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3.7 探索宇宙
第三单元 宇宙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初步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喝目的成就。人类通过改进技术和工具,不断地认识和探索宇宙。
科学思维: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会越来越多。
探究实践:通过多途径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梳理和提炼。
态度责任: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聚焦
01
科学聚焦
科学聚焦
自从仰望星空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对我们身处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如果把人类有意识地观测和记录天体作为探索宇宙的开端,到今天,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知道人类是怎样探索宇宙的吗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帮助人类更好地探索宇宙的
科学聚焦
科学探索
02
1.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第三阶段:航天时代
科学探索
第一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天体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观测和记录各种天象,比如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斗转星移等,并由此形成了日、月、年等时间概念。为了更好地观测,专门建立了观测、记录和研究天象的场所——天文台。
科学探索
第二阶段: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观测
自从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以来,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所观测的宇宙空间不断扩大。现在,人们不断地改进,发明了更多功能各异的望远镜,从而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
科学探索
第三阶段:航天时代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火箭将望远镜、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航天员等送到太空。
人类还在太空建设空间站,航天员可以在空间站进行长时间的太空实验和科学观测。
科学探索
迄今为止,有500多名航天员遨游过太空,在太空中进行科学研究。但同时,也有十多位航天员在发射时以身殉职,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献出了生命。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2.了解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成就
“神舟”系列载人飞船
科学探索
“玉兔”号月球车
科学探索
“祝融”号火星车
科学探索
时间 工程 意义 时间 工程 意义
2003.10 神舟五号 中国载人航天梦想实现 2011.09 天宫一号 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
中国探月工程
2005.10 神舟六号 我国首次多人多天飞行并参与空间实验 2007.10 “嫦娥”一号 2008.09 神舟七号 宇航员在太空首次出舱活动 2010.10 “嫦娥”二号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
2011.11 神舟八号 在太空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两次 2013.12 “玉兔”号月球车 驶抵月球表面,绕嫦娥三号拍照传回
2021.06 神州十二号 全面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 2020.11 “嫦娥”五号 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陆,17日携带月球样品返回着陆
神舟、天宫、嫦娥、玉兔分别对应了我国的载人航天、太空空间站、探月工程。根据规划,我国还将建设新的空间站,深入探测月球和火星,未来,我国宇航员还要登月考察。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科学研讨
03
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1.探索宇宙的神奇与奥秘,了解宇宙.
2.探索人类的起源.
3.探索地外文明,做文化交流.
4.寻找另外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
5.人类认识了解宇宙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目前人类已从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阶段。
科学研讨
太空探索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
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等都顺利实施。
科学研讨
综合实际,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天文类的实践活动?
以"探索月球奥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根据活动要求,班级组织同学们前往天文台参观学习,你做为特约小记者前往采访,你将采访哪些对象?提出哪些问题呢?(要两个对象和提出的问题)
科学研讨
科学拓展
04
航天员名称的由来
“航天”一词是由中国航天之父、火箭院首任院长钱学森提出的,是由航海、航空“推理”而来。
【航空】:大气层内;
【航天】:大气层外到太阳系内;
【宇航】:太阳系外。
目前,我们还未进行真人太阳系外的探索任务,为了更精准地描述这一活动,所以称为“航天员”。而这个称呼,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的民族性格。
相信我们一定会有使用“宇航员”这一称呼的一天。
科学拓展
课堂总结
05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06
一 填空题
1.我国首位飞上天空的宇航员是 杨利伟 。
2.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是以科学家 哈勃 命名的。
杨利伟
哈勃
课堂练习
二 判断题
1.人类借助望远镜观察太空,对宇宙的探索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 √ )
2.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 ( √ )
3.目前月球是人类唯一登陆过的除地球以外的天体。 ( √ )
√
√
√
课堂练习
三 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建造在( A )。
A.中国 B.美国 C.英国
2.为了更好地观测天象,人们建立了天文台。天文台的作用不包括( B )。
A.观测 B.预演 C.记录
A
B
课堂练习
3.当我们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应该( C )。
A.以书本内容为准,书本是专家编写的,更加可靠
B.自己做模拟实验,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准
C.综合多种方法,寻找更多证据,学会用证据和事实说话
C
课堂练习
4.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成功。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三号宇航员乘组在轨驻留了( B )个月。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B
课堂练习
四 连线题
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将下列航天项目与相应的名称连起来。
课堂练习
五 课堂活动再现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
我们可以把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太阳、月球和其他一些天体及天象,确定了时间、方向和历法,这也是天体测量学的开端。天文学在人类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课堂练习
第二阶段: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创制了伽利略望远镜,首次用望远镜看到了太阳黑子、月球表面和一些行星的表面与盈亏。19世纪中叶,天体摄影和分光技术的发明,使天文学家可以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天体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运动状态和演化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到问题本质。20世纪50年代,射电望远镜开始应用。到了 20世纪60年代,人类取得了“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成就: 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类星体和星际有机分子。
课堂练习
第三阶段: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现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进入了航天时代,人类也突破了地球束缚,可到太空中观测天体。 除可见光外,天体的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X射线、γ射线等都能观测到了。 这些使得空间天文学得到巨大发展,也对现代天文学成就产生很大影响。
课堂练习
1.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时间顺序正确的是( C )。
A.古人观月→人类首次登月→望远镜的发明→“天问”计划
B.古人观月→天问计划→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
C.古人观月→望远镜的发明→人类首次登月→“天问”计划
2.( A )开始,射电望远镜开始应用。
A.20世纪50年代 B.21世纪初 C.20世纪60年代
3.下列不属于天文学四大发现的成就的是( C )。
A.微波背景辐射 B.脉冲星 C.冥王星
C
A
C
课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