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4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高一 时间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时 第一课时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各国变法的必然性,多角度对商鞅变法作出历史解释。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通过史料实证比较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增强自己的华夏认同观念。
重 点 难 点 重点 正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难点 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课前 准备 课件准备、导学案准备、班级分组准备
五步法导学 导学流程 学法指导
启 导 激趣:播放中国春秋战国史的相关短片。 设疑: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激趣设疑 视频导入
学习 与 展评 一、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分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2.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2)田氏取齐: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3)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3.“华夏”认同 (1)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2)手工业: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2.变法运动 (1)背景: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潮流。 (2)结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3.商鞅变法 (1)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2)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3)意义: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1)地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 (2)政治主张 ①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 ②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主张统治者“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③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3)教育主张: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4)儒学贡献:晚年对《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成为儒家的经典。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2.老子 (1)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楚国人。 (2)哲学主张: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 (3)政治主张: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四、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大变革。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关系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 (3)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争鸣问题: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3.学派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2)道家:道家的代表是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3)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4)战国新出现的派别 ①新出现的重要派别有墨家和法家,分别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②墨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了“尚贤”的政治主张。 ③法家:代表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4.影响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4)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二、展评 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有哪些? (1)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 (2)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3)文化因素:“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使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致使“私学勃兴”。 (4)学术自由因素:他们虽从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理解识记 自学完成
巩固 1.春秋时期,晋文公创立六卿制,掌管晋国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按照“长逝次补”的规则轮流执政。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晋国六卿制(  ) A.是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 B.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 C.是西周分封制度的延续 D.是秦朝九卿制度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到战国初期,几大卿族在斗争中仅剩韩、赵、魏三家”及所学三家分晋的史实可知,晋国六卿制为晋国分裂埋下了隐患,并非晋国确立霸业的条件,故B项正确。 2.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  ) 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 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答案C 解析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争霸战争的出现表明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动摇,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 3.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了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铁制工具的使用 B.社会局面的稳定 C.水利技术的提高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推动了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局面动荡,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与春秋相比战国水利技术的进步,故C项错误;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不是小农经济推动水利建设,故D项错误。 4.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 D.武将地位的下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项正确;材料中只体现了土地买卖现象,没有体现纷争,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与宗法制相关的血缘关系,C项错误;材料只说赵国大将赵括经常购买田宅的问题,没有涉及武将的地位,D项错误。 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得益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 C.加剧了当时的分裂局势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与普及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 6.秦国自从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专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后,进入仕途的途径主要变为(  ) A.开辟田畴,戮力农业 B.临阵奋勇,争先杀敌 C.经商赚钱,积累财富 D.分科取士,加强皇权 答案B 解析奖励耕织,发展生产,与入仕无关,故A项错误;在商鞅变法中,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原来选用官员的世卿世禄制,改行军功爵制,故B项正确;商鞅变法开始重农抑商,经商不可能成为入仕途径,故C项错误;分科取士开始于隋朝,故D项错误。 7.《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答案A 解析《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现他对鬼神敬而远之,先事人事,老子则追求天人合一,故A项正确。 8.“神农无制令而民从”这句话出自《淮南子》,该书系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作,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的政治变革。从治国思想看,与这句话的主旨最为接近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神农无制令而民从”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故C项正确。 巩固提升 能活应用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精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 (1)灾难: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2)进步:争霸战争迫使各国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实现。 (3)统一: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 (4)交融:争霸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逐渐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课后作业 《练习手册》第2课练习题
板书记录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分期 2.列国纷争 3.“华夏”认同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2.变法运动 3.商鞅变法 三、孔子和老子 1.孔子 2.老子 四、百家争鸣 1.背景 2.争鸣问题 3.学派 4.影响
课后反思 本课分为四目,内容环环相扣。重点在于正确认识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难点在于全面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采取情境教学法和史料分析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梳理时空线索,加深理解记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