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9 新中国外交事业及科技成就(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频考点9 新中国外交事业及科技成就(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09:43: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 9 新中国外交事业及科技成就
涉及考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两弹一星”
1.周恩来指出:“维护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政治上自主而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经济上自主而不
依赖外援,这是我们决定外交政策、处理外交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所在。
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能让步的。”材料反映出周恩来主张奉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政策
2.1955年,针对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名词”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
不喜欢“和平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一会议
是( )
A.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B.亚信峰会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3.万隆会议之前,除朝鲜、蒙古和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仅
有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 5国。而万隆会议之后到 1959年短短的 4年间,就有尼泊
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 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 14
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
A.使中国在亚非地区打开外交新局面 B.使中国得到亚非地区所有国家认可
C.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动新时代外交布局的形成
4.得悉中国代表团在 11月 15日将首次参加本届大会全体会议的消息后,许多国家的摄影记者很早
就赶到联合国大厦的前门,等着拍下这个“历史性的镜头”。上午 10时 15分,当乔冠华团长、黄华
副团长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步人会议厅的时候,整个大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下列与材料所述历
史事件相符的是( )
A.周恩来赴印度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召开亚非会议
C.中国代表团参加第 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5.1969年 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
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目益处于不利的地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材料反映了(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C.中美两国的分歧无法逾越 D.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思想
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美国声明:美
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
场不提出异议。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中美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解 B.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
C.台湾回归是中美建交的前提 D.中日建交影响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7.(新考向·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每隔 30年左右为一个
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 1919年、1949年和 1979年。下列属于
第三个周期的外交成就是( )
A.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截至 2018年 5月,中国已签订 16个自贸协定,涉及 24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旅游、
科学、教育、40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往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A.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促进中国发展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发展周边关系
C.积极开展大国外交,贡献中国智慧 D.打破西方外交孤立,坚持多边外交
9.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
器的责任。”同时,美国还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
有权使用原子弹。为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毛泽东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反映出研制“两弹一星”决策的出台是由于( )
A.严峻的国际形势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的建设热情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在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
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体现了科技工
作者(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主题情境新题练
【熊猫外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1936年至 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 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
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了一对熊猫。
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 20世纪 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
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 20世纪 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
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外赠熊猫的直接作用,并指出该外交行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4
分)
(2)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近现代不同时期熊猫外交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熊猫外交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C根据材料中“中国代表团在 11月 15日将首次参加本届大会”“联合国大厦”“乔冠华”等可
知,材料反映内容与中国参加第 26届联合国大会有关。故选 C。
5. B
6. B
7. D
8. A“中国已签订 16个自贸协定,涉及 24个国家和地区”,可知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外交,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旅游、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往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可知中国外交
领域广,得出结论我国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促进中国发展。故选 A。
9. A根据材料中“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应对以美国为首的
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可知,研制“两弹一星”决策的出台是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故选
A。
10. D 根据材料中“在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
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可知,材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11.(1)作用:增进了中国与交往国的友好关系。(2分)政策;和平外交政策。(2分)
(2)背景:20世纪 40年代,中美双方互相支持,两国关系友好,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新中国成
立初期,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交好,抗美援朝更密切了中
朝人民友谊。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破了中美两国 20多年的对立状态。(6
分)
(3)熊猫外交见证了各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也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2分,其他答
案言之成理亦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频考点9 新中国外交事业及科技成就
涉及考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美关系、“两弹一星”
1.周恩来指出:“维护得来不易的民族独立,政治上自主而不允许任何外来干涉,经济上自主而不依赖外援,这是我们决定外交政策、处理外交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根本所在。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能让步的。”材料反映出周恩来主张奉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交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政策
2.1955年,针对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名词”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和平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一会议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亚信峰会 C.万隆会议 D.日内瓦会议
3.万隆会议之前,除朝鲜、蒙古和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新中国建交的亚洲民族主义国家仅有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5国。而万隆会议之后到1959年短短的4年间,就有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10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1960—1964年,又有加纳、老挝等1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材料反映了万隆会议( )
A.使中国在亚非地区打开外交新局面 B.使中国得到亚非地区所有国家认可
C.贯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动新时代外交布局的形成
4.得悉中国代表团在11月15日将首次参加本届大会全体会议的消息后,许多国家的摄影记者很早就赶到联合国大厦的前门,等着拍下这个“历史性的镜头”。上午10时15分,当乔冠华团长、黄华副团长和中国代表团其他成员步人会议厅的时候,整个大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下列与材料所述历史事件相符的是( )
A.周恩来赴印度讨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召开亚非会议
C.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5.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正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目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材料反映了(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C.中美两国的分歧无法逾越 D.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思想
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美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解 B.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
C.台湾回归是中美建交的前提 D.中日建交影响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7.(新考向·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下列属于第三个周期的外交成就是( )
A.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签订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旅游、科学、教育、40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往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
A.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促进中国发展 B.坚持和平共处原则,发展周边关系
C.积极开展大国外交,贡献中国智慧 D.打破西方外交孤立,坚持多边外交
9.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叫嚣:“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同时,美国还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务条约》,提出假如台湾海峡安全受到威胁,他们有权使用原子弹。为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毛泽东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材料反映出研制“两弹一星”决策的出台是由于( )
A.严峻的国际形势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的建设热情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0.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以身许国,在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主题情境新题练
【熊猫外交】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了一对熊猫。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向苏联赠送了两只熊猫;在20世纪60年代,熊猫受到冷落,除了向朝鲜赠送之外,没有向任何其他国家赠送。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20世纪70年代,熊猫突然在西方走红,美国、日本、法国、英国、西德、墨西哥和西班牙相继获赠大熊猫。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外赠熊猫的直接作用,并指出该外交行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4分)
(2)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近现代不同时期熊猫外交的历史背景。(6分)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熊猫外交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C根据材料中“中国代表团在11月15日将首次参加本届大会”“联合国大厦”“乔冠华”等可知,材料反映内容与中国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有关。故选C。
5. B
6. B
7. D
8. A“中国已签订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可知中国与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外交,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旅游、科学、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往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可知中国外交领域广,得出结论我国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促进中国发展。故选A。
9. A根据材料中“如果不能安排停战,美国将不再承担不使用核武器的责任”“应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可知,研制“两弹一星”决策的出台是由于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故选A。
10. D 根据材料中“在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可知,材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11.(1)作用:增进了中国与交往国的友好关系。(2分)政策;和平外交政策。(2分)
(2)背景:20世纪40年代,中美双方互相支持,两国关系友好,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与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交好,抗美援朝更密切了中朝人民友谊。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打破了中美两国20多年的对立状态。(6分)
(3)熊猫外交见证了各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也展现了中国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