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设计 人: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深化历史认识的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基于问题的逻辑关联,设计旨在促进深度学习的问题导学链,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利,教师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获取历史的启迪,不断深化历史认识。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专题《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第一课,上承第四单元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开始融入工业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危机的逐步加深”和“中华儿女的救亡图存”为两条主线,近代史由此展开。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第一目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前夜的中外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状况对比,即战争爆发的深刻历史大背景(根本原因);第二目意在说明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大致经过、战败的结果与影响;最后一目则体现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出的诸多努力。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他们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也掌握了基本方法。但是他们发展不成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对于“互联网+”的认识有待提高,信息技术与学习融合的能力也需要培养。因此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深层次学习,整合各种资料,用唯物史观来关照两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和探究,从历史的角度正确看待中国近代国情,形成对中国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正确安放与抒发民族感情。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对鸦片战争前中西方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了解中西方文明碰撞与中西方政治、经济差异的相互关联(素养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初步掌握史料解读的方法,深入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提取有效信息形成个性认识的历史学习方法(素养目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借助史料,对战后签订的条约内容进行再认识,重新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重要意义,更新历史观念。培养并增进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增强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增进国际理解(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结合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分析,围绕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开展互动交流、深入研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教学难点结合鸦片战争的反思及价值研讨,增进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文明的碰撞何以发生?炮口下的震撼与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以鸦片战争战胜后英国军官回忆录中的一句话引入本课主题;以一副世界地图引入本课探究活动。 以浓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主题一:文明的碰撞何以发生?问题情境1:依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的起因 教师以大屏幕播放鸦片战争背景的有关图片,并展示相关材料,指导学生推断中西方文明碰撞与中西方政治、经济差异的关联。 分析和解读文字、图片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提取有效信息是重要的历史学科能力,通过材料解析学生可以初步建构中西方文明的差异与鸦片战争爆发之间的关联。
问题情境2:英国既然要通商,为何非要诉诸战争而不采取正常的建交、建立经贸关系等正常途径?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教师以大屏幕提供几则文字、图片等学习材料,围绕问题情境研讨、探究清政府的外交观念、东西方文明碰撞的制度因素等问题。 1.带问题阅读教材和PPT图文材料,归纳出答案。2.依据材料进行合理历史想象;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 史料研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据此形成自己对鸦片战争起因的独特认识,客观评述历史事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看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问题情境3:探讨探讨什么是真正的制度自信?如何才能做到制度自信? 教师提供几则 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明确制度和领导的重要性。分析: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证明了这一切。 1.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2.感悟,思考 提升公民素养是历史学科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活动试图将政治理论素质教育与高中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主题二:炮口下的危机与震撼问题情境1:对条约内容再认识 教师以大屏幕提供几则学习材料,围绕问题情境研讨、探究鸦片战争期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中领事裁判权、公使进京等内容的再认识。 借助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再认识 借助史料,对条约内容、鸦片战争意义进行再认识,进一步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进一步进行公民教育,增进国际理解与家国情怀。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问题情境2: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如何才能做到文化自信? 清政府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在制度上故步自封,教师以大屏幕提供几则学习材料,围绕问题情境进行研讨、探究,增进对制度自信的理解。结合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真正理解什么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 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思维升华 结合十九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瞩目成就。深入研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心态?你认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1.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2.感悟,思考 进一步突出公民教育,形成科学的民族意识,增进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具备真正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视野,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课后作业 结合本课内容,以“文明的碰撞——鸦片战争的再思考”为题,围绕如何理解和践行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选角度,自选角度,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历史小论文。 结合本课内容,撰写历史小论文 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推动学生的史学素养、公民素养落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学反思
本课借助互联网技术把各项资源进行整合,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探究、小游戏你说我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层层引领,使之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利于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形成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对近代中国的命运进行感悟与深化,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强化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本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气氛较好。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有些问题过难,问题间的转化比较生硬,节奏快,留给学生思考、归纳、整理思路的时间不够,仍个别学生只是看客,达不到预设效果。本课内容需要学生理解到什么分寸,如何发挥更好的发挥历史学科作为思政课主阵地作用等等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