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浑悲壮的边塞之声——《燕歌行》并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诗歌,揣摩语言,分析意象,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②思维发展与提升 探究意蕴,分析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③审美鉴赏与创造 领略边塞诗雄浑悲壮、意境高远的特点。
④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戍边战士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教学难点 分析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导入:唐诗,我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盛唐诗歌中,除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外,边塞诗更能集中体现盛唐诗歌的特色,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就象一朵盛开的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适的边塞诗《燕歌行并序》。
2.作家作品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其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等,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高适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其诗风格雄浑悲壮、古朴苍劲。
3.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h uī)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敌,为虏所败”。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高适对这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高适在创作此诗之前不久,曾经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寻求报效国家的机会。当时,那里正是唐朝与契丹对峙的前沿地区,形势紧张,是用人之地。由于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但他对边塞地区的现实状况是了解得更加具体、更加透彻了。这种切身的体验,也为《燕歌行》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和思想基础。
3.齐读序言,了解序所交代内容。
明确:交代了时间,写作的缘由。
二、文本研讨
学习活动一:诵读
1. 诵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
全班共分3个节奏组,分别派一名代表解说理由,一名代表朗读诗歌。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 依据正确的诗歌朗读节奏,以3个小组为单位,举行诗歌诵读小组赛和个人赛。
诗歌诵读方法:
①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朗读中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读准平仄音,表现好韵脚韵音等得以实现的。
②正确理解,读准诗意。节奏:依据正确的诗歌节奏朗读;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
③展开想象,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因此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学习活动二:研读
把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研讨一个问题。
1.第一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这一句写出了战士们作战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大声朗读诗句并用简洁语言概括。
示例: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③“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
2.第二组:诗中哪些句子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大声朗读并分析其作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示例: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充满了对将领的愤怒和讽刺。
战士和将领形成对比,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战士何等质朴何等勇敢,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
李广和将领的对比,以能征善战、爱护士卒著名的李广,讽刺了时下指挥者骄傲轻敌、荒淫失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
3.第三组:“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运用了哪些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示例:有“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这些意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营造了边塞荒芜、衰败冷落、凄凉阴惨的意境,借景抒情,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4.第四组: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示例:自然、气候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
三、课堂小结
本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揭露了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现象,抨击了将帅们腐败无能,不恤士卒的行径,颂扬了战士们的英勇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