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2.6.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 学目 标 1.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分析 重 点 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 点 省略加号与括号的计算。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说出-6+9-8-7+3两种读法.二、解决问题1.计算:(1)-12+11-8+39; (2)+45-9-91+5;(3)-5-5-3-3; (4)-6-8-2+3.54-4.72+16.46-5.28;2.用较简便方法计算:-16+25+16-15+4-10.三、应用、拓展例1.计算:2/3-1/8-(-1/3)+(-3/8)练一练:1.P46第1题(1)-(4)题;P46问题解决例2.当a=13,b=-12.1,c=-10.6,d=25.1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b+c); (2)a-b-c; (3)a-(b+c+d); (4)a-b-c-d;(5)a-(b-d); (6)a-b+d; (7)(a+b)-(c+d); (8)a+b-c-d;(9)(a-c)-(b-d); (10)a-c-b+d.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练一练:1.当a=2.7,b=-3.2,c=-1.8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a+b-c; (2)a-b+c; (3)-a+b-c; (4)-a-b+c.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1)x=-3,y=-2,z=0,w=5;(2)x=0.3,y=-0.7,z=1.1,w=-2.1;
教学过程 四、反思小结:你有什么体会?
布置作业 习题2.8知识技能1、2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2.6.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 学目 标 1.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2.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分析 重 点 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 点 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记作“+”,下降记作“-”)如下:+4.5千米,-3.2千米,+1.1千米,-1.4千米.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问题:你有几种算法 比较你的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二、解决问题1.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减法按减法法则可写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上它们的相反数.同样,(-11)-7+(-9)-(-6)按减法法则应为(-11)+(-7)+(-9)+(+6),这样便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算式.再看16-(-2)+(-4)-(-6)-7写成代数和是16+2+(-4)+6+(-7).既然都可以写成代数和,加号可以省略,每个括号都可以省略,如:(-11)-7+(-9)-(-6)=-11-7-9+6,读作“负11,负7,负9,正6的和”,运算上可读作“负11减7减9加6”;16+2+(-4)+6+(-7)=16+2-4+6-7,读作“正16,正2,负4,正6,负7的和”,运算上读作“16加2减4加6减7”.例1 把(-20)+(+3)-(+5)-(-7)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练一练:(1)把下面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①10+(+4)+ (-6)-(-5); ②(-8)-(+4)+(-7)-(+9).(2)说出式子8-7+4-6两种读法。三、应用、拓展例2 计算:(1)-1/7-(-2/7);(2)(-3/5)+1/5+(-4/5)练一练:1.计算:①-1+2-3-4+5; ②(-8)-(+4)+(-6)-(-1).2.P48知识技能补充题: 计算:(1)12-(-18)+(-7)-15; (2)-40-28-(-19)+(-24)-(-32);(3)(+12)-(-18)+(-7)-(+15) (4)(-40)-(+28)-(-19)+(-24)-(32)(5)(+4.7)-(-8.9)-(+7.5)+(-6);
教学过程 四、反思 1.有理数的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2.因为有理数加减法可统一成加法,所以在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布置作业 习题2.9知识技能
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
课 时 教 案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 题 2.6.3水位的变化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运用图表描述事物的变化过程,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变化趋势。3、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成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分析 重 点 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 点 同上。
教 具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相关的资料(新闻与水文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幻灯片展示情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第三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1.如果把流花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并且说明自己的思路。请大家继续观察并独立思考,各自在交流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2.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
教学过程 星期一二三四http://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五六日水位变化/米+0.2+0.81-0.35+0.03+0.28-0.36-0.01 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1)本周哪一天流花河的水位最高?哪一天水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流花河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3)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水位记录(米) 33.6(4)以警戒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学到了什么?
1.学会了用数学去解决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对于几次连续的变化情况可以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去解决。
2.感受到折线统计图可以形象的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3.很多实际问题可以转化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
布置作业 练习册水位的变化
教学后记 本节课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良好,课上反应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