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运用时空定位,了解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比较汉、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制度的特点,指出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并进一步理解制度的变化和创新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并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受古代的政治智慧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三省六部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难点:汉到隋唐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史料分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结合所学,你印象中的隋唐是一个什么朝代?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展示: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骤然活跃,引出新课内容。)
【讲授新课】
一、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从九品中正到科举
用坐标轴的形式展示中国古代选官发展演变形势图,结合课本历史纵横部分说明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的原因?并引导学生归纳。
问题:依据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什么?有何影响?
过渡:随着士族的衰弱,庶族地主的兴起,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制取代,结合课本说出科举制确立完善的过程?
出示问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科举制的影响?想一想科举制局限性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材料并结合课本,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问题:展示材料,比较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说出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材料:(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
【认识】:选拔标准:由注重门第家世到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严格执行考试选拔,而不是中正品评。
选拔形式:更为制度化、公平、公正。
中央官制的创新——从九卿制到六部制
过渡:回顾秦汉时期中央官制的发展,并逐步过渡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设计意图:用时间轴的形式来说明中央官制的变化,把枯燥的知识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理解。)
材料: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提交书面处理方案: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削减灾区赋税,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
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
教师解说三省六部制各自职能以及运行机制,并出示问题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问题:三省六部制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并得出结论并记忆落实。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知识,增强记忆。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赋税制度的创新——从租调制到两税法
过渡: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出现大量无主荒地,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因此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形成了租调制的赋税制度,唐代前期在延续租调制的基础上,发展为租佣调制。
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清租、调、庸的含义?并分析租庸调制的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形式展现租庸调制的含义,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问题:唐代中后期两税法为什么取代租庸调制?出示材料并结合课本进行回答。
问题:尝试比较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明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养学生合作、概括知识的能力。)
【课堂总结】
【感悟升华】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习近平
(设计意图: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历史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反思】
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对于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及其创新有了初步的了解,运用图片能够更好帮助学生了解知识内容,形成图文记忆;而运用史料一方面能清晰地感受到时代气息,另一方面则是更好的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是对于材料的分析给予学生时间过少,没能真正的从材料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二是在讲解过程中,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过少,同时没能充分的和学生进行问题的交流,师生互动较少;三是在PPT的展示中,知识点相对应的习题较少,不便于及时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