渔猎的网具。
庄子说:“你难道没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屈身伏在那里,等待捕捉来来往往的小动物;它捉小动物时东跳西跃,不避高下;但是一踏中捕兽的机关陷阱,就死在网中。再看那牦牛,它大如天边的云;这可以说够大的了,但是却不能捕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选自《庄子·逍遥游》)
资料拓展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现在你有一棵大树,担忧它没有用处,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无之乡,广阔无边的原野,随意地徘徊在它的旁边,逍遥自在地躺在它的下面;这样大树就不会遭到斧头的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伤害它。它没有什么用处,又哪里会有什么困苦呢?”
一是,惠子论辩称庄子的哲学思想乃“无用”,因为它们如同木匠斧下一棵颗树干木瘤盘结、枝干弯弯曲曲的大树,难以被劈开使用。
当我们以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一棵树是否有用时,事实的确如此——树主要用作木头使用,比如,被制作成家具、乐器或纸张,又或者是被当成柴火来烧。
但其实,树也有其他用途——比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可吃的果实,成为动物的庇护所,构建起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或者防止全球变暖和土壤侵蚀。
庄子通过举出这棵树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用途”,比如,让人们自在地躺在树下休息,或许是想指出,他的道家哲学可能无法服务于社会上那些明确的功利主义目标(反之,儒家思想则被有效地用于促进社会秩序和提高对君王的忠诚度),但它们在向人们展示如何过上平和幸福的生活等方面仍是有益的。
二是,树永远不会因为被认为是“无用的”,而感到悲伤或痛苦。因为没有木匠想要砍伐它,所以它不会受到人为干扰。抛开树的主观“价值”不谈,仅从替代性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来看,树仍有其自身的“价值”。无论他人或动物是否欣赏这种价值,树也可以独自傲然自足地屹立于世。
庄子从树的角度换位思考,认为与树对于自我的看法相比,其他人的意见都是无关紧要的。
事实上,被他人视为有价值的,终会导致我们自身的毁灭和剥削。奴隶,毕竟因为体力强盛而被他们的主人视为“有用的”;如果被认为是无用的,那么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被奴隶。那些将他人的土地视为有用的殖民者们,往往会发动流血的侵略和战争。倘若这里的土地贫瘠匮乏,或许当地人会独自在这里过着和平安逸的生活。(摘自知乎
联系材料和课文,思考庄子想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对待事物要摆脱分别心,大有大的用处,但一般人只能明白小的用处,并且以用小的方式来用大,因而困苦,无法逍遥。
何为逍遥?
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何为逍遥游?
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的活动。
结合庄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及以下材料,思考他看似矛盾的“无用”“逍遥”“保全”等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回闻卫君,其年壮,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
译文:我(颜回)听说卫国国君年轻而气盛,并且是专横独断;处理政事很轻率,随意且无所顾忌,却不见自己过失;役使百姓很随便,轻率用兵入战场,不恤人民的生命;死人积满了山泽,如干枯草芥一样。百姓已无路可走。
示例:
正是在艰难危恶的社会环境下,庄子才希望让精神的自由去解放形体的生命。他以“逍遥”的心态游于世间,才是使自己真正得以保全生命的“无用”之“大用”。
拓展思考:
在充斥着“996、007”的内卷时代,有一些年轻人崇尚“躺平”“丧文化”“佛系”等,他们说这是老子的“无为”,是庄子的“无用之用”,你赞同吗?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理解性默写(用原文填空)
(1)《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是惠子描述自己所种葫芦种子的来源,以及葫芦最终长到的大小。
(2)《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惠子栽种的葫芦因为大而无当,最终被打破。
(3)《五石之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说庄子告诉惠子,他的大葫芦不需要做盛水的容器,可以当作船来用。
随堂练习1
(1)按照庄子的诠释,请尝试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按照“有用”和“无用”分类,并说明你认为什么东西具有“无用之用”。
(2)什么是“蓬之心”?庄子为什么如此评价惠子?
提升探究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