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同步练习(含解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10: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共23题;共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30分)
1.(本题3分)关于一战爆发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有人认为是民族主义泛滥而造成,而主流的观点认为是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的结果。1914年以前,这种“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激烈的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德国 D.英国和德国
2.(本题3分)1926年英国政府所公布的《贝尔福报告》称:英国(本土居民)与自治领(居民)虽然同为国王的臣民并作为英联邦成员自由连结为一体,但在英帝国内无论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这反映出,一战后的英国( )
A.接受了民族自决原则 B.殖民统治走向衰落
C.积极推进经济一体化 D.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3.(本题3分)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表述正确的有(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
②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②华盛顿会议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④国际联盟委任统治条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殖民地的自由与独立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本题3分)1925年,《洛迦诺公约》签订后,被当时人认为是“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的分界线”。由此可知,该公约
A.解决了法德两国间的矛盾 B.缓和了欧洲国家间的紧张局势
C.保障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D.奠定欧洲长期安定繁荣的基础
5.(本题3分)下图是某学者所著《世界历史统计》中“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美国综合国力处于世界最强 B.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C.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已突显 D.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
6.(本题3分)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这一观点(  )
A.深刻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源 B.委婉地批评了欧洲的绥靖政策
C.力图为美国开脱战争的罪责 D.有利于全面分析战争爆发原因
7.(本题3分)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主要是
A.日本建立了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
B.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
C.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
D.日本通过此条约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8.(本题3分)如图反映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发生在
A.普法战争前夕 B.一战前夕 C.二战前夕 D.冷战后期
9.(本题3分)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了世界新秩序,建立了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华约
D.北约
10.(本题3分)下面是一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50 15
钢 19 21 16 25 58 16
煤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协约国经济在所有领域全面超越了同盟国
C.协约国生铁、媒、钢产量稳步上升 D.军需品产量变化和协约国阵营的变化相关
二、填空题(共15分)
11.(本题3分)一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告终
12.(本题3分)进程
第一阶段(1914年) 1914年 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 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 ”破产
1914年 对德国宣战的 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第二阶段 (1915— 1916年) 1915年 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1915年 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 作战的困境
1916年 西线相继发生 战役和 战役
1916年 英德在 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第三阶段 (1917— 1918年) 1917年 美国和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1918年 俄国退出了战争。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13.(本题3分)战争进程
(1) 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日本参战: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 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 。
(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 战役和 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4)日德兰海战: 年, 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5)后期战况:1917年, 和 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 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6)大战结束: 年11月11日,大战以 的失败而结束。
14.(本题3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凡尔赛条约》:德国及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②《九国公约》: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15.(本题3分)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 和 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 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 的狂潮。 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 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A.英德矛盾: 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 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B.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 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C.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 而关系恶化。
D.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 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①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 。
②表现:20世纪初, 、奥匈帝国、 组成“同盟国”,英国、 、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 ,制定战争计划,制造 危机和局部 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三、判断题(共10分)
16.(本题2分)国际联盟实行“大国一致”原则,有效制裁侵略行为;( )
17.(本题2分)一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18.(本题2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19.(本题2分)一战期间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的破产。
20.(本题2分)国联由美国提出,被英法操纵;( )
四、材料分析题(共45分)
21.(本题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巩固法国自身安全和欧洲霸权,英法展开激烈的争斗。美国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使凡尔赛体系建立伊始就遭到重创。意大利、日本虽为战胜国,由于英法在战后没有全部兑现战争中对意大利的承诺,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导致它们对该体系极端不满,并不断寻求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机会,与美英法的矛盾不断加剧。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日本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形成了亚洲战争策源地,为二战中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意大利则在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存在许多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和这些矛盾的激化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战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德、意、日彻底战败,英法也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英国虽然在战时与美苏并称为“三大强国”,但是已没有了大国的实力。
——摘编自黄玉军《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包含了哪些矛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崩溃对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启示。
22.(本题15分)材料 20世纪初的欧洲,大多数强国都卷入了关税战和对外国市场的竞争中,由于他们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产品有海外市场。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加上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战争的到来。欧洲的霸权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因为这次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霸权削弱的原因。
23.(本题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 主要内容
1919年 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1921—1922年 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
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
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请回答:
(1)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名称。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基辛格对二战爆发原因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德国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战争苦难中我们可以汲取哪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启示。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之前英国和德国围绕着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激烈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而非英国和美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激烈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而非英国和法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竞争”和“争夺殖民地”最激烈的国家是英国和德国而非法国和德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6年(英国)。根据材料“在英帝国内无论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可知,1926年英国通过《贝尔福报告》,宣称自治领与英国本土在内政、外交等任何方面都是彼此互不隶属,均为地位平等的自治团体,这赋予了英国殖民地以较广泛的自治权利,反映了英国殖民统治走向了衰落,B项正确;民族自决强调由本民族决定本民族的事务,一战后英国的自治领所拥有的权力依然是由英国政府所赋予的,排除A项;《贝尔福报告》的主旨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殖民统治而非促进经济一体化,排除C项;这一举措并不能真正地维护世界和平,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华盛顿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其中,华盛顿会议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国际联盟委任统治条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殖民地的自由与独立,说法错误,国际联盟委任统治殖民统治的变种,因此材料中有2个表述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被称为“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的分界线”,反映出该公约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一战后欧洲国家间的紧张局势,B项正确;欧洲七国为确认战后领土界限,争取与战败的德国恢复正常关系的《洛迦诺公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法德两国间的矛盾,A项错误;二战爆发等史实证明《洛迦诺公约》未能保障世界的和平与安全,C项错误;《洛迦诺公约》签订后的欧洲并未“长期”安定繁荣,D项错误。
5.C
【详解】根据材料“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及时间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已经非常明显,C项正确;美国综合国力处于世界最强应该在二战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仅仅依据工业生产的比值,无法得出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排除B项;英国的工业产值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是无法据此证明英国已失去了世界贸易优势,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威尔逊的观点虽然没有解释“一战”爆发的根源,但毕竟是对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D项正确,排除A项;欧洲的绥靖政策出现于二战前夕,排除B项;材料并不涉及美国承担的战争罪责,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试题分析:据材料“华盛顿会议通过的《四国条约》抑制了日本,但日本认为自己也有收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议上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得到列强的承认,故B正确。当时日美矛盾尖锐,日本不可能建立与美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故A错误。日本取得了对中国的独占权,是在一战期间,故C排除。日本通过此条约被抑制,故D错误。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华盛顿会议
【名师点睛】华盛顿会议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四国条约全称《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由美、英、日、法四国于1921年12月13日签署。条约规定四国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条约生效后,英日1911年的同盟协定应予终止。
8.B
【详解】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两个集团一个是由德国为首的同盟集团,它的同盟还有奥匈帝国、意大利。还有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它的同盟还有法国、俄国,因此此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法战争主要发生在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战争,不符合材料,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因此材料内容不是二战前的局势,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主要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间的对抗,不符合材料,故D选项错误。
9.A
【详解】据题干“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场搏杀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故A项正确;联合国、华约与北约均是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故B、C、D错误。
10.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协约国从1917年某日的需品的生产量显著上升,这主要和美国参加一战,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有关,D项正确;材料与帝国主义大战日趋白热化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错在“全面超越”,排除B项;C项属于表象,不属于原因,排除。故选D项。
11.同盟国
【详解】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 同盟国 的失败告终。
12. 马恩河 速决战 日本 东西两线 凡尔登 索姆河 日德兰 中国 同盟国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德法两国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着其“速决战”的破产,同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1915年,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但未能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1918年,俄国退出了战争,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故文中空白之处对应的文字依次是,马恩河、速决战、日本、东西两线、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中国和同盟国。
13. 马恩河 日本 中国 凡尔登 索姆河 1916 英德 美国 中国 十月革命 1918 同盟国
【详解】(1)根据所学,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战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
(2)日本参战:根据所学,1914年,对德国宣战的日本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第二年便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灭亡中国。
(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根据所学,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4)日德兰海战:根据所学,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5)后期战况:根据所学,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6)大战结束:根据所学,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14.海军军备
【详解】《九国公约》: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15.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组织 帝国主义 瓜分世界 亚洲 非洲 经济政治 德国 领导 阿尔萨斯—洛林 贸易摩擦 巴尔干 世界霸权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扩军备战 政治 军事
【详解】根据课本知识可知,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A.英德矛盾: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B.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C.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D.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①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②表现: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16.错误
【详解】根据所学,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选错误。
17.正确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等国要求按照实力对比的变化重新瓜分世界,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因此一战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说法正确。
18.正确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题意说法正确。
19.正确
【详解】据所学,1914年,德军和法军在马恩河激战,德国战败,标志着德国“速决战”的破产。
20.正确
【详解】根据所学,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倡议建立国际联盟,《国联盟约》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并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中,但美国由于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没有加入国联,苏联以及德国等战败国最初也被排斥在国联大门之外,国联被英法操纵,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故选正确。
21.(1)英、法、美、日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
(2)启示: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联合国这一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详解】(1)根据“围绕巩固法国自身安全和欧洲霸权,英法展开激烈的争斗。”、“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扩张野心,导致它们对该体系极端不满”可得出英、法、美、日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根据所学可得出还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等方面。
(2)启示:根据所学可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等角度概括。
22.(1)背景: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海外殖民地的争夺;利益联盟内及联盟间的冲突;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愿望。
(2)原因: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不事实力:美国的崛起;欧洲宗主国在殖民地威信的降低: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革命思想传播的影响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由于他们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产品有海外市场”可归纳出海外殖民地的争夺;根据材料“这些殖民地的竞争转而又促成了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的形成”可归纳出利益联盟内及联盟间的冲突;根据材料“加上欧洲被统治的少数民族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愿望”可归纳出不可调和的民族主义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是重要因素。
(2)原因:根据材料“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革命思想还因与战争行为有关的宣传而在殖民地中得到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一战后欧洲霸权削弱的原因可从一战后引起的国际势力变化、宗主国威信的降低、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和革命思想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23.(1)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2)基辛格认为希特勒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
历史原因:德国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苛刻条约内容,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现实原因:德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
(3)变化: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4)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和地区间的矛盾等。
【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可知,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名称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根据材料“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对战败国宰割的基础上重新瓜分了世界;根据材料“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际地位得到提升;根据材料“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恢复了列强共同奴役中国的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协调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同时,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遭到削弱。
(2)认识:根据材料“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可知,基辛格认为希特勒是导致二战爆发的关键因素。
原因:根据题意要求,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德国会用“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基础薄弱的国际秩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原因是德国带有强烈的军国主义传统;《凡尔赛和约》强加于德国的种种苛刻条约内容,激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现实原因是德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
(3)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丧失霸主地位,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根据材料“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并结合所学可知,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冷战;根据材料“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画了世界政治地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家和地区间的矛盾等。(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