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十课:绮丽的冰川风光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熟读本课课文,掌握课文中所出现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并能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指导,启发,朗读,范读,讲解,鼓励等方法 来
使学生掌握本课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词语使学生懂得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熟读课文,掌握所出现的新词语。
教学重点: 能够灵活运用本课课文中的新词语词语。
课型,课时: 自读课文 ,一课时
教学手段:教科书,教案,黑板,粉笔等。
重点词语讲解第一老师: 用讲解法来给学生讲解重点词语的词义和用法,然后让学生组词,造句并把典型的句子,重点词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抄下来 。
学生: 听老师的讲解后用重点词语组词,造句并把典型句子,重点词语的 同义词和反义词抄在本子上。1.构成; 形成,造成。
◆这幅图由三角形~。
2.美妙; 美好可喜。
◆这实在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
3.束缚; 限制:冲破腐朽思想的束缚。
◆如果你有小孩子,你就会被束缚在家了.
4.登;腿脚朝脚底方向用力。同“踏”。
◆我在报上看到你登的广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5.分外; 格外;特别表示程度高;超过平常。
◆他是个需要分外关注的孩子。
6.倍增; 成倍增加。
◆我们拥有的财富倍增,但其价值却减少了
7.星罗棋布;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我的家乡在农村,那儿美丽的风景星罗棋布,美不胜收。
8.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我停留在那一刻,看的如痴如醉。。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解释 检查掌握情况
老师先让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然后组织学生做课后练习二 ,这时侯如果有学生不会做的或做错的地方由老师进行讲解并加以纠正。课文阅读与讲解第二师生活动设计:
老师: 首先 老师用范读法来把本课课文读一遍,然后让学生自读,集体读和跟着老师读并把不会的词语下面注音。
学生: 先听老师读,然后自读,跟着读并注意发音,不会的字,词下面写拼音。
1.教师用一连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看看学生会不会读。
2.请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画下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这篇文章中低到高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2.考察队员在攀登上冰崖之前看到了什么?之后又看到了什么?
3.考察队员攀登上雪墙后,为什么“勇气十足,力量倍增”?第1自然段:去天山冰川考察。
第2~6自然段:写了向托木尔峰进发途中所观赏到景色。
第7自然段:描写了托木尔峰的美丽景色。串讲课文归纳课文的结构
1.去天山冰川考察—写了向托木尔峰进发途中所观赏到景色—描写了托木尔峰的美丽景色。
2.作者跟上冰川考察队登上了托木尔峰,一路欣赏了天山的美景,抒发了我们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第三 学习自读课文 1.茵:铺垫的东西,垫子,毡子的通称。
2.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3.碛:干燥多风,缺乏流水和植被稀少。
4.砾石:指的是风化岩石经水流长期搬运而成的粒径为2~60mm的无棱角的天然粒料。
5.窖:收藏东西的地洞。
6.巅:巅峰|山巅。我的小词典
1.天池位于新疆的什么地方?它是一个怎样的湖?
2.天池是怎样形成的?
3.天池为什么被称为“避暑胜地”?根据课文内容讨论问题。第四
口语交际
一,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1.A.环境非常优美 B.百鸟叫声动听( )
C.小溪流水声很美妙 D.树木花草茂盛
2.A.交通 B.旅游业
C.建筑 D.林果业( )
3.A.要多吃饭 B.要多看书
C.要锻炼身体 D.要全面发展 ( )二.听短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1.A.长得茁壮 B.不容易生病( )
C.容易生病 D.产量提高
2.A.芥菜与蓖麻 B.芥菜与韭菜
C.大蒜与棉花 D.洋葱与小麦 ( )
3.A.通人性 B.有深仇大恨
C.互相影响的结果 D.水土不服 ( )
热带雨林 冰川风光问题1当我们进入天山山区夏牧场看到了什么?雪峰之下,森林如海
草原上,牛羊成群问题2在海拔2400m的台兰河边遇到了什么麻烦?
由于道路崎岖,我们不得不弃车骑马前行。问题3谁能描述一下“冰瀑布”的美景? 溪流飞泻而下,像一幅轻纱,平挂在冰崖之上,垂下千缕银丝,洒下万串碧珠。问题4 在攀上冰崖之前看到了什么?攀上冰崖之后,又看到了什么? 攀上之前,看到的是美妙的“冰瀑布”;
攀上之后,看到的是一片冰塔林立的世界。问题5 攀上雪墙,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托木尔峰南坡的绚丽风光。课文分析 第一段(1)我与科考队员乘车向托木尔峰进发。第二段(2-3)在途经夏牧场以及台兰河边,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第三段(4-7)在考察之旅中,所看到的冰川景色。 小结 作者与科考队员向天山山脉托木尔峰进发,在途中所看见的美丽景色给作者及科考队员十足的勇气,加快步伐向托木尔峰逼近。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向往,及热爱之情。
1.重点词语造句
2.熟读课文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