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请看下面两副对联:
第一副:
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
第二副: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两幅对联写的分别是谁?
第一幅对联写的是杜甫;第二幅对联写的是诸葛亮。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想为祖国和人民效力,才华却得不到施展,当他站在深受重用的诸葛亮的祠堂前,会有怎样的感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蜀相》,感受这位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蜀 相
字字讲究,句句关情
712—770年,字 ,自称 ,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代表作:“三吏” “三别”。
三吏:
三别:
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 。因其卓越的成就,被人尊称为 ,与“诗仙”李白齐名。著有《杜工部集》。
作者简介
杜甫简介
子美
少陵野老
现实主义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史”
“诗圣”
第一时期:35岁以前,读书壮游时期。《望岳》,渴望建功立业,兼济苍生,有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
第二时期:35—45岁,困守长安时期。《兵车行》《丽人行》,十年困苦生活,使杜甫看到了政治的黑暗,忧国忧民。
第三时期:45岁—48岁,陷贼与为官(任左拾遗)时期:安史之乱,目睹京城荒凉,朝廷腐败,写下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 三吏、三别。
第四时期:48—58岁,漂泊西南时期。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安定时光,严武给予他很大帮助,后友人去世,杜甫携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过得凄惨悲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轨迹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像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759年,诗人杜甫避乱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城西浣花溪边修建了几间草堂定居,开始了在蜀中较为稳定的生活。第二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作者简介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
咏史怀古诗
如何赏析咏史怀古诗?
作者简介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怀古事——抒今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感情:
对古人:仰慕先贤之敬意,先贤失意之痛惜。
对自己:建功立业之渴望,壮志未酬之怅惘,怀才不遇之感伤,年老体衰、功业无成之感慨……
对国家对时代:昔盛今衰之感慨,国运衰微之担忧,骄奢淫逸之批判,重蹈覆辙之告诫,人民疾苦之同情
对自然:物是人非之惆怅,沧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叹。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虚实结合、衬托、借景抒情……
咏史怀古诗
杜甫
吟咏诗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ǎi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初读诗歌
思考1.孙绍振教授在其《名作细读》中提出,“词语替换法可以发现文字的妙处。”在熟识的语境下,读者很难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替换成其他的词语,直面文字,发掘文字内部的意蕴,能够感受词语使用的唯一性。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杜甫拜访的 是诸葛亮祠,题目“蜀相”是否能替换成“诸葛 祠”
细读诗歌
“蜀相”题目包含四层意蕴。
1.首先,这首诗主要歌颂诸葛亮这个人而非建筑物,换成“诸葛祠”给人的感觉就是介绍“诸葛祠”这一建筑物, 与主旨情感相去甚远,这是表层意蕴。
2.其次,“蜀相”主要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精神,表现诗人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敬仰,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为报先帝遗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千古贤相。“诸葛祠”就不能引发读者的 情感共鸣。
3.再次,“蜀相”即为“蜀国的丞相”,除了表明诸葛亮的身份外,还包含着责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担任蜀国 丞相之后时刻把刘备的政治愿望放在心头,这种责任意识让他扛着蜀国前行。
4.最后,“蜀相”还 包含杜甫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是杜甫的政治抱负,辅佐皇帝成为明君,让社会风俗变得淳朴,这是杜甫一生的愿望。“蜀相” 寄托着杜甫的政治理想,而“诸葛祠”却没有这层意思。
1.杜甫不称“蜀相”而称“丞相”,突然拉近了与诸葛亮的距离, 让两人的交流成为可能,陌生感全无,让人备感亲切和自然。
2.杜甫采 用自问的形式来明确此行的目的,“寻”可以看出 诗人此行是专程前往,而非闲庭信步,强烈地表达 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思考2.
首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杜甫不称“蜀相”而称“丞相”,有何作用 开篇一句有何作用?
刘永厚的《称呼语变异与态度评价 》中指出“称呼语本身具有一定的评价功能, 交际中的称呼语是时时刻刻都承载着态度的语言符号,它能够清楚地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及其行为的情感立场、行为判断和欣赏评价。”
思考3.
“锦官城外柏森森”,突出了什么情感?
《儒林公议》记载:成都先主庙侧,有诸葛武侯祠,祠前 有大柏,系孔明手植,围数丈,唐相段文昌有诗刻存焉。
潘岳的《怀旧赋》“坟垒垒而接垄,柏森森以攒植”
“柏森森”意为柏树高大茂密
“森森”的柏树渲染静谧 肃穆的气氛
1.祠堂的柏 树为诸葛亮生前所植,已逾百年,依然枝繁叶茂、 郁郁葱葱,然而斯人已逝,柏树犹在,诗人睹物思人, 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2.此时,安史之乱已持续五年, 唐王朝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诗人四处漂泊,有家难回,其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身处安静的环境中, 想到动荡的国家,一静一动,充满了对国家和平安定的渴望。
“柏”在诗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杜甫在《古柏行》中这样描述诸葛祠的柏树: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 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 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公生平极赞孔明,盖窃比之意。孔明才大而不 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而人莫之用,故篇终结出 材大难用,此作诗本皆发兴于古柏者。”
此诗字字写柏,句句写人。松柏乃挺拔之木, 木质坚硬,四季常青,岁寒后凋,以“柏”入诗, 凸显诸葛亮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意志,坚守初心的 品格,其雄劲飞动、古朴厚重,正是诸葛武侯品格 的体现。
思考4.
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
“自”即“独自”之意,“空”有“徒然”之意。
“自”是“来自”, 碧草能够映阶完全来自春天;
“空”是“徒劳”,清脆婉转的黄鹂声只能自我欣赏。
草木茂盛,知音 难觅,表现了诸葛祠的凄冷和荒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悲苦。
细读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找出对应手法。
一是色 彩对比鲜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草峡西船不归, 赤甲山下行人稀”......杜甫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缤纷的世界,用意象特有的光泽来抒发独有的情感。 碧草绿树,隔叶黄鹂,“绿”与“黄”冷暖色对比 运用,体现了杜诗独特的审美方式和特有的内心情感。它们组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意境深远。
二是以动衬静。诸葛祠静谧肃穆,森森的柏树,映阶的碧草,诗人营造了静寂清冷的氛围,黄鹂的啼叫打破了祠堂的安静,更能突显环境的清幽,更精确地描绘了诗歌的意境。
三是以乐写哀。 以动衬静与以乐写哀都是反衬手法的表现形式,前者注重意境,后者更注重情感。这首诗歌主要表达对诸葛亮大业未竟的惋惜以及壮志难酬和报国无门的慨叹,绿草掩阶,生机无限,黄鹂鸣叶,清脆曼妙,春日的美景与诗人叹惋惆怅心境相矛盾,以乐景写哀情,更有力地表达诗人失意的心情,具有极强的 艺术效果。
四是视听结合。碧草绿叶映入眼帘,婉转黄鹂回响耳畔,诗人将视觉和听觉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衬托,使形态与声音相得益彰, 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思考:颈联写了哪些历史事件,刻画了诸葛亮怎样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济:辅佐刘禅继位
天下计:雄才大略(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老臣心:忠心报国(尽忠蜀国,不遗余力)
情感:赞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也表达对明君贤臣契合关系的艳羡,借此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报国无门的悲愤。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颈联由景到人,杜甫用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把对诸葛亮的复杂情感浓缩在其中。
“天下计”是诸葛亮“才”的体现,诸葛亮未出茅庐已三分天下,具有高超的政治才能,他是时代精英;
“老臣心”是诸葛亮“德”的体现,为完成刘备遗愿,南征北战,六出祁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杜甫初到成都,安史之乱还在继续,国家危急,黎民倒悬,诗人痛感朝廷缺少像诸葛亮这样的匡时济世之才来振兴国家,同时也渴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表现出积极入世的思想和炽烈的政治热情。
此联诠释了诸葛亮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频烦”是因,“开济”是果,正是因为 刘备的“频烦”三顾才让诸葛亮“开济”。诸葛 亮倾其一生来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先帝不以 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帮助刘备开国立都,建立蜀汉政权,后来又辅佐后主刘禅渡过难关,站稳脚跟。诸葛亮“涌泉相报”的感恩意识和尽心辅佐刘氏父子的忠君情怀,成为中国古代忠臣贤相的典范。
出师未捷——六出祁山,身死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失败的英雄形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思考:尾联中的“英雄”指的是哪些人?诗中的“泪”是为谁流?
泪满襟:
①为诸葛亮而流,表达了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
②为自己而流,抒发了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苦痛之情。
诗人为什么会与诸葛亮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产生共鸣?
诗人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诗歌主旨)
诸葛亮 杜甫
时代
才情
理想
付出
结果
不同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颠沛流离,矢志不移
统一大业未成 内心壮志未酬
汉末三国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肃宗亲小远贤,有志难骋
君臣关系融洽,鱼水相得
仕途坎坷终遭贬谪
志向未就壮志未酬
如果没有最后一联,整首诗也就停留在对诸葛亮的歌颂上,很难升华主旨情感,更不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人开篇暗运斧斤,点染情状,烘托氛围,不断蓄势, 一路盘旋上升,到此才用了浓重的笔墨着力点明。公元 234 年,诸葛亮统率大军,兵出斜谷道,占据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河相持三个多月。同年八 月,病死在军中。
此联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能够反映宏愿未竟而含恨辞世的英雄们的普遍心理。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首联:自问自答,点明地点
颔联:描述景象,凄清冷落
颈联:称赞业绩,表达仰慕
尾联:壮志未酬,惋惜伤感
起
承
转
合
借景抒情
借古喻己
蜀
相
全文梳理
本诗追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和赫赫战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和强烈怀念之情;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