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08: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 中古时期的欧洲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中世纪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果囿、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科尔比修道院的生产经营
A.具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B.导致修道院宗教影响力日益下降
C.发展了手工工场雇佣劳动 D.反映了中古西欧农业专业化水平
2.(本题3分)一幅图画描述人类求知过程的“知识山”,一路逐级而上,分别是语法、数学、逻辑、音乐、天文、几何、修辞,在顶峰则是神学。这种概念最可能出现在
A.前5世纪希腊 B.3世纪罗马 C.13世纪西欧 D.19世纪英国
3.(本题3分)14世纪末期,西欧易北河上有35个征税站,莱茵河上有60多个,塞纳河上也有许多,如果船载谷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其费用将达这些粮食售价的一半。这表明当时西欧( )
A.王权获得强化 B.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C.商业逐渐衰落 D.封建割据阻碍发展
4.(本题3分)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严格的等级制 B.层级相对独立
C.本质上是契约关系 D.相对自由与平等
5.(本题3分)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这一变化
A.使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动摇
B.反映了人文主义最初源自自我约束的丧失
C.从被动理性到主动感性的转变
D.导致了欧洲开始对天主教的质疑
6.(本题3分)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它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所在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
A.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 B.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
C.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D.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7.(本题3分)按照西欧的封建原则,每个自由人都可以召集他的封臣组成一个法庭,以处理封臣间的纠葛,处分违法者并收取罚金。具有封土的贵族都有庄园法庭之司法权,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其中,大部分是保护封建主利益的,只有一小部分案件涉及有人违反全村利益,不遵守公共规则。这表明,当时西欧封建国家( )
A.司法权力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外 B.具备了民族国家的特征
C.封君封臣之间权力与义务模糊 D.权力分散且王权较软弱
8.(本题3分)下列说法符合西欧封建社会特点的是
①政治上形成了具有严格等级性的封君封臣制度
②经济上农村盛行庄园经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商品经济形态
③思想上人们信仰基督教,忍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因为他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
④教育上从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判断,当时社会需要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本题3分)中世纪大学中重要的组织机构是学院,按学科划分一般有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文学院是一种预备性质的机构,为进入其他三个学院做准备,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这说明中世纪的大学( )
A.实现了教育普及 B.解放了民众思想 C.渗透了神学性质 D.延续了古典思想
10.(本题3分)12世纪初,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将陪审制度引入国王法庭,取代原始的神裁法,并允许自由民将讼案直接上诉到国王法庭。陪审制度既巩固了地方共同体对于司法裁判权的参与和控制,也大大增强了普通人对于王室管辖权的认同感。据此可知
A.陪审制度的推行促进王权扩张 B.国王法庭取代了庄园法庭
C.陪审法庭旨在维护自由民利益 D.英国的司法体系得以建立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基本特征
①形成以 的封建制度。
②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
(2)典型国家
国家 表现
法国 ①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 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 ②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王权进一步强化
英国 ①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 》 ②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 权力有所加强 ③14世纪,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12.(本题3分)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主要居民以 为基本谋生手段,一些城市通过 ,或 ,或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 。这一结果的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②并推动 的兴办;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 事业。
13.(本题3分)西欧封建社会:5世纪后期, 灭亡了西罗马帝国,西欧进入 社会。
14.(本题3分)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 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 》,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5.(本题3分)俄罗斯的历史: 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方式主要有谈判、赎买、暴动
17.(本题2分)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是罗马帝国的灭亡
18.(本题2分)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
19.(本题2分)法国自治市镇的市长只对本地选民负责。( )
20.(本题2分)古希腊村社和中世纪庄园都有地方自治传统。( )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当时有一句形容城市的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材料三 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和1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他们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实行城市自治,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怎样的地位。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材料二中城市居民通常采用哪些手段来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市民阶级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后来,他们成为什么阶级?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2.(本题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能达成和解则全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
材料三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也许没有哪一种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美】迈克尔·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全体人民”指哪些人?
(2)阅读材料二,判断它可能出自哪部法律。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迈克尔·哈特为什么把查士丁尼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
(4)罗马法对当时的罗马有什么积极影响,又有何局限性?
23.(本题15分)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庄园里的农民都是领主的佃户,从领主那里领取耕种的份地,不同身份的农民向领主履行不同的地租义务。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领种土地纳货币租,不服劳役。农奴要在领主的土地上劳作,通常是每周3天,农奴死后,其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缴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
史料二
13世纪,一位名为亨莱德的英国领主总结了佃户管理方面的经验:因为佃农出工不出力,因此必须预防他们弄虚作假,而且还必须不时加以监视;再者,管家必须是一个人不漏地都监视到了,要使他们都好好干活,不好好干活就训斥他们。
材料二 史料一 判决权不是领主管家的专利,而是属于庄园的农奴,即便是那些生下来就是农奴的人,也被赋予了或者参与法庭判决的权利。农民根据庄园习惯或自行订立的“村规”管理自己,他们常常根据庄园习惯,拒绝领主的不合理要求。参与法庭判决的人被称为“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
史料二 一个名叫W.德·T的人前来法庭申请领回自己的那头黑母牛。这头黑母牛走失了,后来在领主的牲畜栏里被发现,他来申请被领主监禁的那头走失的母牛,说这头牛是他的,并证明有6个人可以作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守明《浅析中世纪西欧城市制的起源和发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世纪庄园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说明史料二的研究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庄园法庭判决要遵循的原则,据此判断W.德·T能否胜诉并说明理由。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依据材料“不仅有普通耕地,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果囿、鱼池,它种植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植物的园子。”可知修道院可以自己自足,具有自然经济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雇佣劳动,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专业化,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依据材料中“在顶峰则是神学”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基督教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也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学、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之成为神学中的科目,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神学一词多被用以指称基督教信仰观的诸多理论,基督教出现于公元1世纪,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尚未出现基督教神学;B选项错误,3世纪的罗马基督教神学尚未处于知识的“顶峰”;D选项错误,19世纪的英国越来越多的人们从宗教神学中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神学不再占据知识的“顶峰”。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世纪末期(欧洲)。根据材料“西欧易北河上有35个征税站,莱茵河上有60多个,塞纳河上也有许多,如果船载谷物沿塞纳河行驶200英里,其费用将达这些粮食售价的一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在中世纪实行封建制度,使得西欧处于分裂状态,这种局面使得西欧地区关卡林立,阻碍了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本题主旨为“中世纪的商业发展”,而“王权获得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在材料在没有体现,排除B项;在中世纪的欧洲,商业经济不断发展,而“商业逐渐衰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材料“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体现的是封君封臣制之间强调契约关系,以土地为纽带,双方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5.C
【详解】根据材料“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并结合所学得出这一变化体现了从被动理性到主动感性的转变,C项正确;中世纪罗马教会对欧洲的控制没有动摇,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可知体现的是人们追求现世的享乐,并不能据此得出人文主义最初源自自我约束的丧失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欧洲是否开始对天主教的质疑,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中世纪,大学主要是为教会服务的,即“国际性”(教会凌驾于国家之上)。随着宗教改革的展开,欧洲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纷纷崛起,政治和宗教活动逐渐分离,大学从为教会服务转向为世俗国家服务,D项正确;文艺复兴主要影响社会上层,宗教改革的影响遍及中下层,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世俗教育发展而非人文主义的影响,排除B项;随着大学世俗化,其内容更加多元化,而非丧失学术自由,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由于王权一度衰微,加之社会文化落后,法律十分混乱,而司法更是混乱不堪。在国家司法权衰落之后,通行的是封建的司法制度。因此材料“按照西欧的封建原则,每个自由人都可以召集他的封臣组成一个法庭,以处理封臣间的纠葛,处分违法者并收取罚金”反映的是王权衰微,司法落后,D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西欧的司法权是依附行政权的,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国家无关,强调的是王权衰微,司法混乱,排除B项;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封臣之间权力与义务是明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中世纪西欧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实行逐级分封,等级森严,故①正确;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故③正确;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学诞生,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了当时社会需要的法律、医生、神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故④正确;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基本的农业组织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不具有商品经济形态,故②错误;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择C项,排除AB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神学院则是地位最高的学院”可知,中世纪的大学最主要的特点是学校为教会所控制,僧侣们获得了知识的垄断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渗透了神学的性质,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普及,而材料所说的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实现教育的普及,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到解放民众思想,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到延续古典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将陪审制度引入国王法庭,取代原始的神裁法,并允许自由民将讼案直接上诉到国王法庭。陪审制度既巩固了地方共同体对于司法裁判权的参与和控制,”可分析出国王通过陪审制度,有了一定的司法权,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庄园法庭,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陪审法庭旨在维护自由民利益,排除C项;司法体系得以建立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1. 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 城市市民 大宪章 议会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形成以①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②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被迫签署③《大宪章》;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④议会权力有所加强。
12. 工商业 与封建主谈判 以金钱赎买 自治权 大学 统一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主要居民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一结果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并推动大学的兴办;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故填空1.工商业;2.与封建主谈判;3.以金钱赎买;4.自治权;5.大学;6.统一。
13. 日耳曼人 封建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封建社会,5世纪后期,①日耳曼人灭亡了西罗马帝国,西欧进入②封建社会。
14. 查士丁尼 《民法大全》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汇编《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5.17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故文中空白处对应的文字为17。
16.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的方式主要有谈判、赎买、暴动,因此正确。
17.错误
【详解】根据材料“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的标志......”可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封建社会,而非罗马帝国的灭亡。故题目错误。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俄罗斯发端于基辅罗斯,深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因此正确。
19.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法国自治市镇的市长对本地选民与中央政府负责,不只是本地选民,因此错误。
20.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村社和中世纪庄园都有地方自治传统,因此正确。
21.(1)地位:经济中心。原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奴隶逃离庄园;商人聚集;防御侵扰。
(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阶级:早期资产阶级。
(3)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以争取自由和法治为主要内容;在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推动近代民主法治精神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详解】(1)地位:根据材料一中“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可知,中古西欧城市是经济中心。原因: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可知,西欧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中“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可知,大量奴隶逃离庄园;商人聚集;根据材料一中“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可知,防御侵扰。
(2)手段:根据材料二中“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可知,城市居民通常采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的方式来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阶级:根据材料二中“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及所学知识可知,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后来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3)特点:根据材料三中“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可知,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根据材料三中“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可知,斗争形式多样;根据材料三中“‘实行城市自治,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可知,以争取自由和法治为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可知,在斗争中形成了新的市民文化。历史影响:根据材料三中“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可知,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根据材料三中“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可知,推动近代民主法治精神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城市自治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
22.(1)并非全体雅典人,而是指享有公民权的那些占有统治地位的成年男子。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公民权。
(2)《十二铜表法》
(3)因为查士丁尼制定了《民法大全》,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成为后世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其影响还涉及到亚洲。
(4)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帝国的统治。
局限性: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详解】(1)本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只有公民才可以参加,而享有公民资格的只有父母祖籍均属于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由此可以分析全体人民的范围有哪些。
(2)本题应先从材料二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得出,该文件出自《十二铜表法》,实质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3)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可以看出查士丁尼将罗马法汇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本题可从材料二、材料三中总结出罗马法的积极影响,维护政权统治。从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保护奴隶制度,具有其局限性。
23.(1)社会关系:领主占有土地,自由农民、农奴从领主处租种或领有份地;农奴还必须为领主服劳役和缴纳“继承捐”,地位低于自由农民。
史料价值:艺术作品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现实,但难免掺杂作者的主观倾向;发生于13世纪的具体案例,可以确定木刻画内容真实可信;证明了史实需要多重史料互相印证。
(2)原则:集体裁决原则、庄园习惯法。
能否胜诉:能。
理由:根据法庭的判决原则,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领主也不能为所欲为。
不能。
理由:领主势力大,可以独断专行,超越集体裁决和习惯法。
(“能”或“不能”均可,理由须充分合理)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社会关系:根据材料“庄园里的农民都是领主的佃户,从领主那里领取耕种的份地,不同身份的农民向领主履行不同的地租义务”,可得出领主占有土地,自由农民、农奴从领主处租种或领有份地;根据材料“农奴要在领主的土地上劳作,通常是每周3天,农奴死后,其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缴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可得出农奴还必须为领主服劳役和缴纳“继承捐”,地位低于自由农民。
史料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所处时代的现实,但难免掺杂作者的主观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艺术作品和文字史料可以结合使用,发生于13世纪的具体案例,可以确定木刻画内容真实可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证明了史实需要多重史料互相印证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题。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原则:根据材料“判决权不是领主管家的专利,而是属于庄园的农奴,即便是那些生下来就是农奴的人,也被赋予了或者参与法庭判决的权利和农民根据庄园习惯或自行订立的‘村规’管理自己,他们常常根据庄园习惯,拒绝领主的不合理要求”,可得出集体裁决原则、庄园习惯法。
能否胜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
理由:根据材料“他来申请被领主监禁的那头走失的母牛,说这头牛是他的,并证明有6个人可以作证”,可得出根据法庭的判决原则,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领主也不能为所欲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能。
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主势力大,可以独断专行,超越集体裁决和习惯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