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教学设计
年 级 五年级 学 科 数学 备课时间 4.12
课 题 通分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单元主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 解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分数的初步认知,为今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全面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进度,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课 标 要 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三学段”数与运算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教 材 分 析 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同分子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教 学 目 标 1.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通分的意义,探究通分的方法。 2.能够利用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培养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学会通分。 教学难点 比较分数的大小。
预 学 任 务 单
教 学 过 程 一、知识链接 复习引入 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单位。 学生快速回答,随后教师出示答案。 师:试着说一说,和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通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温故而知新,让学生回忆分数的意义,唤起学生对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的记忆,进而引入通分的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建立概念 一、分数的大小比较 例4.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海洋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 师:我们如果想比较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多少,就是要求什么呢? 生:要比较和的大小。 师:这两个分数如何比较大小呢? 生1:如果把地球表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只占3份,海洋占了7份。 生2:就是3个,就是7个。 师:这时候大家知道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了吗? 生:<,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大。 再比较一下: ○ ○ ○ ○ ○ ○ ○ ○ 师:上、下两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学生独立思考,随后回答) 生:上面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下面的分数中,相比较的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 师:该如何比较呢?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随后派代表汇报。 1.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师:以“○”为例。 生:将同样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3份,表示其中的3份,表示其中的4份,所以<。 师:请一位同学上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 师:根据规律比较剩下三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随后出示答案:<;>;<。 2.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师:以“○”为例,借助画图表示这两个分数,并比较大小。 生:>。 师: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 师:根据规律比较剩下三组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随后出示答案:>;>;<。 3.做一做:在○里填上“>”“<”或“=”。(教材P73) ○ ○ ○ ○ ○ ○ ○ ○ 师:请同学们运用刚刚总结的规律,独立完成。 出示答案:>;<;<;>;<;<;<;> 二、通分 例5.豆类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经常食用有益于人体健康。黄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大约占。黄豆和蚕豆哪个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师:如何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 生:把它们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方法一:画图比较大小 师:我们可以试试画图来比较大小 生:>。 方法二: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师:我们也可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提示:可以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生1:5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 生2:,。 生3:因为>,所以>。 师:像这样,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作通分。 师播放视频,师生观看视频,认识“通分”。 方法三: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 师:同样,我们也可以将两个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进行比较。一般情况下,用两个分子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子。 生1:2和1的最小公倍数是2。 生2:。 生3:因为>,所以>。 三、做一做 1.在○里填上“>”“<”或“=”。(教材P74第1题) ○ ○ ○ ○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随后请学生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做题过程。 出示答案:<;>;>;= 师归纳: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相比较,分母小的分数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P74第2题) ○ ○ ○ ○ ○ ○ ○ ○ 出示答案: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探究不同类型分数的大小规律,培养学生对规律的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多种方法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加深对通分的理解。利用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分数大小的魅力。 三、课堂演练,巩固新知 1.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教材P75第1题) > < > <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教材P75第5题) (1) (2) 3.对和两个分数进行通分,三个小朋友的通分过程如下。 这些通分过程都正确吗?你最喜欢谁的方法?为什么? 答:这些通分过程都正确。我最喜欢小明的方法。理由:选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使分子、分母相对较小,便于比较和运算。 【设计意图】主要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提升技能 布置作业 (1)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2)预习下一节内容。 五、课堂小结 师:回顾今天的学习过程,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 设计 通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 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 公分母 | 最小公倍数
教学 反思 在探索通分的方法时,我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先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问题总是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然后在交流汇报中进行梳理引导,从而引出通分的概念。经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让学生明确通分一般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但部分学生在公分母的选择上,仍然习惯将两个分母的积作公分母。
指导 教师 意见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项目化作业、实践性作业、能力提升作业、基础作业等)
分层布置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时长
基 础 性 作 业 填一填 1、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 )。 2、在分数比较大小时,如果分母相同,( )比较大,如果分子相同,( )比较大。 3、通分是根据的性质是( )。 4、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数分母的( )。 5、== 这两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通分概念的掌握以及如何通分 20分
拓 展 性 作 业 解决问题 1、东东和小风从学校的图书馆各借了一本同样的《数学故事》。东东看了这本书的,小风看了这本书的,谁看的页数多? 2、加工一个零件,李师傅用45分钟,王师傅用小时,谁做得快? 3、解放军进行军事训练,第一天4小时行了58千米,第二天5小时走了73千米,哪一天走得快些 这三两道题主要是考察学生通分知识的再次提升,是考察学生思维的一次再飞跃。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