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3 15:0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成诵,感悟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学习古人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铁杵成针》。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学习古人勤奋好学,坚持不懈的精神。【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囊萤夜读,感受了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老师想出几个题考考大家,谁来说说这两个加点的字是什么意思?从这两个加点字的理解中发现了什么?学习文言文除了扩词法,还有哪些方法?
2. 那么今天我们带着这样的方法,继续学习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故事,(板书课题)铁杵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那铁杵成针呢?
3.出示舂米和捣衣的图片,提问铁杵可以磨成绣花针吗?
二、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就走进小时候的李白,看看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和注释,把课文读正确、试着读通顺句子开始。(各种形式朗读)
2.师引导重点指导:媪、还的字音。
3.读好文言文,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要注意它的停顿,怎样读好停顿呢,这就我们要理解每句话的大体意思。你能借助注释,试着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吗?你能根据意思画一画停顿线吗?重点指导长句子“逢老媪方磨铁杵”。
4.师引导发现故事的出处——方舆胜览 眉州。出示古文原文再次朗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
(一)其实呀,读古文就是在跟古人对话,我们如果用对了方法就能很轻松破解古文神秘的密码,走,我们一起去破密吧。同桌两人合作探究:找到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句子。
1.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有人在磨铁杵,那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过是溪,)过是溪,是路过的哪条小溪呢?(磨针溪,)这是事情发生的地点。谁路过这条小溪?为什么路过呢?(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去是什么意思呢?(离开)你怎么知道是离开?我们曾经学过司马光这篇文言文?(“众皆弃去”这里的去就是离开的意思。)你看,联系以往的经验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来,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
2.李白看到了老妇在磨铁杵,他现在磨成针了吗?(没有)看到老妇拿着这么粗的铁杵在磨,你会有疑问吗?你觉得李白会问他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
那谁能当一次李白和老媪,分角色来演一演。从刚才的对话中,你感受到老媪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自由交流)
3.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了一连串的对话,而课文却只用了六个字,问之,曰“欲作针”就交代清楚了,你感受到了什么?(文言文的简洁性)
4.李白听了老媪的话,他此时会怎么想?(李白像老奶奶一样,想好好学习)想她学习,表扬她有毅力。从这里,李白从老妇身上学到了,也明白了。文章中是那句话?(太白感其意)
师小结:是的,有些事情会影响人的一生,开始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后来看到了老媪方磨铁杵,感受到她的毅力,所以他才感其意,还卒业,那李白真正这样做了吗?
(二)出示李白的资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词赋,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后世誉为“诗仙”。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师总结:是的李白回去之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诗人,并被称为“诗仙”,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古诗流传下来,像(学生说《静夜思》并背诵)你看只要你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你就一定会成功,李白是这样,我们也是这样。读懂了故事,让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再来读一读吧。
(2个学生)
带着音乐再来读一读这个故事。(齐读)(老师听着听着仿佛跟着你们一起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学堂了)
四、背诵课文
读好了课文,理解了意思,那老师来考考大家你能按这样的方式背一背课文吗?(试着背--挑战背--指名背--齐背)不仅背会了课文,背出了韵味,还加入了自己的感情,真了不起。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扩词法,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了课文的大体意思,感受到李白为勤奋学习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你看我们只要用对了方法,学习文言文一点也不难嘛。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篇《水滴石穿》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去读一读,看一看你又读懂什么?(两个学生尝试说意思)读出了怎样的匡衡?(刻苦学习)
2.同学们,不管是悬梁刺股也好,还是今天的课文中的传说也好,他都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坚持不懈)
六、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推荐读《程门立雪》《手不释卷》等故事。
【板书设计】
铁杵成针
扩词法
坚持不懈 借助经验
借助注释
联系上下文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课后反思
《铁杵成针》一课是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 18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则故事,《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幼时路遇一位想把铁杵磨成绣花针的老媪,由此深受启发,返回山中努力读书的故事。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李白为读书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一、教学收获
1、我没有采取逐词逐句的对译教学法,我让学生反复读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学生基本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
2、这是《文言文二则》的第二则故事,所以我并没有设计指导书写这一环节,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提前学习并掌握了。
3、另外,在感受李白为读书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格时,文言文只是用“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简单的八个字就概括了,所以学生并不能深刻理解坚持不懈背后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所以必要的资料补充让学生看到了李白取得的成就,再感受其精神就流畅了。
4、还要注重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学生在讨论中探究出了文言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可以对人物作出大致的评价。
二、成功之处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是
1、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多次朗读课文,来理解《铁杵成针》一课的内容。
2、本文虽然是文言文,短小精悍,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完整,以此问题为精读课文的大问题抛出去,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理解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简洁,却内容完整的特点。
3、小组讨论领会文章主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理念,在讨论中学生联系以往学习的《司马光》理解“弃去”一词,前后学习呼应。
4、通过补充李白的资料,感受古人热爱读书的精神、锲而不舍做事的精神。
5、迁移学习
《水滴石穿》不仅复习巩固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又再次感受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联系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课上能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一些学困生,在感受李白为读书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时,不能很好的感悟其精神品质。
四、改进措施
以后在学习这类感受人物品质的文章时,应该提前了解人物背景,感受其“成长”经历,并把《铁杵成针》的故事找学生出来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领会文章的主旨,爱上学习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