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阶段检测练 模块五 区域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阶段检测练 模块五 区域地理(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09:4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阶段检测练
模块五 区域地理
分钟: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7—9)某年10月22~23日,一场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某一地区正在经历沙尘暴。完成下面三题。
1.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当该地经历沙尘天气时(  )
A.盛行下沉气流 B.昼夜温差减小
C.日均气温较高 D.首要污染物是CO2
3.监测与预报沙尘暴的可行做法是(  )
A.遥感分析沙尘形成的动力条件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布天气预警
C.地理信息系统预估灾害损失
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实时位置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1—3)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然而并非所有土地都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高产田和中低产田的分布差异。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据图分析黄淮海平原高产田集中分布在(  )
A.滨海平原  B.中部冲积平原
C.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D.丘陵地带
5.黄淮海平原冲积扇大小不一,影响冲积扇形态大小的因素主要是(  )
A.堆积区水网密度 B.沉积物供给数量
C.沉积物颗粒大小 D.堆积区降水总量
6.沿a—b、c—d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2024届镇江期初模拟,10—12)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北大西洋两岸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7.库朱瓦克与卑尔根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A.苔原—温带落叶林 B.苔原—温带草原
C.荒漠—温带落叶林 D.荒漠—温带草原
8.影响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表现为(  )
A.地形 B.水文 C.纬度 D.洋流
9.图示区域,大规模的渔场最可能分布在(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届徐州期初模拟,8—9)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按照图中的航线,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于2022年4月20号返回国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经过的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关于考察船航行途中各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甲海域可见涌潮现象
B.乙海域表层水温最低
C.丙海域可见极光现象
D.丁海域可见大量浮冰
(2024届淮安一调,1—3)浮冰是海水逐渐冻结而成的冰。2023年7月24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船穿越北极圈,进入北极海域航行。图1为北极部分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科考队员在北极圈附近拍摄的浮冰景观图。完成下面三题。
12.北极圈附近浮冰开始形成的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图中M海域的浮冰主要漂移方向是(  )
A.偏东方向 B.偏西方向
C.偏南方向 D.偏北方向
14.浮冰形成过程中,其附近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变化趋势是(  )
A.盐度升高,密度升高
B.盐度降低,密度降低
C.盐度升高,密度降低
D.盐度降低,密度升高
(2024届南京六校8月联考,12—13)读某国本土人口密度示意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实线构成的U字形边界被称为该国人口“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关于该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均衡,城乡人口密度差距小
B.人口分布不均,大平原人口密度最大
C.人口分布不均,亚热带人口密度最大
D.人口分布不均,U字形内人口密度小
16.关于该国近几十年来四地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环境优美,人口增长快
B.②地IT业发达,人口迁入多
C.③地地广人稀,人口容量大
D.④地高温潮湿,人口迁出多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19—20)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读拜泉县位置图和条耕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7.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8.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体现在(  )
①减少作物病虫害 ②截留地表径流
③保持土壤紧实度 ④降低土壤湿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24届淮安一调,20—22)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甘肃省西北部,是一条斜穿中国西北部的大通道,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坐落其中。2021年10月,甘肃省提出《“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9.关于河西走廊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内流区域,跨三类干湿地区
②具有降水少、温差大、光照足、大风多的气候特征
③山区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是其河流主要补给源
④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荒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祁连山对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
A.塑造冲积扇,地势平坦,利于人口聚居
B.塑造冲积扇,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C.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D.为城市提供风电、光电、水电等
21.下列符合“十四五”时期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定位的是(  )
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 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③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④丝绸之路重要开放廊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4届南京六校8月联考,18—19)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兼顾多种水资源效益的大型调水工程,对工程沿线及豫东、皖北、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主体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图1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2示意淠河渡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在江淮运河段,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
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 B.减少修建成本
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 D.降低技术难度
23.在引江济淮工程中,江水北送对豫东、皖北地区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航运 B.养殖 C.发电 D.灌溉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4.(2024届淮安一调,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我国梯田规模约2.8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3.7%,其中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丘陵山区和西南山区是梯田集中分布的区域,梯田总面积占比为98.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省份出现梯田不再继续耕种,任其荒芜的撂荒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梯田撂荒率省域差异。
(1)说出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推测我国南方地区被撂荒梯田的主要特征。(6分)
(3)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请提出遏制梯田撂荒主要措施。(6分)
25.(2024届徐州期初模拟,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额约25.55亿美元,同比上涨16.38%。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10大瓶装葡萄酒来源国进口金额比例、均价(美元/升)及我国10大进口瓶装葡萄酒贸易地。法国是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国家 比例 均价 贸易区
法国 41.10% 4.82 广东
澳大利亚 26.69% 6.45 上海
智利 10.41% 3.59 浙江
西班牙 5.87% 2.21 福建
意大利 5.44% 4.72 北京
美国 2.94% 7.85 天津
新西兰 1.14% 10.68 山东
南非 0.94% 3.01 江苏
葡萄牙 0.86% 2.88 辽宁
阿根廷 0.84% 4.37 四川
材料三 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地分布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美国西部与智利葡萄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6分)
(2)分析影响法国葡萄酒在中国热销的主要社会因素。(6分)
(3)指出新西兰瓶装葡萄酒较澳大利亚在中国市场销量与价格差异,并简析原因。(6分)
(4)归纳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地的分布特点,并分别指出我国从欧美进口葡萄酒最经济的运输方式。(4分)
26.(2024届南通基地一调,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材料二 图1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图2为“热带雨林景观图”;图3为“南美洲局部地形图”。
(1)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以及热带雨林的景观特色。(4分)
(2)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6分)
(3)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请分析其原因。(6分)
阶段检测练
模块五 区域地理
分钟: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7—9)某年10月22~23日,一场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某一地区正在经历沙尘暴。完成下面三题。
1.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2.当该地经历沙尘天气时(  )
A.盛行下沉气流 B.昼夜温差减小
C.日均气温较高 D.首要污染物是CO2
答案 B 
3.监测与预报沙尘暴的可行做法是(  )
A.遥感分析沙尘形成的动力条件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布天气预警
C.地理信息系统预估灾害损失
D.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监测实时位置
答案 C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1—3)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然而并非所有土地都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高产田和中低产田的分布差异。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4.据图分析黄淮海平原高产田集中分布在(  )
A.滨海平原  B.中部冲积平原
C.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D.丘陵地带
答案 C 
5.黄淮海平原冲积扇大小不一,影响冲积扇形态大小的因素主要是(  )
A.堆积区水网密度 B.沉积物供给数量
C.沉积物颗粒大小 D.堆积区降水总量
答案 B 
6.沿a—b、c—d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答案 A 
(2024届镇江期初模拟,10—12)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北大西洋两岸同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显著。下图为“北大西洋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7.库朱瓦克与卑尔根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A.苔原—温带落叶林 B.苔原—温带草原
C.荒漠—温带落叶林 D.荒漠—温带草原
答案 A 
8.影响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表现为(  )
A.地形 B.水文 C.纬度 D.洋流
答案 D
9.图示区域,大规模的渔场最可能分布在(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2024届徐州期初模拟,8—9)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1年11月5日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征,按照图中的航线,执行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于2022年4月20号返回国内。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经过的海域中,盐度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B 
11.关于考察船航行途中各点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甲海域可见涌潮现象
B.乙海域表层水温最低
C.丙海域可见极光现象
D.丁海域可见大量浮冰
答案 D 
(2024届淮安一调,1—3)浮冰是海水逐渐冻结而成的冰。2023年7月24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船穿越北极圈,进入北极海域航行。图1为北极部分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2为科考队员在北极圈附近拍摄的浮冰景观图。完成下面三题。
12.北极圈附近浮冰开始形成的时间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C 
13.图中M海域的浮冰主要漂移方向是(  )
A.偏东方向 B.偏西方向
C.偏南方向 D.偏北方向
答案 D 
14.浮冰形成过程中,其附近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变化趋势是(  )
A.盐度升高,密度升高
B.盐度降低,密度降低
C.盐度升高,密度降低
D.盐度降低,密度升高
答案 A 
(2024届南京六校8月联考,12—13)读某国本土人口密度示意图(图中柱子越高表示人口密度越大,实线构成的U字形边界被称为该国人口“胡焕庸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5.关于该国人口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均衡,城乡人口密度差距小
B.人口分布不均,大平原人口密度最大
C.人口分布不均,亚热带人口密度最大
D.人口分布不均,U字形内人口密度小
答案 D
16.关于该国近几十年来四地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环境优美,人口增长快
B.②地IT业发达,人口迁入多
C.③地地广人稀,人口容量大
D.④地高温潮湿,人口迁出多
答案 B 
(2024届苏州期初模拟,19—20)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读拜泉县位置图和条耕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17.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A 
18.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体现在(  )
①减少作物病虫害 ②截留地表径流
③保持土壤紧实度 ④降低土壤湿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B 
(2024届淮安一调,20—22)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祁连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的甘肃省西北部,是一条斜穿中国西北部的大通道,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坐落其中。2021年10月,甘肃省提出《“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19.关于河西走廊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内流区域,跨三类干湿地区
②具有降水少、温差大、光照足、大风多的气候特征
③山区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是其河流主要补给源
④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荒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20.祁连山对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小的是(  )
A.塑造冲积扇,地势平坦,利于人口聚居
B.塑造冲积扇,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C.为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水源
D.为城市提供风电、光电、水电等
答案 D 
21.下列符合“十四五”时期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定位的是(  )
①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 ②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③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④丝绸之路重要开放廊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C 
(2024届南京六校8月联考,18—19)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兼顾多种水资源效益的大型调水工程,对工程沿线及豫东、皖北、苏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主体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图1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2示意淠河渡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22.在江淮运河段,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
A.提高淠河航运价值 B.减少修建成本
C.保障江淮运河航运 D.降低技术难度
答案 C
23.在引江济淮工程中,江水北送对豫东、皖北地区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航运 B.养殖 C.发电 D.灌溉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24.(2024届淮安一调,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我国梯田规模约2.8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3.7%,其中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区、南方丘陵山区和西南山区是梯田集中分布的区域,梯田总面积占比为98.7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省份出现梯田不再继续耕种,任其荒芜的撂荒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梯田撂荒率省域差异。
(1)说出我国梯田撂荒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推测我国南方地区被撂荒梯田的主要特征。(6分)
(3)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请提出遏制梯田撂荒主要措施。(6分)
答案 (1)空间分布不均衡;南方梯田撂荒率高,北方低;北京和广东撂荒率高,山东省、海南省、青海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撂荒率低。
(2)坡度大,维护与养护难度大;分布分散,单块梯田规模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3)加大资金补贴支持,提高梯田利用的积极性;提高梯田种植机械化水平;针对质量较差的梯田,可有序“退耕”;对于质量较好的梯田,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鼓励流转,扩大梯田规模经营;区位条件优越地区,发展梯田观光旅游。
25.(2024届徐州期初模拟,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据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瓶装葡萄酒总额约25.55亿美元,同比上涨16.38%。
材料二 下表为中国10大瓶装葡萄酒来源国进口金额比例、均价(美元/升)及我国10大进口瓶装葡萄酒贸易地。法国是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国家 比例 均价 贸易区
法国 41.10% 4.82 广东
澳大利亚 26.69% 6.45 上海
智利 10.41% 3.59 浙江
西班牙 5.87% 2.21 福建
意大利 5.44% 4.72 北京
美国 2.94% 7.85 天津
新西兰 1.14% 10.68 山东
南非 0.94% 3.01 江苏
葡萄牙 0.86% 2.88 辽宁
阿根廷 0.84% 4.37 四川
材料三 世界主要葡萄酒产地分布示意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美国西部与智利葡萄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6分)
(2)分析影响法国葡萄酒在中国热销的主要社会因素。(6分)
(3)指出新西兰瓶装葡萄酒较澳大利亚在中国市场销量与价格差异,并简析原因。(6分)
(4)归纳我国进口瓶装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地的分布特点,并分别指出我国从欧美进口葡萄酒最经济的运输方式。(4分)
答案 (1)地处纬度30°~40°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生长期(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2)法国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技术先进;重视品牌宣传,知名度高;葡萄酒品质好,市场认可。
(3)新西兰销量更小、价格更高;新西兰地域较小(生产量较有限);葡萄种植和酿造成本高;葡萄酒定位为精品酒。
(4)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地区)(或中西部消费极少);从欧洲进口以铁路运输更经济,从美洲进口主要走海运最经济。
26.(2024届南通基地一调,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在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刚果盆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比较明显,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材料二 图1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图2为“热带雨林景观图”;图3为“南美洲局部地形图”。
(1)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规律以及热带雨林的景观特色。(4分)
(2)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6分)
(3)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请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分布规律:赤道及其南北两侧;景观特色:森林高大茂盛,生物种类丰富,多砖红壤。
(2)赤道穿过陆地面积广大,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平原面积广大,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地势向东部倾斜,向大洋敞开,有利于信风吹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气流遇西部地形阻挡抬升,迎风坡,降水多。
(3)刚果盆地,位于非洲大陆中西部,周围是高原,地形较为闭塞,信风难以带来海洋湿润水汽;沿岸寒流流经,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气候具有大陆性特点。马来群岛,被海洋包围,深受海洋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