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沉淀溶解平衡
共18题,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注意保持试卷整洁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本题5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
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
C.CO2通入CaCl2溶液中
D.稀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溶液中
2.(本题5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H2O2在有、无催化剂下的分解反应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有催化剂时的反应
B. 图乙表示0.1molMgCl2 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 图丙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若欲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将混合物制成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D. 图丁表示碳酸盐的溶解平衡曲线[pM=-lgc(M),p(CO32-)=-lgc(CO32-)],则Ksp(CaCO3)>Ksp(MgCO3)
3.(本题5分)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 类推
A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 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钠和盐酸反应:2Na+2H2O=2Na++2OH-+H2↑
D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A.A B.B C.C D.D
4.(本题5分)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配制0.1mol/L FeCl3溶液 称取16.25g FeCl3固体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洗涤转移并定容摇匀。
B 探究PbSO4(白色)和PbS(黑色)的溶度积大小 向盛有3mL 0.1mol/L Pb(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0.1mol/L 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少量浓度相同的Na2S溶液,观察现象。
C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向盛有4mL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4~5分钟,冷却后用NaOH溶液中和余酸,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A.A B.B C.C D.D
5.(本题5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沉淀可以转化为 向溶液中先加入3滴溶液,再加入3滴溶液
B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条件下,向2支各盛有酸性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C 常温下比较:、大小 固体加入饱和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
D 比较和的酸性强弱 常温下,用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
A.A B.B C.C D.D
6.(本题5分)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废FeCl3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粉,振荡,未出现红色固体 X中一定不含Cu2+
B 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说明Ksp(AgCl)>Ksp(AgI)
C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将蒸出的乙酸乙酯蒸汽导在饱和的NaOH溶液液面以上 防止倒吸,便于分层
D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B C.C D.D
7.(本题5分)常温下,向含少量盐酸的0.1mol/L的Cr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Cr(OH)3为灰绿色的沉淀,当Cr3+浓度为10-5mol/L时,可认为沉淀完全,碱过量时生成[Cr(OH)4]-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到D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减小后增大
C.当溶液pH=5时,
D.D点溶液中
8.(本题5分)常温时,可用溶液和处理含的废水,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为9.5,此溶液中存在:
B.处理后的废水中存在:
C.溶液除汞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可用除杂,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大
9.(本题5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CaSO4来减轻盐碱地(含Na2CO3)的碱性,利用了CaSO4溶于水显酸性
B.波尔多液(含有CuSO4)含有重金属离子,可用作植物体表面的杀菌剂
C.O、Cl的某些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均可作水的消毒剂
D.实验室中,温度计不慎被打破,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
10.(本题5分)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FeCl3溶液滴入Mg(OH)2浊液,白色浊液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B.在潮湿的空气中,家用铜质水龙头表面有铜绿生成
C.Na放于坩埚中并加热,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D.新制的氯水呈淡黄绿色,久置于空气中后颜色消失
二、判断题(共20分)
11.(本题4分)小于,则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_______)
12.(本题4分)0.1 mol AgCl和0.1 mol AgI混合后加入1 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_______)
13.(本题4分)Na2S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水中的。(_______)
14.(本题4分)氯化银沉淀的溶解度为零。( )
15.(本题4分)Mg(OH)2固体在溶液中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_______)
三、解答题(共30分)
16.(本题10分)某学生为探究AgCl沉淀的溶解和转化,设计实验方案并记录如下:
步骤和现象 现象
Ⅰ.将等体积等浓度的AgNO3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得到浊液W,过滤,得到滤液X和白色沉淀Y
Ⅱ.向滤液X中滴加几滴饱和Na2S溶液 出现浑浊
Ⅲ.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几滴饱和Na2S溶液 沉淀变为黑色
Ⅳ.取少量白色沉淀Y,滴加几滴浓氨水 沉淀逐渐溶解
(1)步骤Ⅰ的浊液W中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为 。
(2)由步骤Ⅱ的浑浊可推测,滤液X中除了含有Na+、NO3 ,还含有的离子有 。
(3)能说明步骤Ⅲ中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转化的主要原因是 。
(4)已知:Ag+ + 2NH3·H2O Ag(NH3)2++ 2H2O,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Ⅳ中加入浓氨水沉淀逐渐溶解的原因 。
(5)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预测不正确的是 。
A.在步骤Ⅳ之后,继续滴加浓硝酸后又有AgCl沉淀生成
B.由步骤Ⅳ可以推测:实验室可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C.若在白色沉淀Y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也能溶解
17.(本题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0.2000 mol L的溶液测定某NaCl、KCl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25℃时,以下五种物质的如下表所示:
物质 AgCl AgSCN AgBr AgI
颜色 白色 白色 砖红色 淡黄色 黄色
(1)配制250 mL 0.2000 mol L的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硝酸银的质量为 g。
(2)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加几滴_______(填字母)溶液作指示剂。
A.KSCN B. C.KBr D.KI
(3)用 (填仪器名称)盛装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 。
(4)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溶液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50.00 0.00 25.05
第二次 50.00 4.10 29.10
第三次 50.00 0.40 25.35
则该待测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5)下列操作中可导致测定的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经润洗就直接注入溶液进行实验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读取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D.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
18.(本题10分)离子交换树脂在水处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其中氢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PbCl2溶度积常数的测定,步骤如下:
I.重蒸馏水的制取
将蒸馏水放入上图一仪器A中,加入沸石,通入冷凝水,加热,锥形瓶中可得到重蒸馏水。
II.将过量的固体溶于重蒸馏水中,充分搅动并放置约10小时后,得到PbCl2饱和溶液。将滤液过滤到一个干燥的锥形瓶中,测量该溶液温度为t℃。
III.离子交换和洗涤
将氢离子交换树脂按上图二装填,量取25.00mL上述溶液放入干燥的小烧杯中,分几次将其转移至交换柱内,控制流速,用250mL锥形瓶盛装流出液。待溶液流出后,用重蒸馏水洗涤烧杯及树脂至流出液呈中性。将洗涤液一并放入锥形瓶。
IV.滴定
向锥形瓶内加入2~3滴酚酞,用0.05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2~3次,记录,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为14.20mL。
请回答:
(1)上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是 ,冷凝水出口方向为 (填字母)
(2)用方程式表示步骤II中的溶解平衡: 。
(3)①步骤III中量取25.00mL饱和溶液,选用的仪器是 。
a.25mL碱式滴定管 b.50mL量筒 c.25mL酸式滴定管
②简述如何用简单办法检验洗涤后的流出液呈中性: 。
(4)步骤IV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实验测得t℃,Ksp(PbCl2)值为: (保留2位小数)。
(5)下列操作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①步骤II中过滤时漏斗用重蒸馏水润湿会使测定结果 。
②实验中用蒸馏水代替重蒸馏水,测定结果 。(蒸馏水二次蒸馏可除去溶解的CO2)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加入KNO3固体,溶液中含有H+、NO3 ,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NO3)2蓝色溶液、NO气体、H2O,错误;B、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与H2O反应生成H2SO3,呈酸性,与Ba(NO3)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错误;C、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始终无明显现象,正确;D、稀盐酸滴加到Fe(OH)3胶体溶液中先生成沉淀然后溶解,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现象的判断。
2.A
【详解】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由图可知b表示有催化剂时的反应,故A正确;
B. mol 的质量为,理论上脱水生成的质量为,加热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氢氧化镁和盐酸,盐酸易挥发,剩余固体为氢氧化镁,不能得到氯化镁,充分加热后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固体质量不变时为MgO的质量,即为,故B错误;
C.除去NaCl中少量,在较高温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小,所以蒸发溶剂硝酸钾溶解在溶液中、氯化钠结晶析出,趁热过滤从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故C错误;
D.,,则pM越大,对应离子的浓度越小,Ksp越小,则,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易错点为C选项,除去NaCl中的KNO3 和除去KNO3的NaCl 的原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直接蒸发溶剂,趁热过滤;除去硝酸钾是的氯化钠直接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3.B
【详解】分析:A、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的反应一定是和盐中的水反应;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C、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D、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均能和次氯酸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次氯酸氧化为硫酸。
详解:A、铁排在金属铜的前面,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的反应一定是先和盐中的水反应,不会置换出其中的金属,选项A错误;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H++2OH-+SO42-=2H2O+BaSO4↓,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H++2OH-+SO42-=2H2O+BaSO4↓,选项B正确;C、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Na++H2↑,选项C错误;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亚硫酸钙为硫酸钙,选项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是现在考试的热点,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4.C
【详解】A.应溶解在盐酸中,抑制铁离子水解,稀释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A错误;
B.Pb(NO3)2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生成,不能比较PbSO4(白色)和PbS(黑色)的溶度积,B错误;
C.水解后在碱性条件先检验葡萄糖,则向盛有4mL淀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4~5分钟,冷却后用NaOH溶液中和余酸,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可说明,C正确;
D.先加入BaCl2溶液,可能生成AgCl或硫酸钡,应先加盐酸排除干扰离子,后加氯化钡检验,D错误;
故答案为:C。
5.D
【详解】A.NaOH过量,均为沉淀生成,不能比较Ksp大小,A错误;
B.,反应中高锰酸钾均过量,则溶液不会褪色,不能判断反应的终点,不能比较反应快慢,B错误;
C.固体加入饱和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浓度很大,促使硫酸钡向碳酸钡转化,但不能比较、,C错误;
D.用计分别测定浓度均为的溶液和溶液的,根据越弱越水解,通过比较pH可以判断和的酸性强弱,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A.向废FeCl3蚀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铁粉,振荡,未出现红色固体,因为氧化性Fe3+>Cu2+,Fe先与Fe3+反应,故A不符;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AgCl+I-AgI+Cl-,说明Ksp(AgCl)>Ksp(AgI),故B符合;
C.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应将蒸出的乙酸乙酯蒸汽导在饱和的Na2CO3溶液液面以上,防止倒吸,便于分层,不能用NaOH溶液,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收集不到乙酸乙酯,故C不符;
D.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此时可能将Fe2+氧化Fe3+,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故D不符;
故选B。
7.C
【详解】A.溶液中含少量盐酸,且AB段的溶液pH值小于5.4,反应肯定发生H++OH-=H2O,故A错误;
B.AB段肯定发生HCl和NaOH的反应,HCl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所以该阶段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B错误;
C.C点之后pH发生突变,则该点应为Cr3+完全沉淀的点,此时c(Cr3+)=10-5mol/L,c(H+)=10-5.4mol/,则c(OH-)=10-8.6mol/L,则Ksp[Cr(OH)3]=c(Cr3+)·c3(OH-)=10-30.8,pH=5时c(OH-)=10-9mol/L,所以c(Cr3+)=mol/L=10-3.8mol/L,故C正确;
D.D点溶液显碱性,所以NaOH过量,溶液中存在NaCl、Na[Cr(OH)4],所以,故 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离子既可水解生成,也可以电离生成,由于溶液的为9.5,说明HS-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A错误;
B.处理后的废水中为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溶液除汞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错误;
D.的,通过计算可知可用除杂,是因为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大,D正确;
故选D。
9.A
【详解】A.盐碱地(含较多NaCl、Na2CO3 )的碱性是由离子的水解引起的,加入CaSO4后,发生沉淀转化:能将Na2CO3中的沉淀为CaCO3沉淀,从而降低盐碱地的碱性,而不是由于CaSO4溶于水显酸性所致,A错误;
B.波尔多液是利用胆矾与熟石灰、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物,其中含有重金属阳离子Cu2+,Cu2+能够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故可用作植物体表面的杀菌剂,B正确;
C.O3、Cl2、ClO2都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细菌、病毒蛋白质氧化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故均可作水的消毒剂,C正确;
D.Hg具有挥发性,容易被人吸收导致中毒,其能够与S在室温下反应产生H2S,因此实验室中,若温度计不慎被打破,其中散落的水银应用硫粉处理后收集,防止空气污染导致人中毒事件的发生,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10.A
【详解】A.白色的Mg(OH)2沉淀转化为红褐色Fe(OH)3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A正确;
B.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淡黄色固体是Na2O2,Na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氯气在水中发生歧化成HCl和HClO,HClO分解产生HCl和O2,两个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A。
11.错误
【详解】由于AB2与CD分子组成形式不同,因此不能根据Ksp大小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错误。
12.错误
【详解】因为Ksp(AgCl)<Ksp(AgI),所以所得溶液中c(Cl-)>c(I-),故本题错误。
13.错误
【详解】Na2S可用于除去废水中的,是因其能与反应生成CuS沉淀,与其还原性无关,故错误。
14.错误
【详解】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但并不为零,氯化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93mg/L。
15.正确
【详解】因为+-NH3·H2O,所以该固体可溶于NH4Cl溶液,故本题正确。
16. AgCl(g) Ag+(aq)+Cl-(aq) Ag+、Cl- 2AgCl(s) + S2-="==" Ag2S(s) + 2Cl- 该温度下,Ag2S比AgCl溶解度更小(或硫离子与银离子浓度的乘积大于溶度积) AgCl(g) Ag+(aq)+Cl-(aq),银离子与氨水结合,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促使AgCl溶解 BC
【详解】试题分析:(1)AgNO3+NaCl= AgCl+NaNO3,存在的沉淀溶解平衡为AgCl(g) Ag+(aq)+Cl-(aq)。
(2)由步骤Ⅱ的浑浊是Ag2S,可推测滤液X中除了含有Na+、NO3 ,还含有Ag+、Cl-。
(3)步骤Ⅲ中沉淀变黑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l(s)+S2-===Ag2S(s)+2Cl-。沉淀转化的主要原因是该温度下,Ag2S比AgCl溶解度更小。
(4)已知:Ag++2NH3·H2OAg(NH3)2++2H2O,AgCl(g) Ag+(aq)+Cl-(aq),银离子与氨水结合,降低了溶液中银离子的浓度,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促使AgCl溶解。
(5)在步骤Ⅳ之后,继续滴加浓硝酸,NH3·H2O浓度降低,Ag+ + 2NH3·H2O Ag(NH3)2++ 2H2O,AgCl(g) Ag+(aq)+Cl-(aq),逆向移动,所以又有AgCl沉淀生成;B.银单质与氨水不反应,不能用氨水洗涤银镜反应后的试管;C.若在白色沉淀Y中滴加NaOH溶液,沉淀不能溶解。
考点:本题考查溶解沉淀平衡。
17.(1) 250 mL容量瓶 8.5
(2)B
(3) (棕色)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后,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
(4)0.1000
(5)C
【分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滴定实验的步骤是:滴定前的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液面→记录,锥形瓶:注液体→记体积→加指示剂;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溶液颜色变化;终点判断:记录数据;数据处理:通过数据进行计算;
【详解】(1)配制250 mL 0.2000 mol L的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250 mL容量瓶,需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硝酸银的质量为0.250 L ×0.2000 mol L×170g/mol=8.5g;
(2)由表格可知,AgCl、AgSCN、AgBr、AgI均为同类型的沉淀,且Ksp依次减小,故四者中氯化银溶解度最大,KSCN、KBr、KI均不适合做指示剂;AgCl饱和溶液中、饱和溶液中,故AgCl的溶解度大于,可以选择作为指示剂,故选B;
(3)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且硝酸银易见光分解,故用(棕色)酸式滴定管盛装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为: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后,白色沉淀中出现砖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改变,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4)由数据可知,第一、二、三次标准液用量分别为25.05mL、25.00mL、24.95mL,平均用量为25.00mL,根据Ag++Cl-=AgCl↓可知,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5)A.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经润洗就直接注入溶液进行实验,导致标准液用量增大,计算出氯离子浓度偏大,A错误;
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导致标准液读数增大,计算出氯离子浓度偏大,B错误;
C.读取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导致标准液读数偏小,计算出氯离子浓度偏小,C正确;
D.锥形瓶内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标准液的用量,不影响计算出氯离子浓度,D错误;
故选C。
18. 圆底烧瓶 b端进a端出 PbCl2(s)Pb2+(aq)+2Cl-(aq) c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取一小片pH试纸于表面皿中央,滴一小滴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纸的中央,并迅速于标准比色卡对照 1.1×10-6 不变 偏大
【分析】本题是以PbCl2与H+交换膜反应交换出H+,并用标准浓度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来测量出溶液中的Pb2+的物质的量浓度,从而可测量出PbCl2的Ksp,对蒸馏水进行多次蒸馏是为了除去溶解在其中的CO2,以免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图示可知,上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为增强冷凝效果采用逆向通入冷凝水,故冷凝水出口方向为b端进a端出,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b端进a端出;
(2) 步骤II即配制PbCl2饱和溶液,故步骤II中的溶解平衡方程式为:PbCl2(s)Pb2+(aq)+2Cl-(aq) ,故答案为:PbCl2(s)Pb2+(aq)+2Cl-(aq);
(3)①由于PbCl2溶液因水解呈酸性且具有腐蚀橡胶的性质,故步骤III中量取25.00mL饱和溶液,选用的仪器是25mL酸性滴定管,故答案为:c;
②取一小片pH试纸于表面皿中央,滴一小滴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纸的中央,并迅速于标准比色卡对照,直至pH=7即可,故答案为:取一小片pH试纸于表面皿中央,滴一小滴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纸的中央,并迅速于标准比色卡对照;
(4)步骤IV是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酸,故滴定终点的现象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实验测得t℃,Pb2++HRPbR2+2H+(HR表示H+交换膜),故有c(Pb2+)=c(H+)===1.42×10-2mol/L,则c(Cl-)=2c(Pb2+),故Ksp(PbCl2)=c(Pb2+)c2(Cl-)=4c3(Pb2+)=4×(1.42×10-2mol/L)3≈1.1×10-6,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1.1×10-6;
(5) ①步骤II中过滤时漏斗用重蒸馏水润湿,并不改变溶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故不会使测定结果发生改变,故答案为:不变;
②由于蒸馏水中溶解的CO2也将消耗NaOH,故实验中用蒸馏水代替重蒸馏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