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小升初模拟三 六年级语文
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又开始了,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其中。快来跟我们一起开启快乐的阅读之旅吧。
任务一:开展“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节。
(一)读小语同学为读书节活动写的开场白,并完成练习。(13分)
阅读犹如参加一场精神shèng yàn,可以润泽心灵,启迪zhì huì。阅读能xián jiē历史和未来,可以帮助我们不断shěn shì自我,bēn fù新的旅程。阅读能了解不同风土人情与背( )景的外国著作,帮助我们开拓视野……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更( )是我们汲取精神能量( )的重( )要tú jìng。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和一位挚友liáo tiān,能令你摆脱生活中那些jìmò、fáwèi的琐事。阅读,就是在你的内心深处播下一颗种( )子,帮你找到人生的mùbiāo和意义,使你能胸有成竹地去迎接生活中的挑( )战。
1.在括号内为加点的多音字注音。(3分)
2.根据语境,依次看拼音写词语。(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3.用部首查字法查“润”字,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右边是“润”字在字典里的解释,为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润泽( ) 润饰( ) 湿润( ) 润嗓子( )
4.下列是用不同字体书写的汉字“书”,属于隶书字体的一项是( )(2分)
(二)读书节上需要用到一些材料,请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5.下列是读书节征集的读书宣传语,其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阅读能让我们的心灵重见天日。 B.读书需锲而不舍,求学当孜孜不倦。
C.在书里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吧! D.让阅读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6.关于同学们制作的读书宣传展板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图片①对应的成语是“囊萤夜读”,主人公是匡衡。
B.②中冰心的这句话可以用成语“手不释卷”来概括。
C.③中的“读书有三到”中,最重要的是“心到”。
D.④中的横线处应填的是“读书须用意”。
7.下列是小文同学为“红色经典阅读”设计的好文推荐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读读毛泽东这篇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演讲稿,你就会明白。
B.《十六年前的回忆》:十六年前,父亲李大钊面对敌人时坚贞不屈的言行印在了女儿李星华的脑海里,永远不能忘怀。
C.《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在大部队进攻受阻的危急关头,董存瑞毫不犹豫地托起炸药包,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D.《军神》:刘伯承作战勇猛,军事能力卓越,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由于他卓越的战绩,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8.为了迎接读书节,学校准备在校园里悬挂与读书有关的对联。根据同学们拟出的上联“琅琅书声满校园”,最合适的下联是( )(2分)
A.读书之乐乐无穷 B.阵阵墨香溢心田
C.春风拂面书香来 D.汲取知识有力量
(三)下面是读书节分会场----“古诗文传诵会”的现场,请完成练习。(5分)
9.下面是小阅同学为“古诗文传诵会”写的主持词,请读一读,并补充完整。(3分)
优秀的古诗文代表着璀璨的中华文明,传承着伟大的中华文明。读古诗文,我们可以领略“大漠沙如雪, ”的边塞奇景;可以体会“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朦胧雨意;可以感受“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深厚情谊;可以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 ”的丰富内涵。通过学习古诗文,我们学会了勤俭节约,“常将有日思无日, ”;明白了要珍惜时间,“莫等闲, ,空悲切”……古诗文是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已融入我们的血液。让我们继续传诵经典,拥抱诗和远方!
10.同学们对古诗句进行了赏析,其中对所用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比喻)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拟人)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
D.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四)小学即将毕业,六年级的同学们在读书节期间开展了毕业赠言、赠书、赠礼物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吧。(9分)
11.请为同学写几句毕业赠言,如果赠言中能引用名言就更好了。(2分)
12.如果让你选择一本读过的外国名著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同学,你会选择哪一本 为什么 请分条叙述。(3分)
13.六年级的同学可以在指定处领取一份读书节小礼物。在前去领礼物的路上,你遇到了已经回来的小天同学,你问他:“队伍排得长不长 ”小天同学说:“队伍不长,但很粗。”
小天同学的言外之意是: (2分)
你想对正在等待领取小礼物的同学们说:“ ”(2分)
任务二:开展“阅读助我成长”交流会。
14.阅读《北京的春节》选段,完成练习。(9分)
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联系全文,分析选段中加点的“又”字有什么作用。(2分)
(2)读画“ ”的句子,可以感受到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热闹非凡的情景。句中的“几百盏”说明灯的 ,“有的……有的……”说明灯的 。(2分)
(3)选段主要描写的是人们过元宵节的情景,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4)我国民间很多与“吃”有关的习俗都有特定的寓意。如,元宵节吃元宵(或汤圆),寓意圆圆满满;给老人祝寿时,端上一碗长寿面,是祝福老人 ;中秋节吃月饼,寓意 。(2分)
15.阅读短文《心系竹林》,完成练习。(10分)
①故乡的竹林是很大的一片,斜斜地长在山上,远远望去,犹如一床厚厚的绿被软软地盖着大山。轻风拂过,绿被随风起伏,仿佛是大山平静时均匀的呼吸。那竹林的绿是很浓的,顺着大山缓缓地延伸。浸绿了整个大山,映绿了远远的山峦。
②走进竹林,层层叠叠的叶子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它们把阳光碎成点点的斑,零星地洒在铺满黄叶的地上,宛如一块绣了星星的黄锦。
③竹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帮助。
④儿时,常约了伙伴到竹林,摘下一片嫩嫩的竹叶儿放入口中,吹出百灵般清脆的声音,逗得竹枝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地叫开了,留在口中的是竹叶的幽幽清香。我们在林中追逐嬉戏,玩累了就找块地方躺下,那软绵绵的厚厚的金黄的叶子,给人躺在炕上般的感觉,那么舒服,那么惬意。闭了眼,叶间的光点儿照在眼上,便感到红彤彤的一片。在这一片红亮的色彩中,幻想着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将来……
⑤在春天,细雨纷纷的日子里,我会跑到林中去寻找竹荪(sūn)。那是一种粉红色的菌类,像倒立着的胡萝卜,上面还沾着水珠,鲜灵灵的。我将它们采上一大把,蹦跳着带回家,于是餐桌上就会添上一份清香四溢的竹荪汤。初冬时,那株株嫩笋已经长高,裹在它们身上的笋壳也随风飘落。母亲就把那壳捡了来,拭去上面的茸毛,然后剪成鞋的形状,再里三层外三层地包上布条纳成“千层底”,母亲说那样的鞋底可以隔湿。于是到了冬天,当皑皑白雪压弯竹梢时,我便穿着母亲做的暖和的新鞋和伙伴们在竹林中堆雪人、打雪仗了。
⑥时间流逝,我现在已远离了故乡,可是我的心依然系在竹林里。故乡的竹林啊,我何时能再投入你的怀抱! (选文有改动)
(1)读短文第①~②段,作者按照 (由近及远 由远及近)的顺序介绍了故乡的竹林。其中画“ ”部分把 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 。(2分)
(2)读短文第③~⑤段可知,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A.承接上文 B.总结前文 C.总结全文 D.引出下文
(3)作者在第⑤段中回忆了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2分)
(4)结合短文想一想: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又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2分)
(5)根据下面的材料和图片,将第⑤段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字,至少用上两种说明方法。(2分)
名称 竹荪
介绍 一种菌类,寄生在枯竹根部,网状
构成 菌帽 深绿色
菌柄 圆柱状,颜色雪白。成熟时高15~20厘米,顶端有网状菌幕,下垂如裙
菌托 蛋形,粉红色
16.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10分)
【材料一】 5G,即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2019年,我国已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建成并开通的5G基站超过293万座,5G终端移动电话用户达6.76亿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5G的使用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材料二】 5G标准立项并通过的企业 【材料三】 5G发展的作用
(1)5G,也称 移动通信技术,我国在 年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2分)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3分)
①5G标准立项并通过的国家中,项目最多的是中国,分别被四家企业获得;其次是美国,分别被六家企业获得。( )
②5G具有降低延迟和数据传输更高速的特点。 ( )
③在中国,5G标准立项并通过的企业中项目最多的是中国移动。 ( )
(3)材料一中的画“﹏”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4)5G是如何改变世界,影响人们生活的 请根据材料内容列举两例。(2分)
17.阅读短文《父亲不写信》,完成练习。(11分)
①同学拿出家信给我看,一行亲切的字映入眼帘:“亲爱的孩子……”感动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千里之外的父亲。父亲从来没给我写过信。
②父亲是个教师,在记忆中,我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是一片空白。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父亲怀里尽情玩闹时,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父亲永远是威严的,话很少,冷峻的脸上很难见到笑容。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儿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我总感到自己和他很疏远,在他面前总是一阵阵的紧张。
③我的家庭本就拮据,偏偏我又高考失利。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只是话语更少了。一天,他忽然给了我一沓钱:“你去复读吧。”我奇怪哪里来的钱,但终究没问他。从那年起,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的白发我再也数不清了。
④经过一年苦读,当我把大学通知书交到父亲手上时,他也并没表现出太多的高兴,只记得他喝了许多酒,过后他看着地图自言自语地说:“兰州,到底远了点儿。”我分明看到他冷峻的脸上有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慈祥的伤感。
⑤我临走时正赶上父亲要去市里进修,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淡淡地笑了笑说:“到时候我就不送了,大学生了,还能丢吗 ”我也想笑一笑,但不知怎么,一开口鼻子却酸了。没想到在我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却风尘仆仆地从百里之外赶了回来(这时他才去了两天)。他见到我便说:“老觉着不放心,回来看看,看看!”看着父亲汗淋淋的灰发,泪在我眼里打转。
⑥我没让父亲送我,一个人登上了列车。二十年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才真正懂了父亲——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
⑦大学里我常给父亲写信,告诉他学校里的一切。没别的,我只想让他高兴,让他知道儿子没有忘记他。父亲从不给我写信,我理解他,他是个不善表露感情的人。去年寒假回到家,邻居对我说:“你每来一封信,你爸乐得就像个孩子似的,给这个看给那个看。”蓦地,我心头一震!
⑧妹妹来信说:“哥,爸爸每天看完《新闻联播》总要看兰州的天气预报,他整天看石家庄至兰州的铁路线,我说:‘爸爸,您老惦记着哥吗 ’他说:‘不惦记,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
⑨泪光中,我又看见了父亲那冷峻的面孔。父亲,您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选文有改动)
(1)“我”为什么感到与父亲“很疏远”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威严、冷峻、话很少。 B.父亲从没表示过对“我”的亲昵。
C.父亲总是批评“我”。 D.父亲从不约束“我”。
(2)结合上下文,揣摩父亲在不同事件中的心理活动,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事件 父亲的心理活动
“我”高考失利
“我”终于考上大学
“我”临走前的晚上 不放心儿子一人到外地上学
“我”每次寄信回来
“我”不在家的时候 深切挂念远方的儿子
(3)第⑥段中写道:“那是平静水波深处的激流啊!”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含义 “我”对父亲的这种认识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得来的 (2分)
(4)“我”为什么说“你哥这孩子,让人放心”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 (2分)
(5)结尾的“这句话顶得上千万封信了”与开头的哪句话照应 用“ ”画出来。(1分)
(6)“亲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古人也曾写下许多佳作来表现亲情。下列诗句与歌颂亲情有关的一项是( )(1分)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任务三:开展“书墨跃纸上”作品展示会。
18.请阅读要求,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向大家展示你的文采吧。(25分)
(1)“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用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山寺之高奇。你曾有过有趣的想象吗 比如自己拥有七十二般变化,或者是穿梭到了千年以后的时空……请你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想象大胆、有趣,语句通顺、连贯。
(2)题目:那一刻的感受
提示: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比如感动、惧怕、难过、欣喜若狂……你有过这些感受吗 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及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把这件事写下来。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