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鞍部、陡坡、缓坡、陡崖、山脊和山谷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与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一般特点。
3.知道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鞍部、陡坡、缓坡、陡崖、山脊和山谷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教学难点】
1.理解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鞍部、陡坡、缓坡、陡崖、山脊和山谷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师:地球表面高低起伏不平,地形类型多样。你知道怎么表示地面的高度吗?陆地上有哪些基本的地形类型,各种地形类型有哪些一般特点呢?怎么在一个平面上表示各种实际的立体地形呢?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呢?你能识别和区分山地的不同地形部位吗?要解答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地形图的相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开始吧!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么表示地面的高度。
(板书)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形图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图片,小组讨论并回答:
1.什么是海拔?
2.什么是相对高度?
3.二者有什么区别?
生:(可能的答案)1.海拔: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叫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区别:二者选择的参考点不同。海拔高度其实也是一种相对高度,只不过它选择的参考点是全球海平面;而相对高度选择的是除海平面以外的其他参考点。
学生进行巩固训练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读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材P15的“活动”。
计算:在下图中,A点的海拔是 米,B点的海拔是_____米,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生:(可能的答案)A点的海拔是8240米,B点的海拔是3708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是4532米。
【承转过渡】掌握了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和认识地球表面陆地上到底有哪些基本的地形类型吧,看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陆地地形
1.基本类型
2.五种地形类型的一般特点
学生观看图片资料《陆地地形基本类型》,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图片,小组讨论并回答:
1.什么是地形?
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生:(可能的答案)1.概念: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
2.基本类型有五种: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问题承上)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各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地形类型及对应的的实景图片,思考并作答。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共同完成表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地形特征 具有耸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是山地或高原,中间是平原或丘陵
海拔 在500m以上,大多呈脉状分布 一般在500米以下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一般在200m以下 无一定标准
师:接下来,我们将不同地形作个对比,分析他们的异同点。
学生进行活动探究1: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异同。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教材P25的“活动”。
思考:高原和平原、平原和盆地、山地和高原在海拔高度、地表形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地形类型 地形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平原和高原 地面平坦广阔地表起伏和缓 平原海拔低(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边缘有陡崖
平原和盆地 比相邻地形的海拔低 平原宽广平坦,海拔低(200米以下);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为平原或丘陵,海拔有高有低
山地和高原 外围坡度陡峭 山地有耸立的山顶,峰峦起伏;高原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陆地上的地形起伏不平,复杂多变,那么我们怎么在平面上表示起伏不平的地形变化呢?这就要用到等高线地形图。我们继续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吧!
(板书)三、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示意”,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什么是等高线?
2.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有何意义?
生:(可能的答案)1.等高线: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它表示该区域内某一海拔高度的各个地点的集合,同一等高线上各地点的海拔相等。
2.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就形成了等高线地形图。
【教师提示】等深线是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板书) 2.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
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等高线地形图”,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生:(可能的答案)3.一般特点如下:
(1)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连续不间断的闭合曲线。
(2)除陡崖处以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3)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度值都相同。
(4)同图等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等高距。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5)等高线分布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
①等高线分布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②等高线分布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③等高线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00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200~500米为丘陵;
500米以上为高原或山地。
教师演示并小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步骤:
教师讲述:意义——等高线地形图实现了立体地形到平面地图的转化。
(板书)3.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
学生观看图片资料,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并回答:
1.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哪些主要的地形部位?
2.这些地形部位各有什么特点?
生:(可能的答案)1.主要地形部位有:山峰、鞍部、缓坡、陡坡、陡崖、山脊、山谷等。
2.分别分析总结:
师生共同填表小结。
地形 地形特征 等高线形态 等高线图 判读方法
山峰 四周低中间高 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①数值内高外低②示坡线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洼地) 四周高中间低 闭合曲线内低外高 ①数值内低外高②示坡线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延伸的凸起部分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①等高线凸向低处②脊线高于两侧
山谷(干谷、河谷)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①等高线凸向高处②谷线低于两侧
鞍部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的部位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两山峰之间,为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的突出处,称悬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①等高线重合②有陡崖符号
【演示活动】利用拳头演示等高线地形图。
演示步骤:
1.观察“拳头山”,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
2.在拳头上画出等高线,标出高度。
3.张开拳头,总结山顶、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
教师图示等高线地形图中各种常见的地形部位。
学生继续进行巩固训练2:辨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
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什么?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平均海拔-155米,那么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米。
2.地形图中,“海拔一般不超过500米,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形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3.小张读下面地形图后,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甲处为山脊 B.乙处为鞍部 C.丙处为山谷 D.丁处为陡崖
4.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A.大于260米 B.小于260米
C.240~米之间 D.260~280米之间
(2)从图中______(B、C)坡登山至山顶A比较容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表示的地形属于(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参考答案】1. 8999 2.D 3.D
4.(1)D
(2)C 此处等高线稀疏,说明该坡坡度和缓
(3)A