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设计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4.12
课 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 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课 标 要 求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进一步发展数感和符号意识。能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能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逐步形成模型意识和几何直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用直观的方式表示分数和小数,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和两个 小数的大小;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转化成分 数)。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小数和分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符号意识和数感。 3、数与运算的教学。通过整数的运算,感悟整数的性质;通过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进一步感悟计数单位在运算中的作用,感悟 运算的一致性。在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悟计数单位。
教 材 分 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理解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沟通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使学生深入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而且可以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学 情 分 析 四年级下学期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已经知道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可以利用这一基础进行教学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分数的特点选择合理、简便的方法把分数化成小数。
预 学 任 务 单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课件出示习题。 师: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师:还记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吗?分数的基本性质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回忆小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小数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引入新课。在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以便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自主探索,掌握方法 1.教学教科书P77例1:小数化分数。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用除法解决问题,结果的表示可能会出现分数和小数两种情况。 (2)全班交流,比较异同。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法,并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3÷10=0.3(m) 3÷5=0.6(m) 预设2:3÷10=(m) 3÷5=(m) 师:比一比,这两种结果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学情预设】学生能领悟到分数与小数之间的相等关系,分数可以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0.3= 0.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能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小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0.6=”中的是约分后的分数,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明确这一点。 (3)探索交流,明确方法。 师:能不能把小数直接写成分数形式呢?如果能,怎么写?[板书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1)] ①学生讨论,并试着完成教科书P77“做一做”。 ②学生交流,归纳方法。 师:做完了吗?你们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 师生小结: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板书) 师:小数化成分数,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情预设】看清楚原来的小数是几位小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呈现尽量多的例子,从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更有说服力。 2.教学教科书P77例2:分数化小数。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小数化分数的方法,那么分数又该怎样化成小数呢? (1)提出问题。 师:、怎样化成小数 (2)解决问题。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1后面有几个0,就从分子中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学情预设】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只停留在移小数点的想法上,有的学生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再计算。 师:、该怎么化成小数呢? 师:我们是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解决问题的,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的,怎么办? 师:、该怎么化成小数呢?小组合作,开展研究。 【学情预设】、都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情况,根据前面的经验,学生都会计算。 师生总结:除不尽时,结果一般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可根据题目要求和实际情况保留。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对于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不能直接化成小数,于是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此时让学生分组讨论、研究,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自主练习。 ①课件出示教科书P77“做一做”。 师:这6个数中,有分数,有小数,要比较这些数的大小,该怎么办? 【学情预设】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两种:一是把分数化成小数;二是把小数化成分数,再通分。 ②归纳一般方法。 师:分数化成小数,有多种情况,你们能归纳出一般方法吗? 相互交流后,自主小结。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 【学情预设】把化成小数,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①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转化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②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出小数。 师生归纳并板书:一般方法:分子÷分母(除不尽时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特殊方法:①分母是10,100,1000,…时,直接化成小数;②分母是10,100,1000,…的因数时,可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成小数。 三、回顾反思,系统归纳 1.系统归纳。 师:今天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将小数化成分数的?分数化成小数呢?分别要注意什么? 师:小数化成分数一般要约分,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要根据题目要求保留几位小数,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分享、小结中,归纳出完整的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根据实际要求灵活选用恰当的方法,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教科书P79“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其实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当中又有什么奥秘呢?请大家自学教科书P79的“你知道吗?”。 师:通过阅读,你了解了什么? 师:,,,这些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小组内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学习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拓展知识宽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分层练习,巩固提升 1.基础练习。 (1)填空:把0.25化成分数时,因为0.25是( )小数,所以就在1后面写( )个0作( ),把0.25去掉小数点作( ),最后是( )。 (2)教科书P78“练习十九”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评价。 2.综合练习:教科书P78“练习十九”第3题。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让学生合理运用互化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巩固。 五、课堂小结 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在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分数化成小数时,教师将例题中的6个数分成3组,逐步推进,层层理解,并在知识的升华处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找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实现自主学习。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比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约分,小数除法基础不扎实。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要有预见性,以便更有效地因材施教。
指导 教师 意见 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教师应在操作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总结、提升。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很好的理解教材,准确把握、运用教材,多注重让学生说说算理。学生动笔解决问题量还不够,课堂上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时长
基 础 性 作 业 五(1)班有男生28人,女生17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1)班有篮球1个、足球3个、排球3个,这三种球各占总球数的几分之几 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应用。 20分
拓 展 性 作 业 1、五(1)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将10克盐放进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开拓学生思维,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