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春季
课题 鲁迅的至情与理性的纠葛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深度阅读(二)
教科书 书 名: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6月第1版
教学目标
了解刘和珍、白莽、柔石等人的生平事迹,学习他们爱国奋进、敢于牺牲的光荣品质,从中体会艰难而光荣的中国革命历程; 理解鲁迅记叙刘和珍、白莽、柔石时运用的独特艺术手法,体会回忆性散文独特的文体魅力; 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体会文中抒情、议论方面的关键语句,感受鲁迅的真切悲痛和深邃沉思。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鲁迅在公开表态和私人场域中对刘和珍请愿一事的复杂思考,体会鲁迅革命思想中的人本主义。 教学难点: 1.鲁迅在记叙不同人物时的同与不同。
教学过程
第二课:鲁迅的至情与理性的纠葛——《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深度阅读(二) 三、情理纠葛中的鲁迅心灵的探寻 1.阅读下面的文本,比较其与《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刘和珍“请愿”一事的态度,探究鲁迅的复杂思考。 文本一: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无花的蔷薇》) 文本二:(三月)十八日 晴。上午寄小峰信。下午有麟来并赠糖食三种。夜鲁彦来。得秋芳信。(三月)二十五日 晴。上午赴刘和珍、杨德群两君追悼会。(四月)一日 晴。下午季巿来。(《鲁迅日记·1926》) 文本三:这一天清早,许广平带着刚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来到了老虎尾巴。她放下书稿,简略作了交代,立即转身便走。“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吗?”鲁迅发觉她的行动有点异常,问。“要去请愿!”“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你抄呢!”这分明是有意挽留的话。许广平想了一下,终于答应留下,一个人带了稿子躲进南屋里去……下午,许羡苏便带来了噩耗——(林贤治《“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 2.挽联是哀悼死者、评价死者的特殊文体。在刘和珍的追悼会上,鲁迅未赠挽联,但其撰写的《记念刘和珍君》,寄寓了鲁迅的哀思。假如鲁迅要写挽联,他可能会怎么写? 参考: 周作人的挽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刘和珍未婚夫方其道的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 四、鲁迅笔下的白莽与柔石 1.作者选取了一些看似零碎但却很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小事,来勾勒白莽和柔石的形象。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请以这一角度做好批注。 2.比较鲁迅在记叙刘和珍、白莽、柔石三人时的同与不同。(你可以从思想立场、写作背景、记叙的侧重点、写作技巧等角度考虑。)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共10张PPT)
鲁迅的至情与理性的纠葛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深度阅读(二)
册 别:选必中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三、情理纠葛中的鲁迅心灵的探寻
1.阅读下面的文本,比较其与《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刘和珍“请愿”一事的态度,探究鲁迅的复杂思考。
文本一: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鲁迅《无花的蔷薇》)
文本二:(三月)十八日 晴。上午寄小峰信。下午有麟来并赠糖食三种。夜鲁彦来。得秋芳信。(三月)二十五日 晴。上午赴刘和珍、杨德群两君追悼会。(四月)一日 晴。下午季巿来。(《鲁迅日记·1926》)
文本三:这一天清早,许广平带着刚刚抄完的《小说旧闻钞》,来到了老虎尾巴。她放下书稿,简略作了交代,立即转身便走。“为什么这样匆促?有事吗?”鲁迅发觉她的行动有点异常,问。“要去请愿!”“请愿请愿,天天请愿,我还有些东西等着你抄呢!”这分明是有意挽留的话。许广平想了一下,终于答应留下,一个人带了稿子躲进南屋里去……下午,许羡苏便带来了噩耗——(林贤治《“三一八”:血写的和墨写的》)
文学作品中的鲁迅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为刘和珍鸣不平,与政府和流言家做斗争;心灵深处的鲁迅对于请愿则持消极否定的态度。
鲁迅撰文属于公开的表态,从爱国的层面对刘和珍进行肯定,尤其要揭发政府的残暴和流言家的可耻——这体现其对善的追求;但在私人的场域中,鲁迅从爱人的层面痛惜一个青年的丧生,对其鲁莽请愿的做法并不苟同——这体现其对真的追求。
事实上,鲁迅是伟大的爱国者、革命者;但他比一般的爱国者和革命者更为注重保全人的生命和发展——鲁迅的爱国有理性的一面,有人道主义的一面。
2.挽联是哀悼死者、评价死者的特殊文体。在刘和珍的追悼会上,鲁迅未赠挽联,但其撰写的《记念刘和珍君》,寄寓了鲁迅的哀思。假如鲁迅要写挽联,他可能会怎么写?
参考:
周作人的挽联:“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刘和珍未婚夫方其道的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每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疆场空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
样例①:冷眼观书,鲜血寂寞浇沃野;
慷慨赴难,笑意浩荡伴春风。
样例②:执政府前请愿,尸骸为证,郊原遍洒英雄血;
宗帽胡同求学,笑影作念,山阿已同赤子身。
四、鲁迅笔下的白莽与柔石
1.作者选取了一些看似零碎但却很能表现人物形象的小事,来勾勒白莽和柔石的形象。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请以这一角度做好批注。
白莽:与鲁迅第一次见面后,写信来道歉,自责此前讲话太多——见到偶像鲁迅太过激动,人又可爱;刚出监狱,穿着厚棉袍来见鲁迅,索要稿费——革命革得穷困潦倒,又可爱;“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追求自由,甘于牺牲。(此是鲁迅误记)
柔石:因为家乡的豪绅气焰之盛,被迫改名为“平复”;与鲁迅一起办朝华社,提倡刚健质朴的文艺,与叶灵凤斗争——台州式的硬气。“会这样的么?——不会罢?……”“真会这样的么?……”——为人迂得可爱。“只要学起来!”——有点冲动,盲目。狱中学德文,记挂书店事,记挂鲁迅先生——真诚,慷慨,似太天真。
2.比较鲁迅在记叙刘和珍、白莽、柔石三人时的同与不同。(你可以从思想立场、写作背景、记叙的侧重点、写作技巧等角度考虑。)
2.比较鲁迅在记叙刘和珍、白莽、柔石三人时的同与不同。(你可以从思想立场、写作背景、记叙的侧重点、写作技巧等角度考虑。)
相同:①鲁迅都用片段勾勒的方式描写人物的精彩剪影;②大体采用时间顺序叙述;③风格平淡,写作自由,真切感人;④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
不同:①鲁迅记刘和珍,有一种崇敬、惋惜以及愧疚的复杂情感;记白莽,用一种长辈关爱晚辈的慈爱情感;记柔石,既有慈爱,又有惋惜,还有亲昵。
②鲁迅记刘和珍,侧重写她的笑,用神态描写传达;记白莽,侧重写白莽的译书和送给白莽的两本书,用细节烘托;记柔石,侧重写他的硬气和“迂”,用语言描写表现。
③记刘和珍,情感汪洋恣肆,一吐为快,因为写作时间距离刘和珍去世还太短,段祺瑞政府相对宽松,鲁迅的情感过于浓烈;记白莽和柔石,情感竭力克制(材料的选择和情感的情愫),叙述总体平淡,甚至还有幽默。因为写作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之久,国民党独裁政府更加残暴,鲁迅和柔石等更有密切的关系有关。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