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基础练习--专题八乡村与城镇(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5-15 11: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江苏版新教材地理高考第一轮
专题八 乡村与城镇
五年高考
                
考点1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2023福建,12—14,9分)一天中,区域的居民活动类型(工作、学习和休闲等)越丰富,活动地点总数越多,区域之间人口流动越频繁,其活力越高。我国N市基于大数据测算城市活力,下图示意该市工作日两种高活力类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甲型对应区域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
A.文化创意 B.购物娱乐
C.办公教育 D.高端居住
2.青少年比例高的某区域活力类型是乙型。该区域昼夜活力均较稳定表明青少年(  )
A.停留时间较短
B.参与的活动类型多样
C.通勤频率较高
D.出行目的地类型单一
(2023浙江6月选考,7—8,4分)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
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
4.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6.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2022北京,19,12分)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下图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5分)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分)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分)
考点2 城镇化
(2022海南,1—2,6分)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2022广东,15—16,6分)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4.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3海南,3—4,6分)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2.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2022湖南,3—5,9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4.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5.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2天津,6,3分)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下题。
6.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历史文化厚重
B.制墨原料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销售市场广阔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2023南京考前,26—27)农耕社会时期,传统村落同一宗族成员聚居特征显著,但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聚落空间扩张,传统乡村农户聚居关系被不断重塑,并在用地结构上表现出高度耦合。下图为1978年、2018年冀南平原某传统村落村民家庭姓氏聚居格局及用地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农耕社会时期,传统村落中同一宗族成员集聚分布主要是为了(  )
A.军事防御 B.生产互助
C.联结血缘 D.扩大影响
2.该村落用地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是(  )
A.历史文化继承 B.交通条件改善
C.生态旅游发展 D.政策与工业化
(2023苏北四市一调,17—18)下图为古代福州城市的空间演变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影响早期福州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安全 D.交通
4.促成福州“城”“市”并置的直接动力是(  )
A.河湖萎缩 B.人口迁移
C.商贸发展 D.交通完善
考点2 城镇化
(2023南京考前,23—25)自2014年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于需求侧的多维目标协调,从人居生活、人文环境、人城关系等三个维度界定城镇化内涵和评价体系,形成了城镇化的新特征。下图为面向需求侧多维目标协调的城镇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下列可以作为衡量城镇化中人居生活目标的指标是(  )
A.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B.平均受教育年限
C.文化场馆总数
D.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2.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镇化水平较高,但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下列制约其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维度目标是(  )
A.人居生活 B.人文环境
C.人城关系 D.人口数量
3.推测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中人文环境目标的因素主要是(  )
A.对外开放 B.科技创新
C.资源禀赋 D.政府财政
(2023苏锡常镇一模,10—12)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识别指标有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等。这一现象以特大城市郊区最为典型。下图为2005—2015年杭州半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建设用地增长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杭州半城市化地区(  )
A.建设用地增长低于城市地区
B.人口增长全部快于城市地区
C.人口增长由中心向边缘递减
D.建设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5.杭州部分半城市化地区没有快速转变为完全城市化地区,其原因可能是(  )
A.区域的产业空心化
B.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C.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D.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6.长三角地区,有利于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的措施有(  )
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②加强民营经济发展
③政策驱动的重大项目建设
④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3连云港考前,12—14)2023年1月17日某市“莆阳开春”活动在Y村举行启动仪式。该村地处兴化平原,多以同姓氏聚族而居,村落保持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及建筑风格。下图示意Y村某一区域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Y村落街巷空间狭窄且蜿蜒曲折是因为(  )
A.土地资源短缺 B.地势起伏较小
C.河网密度小 D.防寒的需要
2.影响图中东西两侧房屋整体朝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风向 C.民俗 D.地租
3.“莆阳开春”系列活动中最适合在该村举办的是 (  )
A.采春茶品香茗 B.尝美食划龙舟
C.赏园林采荔枝 D.游古村颂节庆
限时拔高练
分钟:2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2023南通一调,19—21)江苏沿海某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临海煮盐、筑堰煎盐、设场治盐(从事盐业生产与管理)的过程。清末该地废灶兴垦,该聚落成为农商兼事的复合城镇。下图为“该聚落格局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聚落形成“水堤环绕,西河东堤,跨堤而居”格局的时期是(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2.宋元明清时期,串场河等河流的主要功能是(  )
A.交通运输 B.抵御海潮
C.灌溉农田 D.引水晒盐
3.该聚落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水利建设
C.地貌演化 D.土壤改良
(2023徐州考前,12—14)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而近年来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就业机会 B.家庭团聚
C.公共服务 D.生活成本
5.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减少 B.收入返还减少
C.城镇环境恶化 D.房价增长过快
6.促进县域城镇化合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提高人口出生率
C.限制劳动力流出量 D.促进产业发展
(2023南京三模,17—19)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不同县域之间的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差异明显,村镇发展路径各具特色。有学者对连云港灌云县、南京高淳区、苏州昆山市等村镇的演化格局进行研究,下图为其归纳的三种村镇格局演化过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Ⅰ.农业生产型演化模式
Ⅱ.工业生产型演化模式
Ⅲ.生态消费型演化模式
7.连云港灌云县、南京高淳区、苏州昆山市村镇格局演化模式分别为(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Ⅱ、Ⅰ D.Ⅲ、Ⅰ、Ⅱ
8.与Ⅰ模式相比,Ⅱ模式(  )
A.呈现城关镇多中心扩张及村庄撤并态势
B.呈现城关镇单核心扩张与村庄收缩态势
C.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D.生态康养和观光农业挤压农业生产空间
9.南京高淳区村镇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耕地资源的紧张状况
B.增进安置区村民的归属感
C.助力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
D.利于乡村产业向工业转型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0.(2023苏锡常镇二模,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辐射点,是东非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达累斯萨拉姆位于大陆东部沿海,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业中心。坦桑尼亚政府从1973年开始计划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搬迁到多多马,由于历史和财政等原因迁都工作一直未能彻底实施。下图为坦桑尼亚城市分布示意图。
(1)说出影响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4分)
(2)说明坦桑尼亚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多多马的战略意义。(8分)
专题八 乡村与城镇
五年高考
                
考点1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2023福建,12—14,9分)一天中,区域的居民活动类型(工作、学习和休闲等)越丰富,活动地点总数越多,区域之间人口流动越频繁,其活力越高。我国N市基于大数据测算城市活力,下图示意该市工作日两种高活力类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甲型对应区域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
A.文化创意 B.购物娱乐
C.办公教育 D.高端居住
答案 B 
2.青少年比例高的某区域活力类型是乙型。该区域昼夜活力均较稳定表明青少年(  )
A.停留时间较短
B.参与的活动类型多样
C.通勤频率较高
D.出行目的地类型单一
答案 D 
(2023浙江6月选考,7—8,4分)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貌 B.环境保护
C.开发成本 D.防灾安全
答案 A 
4.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
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
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答案 C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答案 D 
                
6.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7.(2022北京,19,12分)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下图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5分)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分)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分)
答案 (1)北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海运和陆运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带动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进一步发展。
(2)临近港口和城市中心集中成片,沿主干道呈带状,在街角和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3)城市环境宜人,建有步行道,步行范围内的设施较为便利、公园绿地分布广。
考点2 城镇化
(2022海南,1—2,6分)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答案 D 
2.该国该时期(  )
A.工业基础雄厚 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 D.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 D 
(2022广东,15—16,6分)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答案 B 
                
4.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考点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3海南,3—4,6分)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
 
答案 D 
2.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
A.抵御外敌 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 D.美化环境
答案 C 
(2022湖南,3—5,9分)舞龙、赛龙舟、武术等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名录。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图示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答案 C 
4.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答案 D 
5.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2022天津,6,3分)地处皖南的古徽州是我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历来以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风昌盛而著称。自古以来,人们利用当地低山丘陵上生长的松树和油桐为原料制作徽墨。下图是皖南地区的景观图片。回答下题。
6.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历史文化厚重
B.制墨原料丰富
C.水陆交通便利
D.销售市场广阔
答案 A 
三年模拟
考点强化练
                
考点1 乡村、城镇的空间结构
(2023南京考前,26—27)农耕社会时期,传统村落同一宗族成员聚居特征显著,但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聚落空间扩张,传统乡村农户聚居关系被不断重塑,并在用地结构上表现出高度耦合。下图为1978年、2018年冀南平原某传统村落村民家庭姓氏聚居格局及用地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农耕社会时期,传统村落中同一宗族成员集聚分布主要是为了(  )
A.军事防御 B.生产互助
C.联结血缘 D.扩大影响
答案 A 
2.该村落用地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是(  )
A.历史文化继承 B.交通条件改善
C.生态旅游发展 D.政策与工业化
答案 D 
(2023苏北四市一调,17—18)下图为古代福州城市的空间演变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影响早期福州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安全 D.交通
答案 B 
4.促成福州“城”“市”并置的直接动力是(  )
A.河湖萎缩 B.人口迁移
C.商贸发展 D.交通完善
答案 C 
考点2 城镇化
(2023南京考前,23—25)自2014年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来,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于需求侧的多维目标协调,从人居生活、人文环境、人城关系等三个维度界定城镇化内涵和评价体系,形成了城镇化的新特征。下图为面向需求侧多维目标协调的城镇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下列可以作为衡量城镇化中人居生活目标的指标是(  )
A.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
B.平均受教育年限
C.文化场馆总数
D.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答案 A 
2.上海市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城镇化水平较高,但伴随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下列制约其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维度目标是(  )
A.人居生活 B.人文环境
C.人城关系 D.人口数量
答案 C 
3.推测影响我国新型城镇化中人文环境目标的因素主要是(  )
A.对外开放 B.科技创新
C.资源禀赋 D.政府财政
答案 D 
(2023苏锡常镇一模,10—12)半城市化是指城市核心建成区外围的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上逐渐向城市转变的过程,识别指标有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占比等。这一现象以特大城市郊区最为典型。下图为2005—2015年杭州半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常住人口、建设用地增长率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杭州半城市化地区(  )
A.建设用地增长低于城市地区
B.人口增长全部快于城市地区
C.人口增长由中心向边缘递减
D.建设用地增长快于人口增长
答案 C 
5.杭州部分半城市化地区没有快速转变为完全城市化地区,其原因可能是(  )
A.区域的产业空心化
B.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C.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D.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答案 B 
6.长三角地区,有利于半城市化向城市化转变的措施有(  )
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②加强民营经济发展
③政策驱动的重大项目建设
④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考点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2023连云港考前,12—14)2023年1月17日某市“莆阳开春”活动在Y村举行启动仪式。该村地处兴化平原,多以同姓氏聚族而居,村落保持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及建筑风格。下图示意Y村某一区域空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Y村落街巷空间狭窄且蜿蜒曲折是因为(  )
A.土地资源短缺 B.地势起伏较小
C.河网密度小 D.防寒的需要
答案 A 
2.影响图中东西两侧房屋整体朝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风向 C.民俗 D.地租
答案 C 
3.“莆阳开春”系列活动中最适合在该村举办的是 (  )
A.采春茶品香茗 B.尝美食划龙舟
C.赏园林采荔枝 D.游古村颂节庆
答案 D 
限时拔高练
分钟:20分钟 分值: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2023南通一调,19—21)江苏沿海某聚落的发展经历了临海煮盐、筑堰煎盐、设场治盐(从事盐业生产与管理)的过程。清末该地废灶兴垦,该聚落成为农商兼事的复合城镇。下图为“该聚落格局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该聚落形成“水堤环绕,西河东堤,跨堤而居”格局的时期是(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答案 D 
2.宋元明清时期,串场河等河流的主要功能是(  )
A.交通运输 B.抵御海潮
C.灌溉农田 D.引水晒盐
答案 A 
3.该聚落功能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B.水利建设
C.地貌演化 D.土壤改良
答案 C 
(2023徐州考前,12—14)城镇化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而近年来四川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  )
A.就业机会 B.家庭团聚
C.公共服务 D.生活成本
答案 C 
5.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减少 B.收入返还减少
C.城镇环境恶化 D.房价增长过快
答案 A 
6.促进县域城镇化合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B.提高人口出生率
C.限制劳动力流出量 D.促进产业发展
答案 D 
(2023南京三模,17—19)江苏省城镇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不同县域之间的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差异明显,村镇发展路径各具特色。有学者对连云港灌云县、南京高淳区、苏州昆山市等村镇的演化格局进行研究,下图为其归纳的三种村镇格局演化过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Ⅰ.农业生产型演化模式
Ⅱ.工业生产型演化模式
Ⅲ.生态消费型演化模式
7.连云港灌云县、南京高淳区、苏州昆山市村镇格局演化模式分别为(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Ⅲ、Ⅱ、Ⅰ D.Ⅲ、Ⅰ、Ⅱ
答案 B 
8.与Ⅰ模式相比,Ⅱ模式(  )
A.呈现城关镇多中心扩张及村庄撤并态势
B.呈现城关镇单核心扩张与村庄收缩态势
C.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D.生态康养和观光农业挤压农业生产空间
答案 A
9.南京高淳区村镇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是(  )
A.缓解耕地资源的紧张状况
B.增进安置区村民的归属感
C.助力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
D.利于乡村产业向工业转型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10.(2023苏锡常镇二模,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 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辐射点,是东非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达累斯萨拉姆位于大陆东部沿海,是该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商业中心。坦桑尼亚政府从1973年开始计划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搬迁到多多马,由于历史和财政等原因迁都工作一直未能彻底实施。下图为坦桑尼亚城市分布示意图。
(1)说出影响坦桑尼亚城市空间分布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4分)
(2)说明坦桑尼亚将首都从达累斯萨拉姆迁往多多马的战略意义。(8分)
答案 (1)水源(河湖)、地形(地质、海拔)、气候(气温、降水)、交通。
(2)缩小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减轻大城市压力;凸显首都政治职能;加快城镇化进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