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清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逻辑关系。 [来
2. 让学生理清文化遗存中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与国家产生的历史逻辑关系。
3. 让学生明白夏、商、西周就是早期国家,早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是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国家,是权力尚未高度集中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所学的很多内容在初中阶段基本都有涉及。高中学习的关键之处,不在于掌握更多的史实,而是要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清上述问题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是本专题学习的难点所在。
2. 通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教学时间】
1课时
【重难点“精讲”】
一、整体感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两大问题,一是通过文化遗存学习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从一万多处考古遗址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明从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中逐渐汇聚发展而来,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二是通过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学习早期国家的特征。例如,王位世袭制度的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分封制的同姓为主都体现了早期国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
二、学科素养对接
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最早古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公元前1040年西周建立等。
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夏、商、西周的政权更迭
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从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三皇五帝与夏商周。
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和早期国家形成时期,也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繁荣时期。
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
【即学即练1】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1、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看图说话:教材插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分布特点及原因
特点:遍布全国各地;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原因:黄河、长江流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人类生存。
连连看:
仰韶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蛋壳陶
大汶口文化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河姆渡文化 精美玉器,祭坛和神庙
龙山文化 彩绘陶器,以粟为主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 分布于黄河下游
看图说话:教材插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分布特点及影响
分布特点:文化遗存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影响: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即学即练2】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姚河塬遗址中,发现有功能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带墓道的高等级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艺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刻字的卜骨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①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的出现 ②定居和原始村落的形成 ③手工技术的进步
④殉葬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⑤早期文字符号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C题干主旨是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聚落形态、高级墓葬、手工作坊和刻字的卜骨等,①②③⑤符合题干,殉葬不可能是当时的普遍现象,④错误,故选C,排除ABD
早期国家
1、思考题:为什么说禹建立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
提示: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是按地域来管理。禹治水成功后成为联盟首领,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再单纯的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
根据材料分析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并从中概括早期国家的特征
材料1: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
材料2: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材料3: 被称为“天下第一家谱”的一片甲骨上记录了一个完整的11代家族世系,它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家谱。
提示:(1)神权色彩浓厚,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世袭制和宗法制。
早期国家的特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王权与神权结合;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易误辨析】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礼乐制度
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但是分封制在本质上是地方分权的制度,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jiàn)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即学即练3】
2021年高考真题 文综 (全国乙卷)24题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土地国有制被废除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改革而废除的,而材料的时间知道春秋。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体制是不断弱化,诸侯国君权力是不巩固的,BC不符合春秋的时代特征。材料是通过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新开垦的土地越来越多,加之人口迅速增长,所以贵族的采邑不断扩大。故符合题意就是D项。
【素质拓展】
1、史料与史证(1)
史料主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史料]“材料14:夏朝的国家组织还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传统的父系血缘集团——氏仍然比较普遍存在,如夏后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15:(商)越在内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
——《尚书·酒诰》
材料16:(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史证 夏朝有许多封国,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周朝推行分封制。
集权程度不高;对地方管理松散;浓厚的血缘关系;早期国家组织不完善。
2、史料与史证(2)
史料主题:为什么中华文明形成于中原地区?
[史料] 尽管其他地区发展很快,甚至在文化的某些方面相当辉煌,比如山东龙山文化、江浙地区的良渚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等,在某些文化因素上似乎并不逊色甚至领先。但是,中原地区的地理优势在距今4000年左右由强烈的气候大变化引发的社会大调整中的优势则再次显现——它在环境波动尤其是可能存在的肆虐洪水中相对安全,其城墙因方块版筑等高超的建筑技术加上黄土的优越特性显得更为坚固挺拔
——曹兵武:《辐与辏:史前中原文化优势的确立——兼论早期中国与华夏文明观的形成》
地理上,中原位居天下之中,各种文化在此交汇;
环境上,中原地区的黄土更易筑城,更易自保;
气候上,中原地区的领袖治水成功。
【解题技巧指导】
因果型选择题解题技法
因果型选择题就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该类题型通常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1)由结果推出原因:题干是果,备选项为因。题干中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是因为”“主要理由”“主要取决于”“主要依据”“主要目的”等关键词语。
(2)由原因推出结果和影响: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题干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以下三点:
(1)根据时间顺序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的一定是因。
(2)运用基本原理判断,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因,社会意识是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3)限定词法,即要正确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长远影响和直接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国内影响和世界影响、政治影响和经济文化影响等。
技巧体验:
1.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D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A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C。故选D
2.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