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 2024年 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
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C D C C A A C B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题 10 分,第 14 题 7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
13. (1)B (1 分)
(2)A (1 分)
(3)AC (2 分)
(4)① (ord(psd[i])-base-i-1+26)%26 (2 分)
② cpsd+=psd[i] (2 分)
(5)原因:数据库已满。
解决方法:增加硬件空间或定期删除数据库中的记录。 (2 分)
14.
(1)C (1 分)
(2)得票数 (2 分)
(3)①df3.得票数 (2 分)
②AC (2 分)
15. (1)1→2→5→3→4→0 或其它可行方案(3,4,0 的相对顺序不能变) (1 分)
(2)①a[i][0] (1 分)
②a[i][1] (1 分)
③pre[i]+=remat[j][i] (2 分)
④remat[p][k]==1 and not flag[k] (2 分)
⑤que[tail]=k (2 分)
信息技术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1 页)诸暨市 2024年 5月高三适应性考试试题
技术试题
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共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同的人获取了相同的信息,就会构建相同的知识体系
B. 存储信息的载体遭到破坏,其承载的信息会消失
C. 所有的字符在计算机中以 ASCII 码存储
D. 经过数字化的数据才能被存储和处理
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深度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方法
B. 强化学习是从过去的经验中不断学习,提升能力
C. 专家系统是符号主义人工智能方法的典型应用
D. 图灵测试是测试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唯一方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 3 至 5 题:
某智慧电梯系统,智能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电梯内部情况,检测到电动车进入电梯时,电梯
停止并启动报警器,电动车退出电梯后,电梯方能正常启动;一旦发现电动车进入电梯或出现困
人情况时,系统会自主发现并推送警报信息到相关人员。若系统发生误判,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
浏览器远程恢复电梯正常运行,保障乘客和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系统将电梯内检测到的各项数
据上传到 web 服务器,以便后期查询、分析、处理。
3. 关于该信息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梯内的报警器设备不属于该系统的硬件
B. 该信息系统的用户仅指电梯乘客、系统管理员
C. 该系统中检测电动车的功能控制属于闭环控制
D. 该系统采用了 B/S 和 C/S 两种架构
4. 下列关于该系统功能与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处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
B. 通过智能摄像头获取的信息属于数据输入功能
C. 管理员能搜索电瓶车报警信息说明该系统具有查询功能
D. 智能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只能存储在摄像头上
5. 下列关于该信息系统安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系统中的重要数据无需备份
B. 该系统的服务器开启防火墙后,无需再安装杀毒软件
C. 为用户设置不同的系统权限能减少安全隐患
D. 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可提高数据的完整性
6. 下列关于该网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传输控制协议负责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信息技术试题 第 1 页(共 7 页)
B. 路由器开启 DHCP 服务后,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到静态地址
C. 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网络控制,是网络的主要资源
D. 资源共享是指网络中的软件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
7. 某未经压缩的双声道音频,采样频率是 44.1kHz,量化位数为 8 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秒钟的该音频文件容量约为 882kB
B. 该音频数字化时,每秒钟的采样样本数为 256 个
C. 其他参数不变,采样频率修改为 88.2kHz 对该音频音质无影响
D. 声音经过采样和量化两个过程,实现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8. 队列 S 中元素依次为辰巳未午,栈 Q 初始为空。约定:U 操作是指元素出队后入栈,H 操作
是指元素出队后再入队。经过 UUHU 系列操作后,栈顶到栈底的元素依次为
A. 午,巳,辰 B. 辰,巳,午 C. 午,未,辰 D. 辰,未,午
9. 已知一棵二叉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 DEGBFCA
B. 该树中度为 2 的节点只有 1 个
C. 若补全成高度为 4 的满二叉树则需增加 8 个节点
D. 删除节点 G 后,该树成为一棵完全二叉树
10. 数组元素 a[0]至 a[n-1]依次存放着 n 个数据,其中前 n-1 个数据
不重复且有序,现需要将 x(与前 n-1 个数据不重复)插入到数
组中,使数组仍然有序。例如:n 为 5,数组 a 为[0,5,10,20,20],x 为 8,插入操作后 a 为
[0,5,8,10,20]。实现该功能的程序段如下:
i=0
while ii+=1
for k in range( ):
a[k]=a[k-1]
a[i]=x
方框中应填入的正确代码为
A. n,i,-1 B. n-1,i,-1 C. i+1,n D. i-1,n-1
11. 有如下 python 程序:
md=[["男",1],["女",2],["男",3],["女",4],["女",5],["男",-1]]
xb=["男","女"]
f=1
head=0
r=head
while md[r][1]!=-1:
p=r
q=md[p][1]
while md[q][0]!=xb[f] and q!=-1:
p=q
q=md[q][1]
if q==-1:
break
信息技术试题 第 2 页(共 7 页)
md[p][1]=md[q][1]
md[q][1]=md[r][1]
md[r][1]=q
r=q
f=1-f
p=head
while md[p][1]!=-1:
print(md[p][0],end="→")
p=md[p][1]
print(md[p][0])
其运行结果为
A. 男→男→男→女→女→女 B. 女→女→女→男→男→男
C. 女→男→女→男→女→男 D. 男→女→男→女→男→女
12. 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
def search(x):
ans = ""
ans = ans + a[x]
if a[2 * x] != "":
ans = ans + search(2 * x)
if a[2 * x + 1] != "":
ans = ans + search(2 * x + 1)
return ans
a = ["" for i in range(32)]
a[1]="F";a[2]="B";a[3]="A";a[4]="D";a[7]="E";a[9]="C"
print(search(1))
运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A. FDBECA B. FBDCAE C. FBDCEA D. DCBFAE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第 13 题 10 分,第 14 题 7 分,第 15 题 9 分,共 26 分)
13. 小陶喜欢养猫,入冬后发现小猫喜欢钻自己的被窝不喜欢睡猫窝。通过查询资料,小陶发现
猫喜欢呆在 15~25℃环境里,于是小陶搭建了一个猫窝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结构示意图如
下图所示:
该系统的 web 服务器程序采用 Flask Web 框架开发,micro:bit 作为智能终端,连接传感器采
集温度数据。温度数据由智能终端经 IOT 模块发送到 Web 服务器,小陶可以使用浏览器远
信息技术试题 第 3 页(共 7 页)
程查看猫窝的温度数据。执行器用于实现猫窝温度控制。根据以上功能描述,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小陶选用 MySQL 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个属于 (单选,填字母:A. 需
求分析 B. 概要设计 C. 详细设计)
(2)结合上述材料,该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的实现架构是 (单选,填字母:A. B/S B.
C/S)
(3)下列功能需要在服务器端实现的是 (多选,填字母:A. 处理浏览器的访问
请求 B. 采集温度 C. 判定是否加热 D. 发送加热指令到执行器)(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4)小陶为了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查看猫窝系统数据,设计了登录界面。要查看系统时必须输
入帐号与口令,当帐号与口令正确时才允许查看数据。为了系统的登录安全,小陶还特
意设计了替代加密法对口令进行加密。加密的方法如下:若第 1 个是英文字母向左移 1
位,若第 2 个是数字则向右移 2 位,……以次类推,其它符号不变。如输入口令为
“A1A8cf@”,加密后变为“Z3X2xz@”。加密函数如下,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change(psd):
n=len(psd); cpsd=""
for i in range(n):
if "A"<=psd[i]<="Z" or "a"<=psd[i]<="z":
base=65
if "a"<=psd[i]<="z":
base=97
x= ①
cpsd+=chr(x+base)
elif "0"<=psd[i]<="9":
cpsd+=chr((ord(psd[i])-ord("0")+i+1)%10+ord("0"))
else:
②
return cpsd
(5)猫窝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小陶发现猫窝能够随着气温降低进行加热,但在浏览器上查
不到实时温度,请您帮小陶分析一下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
14. 某高校某专业在学期结束时,举行本学期最受欢迎教授评选活动。本学期共有 10 位教授进
行授课,评选方式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每位学生有一张选票,可勾选 3 个教授,多选或
者少选都是无效票。选票数据存储在"选票统计. xlsx"中,如第 14 题图 a 所示。现要对选票
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并统计每个侯选人的最终得票。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试题 第 4 页(共 7 页)
图 a 图 b
(1)本专业共有 151 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投票活动,根据规则,每名学生只能选 3 位教授,
多选或少选都是无效票,表中标有数字 1 的代表投了对应教授的票,空的表示没有对
该教授投票。将选票数据从文件读取后存入 DataFrame 对象 df。部分代码如下: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 pyplot as plt
df=pd. read_excel("选票统计. xlsx")
能正确选出有效票,下列语句组中可选的是 (单选,填字母)
A. df["投票数"]=df. sum(axis=0) ; df1=df[df["投票数"]==3]
B. df["投票数"]=df. mean(axis=0); df1=df[df["投票数"]==1]
C. df["投票数"]=df. sum(axis=1) ; df1=df[df["投票数"]==3]
D. df["投票数"]=df. mean(axis=1); df1=df[df["投票数"]==1]
(2)对已选出的有效票进行处理,统计每位教授的最终得票(如图 b 所示)。将各个教授的
选票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部分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f2=df1. T
#仅将教授的名称与得票总数保存到 DataFrame 对象 df2 中,代码略
df2=df2. sort_values(" ",ascending=False,ignore_index=True)
(3)根据得票数,选出得票数最高的 3 位教授(如出现第 3 名相同票数时,也将相同票数
的教授都选出,并交给评申委员会最终投票决定)。绘制出如下柱形图,实现该功能的
程序如下:
信息技术试题 第 5 页(共 7 页)
x=df3. 教授
y= ①
plt. rcParams["font. sans-serif"]=["SimHei"]
plt. rcParams["axes. unicode_minus"]=False
plt. title("最受欢迎教授得票数")
plt. bar(x,y)
plt. legend()
plt. show()
①划线处代码为
②加框处代码正确选项是 (多选,填字母)(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 0 分)
A. df3=df2[df2. 得票数>=df2. at[2,"得票数"]]
B. df3=df2[df2. 得票数>=df2. at[3,"得票数"]]
C. df3=df2[df2. 得票数>=df2. values[2,1]]
D. df3=df2[df2. 得票数>=df2. 得票数[3]]
15. 某工厂要生产一个产品,需要经过 n 个工序(工序间不存在循环前置关系)。每道工序之间
有一定先后关系,一道工序可以有若干个前置工序,每道工序最多是某一道工序的前置工序。
若 n=6,表 a 表示工序间的依赖关系,从中可知:完成工序 4 必须先完成工序 0 与工序 5,
完成工序 3 必须先完成工序 1 与工序 4。
现根据各道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安排各道工序的可行的先后顺序:0→1→5→4→3→2。
前置工序 工序 前置工序 工序
0 4 4 0
1 3 2 3
5 4 5 4
4 3 3 4
3 2 1 3
表 a 表 b
(1)写出表 b 各道工序可行的先后顺序: 。
(2)实现编码功能的 Python 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def MakeMatrix(n,a):
ma=[[0 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n)]#记录工序 i 与工序 j 之间的关系
#ma[i][j]=1 表示工序 i 是工序 j 的前导工序,否则表示没有前后关系
for i in range(len(a)):
ma[ ① ][ ② ] =1
return ma
#获取各道工序的前后关系表存入数组 a 中,工序总数量存放至变量 n 中,代码略。如
表 a 各个工序关系存入数组 a 为:[[0,4],[1,3],[5,4],[4,3],[3,2]]
remat=MakeMatrix(n,a)
flag=[False]*n
que=[0]*n
pre=[0]*n
信息技术试题 第 6 页(共 7 页)
head=tail=0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③
s=""
for i in range(n):
if pre[i]==0:
que[tail]=i
flag[i]=True
tail+=1
s=s+str(i)+"→"
while headp=que[head]
head+=1
for k in range(n):
if ④ :
pre[k]-=1
if pre[k]==0 :
⑤
tail+=1
flag[k]=True
s=s+str(k)+"→"
print("工序为:")
print(s[:-1])
信息技术试题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