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
1、对比春秋战国形势图,学生能够分别列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描述田氏取齐、三家分晋的大致过程及其标志性意义。
2、阅读史料,能对列国争霸的实质及华夏民族的融合进行历史解释,加深民族认同感与家国情怀。
3、总结史料,描述春秋战国经济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变法的推动作用,得出经济基础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唯物史观认识。
4、罗列商鞅变法的基本史实(背景、具体措施、历史作用),简单了解其他国家代表性变法,对这一时期“大变革”的时代特征有所把握。
5、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2、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百家争鸣中孔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回顾历史成功的变法非常多,如改革开放、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的典范)、忽必烈改制(同样是少数民族汉化、封建化)、张居正改革、梭伦改革等等。那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我们来了解下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春秋战国概念:
  (1)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
  (2)东周的分期:分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
  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室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这一阶段的历史大体与孔子所修订的《春秋》年代(前722-前481年)相当,所以历史上叫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历史上成为战国时期。“战国”一词本指当时参与战争的强国,自汉刘向编《战国策》后,才一词作为时代名称。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的基本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大动荡:春秋诸侯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战国兼并战争(战国七雄),战乱频仍,政局动荡;
  ·大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井田制、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封建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
  ·大发展:随着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意识形态的原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生产力:即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的扩展程度也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臸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臸度和设施的总和。包括国家政府机器、法律与意识形态、政治、法律臸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它表现人们之间的思想关系,通常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西周立国时,号称周天子统八百诸侯,这八百诸侯是个虚数,但是表明数量很多。这些诸侯国延续到东周开国的春秋时代还大多存在,但是在争霸期间,齐桓公并35国,楚庄王并26国等,到战国时,主要只剩下七个主要的国家,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政治是大动荡时期,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又有哪些影响呢?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大动荡
1.诸侯争霸,卿室夺权
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所控制的地盘人口已十分有限,基本上只能掌控洛邑周围几百里的范围,而且军事力量、政治威望与经济实力均大大下降。长期主要依赖周围的晋、郑两国支持,方得免于别国与犬戎的侵扰,而各诸侯国则各自为政,并互相倾伐吞并,周王室亦无力介入,王室之衰微可想而知。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古代史》(上册)
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
东周(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如何?
春秋五霸-相继(齐晋楚吴越)
春秋—因孔子所编《春秋》得名
时间:BC770-BC476
起止:平王东迁-周敬王卒
特点:争霸
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侯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
战国七雄-并存
战国—因刘向所编《战国策》得名
时间:BC475-BC221
标志: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
特点:兼并
战国时代,政治和战争的目的从争霸转而成为兼并。军队数量扩张,军事行动范围扩大,由步骑兵的野战包围战代替了车阵作战。战争的惨烈程度大大增加。春秋时代战争“文质彬彬”的色彩荡然无存。
【议一议】如何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看,春秋争霸客观上加快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首先,争霸促进了中国的统一。春秋初期,黄淮江汉这一中心区域见于文献记载有140余国,及至春秋末,这一地区只剩下大小20余国。其次,争霸促进了华夏与所谓蛮夷戎狄之间的交融。最后,争霸促进了各国社会制度的改革。
——摘编自 沈长云《先秦史》
促进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促进各国的制度改革。
政治大动荡
周王室由于贫弱而不得不放弃天子的尊严,向诸侯伸手去“求赙”、“求金”、“求车”。——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论语·季氏》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
【探究】对比课本第9页“春秋列国形势图”和第10页“战国形势图”,你看出了哪些不同?思考一下这些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1).春秋时期的晋被韩赵魏三国取代,宋、鲁、吴等国消失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夺取政权,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
(2).北部地区出现了长城——周边少数民族强大起来
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
(3).出现不少新兴城市,如邯郸、大梁——社会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发展起来
社会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对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
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春秋时代,居住在周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如姜戎获得晋赐予的“南鄙之田”后,披荆斩棘,为晋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戎特有的“戎菽”(大豆),也因齐桓公伐山戎而“布于天下”上。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通婚,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2.华夏认同与民族交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华夏认同:“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想一想】华夏和夷狄交融的成果是什么?
中华民族在先秦历史上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夏、商、西周,发展形成了华夏族;
第二阶段是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大一统”理论指导下的七国争雄以秦统一中国告终,中国形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沈长云《先秦史》
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会出现急剧变动?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请同学们概括课本内容,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大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农业的发展会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呢?
农业:铁犁牛耕技术、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即多余的粮食和交换的商品。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1.铁器牛耕和兴修水利
探究: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随着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以及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剩余产品有所增加。……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产量的增加,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有了发展的可能,这就为小徒弟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建基于“耦耕俱耕”的共耕制之上的奴隶制经济基础发生了动摇,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封建经济开始产生。——朱绍侯《中国古史》
探究:铁犁牛耕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经济变革而来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即封建分封制转变为中央集权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须的财政资源。当时还新开垦了不少土地,这些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这一点尤其增加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源。……大大增进了统治者的财力和权力,并相应地削弱了首都的周王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周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1.铁器牛耕和兴修水利
各国兴修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2.工商业发展和城市兴起
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业和城市发展状况?
战国时代经济变革的最有力证明,莫过于城市在数量、体量以及结构上的变革。考古学家确信,战国时有城墙的居住区已超过400个,其中114个的面积不小于1平方千米。都城的规模最能体现战国时代的城市大发展。七个最大国家的都城中,最长的围墙都绵延超过4千米,其中燕国下都的围墙长达8千米,居七国之首……
在春秋时代,城市基本是一个具有防御工事的城郭,外有城墙包围,君王的宫殿则位于中心,其规划在于强调城市是君王的防御堡垒。但到了战国时代,城市则普遍以城墙和运河为界,分成两个(甚至多个)区域:一部分是地势高处的王城,宫殿和庙宇就立于其上,另外则是平民区,内有青铜、铁器、玉器、骨器以及铸币的作坊,居住着工匠,商人及在附近田地耕作的农民。
——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
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农业:①铁农具和牛耕(生产工具、技术)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制度),小农经济产生(生产方式)
③兴建水利灌溉工程
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工商业繁荣,私商产生,货币流通广泛,出现一批中心城市
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社会经济性质:从奴隶制经济过渡到封建社会经济
封建经济发展为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政治动荡和经济发展
P课本10史料阅读
春秋战国政治特点:礼崩乐坏,兼并频生,诸国林立,国策相异
这一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田,私田本来不在被征税的范围内,那如何对这些私田进行管理呢?
面临着兼并战争的日益剧烈,如何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呢?
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复杂化,兼并战争的激烈,需要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富国强兵。
各国不得不进行改革、变法,以增强国家实力,立足于乱世
师:变法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潮流,各国通过变法,逐步建立起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其中,秦国的变法最为持久,影响力最大
(二)、风起云涌的变法运动
1、主要变法运动
燕国:乐毅改革
齐国:邹忌改革
赵国:赵武灵王改革
魏国:李悝改革
韩国:申不害改革
楚国:吴起改革
秦国:商鞅改革
2、变法运动原因
思考探究:如何理解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西周)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权力下移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生产力发展)
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迭起,诸侯国疆域扩大,民族成分增加,新制酝酿
阶级:士阶层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壮大
3、秦国商鞅变法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王。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史记·商君列传》
内容:
(1)政治: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强化了中央集权,奠定了郡县制的基础;使泰国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有效加强了政府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
(2)经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生产发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3)军事:提高军队战斗力,军事实力增强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的“军功爵制度”;
(4)制定秦律,轻罪重罚,强化法律意识,实行严苛统治;
(5)统一度量衡;——影响:是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举措,保证了中家的税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商鞅变法的目的(宗旨):富国强兵(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商鞅变法的宗旨就是实现秦国经济实力特别是农业经济实力的提高,也就是富国;而强军,则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大动荡时代背景有关。)
商鞅变法的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此次改革不是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上,相反还打击和限制了贵族特权,由此可以窥见当时农耕经济的发展对阶级关系的变动影响。)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对于商鞅变法有了全面的了解,那么,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这一变法的呢?这就涉及到对变法的评价问题。
评价
对于商鞅变法的评价应当赞成为主,商鞅的变革迎合了时代潮流,做到了全面具体可操作,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积极:
对秦国: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的中央集权;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
壮大了军事力量;
对历史发展: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任何一场变革运动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商鞅变法也同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也留下了诸多恶疾。
“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2)消极
法律严酷导致统治暴政,激化社会矛盾
文化专制政策束缚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从长远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大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经济:铁农具和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源
政治: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各国变法。
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阶级:“士”阶层活跃受重用,游说讲学。
教育:私学兴起。从“学到官府”到“学到民间”(文化下移现象)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根本: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转型)。
(二)孔子和老子(春秋时期)
1.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1)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
(2)儒学思想:
仁 仁者爱人(有等级差别的爱)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改良政治
礼 克己复礼
中庸 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教育:兴办私学 有教无类(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整理典籍 《诗》《书》《礼》《易》《春秋》
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
【课堂探究】:如何认识仁与礼的关系?
“仁”——“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
“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
2、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1)哲学思想
世界观:“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朴素的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轴心时代】
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三)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背景
2.诸子百家思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表流派
流派 代表 主要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民贵君轻 仁政论 性善论 先义后利
儒家 荀子 “君舟民水”礼法并重 性恶论 德主刑辅
道家 庄子 相对主义 消极无为的人生观和社会观
阴阳家 邹衍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墨家 墨子 兼爱与非攻 尚贤 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子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以法治国” 奖励耕战
孔子“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3、百家争鸣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阶层关系变化——思想领域变迁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前奏,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教学小结】
如何科学对待对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关联?相信大家都从这节课中得到了解答。我们回顾一下,在上节课中我们对于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特征进行了阐述,这节课则领略了“思想大争鸣”的文化风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现状的产物,那思想又是如何反作用于经济与政治格局呢?受到诸侯推崇的法家思想又将如何影响战国后期的政治走向呢?我们下节课继续!

政治动荡
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 ——争霸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兼并
与少数的民族关系:春秋—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战国—融入华夏族
社会大转型:由奴隶社会转为封建社会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农业: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产生
③兴建水利灌溉工程
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工商业繁荣,私商产生,货币流通广泛,出现一批
中心城市
变法运动:秦国——商鞅变法(目的/内容/影响)
思想文化
春秋时期:孔子/老子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背景/思想家/意义)
在政权版图更迭之下,蕴含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的变革因素,旧社会、旧制度在更迭中结束,新社会、新制度在更迭中诞生。抓住时代机遇的人则在乱世中出世,错过机遇的人则被历史淹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