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泣血,句句深情——《锦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诗歌,品味诗歌语言节奏,把握诗歌用韵特点。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轨迹,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会典故的妙用,把握蝴蝶意象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征。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朦胧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语言节奏和用韵特点。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蝴蝶意象,作者情感轨迹,抒情主人公形象特征。
教学方法 语文悬念教学法(采用悬念教学法设计悬念,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多声部的对话:课堂既有教师的声音,也有学生的声音;既有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之间产生的碰撞声,也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对话声;让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充满交响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一)用音乐感染法设置悬念,自然引入诗歌作者
1.课件出示《无题》诗歌: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播放《别亦难》一曲,教师同时用浑厚的男中音演唱,边演唱边打节拍,要学生一起唱,营造一种凄美忧伤的课堂氛围。之后问学生这首歌词是谁写的,由此引入作者介绍。
3.李商隐介绍: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
(二)用烘托渲染法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打出如下幻灯,反复渲染:
(1)清朝吴乔说:“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2)当代著名诗人、学者施蛰存说,李商隐不能说是最伟大的诗人,但我们可以说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的唐代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3)在清代孙洙编选的这本《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排在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之后,而排在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的白居易之前。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通过烘托渲染法制造悬念,强化了李商隐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李商隐诗歌的兴趣。)
2.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锦瑟》。当一个诗人发表了一首诗以后,可能会引来众多粉丝与点评。《锦瑟》发表以后,赢得千百年来众多粉丝点赞。而且粉丝都是重量级的。(教师出示课件)
若令举一首诗为中国诗之代表,可举义山《锦瑟》。若不了解此诗,即不了解中国诗。——著名学者叶嘉莹
这是一个陷阱。这是一种诱惑。这是锦瑟的魅力。这是中华诗词的奇迹。这也是一种遐想,一种精神的梦游。——著名作家王蒙
(通过反复渲染,激发起学生学习李商隐诗歌,学习李商隐《锦瑟》的强烈兴趣。)
二、文本研讨
学习活动一:用逸闻趣事法设置悬念,直觉感受诗歌情调
1.教师給学生讲一则轶闻趣事:
现代文学史上曾流传这样一段佳话,北京大学的一位著名学者教授,一天在讲解《锦瑟》这首诗的一堂课上,从开始到结束,一直在饱含感情地朗诵《锦瑟》诗,整整一堂课,读得教授最后老泪纵横,泪水涟涟。读到最后教室里仅剩下寥寥几个学生,却也已泣不成声。他们是李商隐的知音,估计他们读着读着,就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下面,我们也来走进李商隐的情感世界。请同学们初读《锦瑟》,直觉感受诗歌情调,读出诗歌的原初感受。
2.教师让学生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并互相评价。
3.请一位同学上台朗读《锦瑟》,其他同学观察朗读者开口度。
4.让学生评价朗读,尤其要评价学生开口度。
5.师生重点分析韵脚开口度。诗人写诗,尤其是古代诗人写诗,是讲究声韵的。李商隐这首诗,韵脚开口度都比较适中。(出示课件)
弦xián、年nián、鹃juān、烟yān、然rán
6.分析:李商隐写诗不是随意的,这种开口度适中的字眼,适合表达一种比较温婉哀伤的情感。开口度大的,适合表现一种豪情,一种兴奋的情感。接着,教师出示一首唐代诗歌,让学生齐读
昔日龌龊不足夸,kuā
今朝放荡思无涯。yá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huā
7. 学生谈感受后,教师分析小结:《登科》这首诗歌的韵脚,开口度大。诗人金榜题名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这一情感,从诗歌韵脚夸(kuā)、涯(yá)、花(huā)的读音就可以体会到。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情感最直接的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的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的情调常常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李商隐正是用这样的韵脚,将自己的悲情人生加以审美化,情调才悲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韵脚字眼读音轻重程度居中,发声时开口合口程度居中。不是说随便选个字就放进诗歌中的,这里是有‘来头’的。
学习活动二:用图文对照法设置悬念,探究诗歌思想内容
1.古代没有照相机,文人的许多画像是根据他们作品风格揣摩画出来的。(出示李商隐画像)。
有人说,李商隐的这幅画像,就是根据《锦瑟》一诗设计出来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李商隐画像,并用《锦瑟》中的诗句来描摹李商隐画像的神韵。
(采用图文对照法设置悬念,让学生来揣摩理解李商隐的诗句)
2.让学生说说揣摩结果。
(通过诗文去配画像这个活动,学生基本上能弄懂诗歌字面意思,避免教师一字一句串讲诗歌的古板教法)
3.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历来无人能解,所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伟大的作品,往往给人以多种解读。那么,你从锦瑟中读出了什么?采用情境法设置悬念,让学生爬在座位上睡一分半钟,进入“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境。然后让学生说说,李商隐梦见的蝴蝶象征什么?
(学生身临其境以后,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蝴蝶。)
4.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分析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家王蒙认为,像《锦瑟》这类诗“没有定解也就是可以有多种解。”他认为:“情种从《锦瑟》中痛感情爱,诗家从《锦瑟》中深得诗心,不平者从《锦瑟》中共鸣牢骚,久旅不归者吟《锦瑟》而思乡垂泪”。这也正是《锦瑟》一诗的永恒魅力。
学习活动三:用创意朗读法设置悬念,品味诗歌节奏韵律
1.通读《锦瑟》,我们仿佛听到李商隐在诗歌中发出“唉”的一声叹息。根据你的理解,请同学们在诗中某处加一“唉”字,你认为加在哪个地方最好?(全诗中只能加一处“唉”)请说出理由。
(学生在加“唉”的过程中,要弄清诗歌的情感线索,要走进了李商隐的隐秘的情感世界。)
2.让学诵读自己加上了“唉”的《锦瑟》,并说出加在此处的理由。
3.教师在学上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加以小结。同时出示如下幻灯:广东人梁启超十分喜欢这首《锦瑟》诗歌。他在《饮冰室合集》里说:“义山的《锦瑟》说的什么意思我理会不着,我就觉得它美,读起来愉悦。须知美是多样化的,神秘的。”
学习活动四:用删减字句法设置悬念,领悟诗歌朦胧意境
1.李商隐的锦瑟是七言诗,七个字一句话,师生一起把《锦瑟》改成五言诗。(改诗的过程,是进一步理解诗歌句意,把握诗歌意境的过程)
2.让学生出示自己所改的五言诗。
3.教师出示自己所改的五言诗:
锦瑟五十弦
弦柱思华年
庄生迷蝴蝶
望帝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
蓝田玉生烟
此情成追忆
当时已惘然
4.让学生感受比较分析五言诗与原诗的区别。
5.教师在学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归纳小结:所改五言诗缺少一种迷离感和梦幻感。李商隐的诗歌有感伤、怀旧、悲叹、孤独、凄凉、茫然、迷离之感,李商隐的诗歌是不能删改的,它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学习活动五:用假设情境法设置悬念,培养想象写作能力
1.教师出示题目课件:张老师从教40年,年过花甲。学校为他举办隆重的退休仪式。张老师的不少学生也赶来参加退休仪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40年前所教的第一届四位已年过五十的学生也赶来了。这四位学生分别给张老师送来了一束鲜花。花中各附有两句诗。
A学生所附诗句是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学生所附诗句是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学生所附诗句是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D学生所附诗句是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请同学们任选一位学生,猜测这位学生想借诗句表达什么?
3.师生之间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发挥想象,把这个故事写出来。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采用语文悬念教学法,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品味了锦瑟诗歌的华丽辞藻、感悟了锦瑟诗歌的深沉情感、鉴赏了锦瑟诗歌的缥缈的意境,探究了锦瑟诗歌的神秘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