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5-13 10:43:25

文档简介

高二春季学期期中化学答案 D. 3 + 5 3×13中心原子 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2 = 4,其 模型为四面体形,且有一对孤电子对,故其空间
一、 结构为三角锥形,二者不一致,D错误;
1【答案】A 6.【答案】A
【解析】A.氢氧燃料电池产物为水,对环境无污染,为环保电池,故 A正确; A.2 甲基丙烷有两种氢原子,故一氯代物有两种,故 A正确;
B.锌锰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锰离子,对环境有污染,故 B错误; B.羟基和苯环相连属于酚类,羟基和苯环侧链相连属于芳香醇,二者类别不同,不属于同系物,故 B错误;
C.镍镉电池中镍、镉离子都为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故 C错误; C.顺 2 丁烯和反 2 丁烯的加氢产物均为丁烷,故 C错误;
D.铅蓄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铅,对环境有污染,故 D错误。 D.该烷烃最长碳链有 5 个碳原子,主链为戊烷,2、3 号碳上分别连有 1 个甲基,命名为:2,3 二甲基戊烷
2.【答案】D 7.【答案】D
【解析】A. 为 2 丁烯,丙烯分子中含有 3 个 ,其键线式为 ,故 A错误;
B.乙烯分子中含有 1 个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 2 = 2,故 B错误;
【解析】共价单键是 键,共价双键中含有 1 个 键和 1 个 键,乙烯的结构式为 ,每个乙烯分子中含
C.甲烷分子中含有 4 个 键,碳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大,其空间填充模型为 ,故 C错误; 有 5 个 键、1 个 键, 键和 键数目之比为 5: 1,A正确;该元素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原子的最外层应
有 2 个电子,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 2+D.羟基中含有 1 个 键,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7,其电子式为 ,故 D正确。 ,B正确; 、 、 为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
性依次增大,所以 、 、 电负性依次增大,C正确;向配合物[ ( 2 )5] 2· 2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3 B 3

.【答案】
液,外界 被完全沉淀,内界不会被沉淀,D错误。
【解析】A.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故 A错误;
8.【答案】A
B.由图可知,分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说明该过程是吸热反应,故 B正确;
C.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的反应,故 C错误; A、苯环、乙烯、乙炔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 中除乙基部分共平面,乙基中亚甲基
D.由图可知,分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的能量低于生成物,故 D错误; 上的 相当于取代了苯环上的 ,故与苯环共平面,甲基上的碳相当于取代了亚甲基中的一个 ,可以与亚甲基上的
4.【答案】C 共平面,故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故 A正确;
A.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生成 和氧气,化学键被破坏,故 A不符合题意; B、依据 分析可知,所有 原子可以共平面,故 B错误;
B.熔融的氧化铝通电分解,离子键被破坏. C、三键中 2 个碳以及与三键相连的苯环上的 1 个碳和乙烯基中 1 个碳可以共直线,另外乙基与此取代基处于对位
C.碘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上,故与乙基相连的苯环上的 和乙基上 1 个碳也与其共直线,故总共可以有 6 个碳原子共直线,故 C错误;
D.氯气溶于水破坏氯气分子和水分子中的共价键,故 D不符合题意。 D、共可以有 6 个碳原子共直线,故 D错误,
5.【答案】B 9.【答案】B C
【解析】A. 6 2×1中心原子中氧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2 + = 4,氧原子采取 3杂化, 的 模型为四面 【解析】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可通过比较酸性: 4 > 2 3,说明非金属性:2 2 2
> ,将盐酸滴入 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只能说明酸性: > 2 3、不能说明酸性: 4 > 2 ,
体形,有 2 3个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 形,二者不一致,A错误;
故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 ,A错误;
B. + 5 1 4×14中心原子中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 + 2 = 4,氮原子采取
3杂化, +4的 模型为四面体形,
B.HC O 2 4电离使溶液呈酸性、HC O 2 4水解使溶液呈碱性,而常温下测定 0.1 / 2 4溶液的 = 2.7,说明溶
有 0 个孤对电子,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二者一致,B正确;
液呈酸性,则 HC O 2 4的电离程度大于 HC2O 4水解程度,B正确;
C. 6 2×22分子中 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2 + 2 = 3,其 模型为平面三角形,含有 1 对孤电子对,则 2的空 C. 2、乙烯分别通入溴水中,前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溴水褪色、后者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二者褪色的原
间结构为 形,二者不一致,C错误; 理不同。
第 1页,共 4页
D.若盐酸与氨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呈酸性,若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 负极电极方程式为 2 3 6 + 6 = 2 + 6 2 ,正极反应式为 2 2 + 8 + 4 2 = 8 + 2,电池工作
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时 < 8.2,溶液有可能呈弱碱性、不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应选用在酸 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D错误; A.由分析可知, 为负极, 为正极,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 A正确;
10.【答案】AD B.正极反应式为 2 + 8 + 4 = 8 2 2 + 2,当有 0.5 2被处理时,则外电路中通过电子 2
【解析】A. 、 、 三种元素中, 的电负性最大,吸引电子对的能力最强,则 2 中羟基更容易电离出氢 C. 为负极, 为正极,电池工作时, 从右向左迁移,故 C错误;
离子,酸性最强, 2 次之, 3 酸性最弱,A正确; D.电极 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 + 8 + 4 = + 8 2 2 2 ,故 D正确。
B.水分子间有氢键,沸点反常高, 2 比 2 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强,沸点高,所以沸点: 2 > 2 > 2 。 14.【答案】B
C. 4、 3、 2 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 4, 4中没有孤电子对, 3中存在 1 对孤电子对, 2 中存在 依题意, < 0, ( +) < ( ),溶液呈碱性; = 0, ( +) = ( ),溶液呈中性; > 0, ( +) > ( ),
2 对孤电子对,由于孤电子对与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 溶液呈酸性。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溶液温度最高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
之间的斥力,所以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 > 3 > 2 ,C错误; 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 > 0,溶液呈酸性,则中和反应生成了强酸弱碱盐, 是一元弱碱。
D.对硝基苯酚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使得熔点升高,则熔点:对硝基苯酚>邻硝基苯酚,D正确; A.根据分析知,稀硫酸加入 20 时恰好完全中和,设稀硫酸浓度为 1,则:
2 + 2 4 = 2 4 + 2 2 11.【答案】CD 2 1
20.00 × 10 3 × 0.10 1A. A 20 × 10
3 × 1
【解析】 根据物质 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 14 14 4, 错误;
2 1
B.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羰基、醛基、苯环都能与 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和氢气加成时,1 该有机物最多 20.00×10 3 ×0.10 1 = 20×10 3 × 1, = 0.05
消耗 6 2,B错误; 稀硫酸浓度为 0.05 1,A错误;
C.该有机物中含有 4 种官能团,分别为碳碳双键、羰基、醛基、羧基,其中 3 种为含氧官能团,C正确; +B. = 8 ( )未加稀硫酸时, ,则 8 + 14 ( ) = 10 ,常温下 = ( ) × ( ) = 1 × 10 ,根据两式可求得该溶液
D.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以和溴加成,故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
+ 3 3
中 ( ) = 10 3 1,根据 + + 得 = ( )× ( ) 10 ×10的电离常数 5
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 )
= 0.10 = 10 。
12 D C. 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了强酸弱碱盐,
+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点时 有一半被中和,混合溶液
.【答案】
( 含有 与 , 是弱碱,对水的电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大;从 点以后,硫酸过量,硫酸属于强酸,【解析】水泥厂的废料 主要成分为 ,还有少量 、 、 、 、 等杂质)制取 7 , 2 42 3 2 3 2 4 2
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较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 > > ,C错误;
废料加入足量稀硫酸, 、 2 3、 、 2 3、 2都与硫酸反应,转化为对应的硫酸盐, 2不与硫酸反应,
D.稀释 溶液, 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小于被稀释的程度,故 (
)减小,D错误;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同时使锰离子转化为 2沉淀,再加入氧化镁等物质调
节溶液的 值,除去锰离子、铁离子、铝离子,过滤,将滤液进行一系列操作得到 4 7
15.【答案】(1) ( ): ( ): ( ) = 3:8:1;(2)60; 3 8 ;(3) ;据此分析解题。 3 2 2 、 3 2 3或 3 ( ) 3;2
A.适当升温(或粉碎或搅拌) (4) 即可提高浸取速率,不需要使用浓硫酸,故 A错误; 3 2 3
13.2 7.2
B.试剂 为氧化镁或碳酸镁,不能为 2,故 B错误; 解析:(1) ( ) = ( 2) = 44 / = 0.3 , ( ) = 2 ( 2 ) = 18 / × 2 = 0.8 ,由题意可知 ( 2 ) =
C.滤渣为 ( )3、 ( )3、 2,故 C错误; 0.4 , ( 2) = 0.3 , ( 2) =
10.08
22.4 / = 0.45 ,
D.操作 是从溶液中经过一系列过程得到晶体,过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镁,为了提高原料中镁的利用率,操作 后滤
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知有机物中含有: ( ) = 0.4 + 0.3 × 2 0.45 × 2 = 0.1 ,
液的处理方法是将操作 后的母液循环利用,故 D正确。
则有机物中 ( ): ( ): ( ) = 0.3 :0.8 :0.1 = 3:8:1;
13.【答案】BC
(2)因 ( ): ( ): ( ) = 3:8:1,所以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式为 3 8 ,由质荷比可知相对分子质量为 60,则分子
根据总方程式 6 2 + 8 3 = 7 2 + 12 2 可知, 2中 元素化合价由+4 价变为 0 价、 3中 元素化合价由 3
式为 3 8 ;
价变为 0 价,所以 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通入 3的 电极作负极、 电极作正极,
第 2页,共 4页
(3)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3 8 ,分子中可能存在 、 、 、 等化学键,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变化
3 2 2 、 3 2 3或 3 ( ) 3; 平衡 +
(4)有机物 分子中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应为 3 2 3,其它都是四种氢,所以 的结构简式为 平衡时的总物质的量= + + + = 2 +
3 ( ) + 1+ 2 3。 在等压下 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后各物质的分压: ( 2) = 2 + = 2+ ,同理: ( 2 4) =

2+ 、 ( 2 6) =
78
16 1 ( )× ( ) (1+ ).【答案】(1)1 22 22 63 23 63 104 1(或[ ]3 104 1)(2)大(3)①③ (4)8 ×4 2+ ,则 =
2 2 4
(
=
2 6) (2+ )(1 )
× ,
【解析】 原子的 1 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则 是 元素; 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 为 元素; 的基态原子 2 轨 (1+ )故答案为:(2+ )(1 )× ;
道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则 是 元素; 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 2 和 两种氧化物,则 为 元素; 为主族元素, (2)①根据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 = × ( 4),其中 为反应速率常数, 1 = ( 4), 2 = ( 4)(1
且与 同周期,其最外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则 最外层有两个电子,且为主族元素,为 元素;
),由于 不受反应物浓度影响,所以 2 = 1(1 ),
(1) 是 元素,其原子核外有 29 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 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
故答案为:(1 );
1 22 22 63 23 63 104 1。
② .根据速率方程 = × ( 4),反应速率与甲烷的浓度成正比,增加甲烷浓度, 增大,故 A正确;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Ⅱ 族、第 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
B.根据速率方程 = × ( 4),反应速率与氢气的浓度成无关,增加 2浓度, 不变,故 B错误;
邻元素, 和 元素位于同一周期且 元素位于第 族、 元素位于第 族,所以第一电离能 > 。
C.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甲烷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下降,故 C错误;
(3)[ ( 2+3)4] 中铜离子与氮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氨气分子中 原子与 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 ( ) ]2+3 4 具 D.无论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增大,随反应温度降低, 减小,故 D正确;
有对称结构,且当[ ( 3)4]2+中的两个 3被两个 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可以得出[ ( 2+3)4] 18.【答案】(1)①1:2;② 2、 3 (2)①2;② ; (3)① (4) 和 ;6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5) 1 1①氯化钠和氯化铯;铜;②( 2 , 1, 2 )
(4) 与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根据晶胞结构知, 2+ 1的配位数为 8;该晶胞中氟离子个数为 8、钙离子个数= 8 × 8+
【解析】(1)① 2和 2 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 2 和 4,比值为 1:2;
78
1 ×4 ×4× 6 = 4 ,该晶胞的体积= = 3。 (4+2 3×2)2 ② 2 3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 + 2 = 3,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2; +3 离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
17 (1+ ).【答案】(1)① + 137 ②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 ③ (2+ )(1 ) × (2)①(1 ) ② 3 + (6 1 3×1)数为 2 = 4,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3。
【解析】(1)①燃烧热是指 1 燃料充分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利用燃烧热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2)①该分子除甲基碳原子外,另外两个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Ⅰ乙烷的燃烧: 2 6( ) + 3.5 2 = 2 2( ) + 3 2 ( ) △ = 1560 1,
② 、 、 处于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电负性最大的是
Ⅱ乙烯的燃烧: 2 4( ) + 3 2 = 2 2( ) + 2 2 ( ) △ = 1411 1, (3) (3)① 元素的最后一个电子填入了 能级,故其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区。
Ⅲ氢气的燃烧: 2( ) + 0.5 12 = 2 ( ) △ = 286 , (4)该配离子中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是 和 ;配体是水和氯离子,故配位数为 6。
根据盖斯定律,Ⅰ Ⅱ Ⅲ得 2 6( ) = 2 4( ) + 2( ) △ 1 =+ 137 1, (5)①属于离子晶体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铯,属于金属晶体的是铜;
② 12 6( ) 2 4( ) + 2( ) △ 1 = 137 是一个气体计量数增大的吸热反应,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
② 点位于面心,则 点的坐标参数是 ( 12 , 1,
1
2 )。
就是使化学平衡右移,可以采用的措施有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等;
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体积); 19 一定条件.【答案】(1) 3 = 2 →
③设容器中通入乙烷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2
(2) 7 12 4
6 = 2 4 + 2
(3)3;羟基
开始 0
第 3页,共 4页
一个乙基,结构有 1 种,共计有 9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 3 ∶ 1 ∶ 1 的结构有两个甲基,结构简式为:
(4) +2 +2 2 ( 3) ( 3) ;或为 ;
(6)2 甲基 1,3 丁二烯( )和丙烯( )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该有机物在 / 加热条件下,
(5)9;
发生反应生成对二甲苯,在酸性高锰酸钾条件下,被氧化为对苯二甲酸,所以具体流程为:
(6)

【解析】1,3 丁二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有机物 ,结构简式为 ,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有机
物 : ,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苯( ),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生成有机物 ,结构简式:
;该有机物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苯甲醇( ), 和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物 ,据此进行推断。
(1)丙烯发生加聚反应方程式为: 3 =
一定条件
2 → ;
(2)根据 的分子结构简式可知, 的分子式为: 7 12 4;
(3) 为甲苯,核磁共振氢谱有 4 个峰,所以 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4 种;根据 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官能团;
(4) 和 反应生成 ,该反应为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 +2 2 ;
(5)比有机物 少 1 个碳的同系物的分子式为 6 10 4,含有两个羧基,可能的结构为: 2 2 2
2 (1 种),在此结构的基础上拿下一个碳当甲基,结构有 2 种;拿下 2 个碳当乙基,结构只有一种,把乙
基分解为 2 个甲基,有 2 种结构,拿下三个碳当正丙基,结构有 1 种,当做异丙基,结构有 1 种,当做一个甲基和
第 4页,共 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春季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检测题
化 学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相对分子质量: H- 1 C-12 N-14 0-16 F-19 Na-23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新型环保电池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丙烯的键线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C CH4的空间填充模型: D.羟基的电子式:
3. 2022年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火箭采用液氢、液氧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分解水获得H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断开H一0键放出能量 B.分解水属于吸热反应
C.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 D.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4.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 B.熔融的氧化铝通电分解 C.碘升华 D.氯气溶于水
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和空间结构一致的是( )
A. H20 B. NH4+ C. SO2 D. NH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甲基丙烷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B.和互为同系物
C.顺-2-丁烯与反-2-丁烯与氢气加成的产物不相同
D.的名称为2 -甲基-3-乙基丁烷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分子中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5: 1
B.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kJ mol- 1)分别为738、 1451. 7733. 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
C. Na、P、Cl的电负性依次增大
D.向配合物[TClCH20)5]Cl2 H20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8.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最多有11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D.最多有7个碳原子在同直线上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其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9.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盐酸滴入NaHCO3溶液中 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 C1> C
B 常温下,测定0.1 mol/LNaHC204溶液的pH pH = 2.7 HC204-的电离程度大于HC204-水解程度
C 分别将S02、乙烯通入溴水中 溴水均褪色 二者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D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 溶液红色恰好褪去 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10.下列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 FCHCOOH > CICH2C0OH > CH3C00H B.沸点: H2Se> H2S> H2O
C.键角: CH3邻硝基苯酚
11.某药物的合成中间体R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有机物R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1204
B.与氢气加成时,1mol R最多消耗5mol H2
C.有4种官能团,其中3种为含氧官能团
D.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以水泥厂的废料(主要成分为MgO.含少量MnO、Fe203FeO. Al2O3. 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
MgSO4·7H20的工艺流程如下图:
已知:MnO+H2SO4=Mn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提高酸浸速率,可使用浓硫酸 B.式剂X可以是MgCl2
C.滤渣为Al(OH)3、Fe(OH)3、SiO2 D操作a所得滤液经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13利用反应6N02+ 8HN3 =7N2+12H2O 设计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
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当有0.5 molN02在参与反应时,外电路中转移3 mol电子
C电池工.作时,0H-从左向右移动
D.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2N02 +8e- + 4H20=N2 + 80H-
14. 化学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室温下,向20.00mL
0.10mol·L-1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混合溶液的温度与酸度AG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
A.该硫酸浓度为0.10mol L-1
B.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a=10-5
C.b. c、d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c>b=d
D.稀释MOH溶液,MOH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增大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5. (10分)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7.2g H20和13.2g CO2,消耗氧气10.08L(标准状况),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是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①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 ___。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可能的结构简式:
Ⅱ.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可以确定分了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②.则A的结构简式为
16. (10分)有A、B. C. D. E五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 相关信息
A A原子的1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
B B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C C基态原子的2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
D D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其最外能层上有2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E E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E20和黑色的E0两种氧化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
(2)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_ (填“大”或“小”)。
(3)A、C、E三种无素可形成[E(CA3)4]2+。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①配位键②金属键③极性共价链④非极性共价键⑤离子键 ⑥氢键
若[E(CA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E(CA3)4]2+中的两个CA3被两个Cl取
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E(CA3)4]2+的空间构型为_ (填序号)。
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 c.三角锥形 d.V形
(4)B与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D离子的配位数
为 ,若该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该晶胞的体积是 .cm3(写出表达式即可)。
17. (10分)天燃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一般还含有C2H6等烃类。是重是的燃科和化工原料。
(1)乙烷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反应: C2H6(g)= C2H4(g)+H2 (g) △H1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所示。
物质 C2H6(g) C2H4(B) H2(g)
燃烧热△H/(kJ . mol-1) - 1560 -1411 -286
①△H1= kJ mol-1
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
有 、
③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氢气,在等压下(p)发生上述反应,乙烷的平衡转化率为α.反
应的平衡常数Kp____ _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2)高温下,甲烷生成乙烷的反应如下: 2CH4 C2H6 + H2。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V= kc(CH4), 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①设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为v1,甲烷的转化率为α时的反应速率为V2,则V2=_____ V1。
②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甲烷浓度,v增大 B.增加H2浓度,v增大
C.乙烷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
18.(15分)北京冬奥会首次在大型冰上场馆中使用过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系统。二氧化碳制冷剂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 (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是传统制冷剂的碳排放量1/3985。回答下面问题:
(1)①CO2和H20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比值是
②CO32-和H3O+离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
(2)氟氯烃和氨气是传统制冷剂,某氟氯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①该氟氯烃中含有__个手性碳原子。
②C、N、0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 (填元素符号,下同), 电负性最大的是
(3)滑雪用的冰刀是含有锰、铬等元素的合金,锰(Mn)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区。
(4)某含Cr的化合物表示为[CrCl2(H2O)4 ]Cl·2H2O,该配离子中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是 (填元素符号),配位数为__
(5)下图是几种物质的晶胞结构:
①其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填名称,下同). 其中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②在铜晶胞中,A点的坐标参数为(0,0,0) (提示:铜晶胞中顶点的坐标参数均为(0,0,0),则B点的坐标参数是
19. (15分)烯烃类物质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1,3-丁二烯与丙烯为原料制备一 种酯类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丙烯发生加聚反应方程式;
(2)B的分子式为
(3)D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_ _种。F
的官能团名称为_
(4)B和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5)比有机物B少1个碳的同系物有_ 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3:1: 1的结构简式为 _
(6)写出由2 -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制备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