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6. ; ; 。 。
17. , 。 .
18. , , 。
物理答题卷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26.(7分)
27.(8分)(1) 。
19.(1) , 。
(2) , 。
20.(1) , 。(2) 。
21. 。 。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22.(1) ;
(2) ;
(3) , ;
(4) , 。
23.(1) 。
(2) , 。
(3) , 。
24.(1) 。 。
(2) ; 。
(3) 。
(4) 。
25.(1) 。
(2) 。
(3) 。
姓 名: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填涂样例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并正确填涂右侧考号。
2、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3、 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在草稿纸和试卷上答题无效。
4、 要求书写工整,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注 意 事 项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填写准考证,并用黑色字迹的书写笔填写右侧缺考标记:考生禁填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内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仿真模拟(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用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也越大,则力做的功也一定越大
B.力的大小一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越大
C.力的大小一定,力所做的功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也越大
2.(3分)两个力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
A.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
B.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C.只要两个力的作用点相同
D.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要相同
3.(3分)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苏翊鸣取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如图是他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的场景,此时他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3分)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 B.击球时用力握住网球拍
C.浴室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 D.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
5.(3分)倩倩做饭时,龙龙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饺子上捏出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C.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D.水平桌面上的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瓶中的水不会一次性全部流掉,会有部分保留在瓶中这个装置之所以能实现自动供水,是利用了
A.液体压强 B.大气压强 C.惯性 D.浮力
7.(3分)在刚结束的女排大冠军杯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发扬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勇夺冠军。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如图所示)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①抛球、②腾空、③击球和④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3分)如图所示,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核桃夹子
C. 撬棒 D. 镊子
9.(3分)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均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若叠放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则
A.,△△ B.,△△
C.,△△ D.,△△
10.(3分)通过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发现物理知识跟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
A.重庆被誉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当地大气压强约为
B.中学生正常上楼时的功率约为
C.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D.成年人在游泳池里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11.(3分)两个底面积和质量均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①、②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两球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对于图示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
B.两种液体的密度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2.(3分)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货箱,设计了如图的四种方案(货箱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
B.
C.
D.
13.(3分)如图所示,重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A.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
B.拉力的功率为
C.若物体匀速运动,拉力做功为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3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实验中,滑轮第一次受到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物体都被匀速向上提起。已知物体重力为。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只有物重和测力计示数
B.
C.的力臂为
D.
15.(3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已知,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块的高度为
②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③金属块的密度为
④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6.如图甲所示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心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到 作用;如果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选填“静止”、“沿方向运动”、“沿方向运动”或“沿方向运动” ;如果改成竖直上抛实心球,球到达最高点时 (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是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汽车刹车后仍然撞到汽车,此时对汽车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
17.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截面图)。其中, 图是飞机机翼模型,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 上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图是汽车尾翼模型,有助汽车行驶时压紧在地面上。
18.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距离地面10公里时,降落伞系统打开,返回舱的下落速度会从逐渐降低到,如图是返回舱下落时的画面。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它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以上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1)图1中力水平拉动重为的物体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改用滑轮组拉动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拉力为(如图。此过程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总功 。(均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改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拉动(1)题中的物体,使其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物体移动距离为,上升高度为,如图3所示。此过程利用斜面所做的有用功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图4显示的是该斜面的参数,由图斜面参数可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0.下面是一些机械做功的实例请回答:
(1)小明用的水平推力,使重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了,此过程木箱受到的阻力为 ,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
(2)一起重机将重为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整个过程重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
2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或“” 。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点挂4个钩码,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右倾斜角,仍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陶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选填“大”或“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陶子用一块木板替代丙图中的海绵再做了一次实验,如图丁所示,由此得出“丙图海绵受到的压强大于丁图木板受到的压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你的依据是 。
23.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 深度处(选填“同一”、“不同” ,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形管内液面高度差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
(3)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 侧的液体是盐水。
24.小明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1)关于木块的放置,小明设计了图1所示的三种方案,你认为 (选填“甲”“乙”或“丙” 方案最合理。该实验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让两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
(4)用图2所示实验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 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25.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钩码重力 提升高度 有用功 拉力 总功 机械效率
1 1.0 40 0.4 1.1 0.88
2 1.5 40 0.6 1.4 1.12
3 2.0 30 0.6 1.7 1.02
4 2.5 40 1.0 2.0 1.60
(1)请把表格中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增大,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26.(7分)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求、、、各处受水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27.(8分)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水陆两栖车,它是一种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的特种车辆,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上浮渡。该车车长,轴距,整车质量,最大承载量。
(1)水陆两栖车的轮胎表面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 摩擦。请在图乙中画出该车轮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2)水陆两栖车能浮于水面,是因为特殊的车体和四个较大的相同车轮都提供了浮力。当该车满载在水中浮渡时,除四个车轮都浸没外,车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每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3)当该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若重力作用线到前轮轴的距离为,假设重心位于整车左、右两侧中轴线上,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如图丙所示,求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压强差是多少?(不计驾驶员的重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湖北省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仿真模拟(1)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满分45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用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也越大,则力做的功也一定越大
B.力的大小一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越大
C.力的大小一定,力所做的功与物体移动的距离成正比
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则力对物体做的功也越大
【答案】
【解答】解:、用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也越大,则力做的功也一定越大,故错误;
、力的大小一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越大,故正确;
、力的大小一定,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成正比,故错误;
、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不一定越大,还有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大小,故错误。
故选:。
2.(3分)两个力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要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则
A.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同
B.只要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C.只要两个力的作用点相同
D.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要相同
【答案】
【解答】解:两个力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则力的三要素必须相同,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均相同。
故错误,正确。
故选:。
3.(3分)北京冬奥会上,我国选手苏翊鸣取得了一金一银的好成绩。如图是他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中的场景,此时他所受重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从运动员的重心开始,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在线段末尾标上字母,即为其所受重力示意图,由各选项图可知,图方向错误,图作用点错误,图正确。
故选:。
4.(3分)如图所示的事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 B.击球时用力握住网球拍
C.浴室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 D.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
【答案】
【解答】解:
、雪天汽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错误;
、击球时用力握住网球拍,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错误;
、浴室的防滑垫表面凹凸不平,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错误;
、给机械表保养时上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故正确。
故选:。
5.(3分)倩倩做饭时,龙龙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饺子上捏出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受到惯性作用飞出去了
C.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
D.水平桌面上的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解答】解: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饺子上的花边是由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形成的,故正确;
、泼水前,盆和水一起向前运动,泼水的瞬间,外力作用使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出去了,不是水受到惯性作用,故错误;
、把鸡蛋向碗边用力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碗也会给鸡蛋一个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所以鸡蛋破了,故正确;
、水平桌面上的碗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正确。
故选:。
6.(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盆景自动供水装置,瓶中的水不会一次性全部流掉,会有部分保留在瓶中这个装置之所以能实现自动供水,是利用了
A.液体压强 B.大气压强 C.惯性 D.浮力
【答案】
【解答】解:一个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约高的水柱,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正是因为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故正确。
故选:。
7.(3分)在刚结束的女排大冠军杯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发扬了“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勇夺冠军。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如图所示)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①抛球、②腾空、③击球和④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答】解:抛球和击球时运动员对球有力的作用并且球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故做功;
腾空和落地过程中,运动员对球没有力的作用,故不做功;
故错误,正确。
故选:。
8.(3分)如图所示,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羊角锤 B. 核桃夹子
C. 撬棒 D. 镊子
【解答】解:、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
9.(3分)如图所示,质量和高度均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现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若叠放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则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甲、乙原来的质量相等,即,,因为,所以;
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设切掉的高度为△,所以有△△,则切掉部分的质量相等,即;
所以,两圆柱体剩余部分的质量也相等,即,
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则可知:
;
;
故;
因切掉部分的质量相等,所以将切下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时,与原来相比,甲、乙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所以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均为0,即△,
根据△可知△△,故正确,错误。
故选:。
10.(3分)通过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发现物理知识跟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量估测正确的是
A.重庆被誉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当地大气压强约为
B.中学生正常上楼时的功率约为
C.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
D.成年人在游泳池里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
【解答】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一般接近标准大气压(即,重庆的大气压不可能只有,故错误;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一层楼的高度在左右,爬一层楼的时间大约,
则中学生爬楼的功率约为:,故正确;
.中学生的体重约为,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约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故错误;
.成年人的质量约为,由于人在游泳池里游泳时处于漂浮状态,则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受到的浮力:,故错误。
故选:。
11.(3分)两个底面积和质量均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分别盛有①、②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种液体中,静止时两球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对于图示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小球所受浮力
B.两种液体的密度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D.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答案】
【解答】解:
、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浮力,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则浮力,由于小球、完全相同,即,则有,故错误;
、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则密度,小球在乙液体中悬浮,则密度,由于小球、完全相同,即,则有,故错误;
、由上面分析得容器底部液体压强,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由压力计算公式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故正确;
、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由图知所装液体的体积不同,而密度,无法判断液体质量的大小,进而无法判断
和的大小,无法确定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的大小,故错误。
故选:。
12.(3分)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货箱,设计了如图的四种方案(货箱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A.
B.
C.
D.
【答案】
【解答】解:在以上四种情况中,都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了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而没有,所以首先可以排除;
在中,使用了滑轮组,比更省力,排除;
使用了滑轮组,在中,,在中,,所以更省力。
故选:。
13.(3分)如图所示,重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不计滑轮、绳子、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
A.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
B.拉力的功率为
C.若物体匀速运动,拉力做功为
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解答】解:(1)因物体受到动滑轮上两股绳子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摩擦力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故不正确;
(2)绳端移动的速度:
,
拉力的功率:
,故正确;
(3)若物体匀速运动,由可得,拉力做的功:
,故不正确;
(4)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作用点在物体上,物体对水平面压力作用点在桌面上,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正确。
故选:。
14.(3分)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实验中,滑轮第一次受到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物体都被匀速向上提起。已知物体重力为。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只有物重和测力计示数
B.
C.的力臂为
D.
【答案】
【解答】解:、该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滑轮与物体的总重以及测力计示数,故错误;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用提升物体时,动力臂是阻力的2倍,则;故错误;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图中可知,连接的直线与的力的作用线垂直,故的力臂为;故正确;
、由图可知,在提升动滑轮的过程中,由力臂的定义可知,的力臂要小于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即;故错误;
故选:。
15.(3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圆柱形金属块,使其缓慢匀速下降,并将其浸入平静的池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金属块下底面下降高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已知,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金属块的高度为
②金属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③金属块的密度为
④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②④
【答案】
【解答】解:
(1)忽略金属块浸入水中时池水液面高度的变化,
由图象可知,金属块刚浸没时底部所处的深度,则金属块的高度为,故①正确;
(2)由图象可知,当为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此时金属块处于空气中,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金属块的重力;故②错误;
(3)由图象可知,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此时金属块浸没水中,
则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故④错误;
(4)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体积相等,所以,由可得,金属块的体积:
,
由可得,金属块的质量:,
则金属块的密度:;故③正确;
由上分析可知①③正确。
故选:。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16.如图甲所示是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实心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到 作用;如果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实心球将 (选填“静止”、“沿方向运动”、“沿方向运动”或“沿方向运动” ;如果改成竖直上抛实心球,球到达最高点时 (选填“是”或“不是” 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是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造成的,汽车刹车后仍然撞到汽车,此时对汽车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 (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 。
【答案】重力;沿方向运动;不是;安全气囊
【解答】解: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实心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为实心球受到重力的作用;
当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在竖直方向速度是零,但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仍然运动,若此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知,实心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沿方向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到了最高点不能一直保持速度为0,此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会反向加速下降,所以不是静止状态。
汽车刹车后由于惯性仍撞到汽车;
汽车中的人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速度,会向前倾,此时安全气囊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
故答案为:重力;沿方向运动;不是;安全气囊。
17.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截面图)。其中, 图是飞机机翼模型,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 上表面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图是汽车尾翼模型,有助汽车行驶时压紧在地面上。
【解答】解:、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大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大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小于模型下方的压强,是飞机机翼模型;
、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小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小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大于模型下方的压强,是汽车尾翼模型,有助汽车行驶时压紧在地面上;
和、和上方和下方的形状相同,相同时间内,风经过模型上方的路程等于模型下方的路程,模型上方的风速等于下方的风速,模型上方的压强等于模型下方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大于;。
18.(3分)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距离地面10公里时,降落伞系统打开,返回舱的下落速度会从逐渐降低到,如图是返回舱下落时的画面。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它的动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 。(以上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减小;减小
【解答】解: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减小。
19.(1)图1中力水平拉动重为的物体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改用滑轮组拉动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拉力为(如图。此过程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 ,总功 。(均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改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拉动(1)题中的物体,使其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物体移动距离为,上升高度为,如图3所示。此过程利用斜面所做的有用功 (用题目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图4显示的是该斜面的参数,由图斜面参数可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1);;(2);。
【解答】解:(1)图1中拉力做的功,则使用滑轮组的有用功:;
由图2知,滑轮组有3股绳子拉着物体,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
(2)利用斜面时做的有用功:;
由图4可知,,,利用斜面做的总功,
斜面的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1);;(2);。
20.下面是一些机械做功的实例请回答:
(1)小明用的水平推力,使重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了,此过程木箱受到的阻力为
,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
(2)一起重机将重为的钢材竖直匀速提升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整个过程重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
【答案】(1)20;0(2)。
【解答】解:
(1)木箱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木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则推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
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而物体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且与重力的方向垂直,所以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2)起重机竖直提升钢材时做的功:,
钢材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的过程中,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而钢材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此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不做功;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钢材做的功为。
故答案为:(1)20;0(2)。
2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每个钩码质量均为,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相等。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选填“”或“” 。如图乙所示,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的点挂4个钩码,在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仍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若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右倾斜角,仍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答案】右;0.8;变大。
【解答】解:(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设杠杆分度值是,一个钩码重是,设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的力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解得:,一个钩码质量,,则一个钩码的重力为,
则测力计的示数;
(4)弹簧测力计在处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若将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右倾斜角时,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右;0.8;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满分20分)
2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陶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2)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 两图所示实验,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选填“大”或“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陶子用一块木板替代丙图中的海绵再做了一次实验,如图丁所示,由此得出“丙图海绵受到的压强大于丁图木板受到的压强”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你的依据是 。
【答案】(1)凹陷程度;(2)甲、丙;(3)甲、乙;小;(4)错误;受压面材料不同,木板的形变不明显。
【解答】解:(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确定的,属于转换法;
(2)要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应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上,故应比较甲、丙两图所示实验;
(3)要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故应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图丁中,根据木板几乎不发生形变,得出“丙图海绵受到的压强大于丁图木板受到的压强”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两次实验的受压面材料不同,木板的形变不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甲、丙;(3)甲、乙;小;(4)错误;受压面材料不同,木板的形变不明显。
23.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 深度处(选填“同一”、“不同” ,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形管内液面高度差 (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
(3)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则隔板 (选填“左”或“右” 侧的液体是盐水。
【答案】(1)高度差;(2)同一;不改变;(3)小于;右。
【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处,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形管内液面高度差不改变;
(3)图戊所示的装置中,因橡皮膜向左凸起,说明隔板左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小于隔板右侧的液体对橡皮膜压强;根据,因橡皮膜处在两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可知,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则隔板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故答案为:(1)高度差;(2)同一;不改变;(3)小于;右。
24.小明在做“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1)关于木块的放置,小明设计了图1所示的三种方案,你认为 (选填“甲”“乙”或“丙” 方案最合理。该实验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2)图2所示的实验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让两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 。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 达到探究目的。
(4)用图2所示实验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 (选填“超载”或“超速” 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答案】(1)乙;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2)质量;控制速度相同;(3)不能;(4)超载。
【解答】解:(1)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小球到达水平面后撞击木块,根据木块移动的距离判定动能的大小,故乙是最合理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动能大小,这是转换法。
(2)图2所示的实验中质量不同,而小球从斜面下滑的高度相同,小球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探究的是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让两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目的是控制速度相同。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在水平面不受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4)图2所示实验中,小球下滑高度相同,下滑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质量越大,由转换法,小球的动能越大,故可以解释汽车超载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故答案为:(1)乙;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的距离;(2)质量;控制速度相同;(3)不能;(4)超载。
25.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钩码重力 提升高度 有用功 拉力 总功 机械效率
1 1.0 40 0.4 1.1 0.88
2 1.5 40 0.6 1.4 1.12
3 2.0 30 0.6 1.7 1.02
4 2.5 40 1.0 2.0 1.60
(1)请把表格中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
(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增大,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
【解答】解:(1)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
(2)动滑轮重力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
(3)实验中,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与克服绳重、各种摩擦做的功之和,即绳重、各种摩擦也会影响机械效率;
故答案为:
(1);
(2)动滑轮重力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
(3)绳重、各种摩擦。
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5分)
26.(7分)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求、、、各处受水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
【解答】解:(1)由图可知,点的深度为:,则;
(2)由图可知,点的深度为:;
则;
;
(3)由图可知,点的深度为:,。
答:点水的压强为;、点水的压强为;点水的压强为。
27.(8分)如图甲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水陆两栖车,它是一种结合了车与船的双重性能的特种车辆,既可以像汽车一样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像船一样在水上浮渡。该车车长,轴距,整车质量,最大承载量。
(1)水陆两栖车的轮胎表面有较深的花纹,是为了 (填“增大”或“减小” 摩擦。请在图乙中画出该车轮对地面压力的示意图。
(2)水陆两栖车能浮于水面,是因为特殊的车体和四个较大的相同车轮都提供了浮力。当该车满载在水中浮渡时,除四个车轮都浸没外,车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每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3)当该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行驶时,若重力作用线到前轮轴的距离为,假设重心位于整车左、右两侧中轴线上,每个车轮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如图丙所示,求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压强差是多少?(不计驾驶员的重力)
【答案】(1)增大;如上图所示;
(2)每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是;
(3)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压强差是。
【解答】解:(1)水陆两栖车的轮胎表面有较深的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的物体,故示意图如图所示:;
(2)水陆两栖车满载时漂浮在水面,则;
由可得两栖车排开水的总体积:;
车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则四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
所以每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为:;
(3)水路两栖车空载时的质量,
则空车的重力;
前轮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前轮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
把车当作杠杆,以后轮为支点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即,解得;
两栖车空载在水平路面上,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地面对前后轮的支持大小等于空车的重力,地面对后轮的支持力与后轮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则;
前后轮对路面的压力差△,
由于前后各2个轮子,故受力面积为,
则前后轮对路面的压强差:△。
答:(1)增大;如上图所示;
(2)每个车轮排开水的体积是;
(3)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压强差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