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梨花
彭荆风
题目解说
“驿路梨花”引自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暗含“传递”之意。“梨花”既指盛开在边疆驿路上的梨花,也指名叫梨花的姑娘,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以“驿路梨花”为题,形象优美,寓意深远,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知人论世
彭荆风(1929—2018),江西萍乡人,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疆军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主要作品:《今夜月色好》《鹿衔草》《芦笙恋歌》《红指甲》等。
主旨把握
1977年,党中央重新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作者想起了自己生活多年的西南边疆,想起了自己曾经见过的山里的小茅屋,想起了默默为小茅屋提供干柴、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人的方便,离开前给小茅屋做些事的行人。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文章。
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开篇先以一个感叹句突出山的“大”。“起伏”“挨”“延伸”“消失”等,由近及远,写出了山的绵延起伏、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点明时间已到傍晚,为下文写我们的着急做铺垫。
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dǒu qiào)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突出了山体高大陡峭、树林茂密、人迹罕至,反映了我们天晚赶路的艰难和找不到住处的焦急,为下文小屋的出现及我们的惊喜做铺垫。
③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简短的感叹句表现了老余看到梨花时的惊喜、兴奋之情。
④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以简省的笔墨、朴素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梨花绽放图,点题,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⑤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揭示“梨树”与“人家”的关系,交代老余看到梨花兴奋的原因:梨花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
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忽明忽暗】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黑暗。
老渔翁穿着传统蓑衣,撑着竹筏,在忽明忽暗的渔火中抡起一张渔网撒向江面。
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梨林行走图。淡淡的月光、凉凉的山风、洁白而轻柔的梨花花瓣,突出表现了月下梨花林优美、柔和、舒适、清幽的环境特点,充满诗情画意,也表现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后的喜悦心情,为下文发现小屋、投宿小屋做铺垫。
⑦“快看,有人家了。”
⑧一座草顶、竹篾(miè)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让人不禁产生“屋主人是谁”的疑问。此处设置了第一个悬念,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⑨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白木”“黑炭”对照鲜明,表现了主人的细致周到。“请进!”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真诚。
⑩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厚厚”“装满”,写小屋中东西准备得很精细,从侧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周到。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小屋的主人为过路人准备了床、水、干柴、米、盐巴等,可见小屋主人的无微不至、乐人。“粗大”表明字写得醒目,表现了小屋主人的细心。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pèn xiāng)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niǎn)走了。
“温暖”“喷香”“滚热”等写我们舒适的感觉,突出表现了小屋给行路人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
我们躺在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对小茅屋主人身份的猜测,既表现出我们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又照应前文设置的悬念,为下文误会的产生埋下伏笔。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
巧设误会。“我”和老余以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产生误会。
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
“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我们要向小茅屋主人道谢的急切心情。
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瞪”突出老人的诧异,为下文揭示老人“不是主人”做铺垫。“插不上嘴”从侧面表现了我们感激之情的炽热。
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解开误会的同时再设悬念到底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这使行文再起波澜,推动情节发展,引人入胜。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饿,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这是“我”和老余的疑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这里的对话单独成段,简洁明快,体现了我们急于知道小茅屋主人是谁的心理。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jǐ z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老人叙述发现小茅屋并得到帮助的经过。撕红布、插羽毛的行为体现了老人的憨厚与知恩图报。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借老人的讲述交代了“屋主人”。老人到处打听小茅屋主人是谁,表现了他对小茅屋主人的感激之情。哈尼小姑娘梨花热心帮助过路人,表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解开了前文设置的悬念。由后文可知,小茅屋的主人并非梨花,第二次误会产生。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多好的梨花啊!”这一简短的感叹句,直接抒情,表达了我们对哈尼小姑娘梨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同时,使读者将其与自然界的梨花联系起来,增加美感。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交代老人来小茅屋的目的。连用两个“都”,写得到帮助的人们均深受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精神的影响,将爱心传递了下去,体现了当地淳朴热情的民风。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huǎng hū)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写“我”梦中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用自然界梨花的香气四溢正面衬托梨花姑娘品质的美好,以及这种助人为乐精神正被发扬光大,表达了“我”对小茅屋主人的赞美之情。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xiū qì)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决定修葺小茅屋,不仅表明我们得到了帮助要表达感激之情,而且意味着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得到了传递和发扬。这正是人们被梨花姑娘的精神感动,发扬雷锋精神的生动体现,突出了中心。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闪出”既写出了梨树丛的茂密,也写出了哈尼小姑娘们活泼、动作轻快、充满朝气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哈尼小姑娘们的喜爱之情。
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从脸色、眉毛、眼睛等方面,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美丽,以外表美烘托人物的心灵美。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深深弯下腰去”表现了老人对“梨花”的感谢之情。
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传神地写出了小姑娘们的天真、活泼、可爱。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老人和“我”一样,以为哈尼小姑娘就是房子的主人梨花。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小姑娘的话解开了误会,同时又设置了悬念——解放军叔叔为什么要盖房子呢?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插叙。丰富了文章内容,既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解开了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更完整,又表现了梨花姑娘和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还使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jùn zi)、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
“方便过路人”,点明解放军盖房子的原因,由此可见雷锋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已深入人心。
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介绍了真正的梨花姑娘,揭示了她常常来照料小茅屋的原因。“很受感动”表明梨花姑娘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点出了照料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写频次之高,表明梨花姑娘发扬雷锋精神已成为自觉行动。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接过任务”表明小姑娘将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了下去。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梨花美景,并引用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有何妙处?
文章结尾再次描写梨花美景是对人物美好品质的衬托赞美。引用诗句,结构上,再次点题,首尾呼应;内容上,增添韵味,画龙点睛,深化文章的主旨,“梨花”既指小茅屋附近的梨花,又指美丽善良的哈尼小姑娘,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边疆少数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崇敬之情。
文本细读
1.文中的梨花姑娘并没有出场,形象却十分鲜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梨花姑娘的形象的。
作者主要通过间接(侧面)描写来刻画梨花姑娘的形象。
①通过对自然景物梨花的描写。文中多处描写美丽、洁白、香气四溢的梨花,以梨花之美衬托人物之美,赞美梨花姑娘心灵的美好。
②通过对小茅屋中物品的描写。从“我”和老余的视角,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细腻而有层次地描写了小茅屋内的陈设,突出了梨花姑娘的细心、周到、乐于助人。
③通过他人的讲述。瑶族老人的讲述、梨花妹妹的讲述,揭示了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的缘由,表现了她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2.“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
“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
①“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树林,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点题,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
②“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实写淡淡月光下轻轻飘落的梨花花瓣,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③“老人家说到这里……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梨花,是哈尼小姑娘的名字。由此,景物“梨花”和人物“梨花”建立起联系。
④“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虚实相映,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营造出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照应文题的同时,产生了第二个误会,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⑤“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与洁白的梨花融为一体,花美人更美。“处处开”表现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3.作者以“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驿路”,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它是“我”和老余在边疆行走的道路,是雷锋精神长盛不衰的地域见证。“梨花”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充满朝气、纯朴热情;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朴实热情、知恩图报。“驿路梨花”是全文的线索,将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在一起;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延伸(yán shēn)
○迷茫(mí máng)
○陡峭(dǒu qiào)
○山寨(shān zhài)
○露宿(lù sù)
○竹篾(zhú miè)
○火塘(huǒ táng)
○简陋(jiǎn lòu)
○倚靠(yǐ kào)
○喷香(pèn xiāng)
○撵走(niǎn zǒu)
○扛着(káng zhe)
○麂子(jǐ zǐ)
○打扰(dǎ rǎo)
○恍惚(huǎng hū)
○漫步(màn bù)
○修葺(xiū qì)
○晶莹(jīng yíng)
○折损(zhé sǔn)
○菌子(jùn zi)
○朝气(zhāo qì)
○忽明忽暗(hū míng hū àn):一会暗一会明,表示闪烁不定的样子。
○香气四溢(xiāng qì sì yì):香香的气味四处飘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