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授课内容(教材版本、单元信息等):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本课重点应在制度变化 2、本课的观点和事实(画线部分为观点): 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起义迅速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大部。1368年, 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这-举措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明太祖的儿子明成祖在位时,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形成,称“内阁”,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比较而言,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以致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内廷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航海外。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明朝前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明廷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在抗倭斗争中,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州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连续重创倭寇,东南沿海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事迹被后世所传颂。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稍晚东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刺两大集团。为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明中期,瓦刺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人内地,包围北京。瓦刺还曾经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明朝前期,派人到东北招抚,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其子皇太极在位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并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后来,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被尊为清太祖和清太宗。在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1644年,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3、建构历史事实 教材:明太祖为加强皇权,废除了自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具体: 明朝建立后,初步沿袭了元朝的制度,设中书省和丞相。1377年,朱元璋下令李善长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同议军国重事”,借元勋重臣压制中书省;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中书省”,也就是大臣的奏章可以绕过中书省到达皇帝这里。 在明朝,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四人担任过丞相一职,并且四人均被杀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了胡惟庸,受到牵连的达到了3万多人,史称“胡惟庸案”。此后,在朝廷上,朱元璋只要对谁不满意,就可以将之列为“胡党”以铲除。可以说,胡惟庸案成为了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一个时机。随后,朱元璋乘机废除中书省和丞相,由皇帝直辖六部。从此,在中国历史上沿袭了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遭到废除,皇权开始走上了历史的巅峰。 该史实需要补充的材料: ①(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巨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明史·胡惟庸传》 ②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四、各观点需要补充的材料? 1.观点一补充材料: 洪武十七年(1384年),自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指出: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直接管理重要工作,面对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加。 2.观点二补充材料: ①郑和的出海确实是种奢侈的冒险,除了声势浩荡井带回奇谈异闻外,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商业利益,士大夫强烈反对,甚至在史书中也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已。明朝政府对航海缺乏持久的兴趣不说,也未能抓住发展海上力量的机会。郑和的航海并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仅仅只是成为一种空前绝后的冒险壮举。——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②郑和下西洋时的“三宝船”模型: 教师自备教学道具,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教材分析: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疆域的奠定时期。但这一时期也面临着新的危机。 本课共设置三个子目。第一是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第二是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第三是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子目的主要内容都围绕“变”展开。因此,本课试图围绕“变”展开教学,具体为:政治体制之“变”→沿海政策之“变”→边疆形势之“变”。根据课标要求,本课核心重点为明朝政治制度以及沿海政策的变化,因此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尤为重要。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新高一学生,对于明朝的基本史实,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在有些重点知识上并不熟悉,如内阁的演变过程、民族政策的变化。而学生在初中对明朝历史的学习也过于表面化,并且缺少一定的逻辑性,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动态完整地了解历史。 同时,本课的内容较多且相对枯燥,主要通过材料分析完成知识传授,期间需多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设计立意: 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决心奉守中国“内地”,并颁布法律禁止国家之外扩,这一贯穿大明朝生命周期的国策塑造了其内敛保守的性格,后明朝遵循这种内敛和守成的政治范式,过于追求稳定,反而导致政权的不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以及补充的相关史料,认识明朝对内、对外方面的变化,扎实学生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史料和地图的展示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掌握明朝政治制度、边疆政策等基本内容以及封建专制发展的重点内容,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明清易代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历史解释】 3.通过表格整理知识,培养归纳知识观点的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知识框架; 4.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及明朝治理国家的相关举措 【依据】课标要求。
教学难点: 明朝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依据】课标要求与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手段: 1.教法: (1)问题探究法: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史料教学法:通过史料的解读,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法: 通过讨论探究法、表格归纳法等,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多元智能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
教学过程: 时间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2min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比较强盛的王朝,佃农出身的朱重八曾饥寒交迫,削发为僧,捧碗四处乞讨为生,后来他有了新的名字朱元璋,并领导农民起义取得胜利,成为明朝的开国君主,其在位期间出现治世局面“洪武之治”;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即明成祖,迁都北京,派郑和下西洋,下令编修《永乐大典》,其在位时期称为“永乐盛世”。可以说,明初国富兵强国泰民安,呈现一派太平盛世之势。这样一个盛世是如何衰落下去的呢? 崇祯成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他在煤山上的一棵树选择上吊自缢,死时仅有一名太监陪葬,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对明朝历史产生兴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进入新课课堂状态。 设置悬念问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好奇心及求知欲,吸引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15min 二、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前明确本课学习重难点(1min) (一)政治制度之“变” 1.明建立: 简略介绍明朝的建立 出示地图: 问:结合地图及课本72页,说出明朝建立的过程 1351年,元朝爆发农民起义,动乱波及全国,佃农出身的起义将领朱元璋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南方,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2.废宰相: 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先后有四个人担任过丞相,他们都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打工,但结果都被朱元璋给弄死了,因为功劳越大,能力越大,地位越高,威胁也越大。 问:从中得到什么信息? 明初丞相全部死于非命,丞相权力高度集中,严重威胁皇权。丞相制度威胁皇权,杀死一个还会有下一个,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几乎彻底地结束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并且朱元璋下令“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如此一来,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出示改革前后的对比图: 指出:废丞相后,各部门互相抗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总揽朝政,政局稳定。 过渡:废除丞相制度后,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新的问题就产生了 出示材料: 据载在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之内,诸司奏章即多达1660件,共3391事。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问:根据材料可得到什么信息? 指出:废除宰相制度后,皇帝事务繁多,面对的工作压力随之增加。 提问:所以朱元璋采取了什么措施? 2.设内阁: 梳理内阁的职能及其演变过程: 讲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设置了一些顾问,称殿阁大学士。后来朱元璋儿子明成祖朱棣让一些亲信担任殿阁大学士,并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由此形成了内阁制度。 大学士的工作任务就是帮皇帝浏览六部(即官员)递交上来的公务奏章,先草拟处理意见,这叫票拟。皇帝看到大学士的草拟后,用红笔正式批阅奏章,这就叫批红。 随着时间变迁,内阁的权力呈现上升趋势,到明宣宗时期,内阁了取得票拟权,一些大学士甚至被比喻为“宰相”。 与此同时,宦官也在明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就是说宦官权力也在增长。 过渡:那么内阁和司礼监的关系如何呢? 出示材料: 正常情况下,一切内外奏章由文书房登录后交司礼监由掌印太监转呈皇帝。皇帝阅后再逆行送内阁票拟。票拟之后,再返行文书房、司礼监,再经掌印太监之手呈皇帝审定。果系妥当,则令秉笔太监照内阁票拟批行,否则,再下内阁重拟。 ——《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离》 提问: 内阁和司礼监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他们权力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讲解: 明宣宗时期,为避免内阁一家独大,还有皇帝自身有偷懒的嫌疑,在内阁获得票拟权的同时,明宣宗将原本属于皇帝的批红权交由给司礼监负责。除重要事务由皇帝亲自批示外,其余政务皆由司礼监代为处理。一旦皇帝出现怠政的情况,批红权就被秉笔太监撺掇,从而导致了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当皇帝信任宦官时,司礼监权力大,出现宦官专权,如魏忠贤曾主宰朝政,被称为“九千岁”。当皇帝信任内阁时,内阁权力大,出现首辅专权,如张居正。 内阁与司礼监之间不是一种敌对关系,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弄权,其权力大小都是出自皇权,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学生浏览课件,看明白课标要求及本课重难点。 学生阅读教材,并根据地图上的备注回答问题。 学生紧跟课堂节奏,回答问题: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学生根据变化图,清楚废除丞相制度后的政治体制变化,更直观地理解废丞相有利于加强皇权这一观点事实。 学生回答:皇帝每天处理事务极多,日理万机 学生回答:设立内阁 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 学生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并集体回答。 设置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把握本课的整体结构,初步了解基本知识点。 结合地图,更直观地明白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为新课学习搭建初步的基础背景知识框架。 学生明白废除丞相的原因,即相权威胁皇权。 加强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明白废除丞相制度的作用。 通过数据展示,学生更易于看出废丞相后出现的问题。 通过折线图展示,进一步明确:朱元璋时期是设立殿阁大学士而非内阁,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印象。 运用文字材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解读材料与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和老师的口头讲解,学生更为了解司礼监、皇帝与内阁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10min(二)沿海政策之变 1.海禁政策 过渡:因为觉得相权威胁皇权,所以干脆废掉丞相,这种手痛砍手的做法可以看出明朝是属于比较保守的一个朝代,除此,海禁政策也在说明着明代的保守。 出示材料: 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2.戚继光抗倭 过渡:海禁政策的本意是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但实际效果又是另一回事,海禁政策使得滨海人民被断生路,所以东南沿海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出没沿海,烧杀抢掠,破坏巨大。于是明朝派出大将戚继光平定倭患。 自主学习:请同学阅读教材73页,找出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战绩及其影响。 补充讲解戚家军的内容,明确说明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3.郑和下西洋 过渡:明实行海禁政策,那又该如何解释郑和下西洋呢? 讲述:海禁禁的是民间对外贸易,不禁朝贡贸易这类官方对外贸易;且海禁政策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所调整变化的。 自主学习:请同学阅读教材73页,完成表格,并以“开火车”的形式轮流回答。 4.西方的侵扰 过渡:与明朝奉行内敛的海外政策不同,开启新航路之后的西欧国家奉行的是扩张性的海外政策 出示:中外同步时间轴 讲解: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侵略中国,其中葡萄牙在16世纪中叶贿买了澳门的租住权,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在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占领了台湾,我们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1662年收复了台湾,后来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建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学生阅读材料,并在老师的提示下,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去分析。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画出相应的内容,做好标注。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理解“朝贡贸易”这一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开火车式轮流回答问题。 学生听讲,并在课本上做好时间轴的笔记。 结合课本内容以及地图,更好地扎实学生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对于民族交往方面的知识掌握更为牢固。 自学形式结合地图,更加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对明朝的灭亡有更具体的认识。 地图更直观地展示戚继光评定倭患的过程,明确“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培养家国情怀。 解释“朝贡体系”的概念,使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开火车形式让学生从繁杂的史料中暂时脱离出来,得到放松。 时间轴的形式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中外历史在历史时间进程上发生的大事件,更直观清楚明朝与西方世界地联系,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史实,同时培养了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8min (三)民族交往之“变” 1.内陆边疆 结合地图与课本内容,从对蒙古、对西藏、对东北三个方面阐述明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其中,着重讲述与瓦剌对战时发生的土木堡之变。 说明对蒙古的互市贸易,对藏族地区的封授、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以及对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司等举措,实际上都是明朝对边疆实行的羁縻政策,并解释“羁縻”。 以奴儿干都司的演变(明宣宗时期放弃管理)讲述女真部落的发展壮大,并在多种原因(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等)的共同作用下,明朝最终走向灭亡。 2.明朝的灭亡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按时间线索梳理明清易代的历史过程 结合地图进行讲述 总结:与元朝不同,明朝推行的是一条内敛收缩防御(内卷化)的政策,为消除丞相威胁,废掉丞相;为准除海外威胁,实行海禁;为消除塞北威胁,修筑长城。这种头痛砍头,手痛砍手,脚痛砍脚的做法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这正印证了恩格斯的一段话: “消极的防御,即使有良好的武器,也必败无疑。”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与教师阐述了解明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地图,画出相应的时间点,整理时间线索。 结合课本内容以及地图,更好地扎实学生课本知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对于民族交往方面的知识掌握更为牢固。 自学形式结合地图,更加强了学生的时空观念,对明朝的灭亡有更具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导入部分有些多余,采用简单图片故事导入会更直观。环节设置较单一,总是分析材料学生容易疲惫,开火车环节,高中生可能会觉得无聊。优点在于教学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知识点之间联系密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