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11《古诗二首》
--《池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池上》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古诗,编排时以“夏天”为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感受夏天的美好,富有情趣语言优美而充满想象。这首诗把视角放在最富夏天特征的荷花池中,满池荷香本就让人浮想联翩,荷花池上的故事更有情趣:第一、二行,勾勒出一个调皮的“小娃”,脸上的表情虽未着一字,但小娃“偷采”后的兴奋、可爱却跃然纸上;更有趣的是第三行的“转”,小娃以为瞒天过海,没想到“不解藏踪迹”;第四行的“浮萍一道开”不仅点明了“踪迹”所在,更因“一道开”的用词晓白而意境深远,成为千古佳句。
这首诗最精彩就在于诗眼“偷”字,在这里指的是小孩子趁池塘的主人没注意的时候,小孩子划着船在水面上闲荡,也许他想品尝这甜美的莲子,许是想摘下一朵散发清香的荷花……小孩不想被荷塘的主人发现,也不想被家人知道,所以才悄悄的,偷偷的。一个“偷”字就是一份细腻的心理刻画,一个天真顽皮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甚至那份表情,那个动作都可以如临其境。一个“不解”,体现了孩子不懂得来掩饰自己,贪吃亦或贪玩的形象,彰显了他的可爱之处。
本教学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了猜读课题、插图助读、选表情读、配乐诵读四大环节,让学生在文本中来回品味和领略诗歌的意境之美。最后,通过选表情包、选配乐等,让孩子们在诗歌的表达上有着自己的体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字理识字、复现等方式,会认“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两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了解“藏踪迹、偷采、浮萍”等词语的意思,感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字理识字、复现等方式,会认“首”“踪”“迹”“浮”“萍”5个生字,会写“首”“采”两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了解“藏踪迹、偷采、浮萍”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追“首”字源
1.师:又到了江南采莲的季节了,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嫩绿的莲蓬中有很多莲子,轻轻一剥露出乳白色的莲肉,嫩嫩的,甜甜的。可好吃了呢。荷叶一片挨着一片,十分茂密。哇,你看,调皮的鱼儿也来凑热闹了,正在莲叶间做游戏呢,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哪首诗?《江南》生背诵江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夏天的古诗——《古诗二首》。“首”是量词,古诗二首就是——两首古诗。除了古诗之外,还有一首——(一首儿歌、一首歌曲)“首”字可有趣了。同学们睁大眼睛仔细看,“首”古时候是这样的写,最上面是头发,“自”是一张脸,中间是眼睛。“首”更早是这样,这样。所以,首就是(师拍拍自己的头)“头”的意思。看老师现在的——回头,对,“回头”也可以叫“回首”。一群人中带头的,叫——首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城市,所有城市的“头”叫——首都。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首古诗《池上》,齐读课题。
二、初读正音,感知大意
1.《池上》是什么意思?你真会学习,就是池塘之上。诗人——白居易有一天来到池塘边上,正在欣赏满池的荷花呢。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荷花粉粉的,一个个小莲蓬装满了果实仰着脸笑着,突然他看见了很有趣的事情,在那儿笑个不停,他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别着急,先听老师读。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读?打开书本第63页(确认一下),大声自由地朗读吧!
2.小朋友们都读完了,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小朋友读得怎么样?读得真好,“撑”“艇”“藏”“踪”“萍”都是后鼻音,他都准了。我们来试一试。“撑”“艇”“藏”“踪”“萍”谁能试着他的样子再来读一读?你来,字正腔圆。全班一起读一读。想要读得更好听,需要借助魔法棒,做到声断气连。老师想和你们合作来试试。我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我们配合得真默契,交换再读读。
3.古诗读了这么多遍,那这首小诗讲了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两幅图,你能给图片找到对应的诗句吗?连一连。
三、读诵解析,感受诗情
1.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同学们,你能在语文书上找到“小艇”吗,看谁的眼睛最亮?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这么隐蔽的“小艇”都发现了?谁站在“小艇”上撑小艇呢?(小娃)我们一起学着小娃做做“撑”这个动作?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想要“小艇”划得更远,就得更加——用力。你能试着读出“撑”字吗?
(2)我们的小娃,偷偷采着白莲回来了。你猜到小娃是怎样的表情了吗?是哈哈大笑的,是流口水的,是偷偷的,还是捂着嘴笑的呢?和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1:哦,他看见了“偷采”,所以他是悄悄的。请你读出轻轻悄悄,别被大人发现哦。
预设2:看见莲子流口水了,那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3)想到回家就能吃自己最喜欢的莲子了,就开心地捂嘴笑了。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来读一读这两句。
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可是,这个小娃还是被发现了。请读一读后面的两句古诗,想想他是怎么被发现的?是啊,本来满满的浮萍被小艇分出了一条路,你能在语文书上划出来吗?这就是浮萍一道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浮萍”这个词语可有趣了,仔细观察它的偏旁,想想和词语的意思有什么关联?(“浮”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萍”是草字头,和植物有关,左下部分也有“三点水”,“浮萍”就是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3)看来“浮萍一道开”就是小娃偷采白莲的“踪迹”。你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雪地里的小画家》吗?你能说说,都是谁留下来的踪迹吗?这些踪迹都是小动物们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所以,“踪”是足字旁,“迹”是“走之”,都和“走路”有关。看,小动物们把踪迹藏起来了,可是小娃却不知道把小艇留下的痕迹藏起,这就是?——不解藏踪迹。
(4)小娃偷采白莲已经被人发现了,他自己还不知道呢,还在偷着乐呢。你觉得这个小娃怎么样?谁能读好这两句诗?指导读:浮萍是被小船慢慢划开的,“一道开”要读的慢一些哦。
四、配乐试背,感悟诗趣
(1)整首诗学完了,我们班谁是朗读小能手,来读一读吧,老师送你一段动听的音乐。
(2)那没有了古诗,你能根据图片来背一背吗?指名背诵。
(3)老师告诉大家,这首诗还可以唱呢,可好听啦,唱的时候还可以加上动作呢,跟着老师动动手,动动口吧。
五、辨析字形,写字反馈
(1)看小朋友学古诗学得这么认真,小娃要奖励我们小朋友两个新鲜的莲蓬呢?猜猜里面是什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写古诗中的两个字:首、采。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都有主笔画。那你在仔细观察,主笔画横的位置一样吗?
(2)师范写:首:点撇短而小,左低右高。主笔画横写在横中线往上一点,下面的自写得方正。采: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横写在横中线上,撇捺舒展。
(3)学生练习,教师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