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忠源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30=60分)
1.(2023九上·开平期中)下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____ 第四章 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东亚文明
2.(2022九上·紫金期中)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邦的主政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历山大 C.伯里克利 D.查士丁尼
3.(2022·孝感)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4.(2023九上·开平期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
A.发明与创造 B.贸易与交流 C.冒险与挑战 D.统一与扩张
5.(2023九上·开平期中)构建知识线索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指的是 ( )
A.手工工场 B.封建庄园 C.租地农场 D.现代工厂
6.(2023九上·开平期中)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种种欺诈、巧取篆夺使印第安人的权益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
A.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B.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给美洲带来严重的灾难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
7.(2022·连云港)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8.(2023九上·开平期中)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贩卖黑奴为中心 B.以倾销机械制品为中心
C.使欧洲丧失大量劳动力 D.美国最先开始经营
9.(2023九上·开平期中)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文化,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是( )
A.宣扬人人平等观念 B.控制人们思想行为
C.加紧进行宗教迫害 D.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10.(2022九上·松原期中)14世纪以后,西欧出现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这体现了( )
A.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确立 B.古典文化在西欧兴起
C.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D.欧洲出现城邦国家
11.(2023·大庆)《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提倡( )
A.“忍耐顺从” B.独尊安拉
C.人文主义 D.“神权至上”
12.(2019九下·龙海期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13.(2023·江西)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14.(2023·福建)“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15.(2023九上·开平期中)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这表明( )
A.国王处于无权地位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国王不能世袭产生 D.君主制度最终废除
16.(2023九上·开平期中)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扩大了法国疆域 B.打败了反法联盟
C.稳定了法国政局 D.传播了民主思想
17.(2023·包头)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度开始于( )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早期殖民扩张
18.(2023九上·开平期中)《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或凶杀案的受害者做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了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19.(2021·广东一模)“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我们”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0.(2023九上·开平期中)伯里克利执政期间,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处于公民大会.......的经常监督监视之下。”这反映了( )
A.伯利克利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力 B.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
C.伯利克利使雅典实现真正民主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21.(2023九上·开平期中)9世纪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永远记住六个词: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体现出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是( )
A.权利义务相互关系 B.相互平等关系
C.经济互相同盟关系 D.血缘纽带关系
22.(2019九上·东明月考)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23.(2023九上·开平期中)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 )
A.和睦的民族关系 B.优越的地理条件
C.发达的科学文化 D.稳定的政治环境
二、材料阅读题:(40分)
24.(2023九上·开平期中)思想文化的进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
——桑德拉塞德尔《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文明》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更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
一一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三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我们……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的效忠义务。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所说的“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指的是什么思想?请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能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绘画作品及作者。
(2)材料二中启蒙学家倡导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分析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5.(2023九上·开平期中)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一一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材料三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了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1)新航路开辟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结合所学知识,请在材料一的图中找出当时新“发现”的地方(至少三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材料三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原则应该是什么?
26.(2023九上·开平期中)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汉漠拉比法典》 图2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一一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1787年《人权宣言》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中,法律对于所有人施行保护或者处罚都是一样的。
1791年宪法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1804年《拿破仑法典》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材料一中,图1与图2分别出自哪个国家?它们分别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内容,英国通过什么形式使“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请问这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保障民权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人民的什么权利得到了保障?
27.(2023九上·开平期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重炮和商品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4)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属于农业文明的除了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以外,还包括古代印度文明,结合题干“《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可知,第三章的标题应是古代印度文明,A项正确;
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不属于农业文明,排除BC项;
古代东亚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华文明”,属于目录中的第四章,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文明的认识。
2.【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正确;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不是城邦的主政者,A错误;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于公元前334年开始西征,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B错误;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527年继位,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学习中记住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即可正确选择。
3.【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西欧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4.【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材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B项正确;
发明与创造、冒险与挑战和统一与扩张不符合材料中阿拉伯人传播与交流的特点,排除A、C和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阿拉伯人相关知识的掌握。
5.【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商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为彻底的雇佣关系,并且商人为工人提供原料、统一的生产工具、提供劳动场所,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A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排除BC项;
现代工厂是通过工业革命建立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手工工场的认识。
6.【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根据题意,C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
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全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排除B项;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给美洲带来严重的灾难材料中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7.【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 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中传染病“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体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D 项正确;
材料中不是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排除 A 项;
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B 项;
材料没有说明非洲黑人反抗斗争,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早期殖民扩张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8.【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就是其表现之一,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称为出程;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称为中程;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称为归程。因为这条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在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中,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17世纪中叶后,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殖民者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A项正确;
三角贸易以倾销机械制品换取黑奴,排除B项;
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排除C项;
葡萄牙人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9.【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由题干材料“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可知,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是促进文化教育发展,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督教的认识。
10.【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4世纪以后,西欧出现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这体现了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1.【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宣扬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思想,排除A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主张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排除B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宣扬“神权至上”,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与作用,反对神权至上,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历史知识。
12.【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实质的认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3.【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信息。
A项迪亚士带领船队到达非洲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不符合题意;
B项哥伦布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C项达 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不符合题意;
D项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哥伦布的成就。
14.【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其他大洲建立了商业联系,交往日益增多,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这体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解题思路是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据题干“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立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
国王处于无权地位和国王不能世袭产生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C项;
《权利法案》确定了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现在仍存在国王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
16.【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进行的战争,从积极方面说,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也正是拿破仑自以为得意的地方,D项正确;
“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能体现法国疆域、反法联盟、法国政局,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
17.【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人类文明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发展堆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创造条件,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五十六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促使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促使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兴起,不合题干信息,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为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记忆与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题关键要牢固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历史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可知,题干中相关规定,实际是通过政权对社会保障的关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B项正确;
题干体现不出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19.【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A.婆罗门,不符合题意;
B.刹帝利,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的是吠舍,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首陀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0.【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等信息可以看出公民大会具有处理政务、监督以及依法惩处公职人员的权力,说明公民大会是当时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项正确;
ABC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21.【答案】A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材料体现出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权利义务相互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A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封君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别的,不是相互平等的关系,排除B项;
封君封臣不是经济互助同盟关系,排除C项;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以土地封赐纽带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封君和封臣的认识。
22.【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欧庄园的特点。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要理解题干信息表达的意思。
23.【答案】B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丝绸之路’的终点”“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可知,拜占庭帝国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B项正确;
丝绸之路涉及与外国的交往,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有发达的科学文化,排除C项;
“稳定的政治环境”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拜占庭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24.【答案】(1)人文主义;达 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理性和进步性
(3)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思想: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可知,“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指的是人文主义。举例: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结合所学可知,“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绘画作品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思想:根据所学和材料二“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可知,材料二中启蒙学家倡导的是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特点: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更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可知,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
(3)诉求: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知,北美民众的诉求有,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关系: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
(1)人文主义;达 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理性和进步性。
(3)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5.【答案】(1)美洲(或北美洲.或南美洲)、好望角、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2)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或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或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1)新“发现”: 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部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三次西航,“发现”了美洲。
(2)影响: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可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根据材料“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可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原因: 根据材料三“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原则: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原则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唯物、辩证的原则。
故答案为:
(1)美洲(或北美洲.或南美洲)、好望角、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2)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或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或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26.【答案】(1)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共和国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法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3)制定法律;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些法律文献的看法。
【答案】法律具有阶级性;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等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国家、地位: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出自罗马共和国,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形式、文献: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可知,这是因为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议会权力日益高于国王,国王统而不治,因此形式是颁布法律,文献为《权利法案》。制度: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3)方式: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787年《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1804年《拿破仑法典》”可知,这体现的是立法,即制定法律。权利: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平等……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知,人民的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得到了保障。
(4)看法:此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因此可以得出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还可以得出法律具有阶级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共和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法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3)制定法律;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
(4)法律具有阶级性;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共和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相关知识的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要法律文献的认识。
27.【答案】(1)特点: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君主立宪制
(3)标志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4)【示例一】
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
【示例二】
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4 分)
【示例三】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论述: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依靠重炮和商品”“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殖民帝国”可得出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全新的政体: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3)标志性事件: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解答本题时,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论述合理,史论结合即可。如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可得出观点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论述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根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可得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论述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根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等可得出,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论述为: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此外,观点还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坚持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国坚持了合作共赢的道路”等角度提炼,言之有理,论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君主立宪制
(3)标志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示例一】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示例二】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示例三】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论述: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 / 1广东省开平市忠源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30=60分)
1.(2023九上·开平期中)下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
第一编 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 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 ____ 第四章 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印度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东亚文明
【答案】A
【知识点】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属于农业文明的除了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中国文明以外,还包括古代印度文明,结合题干“《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可知,第三章的标题应是古代印度文明,A项正确;
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不属于农业文明,排除BC项;
古代东亚文明的代表是“古代中华文明”,属于目录中的第四章,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表格解读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代世界文明的认识。
2.(2022九上·紫金期中)2022年2月,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而位于古希腊中部的雅典城邦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达到全盛。这一时期雅典城邦的主政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历山大 C.伯里克利 D.查士丁尼
【答案】C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C正确;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不是城邦的主政者,A错误;
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于公元前334年开始西征,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B错误;
查士丁尼是东罗马帝国的皇帝,527年继位,与“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时间不符,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易,学习中记住雅典民主政治相关知识即可正确选择。
3.(2022·孝感)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答案】D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庄园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西欧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4.(2023九上·开平期中)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
A.发明与创造 B.贸易与交流 C.冒险与挑战 D.统一与扩张
【答案】B
【知识点】阿拉伯文化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 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材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贸易与交流,B项正确;
发明与创造、冒险与挑战和统一与扩张不符合材料中阿拉伯人传播与交流的特点,排除A、C和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阿拉伯人相关知识的掌握。
5.(2023九上·开平期中)构建知识线索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中的“?”指的是 ( )
A.手工工场 B.封建庄园 C.租地农场 D.现代工厂
【答案】A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商人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为彻底的雇佣关系,并且商人为工人提供原料、统一的生产工具、提供劳动场所,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A项正确;
题干没有提及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排除BC项;
现代工厂是通过工业革命建立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手工工场的认识。
6.(2023九上·开平期中)当欧洲人来到时,他们种种欺诈、巧取篆夺使印第安人的权益丧失殆尽,他们的野蛮杀戮和带来的传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剧减少。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
A.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B.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给美洲带来严重的灾难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
【答案】C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16世纪,西班牙在美洲的中部和南部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根据题意,C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排除A项;
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全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排除B项;
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给美洲带来严重的灾难材料中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把欧洲文化传播到殖民地,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7.(2022·连云港)由于殖民统治和传染病致使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西方国家开始从非洲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在贩卖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黑人或死于炎炎烈日之下,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B.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C.非洲黑人反抗斗争的重大意义
D.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答案】D
【知识点】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 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者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材料中传染病“贩卖黑人到美洲做奴隶……或死于瘟疫,或葬身鱼腹”体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和血腥性, D 项正确;
材料中不是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排除 A 项;
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 B 项;
材料没有说明非洲黑人反抗斗争,排除 C 项。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早期殖民扩张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8.(2023九上·开平期中)下图是“三角贸易”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贩卖黑奴为中心 B.以倾销机械制品为中心
C.使欧洲丧失大量劳动力 D.美国最先开始经营
【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其中三角贸易就是其表现之一,三角贸易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称为出程;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称为中程;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称为归程。因为这条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在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中,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17世纪中叶后,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英国殖民者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A项正确;
三角贸易以倾销机械制品换取黑奴,排除B项;
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排除C项;
葡萄牙人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三角贸易的认识。
9.(2023九上·开平期中)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文化,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是( )
A.宣扬人人平等观念 B.控制人们思想行为
C.加紧进行宗教迫害 D.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由题干材料“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可知,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是促进文化教育发展,D符合题意;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督教的认识。
10.(2022九上·松原期中)14世纪以后,西欧出现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这体现了( )
A.封建等级制度在西欧确立 B.古典文化在西欧兴起
C.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D.欧洲出现城邦国家
【答案】C
【知识点】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分析】14世纪以后,西欧出现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这体现了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中世纪晚期,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1.(2023·大庆)《哈姆雷特》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提倡( )
A.“忍耐顺从” B.独尊安拉
C.人文主义 D.“神权至上”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宣扬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C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宣扬“忍耐顺从”思想,排除A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主张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排除B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主教宣扬“神权至上”,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价值与作用,反对神权至上,排除D项。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历史知识。
12.(2019九下·龙海期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分子正处于古典文明再生的时代,他们的生活重心不再只有上帝,也逐渐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这表明当时“知识分子”追求的是( )
A.自由主义思想 B.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人文主义思想 D.民主平等思想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实质的认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3.(2023·江西)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材料中的“他”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答案】B
【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他始终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东方,还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发现他去的地方不是东方,而是比西方更远的西方。”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信息。
A项迪亚士带领船队到达非洲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不符合题意;
B项哥伦布和题干描述相符,符合题意;
C项达 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不符合题意;
D项麦哲伦横渡太平洋,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识记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重点识记哥伦布的成就。
14.(2023·福建)“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这叙述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条件 C.过程 D.影响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甘蔗、咖啡、可可以及白糖和稻米等,被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所食用,成为输入欧洲的极其重要的商品”可知,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与其他大洲建立了商业联系,交往日益增多,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这体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解题思路是抓住材料中关键词句,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5.(2023九上·开平期中)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王位继承法》把王位继承用议会立法固定下来。这表明( )
A.国王处于无权地位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C.国王不能世袭产生 D.君主制度最终废除
【答案】B
【知识点】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据题干“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立法”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议会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B项正确;
国王处于无权地位和国王不能世袭产生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C项;
《权利法案》确定了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现在仍存在国王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
16.(2023九上·开平期中)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扩大了法国疆域 B.打败了反法联盟
C.稳定了法国政局 D.传播了民主思想
【答案】D
【知识点】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他进行的战争,从积极方面说,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也正是拿破仑自以为得意的地方,D项正确;
“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不能体现法国疆域、反法联盟、法国政局,排除A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相关知识的掌握。
17.(2023·包头)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总体结构,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这一过度开始于( )
A.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早期殖民扩张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
【解析】【分析】解题关键“人类文明由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发展堆加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创造条件,A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五十六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促使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促使以大陆为中心的区域文明向以海洋为联系通道的全球文明过渡,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C;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推动了早期殖民扩张兴起,不合题干信息,排除D;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为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新航路的开辟,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记忆与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题关键要牢固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历史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8.(2023九上·开平期中)《汉谟拉比法典》确定了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或凶杀案的受害者做出赔偿,这些规定反映了法典( )
A.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 D.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
【答案】B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确定了基本商品的价格,保证度量衡的信誉,要求城市负责对未侦破的抢劫案或凶杀案的受害者作出赔偿”可知,题干中相关规定,实际是通过政权对社会保障的关注,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B项正确;
题干体现不出是古代最完备的法典、 对私有财产严格保护、偏袒城市居民的利益的信息,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
19.(2021·广东一模)“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我们”隶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答案】C
【知识点】种姓制度
【解析】【分析】A.婆罗门,不符合题意;
B.刹帝利,不符合题意;
C.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的人类文明是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其中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的是吠舍,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首陀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0.(2023九上·开平期中)伯里克利执政期间,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任何政务大事,他们处于公民大会.......的经常监督监视之下。”这反映了( )
A.伯利克利限制公职人员的权力 B.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
C.伯利克利使雅典实现真正民主 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D
【知识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等信息可以看出公民大会具有处理政务、监督以及依法惩处公职人员的权力,说明公民大会是当时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项正确;
ABC项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
21.(2023九上·开平期中)9世纪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永远记住六个词: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体现出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关系是( )
A.权利义务相互关系 B.相互平等关系
C.经济互相同盟关系 D.血缘纽带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封君与封臣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材料体现出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权利义务相互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A项正确;
题干强调的是封君封臣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是存在等级差别的,不是相互平等的关系,排除B项;
封君封臣不是经济互助同盟关系,排除C项;
封君与封臣之间的关系是以土地封赐纽带的,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封君和封臣的认识。
22.(2019九上·东明月考)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庄园的概况及性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欧庄园的特点。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要理解题干信息表达的意思。
23.(2023九上·开平期中)拜占庭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材料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 )
A.和睦的民族关系 B.优越的地理条件
C.发达的科学文化 D.稳定的政治环境
【答案】B
【知识点】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丝绸之路’的终点”“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可知,拜占庭帝国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B项正确;
丝绸之路涉及与外国的交往,排除A项;
材料不能说明拜占庭帝国有发达的科学文化,排除C项;
“稳定的政治环境”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拜占庭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二、材料阅读题:(40分)
24.(2023九上·开平期中)思想文化的进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作品是否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试金石。
——桑德拉塞德尔《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文明》
材料二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更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
一一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三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因此,我们……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是而且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的效忠义务。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所说的“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指的是什么思想?请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能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绘画作品及作者。
(2)材料二中启蒙学家倡导的是什么思想?据材料分析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案】(1)人文主义;达 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理性和进步性
(3)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思想: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它最光辉之处在于强调人的尊严,挖掘出被中世纪的黑暗掩盖了的人性”可知,“欧洲文艺复兴是一种思想”指的是人文主义。举例: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文学艺术作品广为流行。”结合所学可知,“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绘画作品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2)思想:根据所学和材料二“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的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可知,材料二中启蒙学家倡导的是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特点: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精神的继续弘扬,更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可知,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特点是体现资产阶级思想的理性和进步性。
(3)诉求: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知,北美民众的诉求有,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关系: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
(1)人文主义;达 芬奇;《蒙娜丽莎》或《最后的晚餐》。(其他符合题意也可得分)
(2)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思想)、理性和进步性。
(3)平等、自由、独立、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启蒙思想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认识。
(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思想解放的认识。
25.(2023九上·开平期中)十五、十六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一一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材料三
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了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1)新航路开辟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结合所学知识,请在材料一的图中找出当时新“发现”的地方(至少三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材料三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原则应该是什么?
【答案】(1)美洲(或北美洲.或南美洲)、好望角、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2)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或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或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欧洲早期的殖民掠夺
【解析】【分析】(1)新“发现”: 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部好望角;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西海岸;哥伦布三次西航,“发现”了美洲。
(2)影响:根据材料一“(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可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根据材料“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可归纳出,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原因: 根据材料三“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看法存在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上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原则:结合所学可知,评价历史事件的正确原则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唯物、辩证的原则。
故答案为:
(1)美洲(或北美洲.或南美洲)、好望角、麦哲伦海峡、太平洋。
(2)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或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或引发了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
(3)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或他们的立场和出发点不一样。)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
26.(2023九上·开平期中)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汉漠拉比法典》 图2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 2010年5月12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并授权他组建新一届政府。……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 一一摘自新华网
材料三
1787年《人权宣言》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中,法律对于所有人施行保护或者处罚都是一样的。
1791年宪法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1804年《拿破仑法典》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材料一中,图1与图2分别出自哪个国家?它们分别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内容,英国通过什么形式使“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请问这部法律文献是什么?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据材料三,指出法国保障民权的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人民的什么权利得到了保障?
【答案】(1)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共和国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法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3)制定法律;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些法律文献的看法。
【答案】法律具有阶级性;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等
【知识点】《汉谟拉比法典》;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1)国家、地位: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重要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根据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出自罗马共和国,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形式、文献: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伊丽莎白二世虽然是英国国家的象征,却不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是统而不治的君主”可知,这是因为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议会权力日益高于国王,国王统而不治,因此形式是颁布法律,文献为《权利法案》。制度: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3)方式: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787年《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1804年《拿破仑法典》”可知,这体现的是立法,即制定法律。权利:根据所学和材料三“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平等……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知,人民的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得到了保障。
(4)看法:此题相对开放,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等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因此可以得出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还可以得出法律具有阶级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古巴比伦王国;罗马共和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2)法律;《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3)制定法律;自由、平等、私有财产权。
(4)法律具有阶级性;这些法律文献都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法律是治国的保障,好的法律能促进国家的良性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古巴比伦王国和罗马共和国相关知识的掌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权利法案》相关知识的掌握。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重要法律文献的认识。
27.(2023九上·开平期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重炮和商品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4)根据材料三,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特点: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君主立宪制
(3)标志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4)【示例一】
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
【示例二】
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4 分)
【示例三】
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论述: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君主立宪制与《权利法案》
【解析】【分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依靠重炮和商品”“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殖民帝国”可得出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全新的政体:根据所学可知,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征收捐税。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3)标志性事件: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解答本题时,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论述合理,史论结合即可。如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可得出观点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论述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根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可得出,观点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论述为: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根据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等可得出,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论述为: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此外,观点还可从“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坚持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中国坚持了合作共赢的道路”等角度提炼,言之有理,论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
(2)君主立宪制
(3)标志事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4)【示例一】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总之,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示例二】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总之,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引领作用。【示例三】观点: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论述:1978年,中共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中国坚持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认识。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困难,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