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3 22: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本单元的时间范围约700年,基本按照通史体系,除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外,还涵盖了隋朝和唐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这一时期大体上是分裂动荡的阶段,但乱世和分裂的时代也并非停滞不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则因大量的北方移民带来先进生产技术而获得长足发展,为唐宋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人杂居相处,逐步融为一体,文化领域成就辉煌。这一时期的制度创新、民族交融和文化发展,为后世的隋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时就需要注意将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这两个阶段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考虑。这是本单元的难点所在。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和制度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隋唐大一统的王朝。隋唐时期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其方方面面的伟大成就,堪称新的高峰。但自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起,唐朝由盛转衰,后来出现藩镇割据,破坏了统一的政治局面,最终导致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出现。
一、课标呈现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课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线索清晰但主题分散,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素养呈现
结合三国两晋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掌握三国末年至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时空观念:利用时空观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读懂相关的历史地图信息。
3、史料实证: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4、历史解释: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的史实,认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民南迁对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创设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难点:民族交融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与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规模,为后来隋唐所取法,将来中国全盛时期之再临,即奠基于此。”——钱穆《国史大纲》
师:同学们好,最近老师在读书的时候发现有趣的事情,有两位历史学家对同一个时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黄仁宇先生说这是个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钱穆先生说这是全盛时期的奠基,同学们能看出来是哪一段时期吗?
生:三国两晋南北朝。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这一课。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之后,你告诉老师你对这一时期的看法?
【讲授新课】
(一)三国与西晋
教师活动:结合教材第一目的内容和《三国鼎立形势图》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经过进行简单的介绍。注意说明三国时期到西晋的历史发展走向,即从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到西晋的再次统一和最后的分裂。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让学生观察形势(图片来源为教材)并结合教材了解三国建国的时间与都城,厘清三国的势力范围和力量对比,并列举三国为一统天下各自做出的努力(包括向内施政与向外征伐),以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西晋的短暂统一
291年到306年,西晋统治阶级内部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主要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参与的内乱。“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探究:教师与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晋灭亡的原因。
(1)积重难返的阶级矛盾
汉魏以来的世族制度,豪门世族集团的势力在西晋进一步发展。世族凭借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特权,垄断中央和地方的要职,占有大量土地,荫庇宗属、宗族和佃客,拥有大批奴隶。他们是西晋封建政权上层的一个特殊阶层。世族豪门地主与庶族地主(包括地方豪强地主、富商巨室、少数民族的豪贵等)就构成了西晋的统治阶级。世族与庶族地主阶级直接压迫和剥削的是佃客、部曲和奴婢,还有大量属于国家控制的自由农民,即所谓的编户农民。这些人构成了西晋封建社会中的被统治阶级。可见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后者的反抗是西晋社会的基本矛盾。
(2)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
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大多保留原来部落组织形式,并由魏晋地方官吏或特别设置的校尉、“护军”统治。内迁各族的社会地位,也大致与内迁南匈奴一样发生了变化:有的保留了原部落的形式,有的则解散了原来部落,成为“编户齐民";还有的变成了世族豪门的佃客、部曲或奴隶。所有内迁各族都要为汉族统治阶级服兵役,经常被征调,四处打仗;有的还要向统治者缴纳租调,遭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他们受到的是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3)自相残杀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这场从贾后杀杨骏起,至晋惠帝从长安返回洛阳为止,前后十六年的西晋统治阶级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这十六年间的大混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首先,西晋统治集团的混战,相互杀戮,动摇了西晋的封建统治,加速了西晋王朝的覆灭。皇室司马氏一族同室操戈,所余无几,封建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其次,人民在八王混战中遭到浩劫,被杀者数以万计。北方大部分地区田园荒芜,人民流离失所,形威庞大的流民队伍到各地就食。这就使原有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为激化。在八王混战的后期,先后爆发了以流民为主的起义。
最后,在八王混战期间,诸王及各镇为了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取权力,纷纷招引、利用少数民族贵族参战,如成都王司马颖之引匈奴刘渊、并州刺史司马腾之用乌丸、幽州刺史王浚之用辽西鲜单等。这不仅使原居幽州、并州以北的乌丸、鲜卑能南下,更重要的是使少数民族贵族乘机发展势力,以便利用各族人民反晋的起义来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刘渊所建的汉赵政权以及氐人李雄的成汉政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建立的。
3、少数民族内迁
教师讲解: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图片和《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并提供如下材料
材料一 胡人内地杂居,其事远始于两汉。晋初,辽东、西为鲜卑,句注之外、河东之间为匈奴,北地、上郡、陇西诸郡胡、鲜卑、氐、羌诸种,皆以“保塞”名杂居……八王之乱后,接着便是胡人南下。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或因被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向中原迁徙,其中主要有匈奴、羯、乌丸、氐、羌和鲜卑等。
——摘编自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探究问题: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内迁的主要原因有:①汉王朝的军事征服和招诱;②三国至西晋中原内乱,人口锐减;③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
内迁的主要影响(可按自己需要进行删减):
①内迁各族和汉族的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在物质生活方面,这一时期的食品和服装都有明显的变化。其中胡饼和胡服的作用尤大。过去汉族只会水煮面食,不会烙饼。真正的饼是西北少数民族带进来的,所以叫胡饼,并在这时普及开来,发展成为面食中最重要的一种。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已引进胡服,但没有进入日常生活,此时普及且为汉族人民喜爱。魏孝文帝改革曾下令禁胡服,但结果穿着胡服者越来越多。隋唐的官场上也“全用胡服”,只不过是由左衽改为右衽而已。这是生活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胡服更美观实用,更便于生活,决非皇帝一纸诏令可以改变。   
就精神生活而言,少数民族对音乐、民歌的影响尤为明显。隋唐时期的燕乐和西凉乐,绝大部分源自北朝的胡汉混合乐。迄今为我国人民喜爱的笛、琵琶等乐器,是在此时曾及并进入大雅之堂的。民歌中反映民族融合的精品,无过于《敕勒歌》和《木兰辞》了。如果说《敕勒歌》是胡歌汉译,是游牧生活的写照的话,《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却是只有民族融合才能产生的中原妇女的形象。此外影响中国人民生活至深的佛教的广泛流传,也与少数民族统治者组织佛经翻译班子,大力提倡和推广密不可分。   
②在制度方面多有建树,有利于封建制度进一步完善。   
拓跋鲜卑在奴隶制初级阶段君临中原,所以对待战俘的处置也较为宽和。固然有为数较多的战俘沦为奴隶,更多的则是被当作隶户和新民安置,对新民进行了“外口授田”,这成了均田制的渊源之一。长期以来,在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中原王朝如何维护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确保封建政府的赋役收入,一直没有解决好,均田制无疑是当时较为妥当的措施,所以一直延续到唐中叶。至于隋及唐前期武功显赫的府兵制,就是从北周开始借助拓拔鲜卑的部落兵制形式逐渐建立起来的。   
③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内迁诸族是聪明智慧的,他们一接触先进的文明,便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匈奴人造出了宿铁刀,鲜卑人比干阿利造出了百炼钢刀。这都是灌钢法的推进和普及,标志着我国钢铁技术达到了新的世界领先水平。大牲畜的饲养、兽医和畜产品的加工,是游牧民族的特长,中原汉族望尘莫及。但随着他们的内迁进而与汉族融合,这些优长的技艺也随之普及开来。所以说内迁各族人民为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民族融合开创了一代社会风尚。   
隋唐时期,尤其是唐前期国内民族关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不是说隋唐皇帝有什么特殊的天赋,而是民族融合巨流的必然。建立隋王朝的杨氏,建立唐王朝的李氏,其血管中便有鲜卑血统,他们所仰仗的关陇集团,就是胡汉贵族的混合集团。较好的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内各族创造力的充分发挥,隋唐之所以能掀起在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两汉的经济文化高潮,与民族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民族融合迎来了秦汉的经济文化高涨;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赢得了隋唐的鼎盛;宋辽金元的民族融合导致了明清经济的繁荣。其中隋唐尤为突出,这正说明,民族团结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反作用力。
(二)东晋与南朝
教师过渡: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后,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一下从西晋到东晋的政权更迭过程,以及之后南朝政权的更迭情况,即由东晋到宋、齐、梁、陈。在此基础上,围绕政治上的士族专权和南方经济开发这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知识补充:侨州郡县,东晋南朝政府按其原籍郡县地名另设立的州郡县地方政府。自西晋永嘉(公元307—313)以来,北方士民相继南渡,大多聚族而居,主要集中于荆、扬、梁诸州。东晋南朝统治者为拉拢南渡士民,在长江南北和梁益通路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保持其原来籍贯,另立户籍,给以优待特权,不受当地政府管辖。
1、士族专权
【教师】通过出示“九品中正制”图示以及相关史料内容结合书本讲解士族专权的内容。
资料补充:[东晋士族门阀政治]魏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历史纵横史料: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
教师提问: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土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和材料,思考什么是士族?
(1)概念:
“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庄园经济:
两汉尤其是东汉时期,庄园经济已经出现,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兼并更加大肆的扩张,导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在地主豪强手中,使得这些大地主手中掌握有数量庞大土地,而土地被夺走后破产不得不远离祖辈挥洒汗水地方而逃亡的农民们却是无立锥之地。为了得以继续生存,他们只得投靠依附于大地主。在魏晋南北朝那个大动乱的年代,大地主们为了保护自己掌握的土地免受战争的洗劫和乱兵的掠夺,开始建立有着高强堡垒的大庄园。
特点:
①是发展模式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和独立性
大地主们的庄园经济是建立在大量地产私有化的基础上之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大庄园具有成规模化、综合性强的特点,而大地主们为避兵祸往往闭门自保,因此独立性、封闭性、自主性也是其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
②是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
地主豪强们在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因此地主豪强们为了维护住自身的利益,使其离世后这份厚重的家业不会被剥夺,必然会要求土地继承的合法性,而实际上他们通过自己的政治经济优势也是这样做的。因此,为了维护大家族的利益,宗族内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
③是武装性
生于乱世,庄园内部又物资充足,为避兵祸仅仅闭门不出是不够的,因此大部分地主豪强在自己的大庄园中配置一些武器装备,武装包围家族利益。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表现:
士族凭借九品中正制巩固自身特权,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方经济文明的进步:
教师:北方民族的交融伴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在政权更迭、民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南方经济悄然发生变化。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指出材料2中江南地区经济的变化,概括所取得的成就。
材料:
(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对江南地区的描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倾,膏腴上地,亩值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摘自《宋书》(南朝的刘宋王朝)
预期学生回答:变化:江南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成就:土地大量开发;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有了明显进步。
教师:那么江南经济为何获得发展了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思考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于壮胜。
—— 摘编自邹纪万《晋南北朝史》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日》
南方民族大融合后,使得数百万劳动力纳入封建经济体系,其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也必然逐步与汉人接近。因此,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共同开发南方的过程,是江南的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有所发展,为隋唐时期我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打下基础。
——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预期学生回答:原因:①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②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④统治者的重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
影响:
①文化: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从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
②经济:古代中国经济布局渐趋合理平衡;人口比重发生变化,南方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③政治:促进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但是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并不表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两宋时期南方经济才超过北方。
4.其他比较重要的经济形式
寺院经济形式:
寺院经济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寺院僧侣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免税政策,从而形成以寺院为中心的独特经济形式。
形成特点:
(1)封建统治者的恩赐和施舍。
南北朝时,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以自己的学说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而统治者或提倡佛教,或支持道教,其目的都在于用宗教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们对于寺院的恩赐,实际上是支付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的报酬。
(2)寺院地主对于土地的大肆兼并和掠夺
南北朝时代,诸如寺院“侵夺细民,广占田宅”,“翻改契券,侵蠹贫下”(注:《魏书·释老志》)的记载时有所见。
(3)贫苦农民依附于沙门
寺院成为“法外之地”、“世外桃源”,那些寺院的官府赐户所受的免税免役优待,对一般编户齐民更具有无限的诱惑力,于是贫苦农民纷纷“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以求寺院庇护。“假慕沙门,实避调役”。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的混战局面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材料。
材料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严重的分裂状态。从刘渊称王到北魏统一北方,约130年间,匈奴、鲜卑、羯、氐、羌以及汉族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和巴蜀地区建立了大小20余个政权,其中较大的有16个,泛称“五胡十六国”。这时,中原政权割据,混战连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史称“五胡乱华”。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思考:这一时期的混乱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混战相比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这一时期的混战主要是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争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十六国与北朝”这一目的第一段,思考混战和民族交融的关系。
学生活动:通过民族间的混战,各少数民族采用了汉族的制度,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
2、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师】引导学生迅速浏览书本相关内容,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假设你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一名史官,你会如何向世人阐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并上台展示。
【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并在课件中呈现
(1)措施
迁都改籍;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 。
【教师】出示三则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史料并结合书本内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学生】分析史料并结合书本内容回答:
(2)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②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③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民族交融
【教师】出示民族交融的概念,并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讲解民族交融的原因。
概念
【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民族交融的概念,以求达到学生理解该概念的目的。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1)、原因
【教师】通过举出具体实例的方式并结合群体互动的方式推导出民族交融的原因:
文化吸引力;战争的因素;统治政策的推动。
(2)、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民族交融的概念和原因结合本课内容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这一时期出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依次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展示:
(1)生产生活: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开始定居生活,江南开发的过程中,南方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2)政治制度:少数民族统治者多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文化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5)民族关系: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板书设计
(一)从分裂到统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西晋的短暂统一
3、少数民族内迁
(1)内迁主要民族
(2)内迁主要原因
(二)从统一到分裂——东晋与南朝
1、士族专权
(1)概念
(2)特点
(3)表现
2、南方经济文明的进步
(三)从分裂到统一——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的混战局面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措施
(2)意义
3、民族交融
(1)、原因
(2)、表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