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5-2《答司马谏议书》课件(共2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3 17:3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任务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并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理清驳论逻辑,把握文章结构和作者观点。
3.通过品读语言,感受作者改革的决心,学习并体会其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朝代 起始年份 结束年份 大约时长 备注
夏 -2100 -1600 600
商 -1600 -1046 554
周 -1046 -256 791 春秋战国
秦 -221 -207 15
西汉 -202 9 193 合计422年,两汉
东汉 25 220 195
三国 220 280 60 魏晋南北朝
合计369年
两晋 265 420 155
南北朝 420 589 169
隋 581 618 38
唐 618 907 289
五代十国 907 960 53 宋
合并320年
北宋 960 1127 157
南宋 1127 1279 162
元 1271 1368 97
明 1368 1644 276
清 1636 1912 276
背景
宋朝变革史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熙宁十年(1077年),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后人称其为王荆公。列宁称王安石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 安 石 经 历
答司马谏议书
答复、回复
指司马光,因为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故称司马谏议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作书信、文件讲,说明写给谁。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此外还作书写、记载讲,如“明初四杰”之一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斗鸡赌输赢的人的故事。
某启:昨日蒙教(承蒙赐教),窃(私认为,表谦辞)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持)之术(方法)多异故也。虽欲强聒(勉强在您耳边唠叨不休),终必不蒙见察(被谅解),故略上报,不复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重和厚待我),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的原因),冀(希望)君实或见恕(谅解我。“见”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如“慈父见背”“见谅”)也。
  
文本内容:
古人书信开头称“某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文学常识积累:
①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
②臣: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
③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④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
⑤不肖:旧时男子自谦。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⑥不才:旧时男子自谦。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⑦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
⑧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
盖儒者所争,尤(副词,特别)在于名实(名和实是否相符),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用来···的)见教(指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因此招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施行)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驳斥,排除)邪说,难(排斥)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本来)前(预知)知其如此也。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辨的,尤其在于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名义和实际的关系一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解决了。如今您来信用以指教我的,认为我的做法是侵犯了官员的职权,惹事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则认为遵从皇上的旨意,公开讨论和在朝廷上修订法令制度,责成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英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抨击荒谬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众多,那是早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顾念、忧虑)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估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众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度义(考虑到适宜)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故(缘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施恩惠给人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不做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
无由(没有缘由)会晤,不任(不胜)区区(小,自称的谦辞)向往之至。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为得计。皇上却要改变这种状况,而我不去考虑反对的人有多少,愿意竭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众多的反对者怎会不对我气势汹汹呢?商王盘庚迁都时,连百姓都埋怨,还不仅仅是朝廷里的士大夫而已。盘庚并不因为有人埋怨反对的缘故而改变计划,这是因为迁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后的行动,是正确的而看不到有什么可以改悔的缘故。假如您责备我占据高位已久,没有能协助皇上大有作为,使百姓普遍受到恩泽,那末我承认错误;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也别干,只要墨守从前的老规矩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梳理文章思路
段落 内容概括
1 交代写作缘由
2
3
4 书信常规结尾
梳理文章思路
段落 内容概括
1 交代写作缘由
2 驳斥谬论
3 分析这样做原因
4 书信常规结尾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学习目标
1.理清驳论逻辑,把握文章结构和作者观点。
2.通过品读语言,感受作者改革的决心,学习并体会其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
王安石与司马光同朝为臣,素有私谊,但在变法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看法,甚至针锋相对,阅读文章第二段,找出司马光责难王安石的观点,并阅读素材《与王介甫书》,找出这样责难的原因,并分析王安石是如何辩驳的?
思考感悟:
提出辩驳标准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主要看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
司马光责难 名 实(王安石回复) 是否相符
小结:这是王安石针对司马光的责难而发出的义正辞严的驳斥。
夫侵官,乱政也。
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此岂老氏之志乎!
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此岂孟子之志乎?
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
总结本段的辩驳思路:
第一步:确立辩驳标准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第二步:明确对方责难原因,找准靶向,逐一批驳。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第三步:得出辩驳结论。
名与实不相符,所作所为没有问题。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有理有据
面对积重难返的社会,面对施行的改革政策,众人的态度如何?阅读文章第三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完成学案表格。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积重难返: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和习惯,很难改变。
1.沉默的大多数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为善
2.犬儒主义者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3.现实主义者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4.理想主义者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
鲁迅:“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面对一个积重难返的社会,各人的态度如何?
习于苟且之人:沉默的大多数(不管不顾)
守前所为之人:现实主义者呈现世界(保守妥协)
怨诽指摘之人:犬儒主义者嘲讽世界(消极抵触)
出力改革之人:理想主义者改变世界(激进改变)
要谦让,更要当仁不让!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满篇的文字中,我只看到在纷纷扰扰里,他只一个人力排众议变法革新。他没有一个与他一同作战的知己,他的背后,只有他自己的影子和一路走过的足迹。“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我看见他笔直的站着,迎着掀天白浪,可他终究还是失败了,一个人倒在海浪里,孤独而执拗。
他满腔热血为了祖国,可终还是被世界打败,郁郁而终。他的变法过于激进,没能考虑良多,可宋王朝的沉疴又如何能给他时间慢慢来啊,如果······可惜历史最终也没有如果!
课后作业:
背诵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