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健康地生活-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十三 健康地生活-解题思路模型建构(5年5考)学案【原卷版+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5 12:50: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13 健康地生活
-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的细菌 、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①传染源:能够散布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等。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蚊蝇)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是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①控制传染源的具体做法:隔离治疗、避免接触他人。
②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对用品场所空气等消毒杀菌、戴防护用具口罩、洗手、杀灭蚊蝇媒介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接种疫苗、锻炼身体(重在提高免疫力)。
4、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的病原体是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HIV),三个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二、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侵入、杀菌、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化病菌。
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后天形成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抗原是非己成分,抗体(蛋白质)是自已成分。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移植的器官是抗原,接种的疫苗是抗原,接种的血清是抗体。
3、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自身稳定)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防御保护)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免疫监视)
4、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属于特异性免疫。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三、健康的生活
1、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
2、如因溺水、煤气中素、触电而停止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15~20次/ 分;
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呼吸、心跳骤停,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30:2)。
心肺复苏顺序: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C→A→B)
3、出血和止血:
(1)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外出血可分为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三种。
a.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止血: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盖上
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b.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喷出或者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远心端止血
c.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近心端止血;被毒蛇咬伤:按近心端(防止毒液随血液循环流入心脏)
4、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烦恼、自我安慰。
5、生活方式病(现代文明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6、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低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高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抑制作用。
7、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焦油进入人体,不仅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可能诱发肺癌。
8、毒品的危害: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例题一】“健康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推进“共筑健康丝路,共享健康发展”时,把与相关国家进行传染病联台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与不同区域的国家联合防控的部分传染病如表所示,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请根据给出的资料,分析传染病防控中包含或运用的生物学知识。
区域 传染病
东南亚 艾滋病、疟疾、血吸虫病、禽流感等
中亚 鼠疫等
西亚 脊髓灰质炎等
(1)多个国家对传染病联合防控,是因为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从源头上控制疫情。
(2)一些新型传染病防控难度较大,是因为不了解其病原体,这是当前传染病呈越来越复杂趋势的原因之一,也是需要集多国力量联合防控的原因之一。防控传染病,首先要知道它们的病原体是什么,上表中,病原体属于扁形动物的传染病是   。
(3)当前国际交往的便利,加快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因此需尽快确定最佳的防控措施。对于不同传染病的预防,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中的主要环节,上表中传染病的预防,脊髓灰质炎要以   为重点,艾滋病要以   为重点。(4)我国能够成为“健康丝绸之路”的首倡者,是因为在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可以分享。如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成功提取的青蒿素,对病原体为单细胞生物的传染病一   ,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项成果是中国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方法总结】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因此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病原体属于扁形动物的传染病是血吸虫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 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 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对于脊髓灰质炎要以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艾滋病则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预防措施,同时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传播。
【答案】(1)传染性和流行性(2)血吸虫病(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4)疟疾
【举一反三】(2023·福建)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已获得麻疹免疫的母亲,在孕期会向胎儿输送抗体,但这些抗体在婴儿生长至9个月后会逐渐消失。我国计划免疫规定8月龄婴儿要接种麻疹疫苗。近年来,我国麻疹类疫苗接种比例都保持在99%以上。
(1)引起麻疹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划线处属于   。
(3)母亲血液中的抗体通过   和脐带输送给胎儿。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4)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意义是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麻疹病毒
(2)传播途径
(3)胎盘;特异性/后天性
(4)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解析】(1)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引起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 。
(2)划线处描述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
(3)胎儿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母体血液中的抗体通过胎盘和脐带输送个胎儿。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麻疹疫苗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4)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意义有:保护易感人群、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或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等。
【例题二】用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   。
(2)通过接种S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2小题中选作1题。
①图甲所示实验中,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2天,给B鼠注射S病原体,发现B鼠死亡,则原因是:   ;
②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释:   。
【方法总结】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与B鼠形成对照;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S疫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鼠体内后,会刺激老鼠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S病原体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a)由乙图可知抗体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假设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注射S病原体,则B鼠会死亡,原因是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这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人体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因此,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产生局部免疫,需多次接种。
【答案】(1)对照(2)特异性(3)注射疫苗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有些疫苗剂量较大,一次接种不能产生免疫,需多次接种
【举一反三】(2023·兴安盟)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离不开疫苗的研发。某天花疫苗研发团队,在研发疫苗过程中,为检验疫苗的效能,他们用20只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   ,   。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病毒后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   ,这种免疫类型为   。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   。
(4)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健康人群居家不外出、对环境进行消杀等,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做?  。
【答案】(1)21天后;注射天花病毒
(2)抗体;特异性免疫
(3)病原体
(4)通过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解析】(1)分析题目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注射天花疫苗,因此A组小白鼠不注射天花疫苗,作为对照组,B组小白鼠②注射天花疫苗,作为实验组;注射天数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需要保持适宜且相等,因此①也应为21天;故填:21天;注射天花病毒;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了相应的抗体,抗体会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这个过程中的免疫具有特异性,属于特异性免疫;故填:抗体;特异性免疫;
(3)从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天花病毒是引起天花传染病的病原体,而从免疫角度考虑,天花病毒是会引起机体产生免疫的抗原;故填:病原体;
(4)分析题中的信息可知: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是为了避免患者将传染病传染给其他人,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要求健康人群不外出是为了避免健康人员被感染,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对环境进行消杀是为了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故填:通过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来有效阻止传染病的传播。
【例题三】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95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抗生素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它属于“OTC”吗? 不属于 。
(2)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 )功能的体现。
A.呼吸 B.排泄 C.消化 D.免疫
(3)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4)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D.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5)请你写一句有关“反对滥用抗生素”的宣传标语。 。
【方法总结】(1)“OTC”指非处方药,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2)过敏反应属于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刺激所发生的反应。(3)细菌群体中出现“耐药”的变异是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抗生素对细菌群体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存活下来的个体是“耐药”的个体,它们繁殖的后代也有“耐药”性。(4)基于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在使用抗生素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适量地使用。(5)体现出反对滥用抗生素的意义即可,比如“滥用抗生素无异于玩火自焚”。
【答案】(1)不属于 (2)D (3)自然选择 (4)D(5)符合“反对滥用抗生素”的观点均给分
【举一反三】(2023·烟台)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1)患近视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眼球结构的[   ]   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   ]   的前方造成的。你认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是   (至少答两项)。
(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无油团 2.78秒 2.67秒 2.56秒 2.67秒
有油团 21.46秒 22.58秒 23.86秒 22.63秒
推测   。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参加锻炼、   和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好习惯。
(3)预防传染病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流行时,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李明奶奶患甲流后,买来阿莫西林准备服用,你给奶奶的建议是   。
(4)校园内每天开展的“阳光体育”和各种社团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的良好状态。
【答案】(1)2;晶状体;4;视网膜;一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右;二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注意均衡饮食
(3)控制传染源;停止服用阿莫西林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
【解析】(1)图中1为角膜,2为晶状体,3为玻璃体,4为视网膜,5为脉络膜,眼球中的晶状体会通过曲度变化,使物体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近视的人晶状体曲度过大,成像位置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预防近视,青少年应该合理用眼,保证读写姿势正确,长时间用眼时应该适当休息,定期做好视力检查,做好眼保健操等;故填:2;晶状体;4;视网膜;一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右;二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三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2)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发现:有油团的实验组中,血液流动时间大幅增加,因此可以推测: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严重时会造成血管栓塞;保护心血管健康,就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应当适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等;故填:动脉粥样硬化能减缓血液流速、会逐步造成血管栓塞;注意均衡饮食;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对于甲流这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没有效果,因此建议李明奶奶停用;故填:控制传染源;停止服用阿莫西林;
(4)健康是指一种身体、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故填: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某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B.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
C.病症严重时应加倍服用 D.超过有效期仍然可以服用
【答案】B
【解析】A、分析说明书可知,该药品的缩写是OTC,属于非处方药,不需要经过医生的处方就可购买,A错误;
B、分析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可知,该药品适用于消化不良、呕吐、腹痛等症状,B正确;
C、分析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可知,该药品成人一次1片,1日三次,没有特殊关于病重加药的说明,因此要谨遵说明书或者医嘱使用,C错误;
D、药品超过有效期后可能外观没有变化,但其内部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不适合再食用,D错误。
2.(2023·江西)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引发的乙型肝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B.从免疫学角度判断,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抗体
C.接种疫苗后,机体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A、乙肝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符合题意;B、接种乙肝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抗原,不是抗体,符合题意;
C、乙肝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属于免疫的第三道防线,该抗体只对乙肝病毒有免疫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不符合题意;
D、接种新冠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不符合题意。
3.(2024·遂宁) 某学校为快速有效的阻断甲流传播,采取了每天晨午晚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等措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晨午晚检措施,有助于及时控制传染源
B.对患者隔离治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进行校园环境消毒,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此种疾病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答案】A
【解析】AB、在甲流传播期,学校每天对学生进行晨午检是为了及时发现患者并对患者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不是控制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甲流属于传染病,不属于遗传病,不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D不符合题意。
4.(2023·绵阳)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用喝可乐等饮料来代替喝水
B.周末宅在家打游戏或看电视
C.和朋友一起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D.心情不好时,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
【答案】C
【解析】A、饮料并不能代替饮用水,饮料中含有较多糖分,长期饮用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A错误;B、周末经常宅在家打游戏或看电视,缺乏运动和社交,可能会出现健康问题,B错误;
C、和朋友一起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锻炼身体、放松心情,有利于身体健康,C正确;
D、心情不好时,可以选择①转移注意力;②宣泄情绪;③自我安慰等方式进行调剂,但不能通过饮酒麻痹自己,饮酒有害身体健康,D错误。
5.(2020·大庆)下列关于安全输血和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B.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200~300毫升
D.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以给受伤的患者输血
【答案】D
【解析】A.大量输血时应输同型血,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A不符合题意。
B.我国鼓励无偿献血,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B不符合题意。
C.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 ~ 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 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C不符合题意确。
D.艾滋病患者的血中含有艾滋病的病原体,因此输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血液都能感染艾滋病,D符合题意。
6.(2021·荆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生活,中学生需掌握一些医学常识,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选择均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的表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的发生
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放心的外出活动,不担心会被感染
③野外考察或外出旅行时,有必要随身携带一个家庭小药箱
④碰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观察并借助周围救援物品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⑤进入公共用餐场所,用适宜浓度酒精擦手,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过敏反应的发生是由于人体防御机能过强,而抵抗抗原的侵入,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留在体内,但是具体留在体内是时间多久因人而异,同时病毒又在不断的变异,所以外出旅行还是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不去高风险地区旅游,错误。
③野外考察或外出旅行时,应准备一个小药箱,以备急用。 如:给晕车的人准备乘晕宁,给心脏病患者准备硝酸甘油,为了防划伤还应准备创可贴、红药水、碘酒等,正确。
④碰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常识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切勿盲目救人,正确。
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入公共用餐场所,用适宜浓度酒精擦手,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正确。
7.(2021·青岛)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意外伤害,学习急救知识十分必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意外首先应拨打120,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B.对伤者进行胸外按压急救时,正确的按压部位是图一中①和②
C.溺水急救进行图二所示人工呼吸,操作前确保被救者呼吸道畅通
D.图三中若伤者下肢血管⑤处出血,在⑥处用止血带包扎能够止血
【答案】B
【解析】A.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A不符合题意。
B.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 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B符合题意。
C.做人工呼吸时,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C不符合题意。
D.图三中根据箭头方向可知血流方向是流回心脏,所以该血管为下肢静脉,静脉⑤处出血应包扎⑥远心端止血,D不符合题意。
8.(2022·凉山)肺癌是我国癌症得病率和死亡率前三的病症,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
B.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青少年吸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D.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答案】D
【解析】A.在每天吸烟数量一样的情况下,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低,A不符合题意。
B.癌症是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因此,吸烟不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B不符合题意。
C.“青少年吸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的观点正确,但该观点不能从题图中直接得出,C不符合题意。
D.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D符合题意。
9.(2022·娄底)关于酒,有许多的脍炙人口诗句,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所感悟,其中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
A.常邀好友三五饮酒作乐 B.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
C.知心朋友可以开怀畅饮 D.心情郁闷时找人喝酒聊天
【答案】B
【解析】ACD.喝酒会导致大脑功能发生变化,神经发育受阻,影响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健康发展;会刺激消化道,导致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影响正常饮食及营养摄入,阻碍正常生长发育;过多饮酒会导致情绪失控,引发矛盾冲突等。ACD不符合题意。
B.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B符合题意。
10.(2022·成都)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
A.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B.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
D.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
【答案】C
【解析】A.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A不符合题意。
BD.特异性免疫是人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类型。因接种新冠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只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没有作用,所以无法预防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故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D不符合题意。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从免疫的角度上来说,疫苗属于抗原,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C符合题意。
11.(2022·陇南)面对新冠疫情,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D.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
【答案】B
【解析】健康人对新冠病毒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属于易感人群;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新冠肺炎患者携带新冠病毒,并能散播新冠病毒,属于传染源;新冠肺炎可以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所以,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属于传播途径,B符合题意。
12.(2022·乐山)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答案】A
【解析】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属于病原体,A符合题意。
BCD.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和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都能够传播病原体,是传染源,BCD不符合题意。
13.(2022·北部湾)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得过麻疹的人,一生就不再患麻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了非特异性免疫
C.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原
D.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答案】D
【解析】A.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病后免疫力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但同一流行期中再感染者较少,即具有型特异性免疫。痢疾杆菌菌型多,各型间无交叉免疫。机体对菌痢的免疫主要依靠肠道的局部免疫,即肠道粘膜细胞吞噬能力的增强和SlgA的作用,由此可知,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的是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
B.麻疹病毒侵入人后,能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新冠病毒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的蛋白质就是抗体;该抗体只对麻疹病毒起作用,而对其它病原体无效,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B不符合题意。
C.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麻疹的抗原是麻疹病毒,麻疹病毒不是人体产生的,人体产生抵抗麻疹病毒是抗体,C不符合题意。
D.麻疹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麻疹病毒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因此患过麻疹的人病愈后不会再患这种病的原因是患者体内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D符合题意。
14.(2022·大庆)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及时清除自身产生的衰老、死亡和损伤细胞,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还可以随时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细胞的产生,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
二、读图理解题
15.(2023·张家界) 2023年3月,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流感监测周报》提示,多个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九成为症状较重的甲型流感。如图为某学习小组针对今年春季高发的甲流制作的“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和其他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   传播。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①②③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属于   免疫。
【答案】(1)甲型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空气、飞沫
(3)切断传播途径
(4)抗体;特异性
【解析】(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病毒和其他生物相比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 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传播,甲型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3)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对付甲流有妙招”中,①常通风、②勤洗手、③戴口罩都可以阻断甲型流感病毒到达易感人群的途径,所以,这些措施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方式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三、资料分析题
16.(2022·福建)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简称,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互不影响,可混合成三联疫苗。婴儿可在3、4、5月龄时每月注射1针三联疫苗,1.5至2岁注射第4针。
(1)“百白破”传染病的三种致病细菌通过   进行生殖。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   ;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该措施属于   。
(3)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   ;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   ,有效预防“百白破”。
【答案】(1)分裂
(2)病原体;保护易感人群
(3)抗原;抗体
【解析】(1)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分裂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2)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故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病原体。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的发病规律,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接种的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疫苗相当于抗原。抗体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这是后天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给人体接种疫苗”后,该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新冠病毒)的抗体,增强身体抵抗力,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是抗原。“给人体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该抗原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抗原(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抗体,从而当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致病细菌进入人体时,就会被这些抗体分别对应消灭,有效预防“百白破”。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西藏自治区)科学研究表明,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从一包香烟中提炼出来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水蚤为研究对象,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烟草浸出液的配制方法:①将两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②将四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用其浸出液做实验。
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水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清水 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水蚤个数 5 5 5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7 41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   。
(3)该兴趣小组的尼玛同学认为还需要增加两个组别,即用一支烟的烟丝漫出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   。
(4)根据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5)该兴趣小组在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请你推测水蚤属于下列选项中的____。
A.节肢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扁形动物
(6)请写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对照
(3)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4)促进
(5)A
(6)诱发肺部疾病
【解析】(1)分析该实验可知,实验探究的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故填: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分析实验可知,清水组没有进行变量处理,属于空白对照组,起对照作用;故填:对照;
(3)用一支烟的烟丝漫出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可以探究烟草浸出液的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故填:配制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高,水蚤10秒内心跳次数越快,因此可以推测:烟草浸出液可以促进水蚤的心率;故填:促进;
(5)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典型的节肢动物特点,属于节肢动物;故答案为:A;
(6)吸烟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引发肺部疾病。故填:诱发肺部疾病。
五、综合应用题
18.(2023·青岛)脊髓灰质炎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儿童。我国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著名医学家顾方舟(1926-2019)做出了巨大贡献,
(1)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   ,如图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序号   表示其遗传物质。
(2)目前对脊髓灰质炎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   。
(3)科学家使用灵长类动物活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而不使用培养基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中。
(4)顾方舟团队于1960年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   (填“灭活”或“减毒”).疫苗。
(5)脊髓灰质炎疫苗进入人体内,作为   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   免疫。
【答案】(1)病原体;②
(2)保护易感人群
(3)寄生
(4)减毒
(5)抗原;淋巴;特异性
【解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动物中之间传播的疾病,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所以,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图中,①是蛋白质外壳,②是遗传物质。
(2)疫苗是由低毒的、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使人们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所以,接种疫苗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4)根据题干中图可以看出,顾方舟团队于1960年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疫苗。
(5)脊髓灰质炎疫苗进入人体内,作为抗原金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产生的抗体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微专题13 健康地生活
-解题思路模型建构
一、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是指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的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生物。
2、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传染源:能够散布________的人或动物,如患流感的病人、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等。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________传播、________传播、________(蚊蝇)传播等。
③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________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三个措施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控制传染源的具体做法:隔离治疗、避免接触他人。
②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对用品场所空气等消毒杀菌、戴防护用具口罩、洗手、杀灭________等。
③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接种________、锻炼身体(重在提高免疫力)。
4、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的病原体是________(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HIV),三个传播途径是________传播、________传播、________传播
二、人体的免疫功能
1、人体免疫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________和________,阻挡病原体侵入、杀菌、清扫异物。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溶解、吞噬和消化病菌。
第三道防线是________(胸腺、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和________(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人________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包括人体的第________、________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________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抗原是非己成分,抗体(蛋白质)是自已成分。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移植的器官是________,接种的疫苗是________,接种的血清是________。
3、免疫的功能:
(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________)
(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________)
(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________)
4、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属于________免疫。卡介苗:预防________;________: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三、健康的生活
1、非处方药(________):不需要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
2、如因溺水、煤气中素、触电而停止呼吸,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________法,15~20次/ 分;
如果病人发生心跳骤停,则应立即开始________。
如果呼吸、心跳骤停,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________)。
心肺复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B)
3、出血和止血:
(1)出血一般有内出血和外出血。内出血是指体内器官的出血,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外出血是指体表的出血,在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做必要的止血处理。
(2)外出血可分为________出血、________出血和________出血三种。
a.毛细血管出血最常见,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止血: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出血,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创可贴,或是在伤口盖上
敷料,用纱布绷带加压止血即可。
b.静脉出血时,血液呈暗红色,喷出或者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________止血
c.动脉出血时,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________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________。________止血;被毒蛇咬伤:按________(防止毒液随血液循环流入心脏)
4、健康是指一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________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调节情绪的方法:转移________、合理________、________。
5、生活方式病(现代文明病):________、心脑血管病、________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6、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低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________作用,高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心率有________作用。
7、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尼古丁、焦油进入人体,不仅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还可能诱发肺癌。
8、毒品的危害: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________功能,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例题一】“健康丝绸之路”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推进“共筑健康丝路,共享健康发展”时,把与相关国家进行传染病联台防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我国与不同区域的国家联合防控的部分传染病如表所示,传染病的防控需要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请根据给出的资料,分析传染病防控中包含或运用的生物学知识。
区域 传染病
东南亚 艾滋病、疟疾、血吸虫病、禽流感等
中亚 鼠疫等
西亚 脊髓灰质炎等
(1)多个国家对传染病联合防控,是因为传染病具有   的特点,因此需要通过构建健康命运共同体,从源头上控制疫情。
(2)一些新型传染病防控难度较大,是因为不了解其病原体,这是当前传染病呈越来越复杂趋势的原因之一,也是需要集多国力量联合防控的原因之一。防控传染病,首先要知道它们的病原体是什么,上表中,病原体属于扁形动物的传染病是   。
(3)当前国际交往的便利,加快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因此需尽快确定最佳的防控措施。对于不同传染病的预防,要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抓住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中的主要环节,上表中传染病的预防,脊髓灰质炎要以   为重点,艾滋病要以   为重点。(4)我国能够成为“健康丝绸之路”的首倡者,是因为在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可以分享。如由我国科学家率先成功提取的青蒿素,对病原体为单细胞生物的传染病一   ,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项成果是中国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举一反三】(2023·福建)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已获得麻疹免疫的母亲,在孕期会向胎儿输送抗体,但这些抗体在婴儿生长至9个月后会逐渐消失。我国计划免疫规定8月龄婴儿要接种麻疹疫苗。近年来,我国麻疹类疫苗接种比例都保持在99%以上。
(1)引起麻疹的病原体是   。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看,划线处属于   。
(3)母亲血液中的抗体通过   和脐带输送给胎儿。给婴儿接种麻疹疫苗会刺激其产生相应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4)我国实行计划免疫的意义是   (写出一点即可)。
【例题二】用鼠A、B做如图甲实验,图乙反映的是鼠先后接种同种疫苗后,血液中产生抗体的情况。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图甲所示实验中,A鼠的作用是   。
(2)通过接种S疫苗,使鼠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3)仔细观察分析图乙,在以下2小题中选作1题。
①图甲所示实验中,B鼠注射S疫苗后的第2天,给B鼠注射S病原体,发现B鼠死亡,则原因是:   ;
②我们接种某些疫苗,有时不只接种一次,会隔一段时间再接种该疫苗,请你作出合理解释:   。
【举一反三】(2023·兴安盟)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预防接种离不开疫苗的研发。某天花疫苗研发团队,在研发疫苗过程中,为检验疫苗的效能,他们用20只健康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②依次应填写   ,   。
(2)B组小白鼠注射天花病毒后之所以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天花病毒的   ,这种免疫类型为   。
(3)从传染病角度来看,天花病毒属于这种传染病的   。
(4)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健康人群居家不外出、对环境进行消杀等,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做?  。
【例题三】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揭开了人类与病菌抗争的历史。95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面对病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抗生素药物必须凭处方购买,它属于“OTC”吗? 不属于 。
(2)在使用青霉素前必须对患者进行皮试,否则有些患者会因为对青霉素过敏而发生休克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是人体( )功能的体现。
A.呼吸 B.排泄 C.消化 D.免疫
(3)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因此,“超级耐药菌”的出现,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4)关于抗生素的使用,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A.定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 B.一发烧就自行服用抗生素
C.为了尽快治好病,加大服用剂量 D.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
(5)请你写一句有关“反对滥用抗生素”的宣传标语。 。
【举一反三】(2023·烟台)习近平总书记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不负韶华。
(1)患近视的同学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用眼不当,导致眼球结构的[   ]   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使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   ]   的前方造成的。你认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是   (至少答两项)。
(2)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青少年时期的肥胖延续到成年,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分析“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数据(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时间
无油团 2.78秒 2.67秒 2.56秒 2.67秒
有油团 21.46秒 22.58秒 23.86秒 22.63秒
推测   。因此,保持心血管健康,从现在开始要养成参加锻炼、   和禁止吸烟和酗酒的好习惯。
(3)预防传染病能有效保障身体健康。今年早春甲型流行性感冒(简称甲流)流行时,患甲流的同学居家隔离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李明奶奶患甲流后,买来阿莫西林准备服用,你给奶奶的建议是   。
(4)校园内每天开展的“阳光体育”和各种社团活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健康的内涵除了身体健康,还包括   的良好状态。
一、选择题
1.(2023·北京)某药品说明书内容节选如下图,关于该药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凭医生开具的处方才能购买 B.适用于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
C.病症严重时应加倍服用 D.超过有效期仍然可以服用
2.(2023·江西)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病毒引发的乙型肝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肝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B.从免疫学角度判断,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抗体
C.接种疫苗后,机体能产生特异性免疫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2024·遂宁) 某学校为快速有效的阻断甲流传播,采取了每天晨午晚检,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校园环境进行消毒等措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晨午晚检措施,有助于及时控制传染源
B.对患者隔离治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C.进行校园环境消毒,是为了控制传染源
D.此种疾病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
4.(2023·绵阳)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经常用喝可乐等饮料来代替喝水
B.周末宅在家打游戏或看电视
C.和朋友一起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
D.心情不好时,通过饮酒来麻痹自己
5.(2020·大庆)下列关于安全输血和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安全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
B.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200~300毫升
D.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以给受伤的患者输血
6.(2021·荆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生活,中学生需掌握一些医学常识,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叙述,选择均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弱的表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可减少过敏的发生
②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可以放心的外出活动,不担心会被感染
③野外考察或外出旅行时,有必要随身携带一个家庭小药箱
④碰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观察并借助周围救援物品施救,切勿盲目下水
⑤进入公共用餐场所,用适宜浓度酒精擦手,这一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7.(2021·青岛)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意外伤害,学习急救知识十分必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意外首先应拨打120,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B.对伤者进行胸外按压急救时,正确的按压部位是图一中①和②
C.溺水急救进行图二所示人工呼吸,操作前确保被救者呼吸道畅通
D.图三中若伤者下肢血管⑤处出血,在⑥处用止血带包扎能够止血
8.(2022·凉山)肺癌是我国癌症得病率和死亡率前三的病症,如图表示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吸过滤嘴烟比吸非过滤嘴烟肺癌发病率高
B.吸烟是导致肺癌的唯一因素
C.青少年吸烟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
D.每天吸烟的支数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9.(2022·娄底)关于酒,有许多的脍炙人口诗句,读:“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所感悟,其中符合健康生活理念的是(  )
A.常邀好友三五饮酒作乐 B.与人交流讲究方法和技巧
C.知心朋友可以开怀畅饮 D.心情郁闷时找人喝酒聊天
10.(2022·成都)疫苗接种(如图)配合个人防护,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有效手段。注射新冠病毒疫苗(  )
A.是控制新冠肺炎传染源的重要措施
B.使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能刺激人体产生与新冠病毒结合的抗体
D.对所有病原体引起的肺炎都能有效预防
11.(2022·陇南)面对新冠疫情,各级政府及时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健康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 )
A.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源
B.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
D.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染源
12.(2022·乐山)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3.(2022·北部湾)患过痢疾的人,以后还会再患痢疾;得过麻疹的人,一生就不再患麻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人体对痢疾杆菌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B.人体对麻疹病毒产生了非特异性免疫
C.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原
D.麻疹患者体内产生了终生具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
14.(2022·大庆)人体的免疫功能包括(  )
A.抵抗抗原的侵入
B.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以上三项都是
二、读图理解题
15.(2023·张家界) 2023年3月,国家流感中心发布《流感监测周报》提示,多个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九成为症状较重的甲型流感。如图为某学习小组针对今年春季高发的甲流制作的“传染病校园宣传手册”,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和其他生物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
(2)用咽拭子、鼻拭子在人的咽部或鼻腔擦拭采集样本是因为甲流病毒可通过   传播。
(3)甲流的传播途径有多种,图中“对付甲流有妙招”①②③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接种疫苗是预防甲流的有效方式,在接种后该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甲型流感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它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甲型流感病毒失去致病性,这属于   免疫。
三、资料分析题
16.(2022·福建)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百白破”是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简称,致病细菌分别是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和破伤风杆菌。这三种传染病的疫苗互不影响,可混合成三联疫苗。婴儿可在3、4、5月龄时每月注射1针三联疫苗,1.5至2岁注射第4针。
(1)“百白破”传染病的三种致病细菌通过   进行生殖。
(2)从传染病角度分析,百日咳杆菌是引起百日咳的   ;定期为婴儿注射疫苗,该措施属于   。
(3)从免疫角度分析,“百白破”三联疫苗相当于   ;给婴儿注射该三联疫苗,可刺激其体内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   ,有效预防“百白破”。
四、实验探究题
17.(2023·西藏自治区)科学研究表明,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从一包香烟中提炼出来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头牛。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水蚤为研究对象,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烟草浸出液的配制方法:①将两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②将四支烟的烟丝加160mL清水浸泡一天。用其浸出液做实验。
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水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在显微镜下观察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中的活水蚤并记录10秒内的心跳次数,重复五次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清水 两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四支烟的烟丝浸出液
水蚤个数 5 5 5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7 41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2)在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形成   。
(3)该兴趣小组的尼玛同学认为还需要增加两个组别,即用一支烟的烟丝漫出三支烟的烟丝浸出液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做的原因是   。
(4)根据实验结果,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有   (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5)该兴趣小组在显微镜下发现水蚤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请你推测水蚤属于下列选项中的____。
A.节肢动物 B.鱼类 C.软体动物 D.扁形动物
(6)请写出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写出一条即可)。
五、综合应用题
18.(2023·青岛)脊髓灰质炎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儿童。我国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著名医学家顾方舟(1926-2019)做出了巨大贡献,
(1)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引起脊髓灰质炎的   ,如图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序号   表示其遗传物质。
(2)目前对脊髓灰质炎没有特效药,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这属于   。
(3)科学家使用灵长类动物活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而不使用培养基培养,是因为病毒只能   在活细胞中。
(4)顾方舟团队于1960年研制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   (填“灭活”或“减毒”).疫苗。
(5)脊髓灰质炎疫苗进入人体内,作为   刺激人体的   细胞产生抗体,这属于   免疫。
专题概述
考点突破
典例精讲
五年五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