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的教学理念,逐步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跨度很大,涵盖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文化与中外交流的内容。分成四个字目: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文化交流。一般的教学安排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按照纵向的时间,分成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间段,然后把教材中的四个部分分别插入。第二种就是按照教科书中的方式以横向专题式授课。但是通过对本课的研读后发现,无论是思想文化、科技还是中外文化交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佛教传播的影子。如思想部分讲三教合一;文学艺术部分有佛经字帖和佛教雕像和绘画艺术;科技有雕版印刷的佛经;中外文化交流更是以佛教的传播作为主线展开。所以本课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打破教科书的编排模式,以佛教的传播作为本课的主线,将思想文化艺术科技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串起来,即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其形成一个连贯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一学生学习的《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内容。所以很有必要分析一下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情况。初中历史教材于2016年开始使用统编版通史教材。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是:“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唐诗的盛行,认识盛唐气象。具体到教科书的内容,可以看到分别是“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一课的子目“多彩的文学艺术”、“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初中教材用了两课半的内容来讲述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文化。与高中课本相比,只是没有思想的部分。因此,本课内容与初中的内容有很多重合的部分。不同的是,初中课标要求学生仅仅是了解这些史实,而高中课标要求学生要透过这些史实,认识其中的新变化。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这些史实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不必要在高中授课中重复。所以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高中课本添加的“三教合一”问题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需要专门突破。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可以适当弱化文学艺术科技和中外交流部分,或者替换一些新颖的实物史料加深学生的理解。反而“三教合一”部分要着重分析。
四、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新成就与新变化。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通过呈现不同的史料,训练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同时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让学生得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教学方法:学生合作探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
教学工具: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必修1《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教学课件;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的相关史料与学术专著;本课配套学生使用导学案。
教学重难点:第一、重点:中古时期佛教东传的时间、过程、结果与影响。第二、难点:三教融合与对儒教的影响、中古时期文化的总体特点。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课
课件显示从三国到隋唐的疆域图,向学生解释中古时期所指的大致时间。让学生明确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要让学生建立一种时空观念。
第二部分:具体教学内容
1.佛教传播之始
课件展示一段史料,让学生分析佛教东传的大致时间。如下: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之
教。(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中
土闻之,未之信了也…(东)汉章帝时,楚王英喜为浮屠斋戒,遣郎中令奉黄
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以赎愆…后孝明帝夜梦金人,项有日光,飞行殿庭,乃
访群臣,傅毅始以佛对。帝遣郎中祭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于天竺,写浮屠遗
范。愔仍与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中国有沙门及跪拜之法,自此始也。
—《魏书 释老志》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最后得出佛教东传的时间是西汉末到东汉初。
【设计思路】:这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同时在课件中显示中国第一所寺庙白马寺的照片,这样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为了让学生建立时空观念,配上张骞出使西域图。
2.佛教东传的过程
在学生了解了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后,再进一步了解佛教传播的过程。这里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件,然后截取两个重要的点来向学生呈现这一历史过程。
首先是崇佛。课件分别呈现北魏、南朝萧梁和唐代高宗武后时期崇佛的概况。在这里尤其要向学生阐述武则天崇佛的政治意义。让学生明白佛教对政治的影响力是统治者崇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反佛。关于反佛,课件截取历史上很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的事件。提供三段材料,让学生分析统治者灭佛的原因。如下:
(北魏)太武帝锐志武功,每以平定祸乱为先务,又崇信道教,尤不信
佛。(北)周武帝励精图治,特不以夷狄自居而提倡胡教。复深知沙门病国,
欲革其弊。
——汤用彤《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
唐武宗崇信道教。而当时为打击藩镇势力缺乏军费。关中、河东等地连
年灾害,朝廷无力救援。打击佛教寺院,没收僧尼财富成为当时可行的一途了。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
(后周武) 帝以县官久不铸钱,而民间多销钱为器皿及佛像,钱益少,九
月,丙寅朔,敕始立监采铜铸钱,自非县官法物、军器及寺观钟磐钹鐸之类听
留外,自馀民间铜器、佛像,五十日内悉令输官,给其直;过期隐匿不输,五
斤以上其罪死,不及者论刑有差。
——《资治通鉴》卷292“后周显德二年”条
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得出佛教受到打击的原因:统一国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的需要;增加财政收入;维护正统地位。
【设计思路】:通过截取典型的历史事件达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目的。特别是在反佛部分,分别选取的学术界有代表性的专著与史料。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清楚史料与历史解释的不同。并且让学生在不同的历史解释中得出自己的认识。这也符合《新课标》中对历史解释所作出的水平要求。
另外透过敦煌壁画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向学生补充观音传入我国后性别的变化,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佛教东传的结果
通过前面的学习,佛教的传播并非一帆风顺,总体而言是在曲折中前行。其最后的结果是与中国本土的思想相融合,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历史现象。在这里主要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
中国文化需要补充其不足;佛学能满足中国文化的需要;外来的佛学
进入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环境后,也主动进行了自我调整以
适应新的环境;佛教的进入顺应并有助于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对
中国的社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阴法鲁、许树安、刘玉才《中国古代文化史》(插图版)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得出正确的认识:佛教能满足中国文化的需要,弥补其不足;佛教为适应新的环境而做出的自我调整;佛教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界典型专著的呈现,让学生在历史解释中得出自己的认识。这也是一种能力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论证以上观点的合理性,在课件中专门呈现观音菩萨传入中国后女性化的资料。观音菩萨是众所周知的神,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论证课内要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4.佛教东传的影响
第一、思想方面。引两段资料来说明。首先引用唐代文豪韩愈的话,如下: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
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
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
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
庶乎其可也。
——《韩昌黎集》卷11《原道》
由于这段史料理解上难度较大,由教师向学生阐述其核心思想。韩愈指出,从尧到孟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孟子之后就失传了。只有遵循这种一脉相传的原道,才可以安邦定国。实际上,韩愈是树立了一个以儒家以主流的道统。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下面给学生出示一段材料,如下:
韩愈鉴于佛道流行,儒学不兴,写《原道》以明先王之道,鼓吹复兴
儒学。他把道之传授止于孟轲,把孔、孟直接联系起来,实开宋儒突出孔孟
的先河。他还援引儒家经典《大学》,将心性、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
奠定了宋代新儒学的基础。
——摘编自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
通过教师解读得出结论: 面对佛道的挑战,儒家学者援引儒家经典,自觉维护儒家的权威与纲常伦理,企图复兴儒学,为宋代新儒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设计思路】:佛教东传对思想上的最大影响就是儒学的危机与应对。这里面韩愈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首先援引韩愈《原道》中的话,向学生阐释他的核心观点,然后在援引学界专著,让学生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文学与艺术方面
本目分别从诗歌、书法、雕塑和绘画,四个方面向学生展示。
诗歌方面以唐代诗人王维为典型例子。如下: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香积寺》
通过这首诗向学生介绍,王维的字与号取自佛经《维摩洁经》。诗中的毒龙的典故取自佛经《涅槃经》。王维将佛教禅宗的理念引入诗歌的创作当中,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
书法引入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名作《玄秘塔碑》,从另一个侧面向学生展示唐代佛教的兴盛,同时向学生介绍柳体书法的历史意义。
雕塑引入敦煌莫高窟254窟北室上的雕塑《尸伽王本生》的故事。体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而绘画引入唐代“画圣”吴道子的名作《送子天王图》。讲述佛祖释迦牟尼降生的故事。通过画中的人物穿着,可以看出佛教故事传入中国之后,已经开始融合。
最后总结概括,佛教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文学艺术的思想内涵。
【设计思路】本目主要体现佛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文学上以诗歌作为典型例子,从诗歌中挖掘史料。让学生认识文学作品也可以作为史料来解读。而书法、雕塑和绘画主要提供实物作品,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且让学生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实物史料在史料实证方面的重要价值。
第三、科技方面
课件引用专著,如下:
中国佛教信众本来就有通过抄写经文以积累功德的习惯,并且抄写愈多,功德愈厚,而与手抄相比,雕版印经,可谓多快好省;同时基层庶民的信仰观念,本来就没有什么宗派的界域。所以,当汉文陀罗尼经咒印行一段时间后,普通佛教信众自然都会乐于采用这种便捷的方法来体现其尊崇佛祖的心智。于是,雕版印刷的应用范围就从密教领域扩展到佛教信徒之间。这种社会大众的佛教信仰行为,随之很快向基层社会生活其他方面辐射。
——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
结合课件图片《金刚经》和专著论述,使学生明确佛教对雕版印刷术传播的影响。
第四、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展示东晋时期高僧法显西行路线图,然后让学生通过地图来观察法显的路线。同时向学生介绍法显的功绩。然后展示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路线图。介绍鉴真东渡日本的影响。通过这两个例子,最后概括出佛教传播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设计思路】:通过出示具有代表意义的例子,配以地图,主要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通过法显与鉴真的事例让学生学习他们不畏艰辛,不惧艰难困苦的优良品质。
5.中古时期文化的特点
本课的最后一个部分,是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讲解后,要学生概括中古时期文化的总体特点。仍然通过向学生展示典型材料来呈现。如下: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的文化得到了交流和融化。同时,中国与亚洲
各国的文化交流也有了发展,中国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在不同程
度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丰富并发展了具有中华民族自己风格和
气派的文化艺术。
——摘编自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文化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南北朝,具有浓厚的本民族色彩,但同时
也多方面的吸收、加工,消化外来文化的丰富营养,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
特色的文化。而另一方面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给予深远的影响。世界古代
文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东方文化圈、阿拉伯文化圈、西方文化圈。三个文
化圈都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并从唐文化中吸收了新鲜的养料。
——摘编自王小甫《隋唐五代史》
通过对典型材料的解读,最后概括出中古文化的总体特点是:继承性、包容性和世界性。
【设计思路】:本课的主题是中古时期的文化。但由于知识点众多,所以在具体教学设计上以佛教东传作为切入点。最后一个部分要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分析,结合典型材料最后总结该时期文化的总体特点,是对本课内容的一个升华。
结语:本节课通过佛教的东传,初步让学生们了解了中古时期的文化。希望学生们课后总结课本内容,看看还有什么别的新文化,下节课总结。
六、板书设计
时间:西汉末到东汉初
(
崇佛
)
(
佛教东传
) (
反佛
) 过程
结果:儒、佛、道三教融合
思想上:儒学的危机与应对
文学艺术上:丰富了内涵
影响 科技上:促进了科技的传播
对外关系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特点:继承性、包容性、多元性和世界性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时间跨度从三国到隋唐,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从思想到文学艺术,再到中外文化交流。如何在一堂课内完成,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仔细研读教材后发展,这些内容都与佛教有关。所以本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以佛教的东传作为主要线索,将上面的三个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最后以佛教东传作为切入点,概括中古时期文化的总体特点。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可以看出,考题更加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教材中的知识只是作为答题的一个知识背景。2019年,教育部出版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书,更加明确了以“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为主要的考察内容。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本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利用典型的材料,进行大跨度的概括。
另外本课并没有将知识点按照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这种传统的朝代阶段法进行讲解,而是按照佛教东传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解,将魏晋南北朝隋唐最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也是新教材的编排思路。由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时代走向隋唐新的统一。而本课就是从文化的角度来阐述这种统一趋势下文化上的表现。
本课的标题是“历史的透视——从佛教东传看中古文化”。在这里提出了“中古”这一概念。这里的中古并非指的是中国古代,而是单指东汉末到唐末这段时间,这只是一个学术界通用的概念,正如张国刚先生所言,这里的中古只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不涉及社会性质的问题。[footnoteRef:0]因为《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的标题就是“中古时期的世界”。海外学术界习惯以上古——中古——近代的三阶段来划分历史。我国史学界也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这种分期方法。本课按照学术界的分期采用了“中古”这一概念进行分期,就是为了后面学生学习世界史的时候,与中国古代史进行对比时方便而考虑的。这样的考虑是否合理,还有待于后续的不断检验。 [0: 张国刚《论“唐宋变革”的时代特征》,收入《汉江论坛》2006年第3期。]
当然本课设计上也有欠缺,那就是没有将魏晋隋唐五代文化的全貌展现出来。只是选用一个点作为切入,以点带面的方式来展开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课的总体设计思路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初步尝试,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