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金属资源的开发与金属材料
共15题,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注意保持试卷整洁
一、单选题(共50分)
1.(本题5分)下列有关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浸泡过海带灰的水中加淀粉,有蓝色出现
B.把生铁炼成钢,需要降低生铁中硅的含量,可以在炼钢时添加
C.为将氨基酸混合物分离开,可以通过调节混合溶液的值,从而析出晶体进行分离
D.洗涤葡萄糖还原银氨溶液在试管壁产生的银,先用稀硝酸溶洗,再用水清洗
2.(本题5分)下列是部分矿物资源的利用及产品流程(如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
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冶炼铝加冰晶石有利于氧化铝的熔化
D.工业制粗硅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一氧化碳
3.(本题5分)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aO反应的是
A.KOH B.H2O C.HCl D.SO2
4.(本题5分)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
B.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焦炭为铁矿石的还原剂
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
D.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5.(本题5分)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属于铁合金 B.用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中的Fe3+
C.铁制品腐蚀过程中铁被还原 D.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
6.(本题5分)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含、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图:
注:碱溶时转变为铝硅酸钠沉淀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I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提高的浸取率
B.操作Ⅱ、Ⅲ为过滤,操作Ⅳ为灼烧
C.通入过量的离子方程式为
D.加入的冰晶石目的是降低的熔融温度
7.(本题5分)无色溶液滴到石蕊试纸上显红色,此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
C.、、、 D.、、、
8.(本题5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室外大雪的时候可以用作融雪剂,原因是因为其溶解的时候可以放热
B.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常在不锈钢中添加
C.为半导体,可做新型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
D.氧化镁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耐火材料
9.(本题5分)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煅烧石灰石 B.海带提取碘 C.漂白粉消毒 D.煅烧硫铁矿
10.(本题5分)下列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金属 存在形式 冶炼方法
A 金 游离态 金子比沙子密度大,利用水洗法直接分离
B 银 化合态 银的金属性弱,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
C 铁 化合态 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D 钠 化合态 钠的金属性强,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冶炼
A.A B.B C.C D.D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5分)钛属于金属元素,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小、抗腐蚀的优点。 。
12.(本题5分)无水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
三、解答题(共40分)
13.(本题10分)Zn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少量Fe2O3、Cu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锌,进而热分解制备活性氧化锌。实验流程如下:
(1)“浸出”:称取一定量的粗氧化锌放入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铵和15%的氨水,40℃水浴加热并充分搅拌后,过滤。
①浸出后溶液中主要含有的离子为、和,写出生成[Zn(NH3)4]CO3的化学方程式: 。1 mol[Zn(NH3)4]2+中的σ键数为 。
②其他条件一定,当水浴温度高于42℃时,测得锌的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其可能原因是 。
(2)“置换铜”:向“浸出”所得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过滤, ,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得到较纯净的铜。
(3)“蒸氨”。反应原理为。已知:的产率随蒸氨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加热Zn4(OH)6CO330 min后,固体质量残留率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
请补充完整制备ZnO的实验方案:将[Zn(NH3)4]CO3溶液置于如图-3所示三颈瓶中, 。(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00℃水蒸气、蒸馏水)
14.(本题15分)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料: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绿色)、MnO(紫色)。
ii.浓碱条件下,MnO可被OH-还原为MnO。
iii. 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序号 物质a C中实验现象
通入Cl2前 通入Cl2后
I 水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II 5%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III 40%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中试剂是 。
(2)通入Cl2前,II、III中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 。
(4)根据资料ii,III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氧化为MnO。
①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 ,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 (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取II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溶液紫色缓慢加深,发生的反应是 。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实验Ⅲ未得到绿色溶液的可能原因 。
15.(本题15分)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查阅资料显示:
a.在一定条件下能被或氧化成(棕黑色)、(绿色)、(紫色)。
b.浓碱条件下,可被还原为。
c.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d.为白色沉淀。实验装置如下图:
序号 物质X C中实验现象
通入前 通入后
Ⅰ 水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Ⅱ 5%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Ⅲ 40%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1)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得失和数目 。
(2)通入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比实验Ⅰ、Ⅱ通入后的实验现象,对于还原性与溶液酸碱性的认识是 。
(4)根据资料b,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而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分析现象与资料不符的原因: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氧化为。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 。
②取Ⅲ中放置后的悬浊液,加入40%溶液,观察到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同时还可观察到溶液的绿色缓慢加深,即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海带灰中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加淀粉不会出现蓝色,故A错误;
B.把生铁炼成钢,需要降低生铁中硅的含量,添加可以使硅元素生成硅酸钙,故B正确;
C.通过调节混合溶液的值,可以使氨基酸析出晶体,达到分离不同氨基酸的目的,故C正确;
D.银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NO和水,银溶解,然后再用水清洗,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B
【详解】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自身发生氧化反应变为Cu2+进入溶液,A正确;
B.制备单质时涉及化合价变化,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制玻璃的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和SiO2+CaCO3CaSiO3+CO2↑中化合价未发生变化,均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制备Al单质以Al2O3为原料采用电解方法冶炼,Al2O3的熔点是2050℃,若加入冰晶石,Al2O3在1000℃左右就可以熔化,故冶炼铝加冰晶石有利于氧化铝的熔化,C正确;
D.制备粗硅的过程发生反应为:SiO2+2CSi+2CO↑,在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因此氧化产物是C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A
【详解】A.KOH和CaO不反应,A符合题意;
B.CaO和水反应生成Ca(OH)2,B不符合题意;
C.CaO和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水,C不符合题意;
D.CaO和SO2反应生成CaSO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B
【详解】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SiO2+2CSi+2CO↑,得到含少量杂质的粗硅,故A正确;
B.高炉炼铁原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还原剂为一氧化碳,故B错误;
C.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做阳极,连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石灰石、石英和纯碱是制备玻璃的主要原料,故D正确;故选B。
答案选B。
5.C
【详解】A.不锈钢是铁合金,还含有抗腐蚀性很强的铬和镍,故A正确;
B.为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加入KSCN溶液,如果溶液中含有Fe3+,溶液变为血红色,故B正确;
C.钢铁腐蚀就是铁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的过程,故C错误;
D.铁矿石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有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C。
6.C
【分析】Al2O3、Fe2O3和硫酸反应,选择氢氧化钠,将氧化铝和Fe2O3分离出来,将氧化铝溶解为偏铝酸钠,固体难溶物是氧化铁和铝硅酸钠沉淀,滤液为偏铝酸钠,通二氧化碳来获得氢氧化铝沉淀,发生CO2+AlO2-+2H2O═Al(OH)3↓+HCO3-,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可得铝,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增大NaOH溶液用量,可使氧化铝完全反应,提高氧化铝的浸取率,故A正确;
B. 操作Ⅱ、Ⅲ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操作Ⅳ可使氢氧化铝转化为氧化铝,则为灼烧,故B正确;
C. 通入过量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生成碳酸氢钠,故C错误;
D. 氧化铝熔点较高,加入冰晶石,可降低熔点,利于熔化,故D正确;
答案选C。
7.D
【分析】无色溶液滴到石蕊试纸上显红色,则此溶液显酸性。
【详解】A.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同时、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同时、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在酸性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A.氯化镁可以用作融雪剂,原因是雪-氯化镁混合物的熔点低于雪的熔点,使雪能够在比正常情况更低的温度下就能融化,故A错误;
B.铬是硬度最高的金属,常在不锈钢中添加,增强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故B正确;
C.为半导体,作为光电极很稳定,制作简单,可做新型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故C正确;
D.氧化镁的熔点高,常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耐火材料,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A
【详解】A.煅烧石灰石时发生反应CaCO3CaO+CO2,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海带提取碘,碘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漂白粉因可以把蛋白质氧化使其变质,所以可以消毒杀菌,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煅烧硫铁矿时FeS2生成Fe的氧化物和SO2,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D
【详解】A.金的活泼性很弱,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根据密度的不同,可以采用水洗法分离得到金单质, A正确;
B.常温下,银易和其它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银的金属性弱,可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B正确;
C.铁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铝的金属性大于铁,铝和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可以铝热法炼铁,C正确;
D.钠的性质很活泼,极易和氧气反应,所以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D错误;
故选D。
11.正确
【详解】通过““奋斗者”号使用了强度高、质量小、抗腐蚀的钛合金材料”,可知是正确的;
12.正确
【详解】无水氯化亚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所以无水氯化亚钴常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故正确。
13.(1) 温度升高,NH3挥发,NH4HCO3分解,和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向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
(3)打开活塞,通入100℃水蒸气持续25 min,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待三颈瓶冷却后,将其中混合物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并干燥,将干燥后的固体在600 K下加热30 min
【分析】粗氧化锌(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少量Fe2O3、CuO等杂质),向其中加入适量NH4HCO3和15%的氨水,40℃水浴加热并充分搅拌,反应产生、和,而Fe2O3不发生反应,经过滤分离除去,然后向其中加入Zn与发生置换反应,将Cu置换出来,经加热将过量氨蒸出,锌氨配合物最终以沉淀出来,再经过加热分解产生ZnO。
【详解】(1)ZnO与氨水及NH4HCO3发生反应产生Zn(NH3)4CO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Zn(NH3)4]2+中,配位体NH3中存在3个N-H共价键,单键属于σ键,中心Cu2+与4个NH3通过4个配位键结合,配位键属于σ键,1个[Zn(NH3)4]2+中存在σ键数目是3×4+4=16个,则1 mol[Zn(NH3)4]2+中含有16 molσ键,其数目是16NA=;
②其他条件一定时,当水浴温度高于42℃时,测得锌的浸出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能原因是温度升高,NH3挥发,NH4HCO3分解,和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2)“置换铜”:向“浸出”所得含有[Cu(NH3)4]2+中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发生置换反应:Zn+[Cu(NH3)4]2+=[Zn(NH3)4]2++Cu,然后过滤,分离得到的固体中含有过量的Zn及置换出的Cu,根据Zn是比较活泼金属,能够与酸发生反应,而Cu不能反应的性质,向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除去Zn,然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就得到较纯净的铜。
(3)根据图象可知:在蒸氨时间为25min时碱式碳酸锌产率达到最大值,在温度为600 K时加热30min固体残留率达到最低,温度升高,固体残留率不再发生变化,故在“蒸氨”制备ZnO时操作为:将[Zn(NH3)4]CO3溶液置于如图-3所示三颈瓶中,打开活塞,通入100℃水蒸气持续25 min,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蒸馏水中;待三颈瓶冷却后,将其中混合物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并干燥,将干燥后的固体在600 K下加热30 min。
14.(1) 2+16 H++10Cl-=2 Mn2++5Cl2↑+8H2O 饱和NaCl溶液
(2)2Mn(OH)2+O2=2MnO2+2H2O
(3)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4) Cl2+2NaOH=NaCl+NaClO+H2O 4+4OH-=4+O2↑+2H2O Cl2 3ClO-+2MnO2+2OH-=2+3Cl-+H2O 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OH-)降低,溶液中的被还原为的速率减小,因而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
【分析】在装置A中HCl与KMnO4发生反应制取Cl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为排除HCl对Cl2性质的干扰,在装置B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在装置C中通过改变溶液的pH,验证不同条件下Cl2与MnSO4反应,装置D是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除去多余Cl2,防止造成大气污染。
【详解】(1)装置A中HCl与KMnO4发生反应制取Cl2,离子方程式为:2+16 H++10Cl-=2 Mn2++5Cl2↑+8H2O,B中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吸收Cl2中的杂质HCl气体,故答案为:饱和NaCl溶液;
(2)通入Cl2前,II、III中Mn2+与碱性溶液中NaOH电离产生的OH-反应产生Mn(OH)2白色沉淀,该沉淀不稳定,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为棕黑色MnO2,则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H)2+O2=2MnO2+2H2O,故答案为:2Mn(OH)2+O2=2MnO2+2H2O;
(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故答案为: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4)①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NaClO、H2O,使溶液碱性减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就是由于在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4OH-=4+O2↑+2H2O;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Cl2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故答案为:4+4OH-=4+O2↑+2H2O;Cl2;
③取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水,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紫色缓慢加深,说明ClO-将MnO2氧化为,发生的反应是:3ClO-+2MnO2+2OH-=2+3Cl-+H2O,故答案为:3ClO-+2MnO2+2OH-=2+3Cl-+H2O;
④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OH-)降低,溶液中的被还原为的速率减小,导致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故答案为:过量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O,使溶液的碱性减弱,c(OH-)降低,溶液中的被还原为的速率减小,因而实验III未得到绿色溶液。
15.(1)
(2)2 Mn(OH)2+O2=2MnO2+2H2O
(3)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4) Cl2+2NaOH=NaCl+NaClO+H2O O2
【分析】在装置A中HCl与KMnO4发生反应制取Cl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为排除HCl对Cl2性质的干扰,在装置B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在装置C中通过改变溶液的pH,验证不同条件下Cl2与MnSO4反应,装置D是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除去多余Cl2,防止造成大气污染。
【详解】(1)对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MnO4中Mn由+7价降低为+2价,HCl中Cl由-1价部分升高为0价,则该反应中氧化剂是KMnO4,还原剂是HCl;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2)通入Cl2前,II、III中Mn2+与碱性溶液中NaOH电离产生的的OH-反应产生Mn(OH)2白色沉淀,该沉淀不稳定,会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氧化为棕黑色MnO2,则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H)2+O2=2MnO2+2H2O;
(3)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4)①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NaClO、H2O,使溶液碱性减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溶液紫色变为绿色就是由于在浓碱条件下,可被OH-还原为,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4OH-=4+O2↑+2H2O,生成气体为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