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09: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从15世纪中叶起,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便占据了东西方交通往来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东地中海和黑海周围的广大地区,对过往商人横征暴敛,多方刁难。材料可用来说明新航路开辟的
A.根本原因 B.直接原因 C.思想动力 D.深层原因
2.(本题3分)1578年,一名英国航海家到达南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即合恩角。他是继麦哲伦之后完成第二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据此判断这是( )
A.迪亚士的发现 B.达·伽马的航行 C.德雷克的探险 D.哥伦布的远航
3.(本题3分)15世纪末,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4.(本题3分)1492年,哥伦布登陆巴西海岸后,在给王室的信中写道:“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臣向二位陛下保证,普天之下,无任何地方比这里景色更美丽”、“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下列对材料解读最合理的是
A.寻找黄金是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 B.哥伦布奉葡萄牙君主之命登陆巴西
C.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初衷 D.地理大发现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5.(本题3分)下面知识结构图最适合于说明
A.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人口与物种的交换 D.早期殖民扩张
6.(本题3分)1510—1550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其贸易额增长了7倍。这一时期跨大西洋贸易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B.国家力量的支持
C.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文艺复兴的推动
7.(本题3分)在15-16世纪,西方国家进行的“宗教提供了借口、黄金提供了动机”的东方探险活动是指
A.马可·波罗游历东方
B.西欧国家从事黑奴贸易
C.英国进行殖民扩张
D.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路
8.(本题3分)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
9.(本题3分)如图为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所示的航线,属于迪亚士的航行路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本题3分)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发展的核心。如果把15到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大的特征是( )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
背景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继续进行海上探险
区域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新航线
北大 西洋 高纬 度 1497年 卡伯特 父子 英国 发现纽芬兰岛(北美东北)
16世纪 卡蒂埃 法国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东北)
— 巴伦支 荷兰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
17世纪初 哈得逊 英国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 的航路
南 半 球 1578年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1643年 塔斯曼 荷兰 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2.(本题3分)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 的时代。
13.(本题3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表现:
(1) 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
(2)17—18世纪,荷、 、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14.(本题3分)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
(1)引发商业革命: 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 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2)引发价格革命: 、 、投机活跃。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 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 的发展。
15.(本题3分)其他航路的开辟影响
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 ;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 。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17.(本题2分)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
18.(本题2分)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了欧洲某位航海家的事迹,这名“统帅”的航海活动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他是达 伽马。( )
19.(本题2分)完成环球航行的是哥伦布。
20.(本题2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中外历史上都曾流传着“牛皮圈地的传说”。以下为中外史籍中关于这一传说的记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传说公元前820—前774年)他们(腓尼基人)请求一张牛皮所能够包围的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以为住所。阿非利加入(非洲人)鄙笑腓尼基人的请求这样微不足道……他们允许了,并且宣誓,保证他们的诺言。于是腓尼基人把一张牛皮,缘着边,团团转,剪成一根很细长的长条,包围着现在迦太基的卫城所在的地方,因为这件事情的缘故,这个地方叫做柏萨(意为“一张牛皮”)。
——摘自阿庇安(约公元95—165年),古罗马历史学家,著《罗马史》
材料二(16世纪后期)有佛郎机(一般指葡萄牙,在这应指西班牙)者,自称干系蠟国,从大西来,亦与吕宋互市(与菲律宾贸易)。……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
——摘自张燮(公元1574—1640年),福建漳州人,著《东西洋考》
材料三(16世纪后期)时佛郎机强,与吕宋互市,久之见其国弱可取,乃奉厚贿遗王,乞地如牛皮大,建屋以居。王不虞其诈而许之。其人乃裂牛皮,联属至数千丈,围吕宋地,乞如约。王大骇,然业已许诺,无可奈何,遂听之。
——摘自《明史·卷三二三·外国四》(成书于1645—1739年)
材料四天启元年(1621年),颜思齐为东洋日本甲螺(头目),引倭彝(倭寇)屯聚于台,郑芝龙附之。未几,红彝荷兰人由西洋而来,愿借倭彝之地暂为栖止。诱约一牛皮地即可。倭彝许之。红彝将牛皮剪如绳缕,周围圈匝已有十数丈地。……崇祯八年,荷兰始筑台湾赤嵌二城。
——摘自《台湾府志·卷之一·沿革》(1685-1764年成书),续四库全书·史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皮圈地的传说”传播的背景和过程。
(2)材料二、三记述了同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
22.(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商人在商业经营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他们转贩南北,行货四方,足迹遍布全国,远达海外,在广范围、长距离贸易中赚取利润……这其间,明代商人演化出共本合伙、差委雇佣等愈益完备的商业活动方式,不仅扩大了自身营业规模,也扶助并带动了宗亲乡邻共同致富……通过资本的合理运作,商人还得以用预付本金形式一定程度介入并控制商品生产过程。然而,以上诸种表现大致只可视为当时商人为增殖财富而在经营层面逐渐形成的获利手段,内中虽然透露出商业资本持续扩展的潜能和张力,但总体而言其于传统中国向西方式“资本主义”或“现代”转型含义上同社会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及进步、落后与否的定性尚不明确。也就是说,所谓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变化,明代经济领域的变迁尽管提高了全社会的商业化程度,却与国家既有体制整体保持了契合性,两者并未构成本质冲突。
——摘自常文相《明代商人财富增值的过程及方式》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复兴,商人阶层树立了与当时社会相对的价值观。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自给自足,商人却以钱财为本;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等级观念,商人在追求钱财和从事经营的道路上,最看重的却是自由;庄园制所崇尚的是各自封闭,而商人阶层经营却以交往和联系为特征。随着商业活动的开展,商人所崇尚的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
——摘自赵立行《商人阶层的出现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在推动两国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整理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旧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摘编自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及相互联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后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材料指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萌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力是传播天主教,故排除C;深层原因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也要求扩大对外市场,故排除D。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78年英国。据所学可知,英国的德雷克于1578年到达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同时他还是继麦哲伦之后完成第二次环球航行的航海家,C项正确;迪亚士1487年到达好望角,不符题意,排除A项;达·伽马在1497年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不符题意,排除B项;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在新航路的开辟中最先到达非洲最南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最先到达了印度,C哥伦布最先发现了美洲地区,D麦哲伦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环球航行,答案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高考对新航路的开辟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②新航路的开辟的条件;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具体过程,尤其是关注迪亚斯,达伽马和麦哲伦三大航海家的探索;④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其中从多种史观的角度看待新航路的开辟的成为近几年考查的热点。
4.D
【详解】根据材料“……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并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既要寻找黄金,还要传播基督教,这说明地理大发现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故D项正确;“寻找黄金是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只能体现材料的部分主旨,故A项错误;哥伦布奉西班牙君主之命登陆巴西,故B项错误;“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初衷”也只是体现了材料的部分主旨,故C项错误。
5.B
【详解】根据知识结构图中“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强大的物质基础”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由此可见,图示中的信息均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选B;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口与物质的交换、早期殖民扩张均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而材料说明的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故排除ACD。
6.B
【详解】根据材料中“1510—1550年”可知,此时跨越大西洋贸易的国家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的西班牙和葡萄牙,联系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可知,西葡两国主要是在专制政府的支持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跨越大西洋贸易飞速增长,B项正确;A、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40年间仅仅依靠生产力发展,正常的贸易额不会增加7倍,排除C项。
7.D
【分析】据材料“15—16世纪……宗教提供了借口、黄金提供了动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即寻求黄金、传播天主教,故D选项正确;马可 波罗游历东方在13世纪,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选项错误;黑奴贸易与宗教传播无关,故B选项错误;英国进行殖民扩张在17、18世纪,故C选项错误。故选D。
【详解】
8.B
【详解】由“吃新大陆”可知是指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而支持哥伦布探险的是西班牙,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吃新大陆”,联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史实分析解答。
9.A
【详解】试题分析:依据图中所示,②是从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线,依据所学,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排除。①到达非洲好望角,正确;③是从海上直通印度的航线,是达伽马,排除;④是环球航行,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实地圆说,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航线
【名师点睛】新航路的开辟的过程:
时间 人物 支持国 国籍 航程 方向 意义
1487 迪亚士 葡 葡 葡萄牙—好望角 东 第一次开辟新航路
1492 哥伦布 西 意 西班牙—美洲 西 发现美洲新大陆
1497—1498 达 · 伽马 葡 葡 葡萄牙—印度 东 开辟了东西方最短航线,首次发现到达印度的航线
1519—1522 麦哲伦等 西 葡 环球(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西 第一次环球航行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5、16世纪西欧。据题干“15到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大的特征是”,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使欧洲逐步由中世纪转向近代资本主义时代,B项准确;15、16世纪欧洲是走出中世纪,不是进入中世纪,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最早开始于1572年的荷兰,排除C项;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中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1.亚洲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英国航海家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12.地理大发现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13. 葡萄牙 英
【详解】(1)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2)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
14. 商品种类 股份公司 贸易中心 货币贬值 物价上涨 商业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详解】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
(1)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2)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3)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5. 新航线 直接联系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其他航路开辟后,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16.正确
【详解】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相关知识可知,题干说法正确。
17.错误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航路的是哥伦布,不是迪亚士,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航路,所以题的表述是错误的。
18.错误
【详解】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的是麦哲伦及其船队,达·伽马到达的是印度。所以题意表述错误。
19.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沿着哥伦布开辟的航路,绕过了美洲南段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所以题干表述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错误。
20.错误
【详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故错误。
21.评分标准:
(1)背景和过程:①该传说源于古罗马史籍记载,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向欧洲等更广大地区传播。②16世纪后,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对亚洲等国实施殖民侵略,该传说逐渐传播到菲律宾及中国东南沿海。③17世纪后,荷兰崛起为海上强国,企图侵占中国台湾,与盘踞台湾的倭寇产生矛盾,该传说随着殖民活动传播到台湾,并被写入官修正史,从而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④该传说实质上反映的是民众对狡诈的殖民者的痛恨。(说明:过程描述,结合史实分析,第④点。)
(2)材料二:成书时间与所载史事时间相近,可能更接近事实;作者为福建漳州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南洋交流频繁,能掌握较丰富的历史资料;材料二属私修史书,具有一定局限性;材料二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部分记述具有不准确性。(考生须对材料进行可信性分析和局限性分析,仅对其中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答一点给,答二点以上给,如对两个方面都进行分析给
材料三:材料三出自官修正史,一般而言史料价值更高;材料三距所载史事时间较远,且易受王朝政权更迭影响;材料三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表明也存在诸多缺漏;材料三部分记载如“数千丈”的说法有夸大之嫌。(考生须对材料进行可信性分析和局限性分析,仅对其中某一方面进行分析答一点给,答二点以上给,如对两个方面都进行分析给
关系分析:从时间上看《东西洋考》成书较早,《明史》成书较晚;从内容上看《明史》所述内容《东西洋考》俱有记载,且延续了《东西洋考》的错误。据此推之,《明史》所记可能源自《东西洋考》。
【详解】(1)由材料“(传说公元前820—前774年)他们(腓尼基人)请求一张牛皮所能够包围的那么大的一块土地以为住所”“因上黄金为吕宋王寿,乞地如牛皮大,盖屋。王信而许之。佛郎机乃取牛皮剪而相续之,以为四围,乞地称是。王难之,然重失信远夷,竟予地……久之,围吕宋,杀其王。”“诱约一牛皮地即可。倭彝许之。红彝将牛皮剪如绳缕,周围圈匝已有十数丈地”,可见“牛皮圈地的传说”在古罗马就已经存在,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传播到东方。该传说实质上反映的是民众对狡诈的殖民者的痛恨。
(2)可以从成书时间,作者经历和史书一般定位来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成书时间与所载史事时间相近,可能更接近事实;作者为福建漳州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南洋交流频繁,能掌握较丰富的历史资料;材料二属私修史书,具有一定局限性;材料二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部分记述具有不准确性。材料三出自官修正史,一般而言史料价值更高;材料三距所载史事时间较远,且易受王朝政权更迭影响;材料三将西班牙与葡萄牙混为一谈,表明也存在诸多缺漏;材料三部分记载如“数千丈”的说法有夸大之嫌。
22.(1)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封建生产关系;从事海外贸易,推动全球联系的加强;对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冲击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价值体系;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封建社会的解体。
(2)不同: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
原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束缚;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资本用来置地、买官等,商人缙绅化,商业资本封建化;自然经济主导,社会购买力低下,消费畸形;经商致富依靠权钱交易,权力支撑。
【详解】(1)明清时期中国商人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在推动两国社会发展方面的共同作用:根据材料一“明代商人在商业经营中积累了大量财富”,“不仅扩大了自身营业规模,也扶助并带动了宗亲乡邻共同致富”和材料二“商人却以钱财为本”、“随着城市的复兴”可推出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对各地区城市的兴起与繁荣起了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随着商业活动的开展,商人所崇尚的冒险和开拓的精神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地理大发现的原动力。”和材料一“他们转贩南北,行货四方,足迹遍布全国,远达海外,在广范围、长距离贸易中赚取利润”可推出从事海外贸易,推动全球联系的加强;根据材料二“商人阶层树立了与当时社会相对的价值观。”、“庄园制社会崇尚的是等级观念,商人在追求钱财和从事经营的道路上,最看重的却是自由”可推出冲击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价值体系;根据材料一“所谓社会形态的转变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封建社会的解体。
(2)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根据材料一“但总体而言其于传统中国向西方式“资本主义”或“现代”转型含义上同社会形态演变的内在关联及进步、落后与否的定性尚不明确。”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商人群体有力的推动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中国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原因: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的商人群体没有成为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可联系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转化成独立的经济形态来进行回答,从政治、经济、政策、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束缚;政策上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上没有扩大再生产,商业资本用来置地、买官等;经济上,自然经济主导,社会购买力低下,消费畸形等。
23.(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下降,之后则不断扩大。
共同因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
(2)简析:推动了西欧国家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新旧大陆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一中的数字变化,找出世界各大洲即欧、非、美各自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应其趋势为升、降、先降后升,准确表达即可。
共同因素:根据材料一中“1650年”,结合所学指出新航路开辟及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
联系: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如1650年、1750年,结合所学,分析各大洲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主要为17到18世纪,在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影响下,由美洲涉及非洲、进而引起美洲、欧洲的连锁反应。
(2)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材料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可分析出加强了新旧大陆的联系与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