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陈情表》
学习目标
1.初步梳理文本,能够用自己的话翻译课文
2.知人论世:通过资料阅读,筛选信息,了解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
3.教学重点:整体把握文本内容,能用简短的词语概括李密都陈了哪些情?
4.教学难点:思维能力培养,李密所陈之情哪种情是核心?(指向一个现实问题:至情至性之文,我们为什么难以落泪)
课前预习活动
一、借助课下注释,《晨读》资料等,自主梳理文本。做到能够用自己的话准确翻译文本。
检测方式:分组讲。
二、阅读补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划出关键词。
(思考)三、作为晋武帝,你可以如何反驳李密表中所陈之情?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衅xìn
夙sù
闵mǐn
愍mǐn
鲜xiǎn
祚zuò
期jī
强qiǎng
茕qióng
孑jié
蓐rù
逋bū
笃dǔ
擢zhuó
渥wò
桓huán
奄yǎn
更gēng
陈情表 李密
课文朗读
文意疏通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mǐn】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因为
坎坷
祸患
早年
忧患
弃我而去
改变
怜惜
亲自
不能行走
到
成人自立
文意疏通
既无伯叔,终鲜【xiǎn】兄弟,门衰祚【zuò】薄,晚有儿息。外无期【jī】功强【qiǎng】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qióng】茕孑【jié】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自始至终
没有
福分
子嗣
名作状
对外
勉强
名作状
对内
小孩子
孤单的样子
孤单
安慰
缠绕
草垫子
停止
文意疏通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猥【wěi】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及 至
承奉
承受恩泽
清明的教化
考察推举
孝顺父母 品行廉洁
优秀人才
因为
供养祖母之事没人做
推辞
特意
授官
尚书省的郎官
不久
授官
太子侍从官
谦辞 辱
承担
不是我用生命所能报答的
文意疏通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bū】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详细地
凭借
使上闻
推辞
急切严厉
逃避怠慢
上任
状语后置
名作状 一天天
病重
暂且
但是
申诉
不被许可
进退两难的窘状
文意疏通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犹蒙矜育 ,况臣孤苦 ,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 ,历职郎署 ,本图宦达 ,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 ,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zhuó】 ,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敬辞 想到
凭借
元老
怜悯
仕:做官 状语后置
先后担任
官职显达
看重
极其
鄙陋
提拔
加恩特赐的任命
优厚
犹豫不决的样子
非分的愿望
文意疏通
但以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臣无祖母 ,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 ,祖孙二人 ,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只是因为
一天天
迫近
微弱
垂危
没有…办法
没有…办法
相互
因此
自己的私情
文意疏通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 ,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
尽忠
希望
辛酸悲苦
仅仅
实在
照察
文意疏通
愿陛下矜愍愚诚 ,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 ,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谨拜表以闻。
怜恤
应许
希望
最终
像犬马一样在主人面前小心
上表章
课前预习活动
(思考)三、作为晋武帝,你可以如何反驳李密表中所陈之情?
尽孝非你不可吗?
你不来,是否怀疑我朝的正统地位?
课文探究
朗读课文,面对晋武帝的征召,作者陈述了哪些情?
请模仿下句式完成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命运多舛的哀伤之情
——陈何情?
课文探究
命运多舛的悲伤之情(悲情)
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亲情)
自己对祖母的感恩之情
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恩情)
自己进退两难的矛盾之情(策略)
——陈何情?
最核心的情?
课文探究
在这些情中,你认为哪个是最核心的情?为什么?
如果你是晋武帝,你认为表中哪种情最打动你说服你同意李密的请求?
——陈何情?
表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上给皇帝的书信。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在于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刘勰《文心雕龙·章表》
课文探究
先出牌的是:
他的牌是:
具体做法:
不堕泪,不孝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课文探究
后出牌的是:
他的牌是:
不堕泪,不孝
李密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对晋朝的观望(名不正言不顺)
正统知识分子的态度
对自身名节的考量
政治环境
①有留恋蜀汉的因素。他曾说刘禅“可次齐桓”。
②看重名节。自己的蜀国新亡,怎么能马上到晋国去当官?在道理上说不过去,在情感上转不过弯。何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氏篡权,名声很坏;爱惜名节的李密,岂肯应召出仕?
③奉养祖母。从李密行止看,他对祖母确实孝顺,以孝辞命并不止在晋朝。他在蜀汉时就“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在获免出仕后,他在家一直侍奉祖母以终其天年,直到祖母去世,“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事亲理由,确实不虚。
④现实顾虑。局势未稳。西晋初年,政局暗流涌动,以缺乏根基的亡国旧臣身份贸然投身其间,包含很大奉献。从后来李密在西晋出仕的经历看,虽名誉甚高,“贵势之家惮其公直”,却也在仕途上受到不少打压,很不得志,这也说明他的现实顾虑是有现实依据。
第一张牌:悲情牌
大前提:晋朝以孝治理天下,晋臣百姓尽孝,晋武帝不会也不能反对。小前提:我已经称臣。(文中用臣自指27次)结论: 请问这个逻辑推理的漏洞在哪里? 李密如何填补漏洞?
第一张牌:悲情牌
请问这个逻辑推理的漏洞在哪里?
李密如何填补漏洞?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既无伯叔,
终鲜兄弟,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第二张牌:亲情牌
对于这个理由,晋武帝可以怎么解决?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晋书·李密传》
武帝览之,曰:“宓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华阳国志·后贤志·李宓传》
第二张牌:亲情牌
亲情牌背后的逻辑是怎样的?
人们对孝的共识:躬亲照顾,用心礼敬。
臣侍汤药,未曾远离。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结论:
我必须亲自奉养祖母
第三张牌:恩情牌
李密是如何向晋武帝表忠心的?
显性:
贬低自己
奉承圣上
划清界限
隐性:
称臣
用“秀才”一词
第三张牌:恩情牌
圣上恩情,感激的方式应该是接受,为何拒绝?
这个理由的陈述逻辑在哪里?
前提1、郎中、洗马,不是非我不可的职位。并非急切万分。
前提2、侍奉祖母,非我不可,并且急切万分。
结论:
我必须先侍奉祖母
第四张牌:国策牌
李密知道晋武帝征召他是为了笼络人心,你成全我的孝心,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皇帝征召,不拒绝,是心怀二心吗?是不承认晋朝的正统地位吗?
这个理由背后的逻辑:
圣朝以孝治理天下
我是支持圣朝的
结论:
我侍奉祖母就是对晋朝的支持
第五张牌:忠心牌
提供对策:
先尽孝,后尽忠
晋武帝: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司马昭长子,司马懿之孙。司马氏以杀戮、阴谋立国,为人阴险多疑。
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曹奂,篡位称帝,西晋建立;
267年,司马炎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维持君臣关系。为安抚蜀汉旧臣,减少灭吴的阻力,晋武帝对亡国之臣采取怀柔政策,大力征召名贤,以此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上《陈情表》婉言拒绝。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与嵇康齐名。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有一定的矛盾,常用醉酒的办法,在当时极为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因与魏宗室婚,不愿与司马政权合作,而被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